朱 麟
“中东” ,是欧洲人对于地中海东岸广大地区的称呼,意思是距他们中等距离远的东方。 现今称为 “中东” 的地方,如果以耶路撒冷为圆心,大致可以包括四个圈层的国家。 最内层的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向外是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然后是土耳其、伊拉克、沙特等阿拉伯半岛诸国以及埃及,最远的是伊朗。
中东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极具多样性的语言、宗教、文化而著称,同时也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焦点之一。 因而,西方史学界历来重视对于中东历史文化的研究。我国对中东史的研究自新中国初期就已起步,经过70 余年的发展,在研究机构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研究成果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尤其是 “一带一路” 倡议的全面推进,中东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将会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进一步加强对中东历史文化的研究,不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史其他研究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在开展自主研究的同时,多学习借鉴西方国家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视野、开拓思路。 从1789 年拿破仑远征埃及算起,西方国家对中东的殖民渗透超过两个世纪。 出于殖民渗透和统治的需要,其对中东的研究起步也很早,几乎与殖民史同步,而且掌握了大量一手史料,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虽然西方学者的研究不乏西方中心论等倾向,但也有很多有益的学术成果值得借鉴。
谈到20 世纪西方的中东史研究领域,伯纳德·刘易斯是位不得不提的人物。 刘易斯出生于英国伦敦的犹太人家庭,后移居美国。 他精通多国语言,一生致力于中东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是少数最早接触奥斯曼帝国档案的西方学者,90 多岁仍笔耕不辍,活跃在学术界。 刘易斯不仅著作等身,成就卓越,而且极富个性,对中东历史文化有着自成体系且独到的理解,堪称学术大家。 一般认为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伊斯兰史、奥斯曼帝国史以及西方与中东关系史这三个方面,但实际上就中东的政治、宗教、民族、文化等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面以及几乎所有时期而言,刘易斯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国内中东历史和文化相关研究中不乏引用刘易斯的著作和观点,但真正对其著作、史学思想、研究方法等进行全面深入探讨的则少之又少。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常玲梅2010 年的硕士学位论文《伯纳德·路易斯的中东史观》是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刘易斯的著作及史观进行相对系统梳理的唯一作品。 但如作者所言,由于篇幅有限,也仅能从文化史观、政治史观、民族史观三个方面做论述,旨在对其史学成就作系统的梳理。 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义的《超越文明冲突论:伯纳德·刘易斯的中东史观》(《世界宗教文化》2016 年第6 期),从 “中东、阿拉伯和伊斯兰” “奥斯曼衰落与土耳其革命” “文明冲突” “为历史辩护” 几个方面对刘易斯的史观做了介绍。 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专业杨烔2021 年硕士学位论文《论 “东方主义” 之争:以萨义德与路易斯为中心》从著名的 “东方主义” 之争的角度对刘易斯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入阐述,也是目前国内以比较方式较为深入地研究刘易斯史观的唯一作品。 另有个别文章就其某一特定著作或特定观点进行评述,包括吴冰冰的《学术与偏见——从〈错在哪里?〉看伯纳德·刘易斯的中东史观》(《阿拉伯世界》2005 年第1 期总第96 期),王宇浩的《试析美国伊斯兰研究中的 “犹太因素” 》(《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 年1 月第1 期),《在美国研究伊斯兰的犹太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 年3 月)。 吴冰冰和王宇浩并非专业的历史学者,在评述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刘易斯的犹太裔背景,以 “其母校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本来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刘易斯也曾为政府部门直接工作”[1]50,认为其学术研究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因而从政治立场角度对其历史著作和史观予以批判,难免有失偏颇。 还有几篇文章简要介绍了刘易斯其人其作品,包括鲁能的《从传统到现代——〈中东:自基督教兴起至二十世纪末〉读后感》(《华夏文化》2013 年11 月),罗秉祥的《文明的冲突,或无知的冲突? ——一个基督教务实论的评论》(《基督宗教研究》2004 年12 月)。 常玲梅在其硕士论文中曾表示,从整体上看,国内对于刘易斯中东史观还处于介绍、引用阶段, “总结、分析和深层探究是不够的”[2]。 这种状况在她的硕士论文发表十余年之后依然没有改观,至今能找到的国内介绍、评析刘易斯中东史观的文章也几乎只有上述寥寥几篇。 刘易斯丰富的著述中,翻译引进国内的也仅有《中东:激荡在辉煌的历史中》(新版本译为《中东两千年》)《历史上的阿拉伯人》《现代土耳其的兴起》《穆斯林发现欧洲》屈指可数的这几部,这不能不说是遗憾。
从刘易斯的著作中,可以初步总结出其中东史研究有如下特点:
