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秀云,梁志勇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P33)的任务要求。在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2]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历史主动性超前布局、实践统筹性应对变局、整体协同性开拓新局,以教育现代化夯实人民幸福之本、国家富强之基,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话语表述与具象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理应作解的时代问卷。
从学界关于教育强国的相关研究领域与研究视角来看,学者们或者抽取“高等教育强国”“职业教育强国”以及“基础教育强国”概念的决定性属性、伴随性属性,建构涵涉教育理念、指标体系和发展方向的“教育强国”的立体概念模型,认为教育强国是系统性、体系化、动态多维的概念,具备高质量教育体系、强调公平、规模适度、结构优化,能够引领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3]或者结合教育思想理论与国际教育趋向,倡导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化教育改革、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激发人民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创造力作为教育强国的建设路径;[4]或者认为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提出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坚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保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协同推进,重构各级各类教育内容与方法,以新技术赋能和塑造教育新业态等。[5]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规律,洞察长周期、大空间和整体性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趋势,据于“两个大局”同框交织的背景下呈现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面相,透视该命题的深刻价值,把握建设强国的时代径向,既是吸收以往研究成果、创新研究范式、弥补研究短板的应该举措,也是解答建设教育强国的具象课题、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逻辑前提,更是保持教育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价值互构的基础。
以宽广的历史视野从整体上把握从“教育救国”“教育建国”“科教兴国”到“教育强国”的演化轨迹,将建设教育强国与实现民族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结合起来考察,客观反映出中国社会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教育需求和教育价值取向。从勾勒和描摹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面相着手,益于揭示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深刻价值,高度概括和凝练表达新时代教育事业承担的国家责任和历史使命。
学界基本认同将教育救国视为近代中国的一种重要思潮,其是民族矛盾与社会危机叠加的产物,也是近代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觉醒的中国人民寻求救国之道、救民之理的结果。这种社会思潮植根于传统社会文化心理,折射出儒家思想对于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国家作用、教育的个体意义的认识和观念,普遍而深刻地影响社会包括士大夫阶层;生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略和封建制度腐朽统治共同造成的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回答如何在文化和思想的启蒙中实现救亡的时代课题,引领“救亡”和“启蒙”——近代中国两大主题的嬗变;借鉴于西方主要国家依靠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实现国家强盛的鲜活经验,主张效仿西方各国和日本,举办实科学校和公立学校,发展各种职业和技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有步骤且审慎地改造旧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争取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成为新的时代课题,也是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实践课题。早在中共七大,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鲜明提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6](P1083)明确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在此思想基础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第五章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7](P14~153)共同纲领还规定和倡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普及工作,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造就为人民服务的建设人才。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沿着两个相互关系的路径发展,一是发展工农教育,着力扫除文盲。党的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明确加强工农文化教育的政治意义、实施方针、贯彻路线与领导原则,并且修正通过了“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职工业余教育、工农速成中学、工农文化补习学校三个暂行实施办法,及各级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组织条例”[8](P178)等草案。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规定各种工农教育组织的任务、方针、制度、教学计划、经费、领导关系等问题。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理论教育方面下功夫。领导和推广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包括爱国主义的宣传,领导和推广对于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批判;拟定党关于高等教育和国民教育的政策或区域性、地方性、民族性的教育方针,审查和指导学校的政治性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教育事业的这种变化反映中国政治形态重塑的需要,适应社会形态过渡的客观需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由于“极左”错误思潮的干扰,十年内乱期间,党的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新确立的教育与国家关系也遭到扭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将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推入新的历史阶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求,强调教育的基础性、长期性作用,并深刻阐明,“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9](P26)1985年,中共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0](P187)提高教育系统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发展基础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教育与国家关系的新认识,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埋下伏笔。
伴随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呈现日新月异的革新速度,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与国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1](P348)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2](P25)合理预估高新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之中扮演的角色,聚焦社会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的优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此后,“科教兴国”一词成为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理顺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思想抓手和实践手段,也成为政策文件的热点命题、高频词汇和新思想新理论的核心内容。