研究结论和成果基于丰富的一手史料。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缺乏史料的历史研究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一手史料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国包括中东史在内的世界史研究的重要因素。英国在中东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刘易斯和他那一代的英国学者有机会接触到大量一手史料。 欧美、中东各国图书馆、档案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尤其是他曾花了一年的时间游历土耳其、伊朗和以色列查阅史料。 其时,恰逢土耳其当局决定放宽对奥斯曼帝国档案的查阅申请,刘易斯有幸成为少数最早接触奥斯曼帝国档案的西方学者之一。 作为西方历史学家,他可能是第一个。 奥斯曼帝国档案跨越数个世纪,包含上百万份各类档案和记录,尤其是有大量地方性档案, “这些档案的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西方人对奥斯曼帝国的研究和理解,在更广泛意义上也改变了对欧洲历史的理解”[3]90。 正是基于丰富的史料,尤其是一手史料,使得他的著作和观点有着很强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也正是由于几乎没有学者能在中东史料的掌握上与刘易斯相抗衡,对于刘易斯史观的批判大多只能就观点本身从逻辑甚至政治立场等角度入手,这无疑降低了这些批判的力度。 刘易斯在史料整理方面也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出版过中东史料集A Middle East Mosaic:Fragments of Life,Letters and History、Islam:from the Prophet Muhammad to the Capture of Constantinople。
掌握阿拉伯语、突厥语、波斯语等小语种的研究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我国中东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而与他那一代其他优秀的中东学或者东方学学者一样,刘易斯对史料的解读是基于其天才般的语言能力的。 根据其自传Notes on A Century 的记述,除了作为母语的英语,他至少还精通或熟练掌握意大利语、法语、德语、俄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拉丁语、希腊语。 同时掌握东西方多种语言使得他能够直接阅读各国原始史料。 在广泛查阅东西方史料的基础上,不仅能够从传统的西方视角观察中东,更能够从中东视角观察中东、回望西方、审视中东与西方的关系,从而得出不同于以往的结论。 比如,他认为 “伊斯兰教因征服而传播” 这一说法是误导性的。 虽然两者在时间上平行进行,征服者也的确用诸如轻徭薄赋等形形色色的诱因来吸引征服地的民众皈依伊斯兰教,但并没有用武力强迫他们入教, “阿拉伯征服者最原始的作战目标,并不是借由武力来树立伊斯兰教信仰” 。 至于说阿拉伯征服者试图将征服地的臣民同化为阿拉伯人则更是难以成立。 恰恰相反, “头几代的征服者,在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之间维持严格的社会分际,不容许新进的穆斯林和自己在社会、经济、政治方面享有完全的平等”[4]。
刘易斯的研究涉及中东几乎所有的历史时期以及所有重要的主题。 他的著作不仅有《中东两千年》这样的通史作品,也有《现代土耳其的兴起》这样的国别史作品,以及《历史上的阿拉伯人》这样的民族史作品,更有大量就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的专题著作,涉及包括西方文明对中东的影响、东西方文化冲突、中东现代化、中东政治形态的演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伊斯迈尔教派、种族与奴隶、阿萨辛派、16 世纪巴勒斯坦城镇的人口与税收,等等。他甚至还写过一本关于外交与政治阿拉伯语的小册子。 刘易斯打破传统的政治史观,注重从社会文化史角度研究中东历史,并在这些著作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关于中东历史和文化的解释体系。 他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推演出文明冲突论作为重要的解释手段。 这一理论因 “9·11” 事件而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但也在很大意义上被流行化和简单化了。 实际上, “同亨廷顿明显的国际战略指向不同,刘易斯在文明冲突论上的观点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对世界事务的先知性判断”[5]。 而他关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衰落和危机的论述则被认为是对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贬低, “似乎有意忽视了阿拉伯历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1]49。 但事实上,刘易斯从未否认阿拉伯或伊斯兰文明的历史贡献,而是重在探究为何近代以来中东会落后于西方,中东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从穆斯林应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这些探索和研究紧紧立足于历史学,力图在史料的基础上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得出具有启示意义的历史学成果。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必要对刘易斯的中东史观做全面的历史学的研究和理解。
在研究方法上,从文化层面入手,立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以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来解释历史是刘易斯中东史研究的重要范式。 刘易斯不仅对文化表象进行比较,更注重探究文化差异表象背后的历史原因及其影响。 这使得他能在对历史本身做出强有力解释的同时,更有可能对现实政治做出睿智的洞见。 他的著作尤其善于从基本的概念解析入手,抽丝剥茧,由厘清差异而分析原因,进而探讨差异和冲突的影响,可谓由微观视角入手而照见宏观景象。 比如,以基督教为基础的西方传统认为宗教和政治权威,即教会与国家是不同的,可以而且应当分离。 这一原则可以追溯到《圣经》的教诲,即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基督教在其发展早期遭受罗马帝国的迫害,使得更多基督徒相信这种分离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因而,中世纪以来,无论是争斗还是合作,教会与国家在西方总是两种不同的权威和机构。 但这种政教二分法概念,在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的中东传统看来则是难以理解的。 伊斯兰教经历了与基督教完全不同的发展历程,其兴起是伴随着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的诞生,帝国也因伊斯兰教而更加兴盛。 因此,在穆斯林看来,教会与国家是一体的,无法分割。 作为各自文化基础的两个宗教完全不同的发展经历造成了两种文化对于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完全不同的理解。 到了近代,这种文化差异的影响在于:当西欧各国已经普遍走上政治世俗化发展道路之时,奥斯曼帝国的现代化努力却一直受困于如何处理伊斯兰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这一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从奥斯曼帝国治下以及西方殖民统治之下独立的中东各国。 在刘易斯看来,一战后凯末尔领导下坚定世俗化的土耳其和1979 年革命后全面回归伊斯兰传统的伊朗代表了现今中东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演进方向。
以史为鉴,从历史关照现实是很多历史学者的理念。 刘易斯也承袭了西方对中东研究的现实关照传统。 作为中东研究领域的权威,刘易斯从不避讳表达自己对的观点,无论是学术的还是现实政治的。 1990 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刘易斯与其他中东专家一起被邀请到华盛顿就局势提供建议。当时,绝大部分专家认为美国即将投入的将是一场重大而艰难的战争,可能会是 “另一个越南” ,甚至可能 “开启一个东西方关系的新时代” 。 刘易斯则持极其相反的观点,认为这将是一场 “迅速、低成本且容易” 的战争[3]324。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9·11事件” 之后他的作品被封为中东研究的圭臬,他本人成为白宫的座上宾,各大媒体竞相采访他。 这些关注在为他赢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非议。 2004 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指责他主导了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尤其是入侵伊拉克。 他本人则在自传中对此专门做了回应。 而他与赛义德关于 “东方主义” 的论战,更是被称为 “学术界的中东战争”[1]50。 但是,不论对现实政治的观点如何,刘易斯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位历史学者。 因此, “重新认识刘易斯的历史学家身份,是中东研究的一个必要课题”[5]。
跳出具体的研究领域,刘易斯也尝试站在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历史研究及历史写作本身。 与大多数历史学家一样,刘易斯也追求兰克式 “如实直书” 的真实性,力求用他的著作反映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真实面貌。 然而,他发现这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 历史事件从发生、记录,到叙述、解读,每个环节都可能造成偏差。 历史学家寻找答案的过程不仅面临重重困难,而且非常痛苦。因为人们总是会受到极大地诱惑,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而不是实际的情况去讲述历史。 刘易斯把历史分为三种:文献和传统中记载的历史,它构成族群的集体记忆,但常常受制于族群领袖的有意选择。 学者发掘的历史,即那些因学者的研究而重见天日的事件和人物。 第三种是为了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目的而构建的历史。 这类历史主要取材于前两种历史,但围绕其特定的目的对素材进行重新构建、解读甚至是编造[6]。 通过对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本身性质的探讨,刘易斯意在展示,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和理解,更是人类重塑自身命运的工具。
刘易斯的中东史研究涵盖领域广泛,史料来源丰富,观点鲜明犀利。 从历史学术的角度将其研究成果更多地介绍引进到国内,并做全面深入的探讨,取其合理可用之处,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的中东史研究。 尤其是将其带有很强社会文化史氛围的研究成果与传统的政治史研究相结合,将有利于中东整体史研究的开展。 方法论上,其多角度的研究视角、文化比较和冲突的解释范式,对于我国世界史其他领域乃至中国史的研究也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比如中国与西方关系史研究、中国与奥斯曼近代化比较研究等等。
从中东史学科建设角度而言,我国应在推动对外学术交往的基础上,注重一手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翻译出版,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同时,应加强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掌握多种语言的研究人才的培养。 鼓励更多研究人员直接阅读原始史料,从对原始史料的解读中得出更具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为世界中东史研究做出中国贡献,以高水平的史学研究成果服务于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和 “一带一路” 倡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