步入新世纪,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科学性,全面提升国民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道德水准,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应然之义。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作为党和国家出台的历史性的纲领性文件,擘画之后十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重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首次提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13](P865)的任务要求。从上述概念关系看,建设教育强国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有联系。建设教育强国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条件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基础,更加聚焦教育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教育服务国家的功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4](P35~36)要求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从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维度出发,更加明确提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并将建成教育强国作为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
总体而言,从“教育救国”“教育建国”“科教兴国”到“教育强国”,反映的是政党政治建设、思想传播、使命任务,国家社会治理与教育公平公正,民族复兴的历史前景,个人发展价值愿景等深刻变化,体现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大历史进程中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教育与政党的关系的嬗变。这种演化呈现的历史规律,包括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价值取向,坚持以建设教育强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保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和人类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这开显出建设教育强国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关系,彰显建设教育强国的命题价值和时代意义。
从梳理概念史,展现概念话语表述与历史演绎的维度而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历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再到“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继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演进轨迹。这种轨迹表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历时性与共时性、比较性与世界性、相对性和绝对性、适应性与前瞻性等相融合的概念。一方面,纵观概念发展演进,刻画出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思想认识、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的长期历史脉络,呈现出中国共产党追求科学信仰、谋求人民幸福、致力民族复兴的价值图景,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在学习与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积极成果和相关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构出新的现代化理论范式和判断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即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国力”概念。“综合国力”不是多种力量的简单总和,而是有机融合,并且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领导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15](P41)等结构要素。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精神要素、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性构成,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综合国力竞争提供不可替代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支撑。历经时间洗涤、历史沉淀的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及传播价值、宣扬理念的载体,也是传播国家文化、塑造政党形象的重要媒介。教育随之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在国际政治交往、经济交流、文化交融等领域的关系建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教育资源、发展空间以及国家利益等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建设教育强国既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的需要,也是变革时代中国寻求国际环境优化、获取新发展空间的应然之举。特别是,在逐步克服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殊难题的前提下,以世界利益为基准,深度参与国际教育治理,以全球情怀思度、化解全人类教育难题,改变现有国际教育规则体系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因素,创设更为合理的教育规范、教育制度、教育投入等,提升着中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从而,在推动人员的跨境流动和学术资源的交换中加速优秀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区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借鉴;在协调国家和全球在教育领域的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国家与国际社会良性互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辟新领域、占据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综合评判国家间科技竞争实力的标准,反映不同国家在参与科技竞争中的坐标位置和能力状态。从自立自强的双重视角切入,自立视角的科技自立自强意味着技术供给的自主化、产品开发与设备创造实现本土化、知识主体的研发攻关独立化、企业研发攻关协同化,其核心是技术的跨国脱钩,依靠科技的自主化、本土化、独立化和协同化,构建以本土产业链与创新链为支撑的“技术—产品”创新生态系统;自强视角的科技自立自强意味着国家的科技实力处于国际竞争的领先地位,以新的技术能力与技术标准掌握话语权,不断涌现原始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技术创新。结合政治文本和学界共识,(1)参见: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5月29日;阳镇,贺俊:《科技自立自强:逻辑解构、关键议题与实现路径》,《改革》2023年第3期,第15~31页。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内涵包括,其一,建构开放式创新体系,实现技术自足供给,摆脱引进技术的惯性依赖;其二,从容应对科技封锁、科技垄断、科技制裁等被动局面,促进技术本土化与产品本地化,避免技术“断供”等不利局面;其三,企业或产业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整体较高,能够短期内、快速实施联合攻关,破解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其四,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关乎科技竞争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技术实现自我开发与自给自足,知识产权体系逐渐独立完整,明确技术转移的红线、关键核心技术的保密底线;其五,国家企业或者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技之变展开方式趋于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建构新的创新体系、应对科技领域被动局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技术自给自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家在国际价值链条的位置是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坚持需求导向、兴趣导向、任务导向等,聚焦前沿性、关键性的技术,抢占国际博弈的战略先机。彰显新型举国体制的内在优势,提升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高校等战略科技力量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依托强化科研人员的问题意识和扎根基础研究的耐心,以科学态度、真理精神、稳定政策和长期资助,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这就要求,建设教育强国,为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提供更多的容错空间、经济支持、待遇保障;弘扬科学家精神、批判精神,树立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出质疑、敢于突破极限的先进典型榜样,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
揆诸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深刻论述,皆在尝试解答“如何发展”“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等根本命题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共同富裕理论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共同富裕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目标的构成部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显著特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抛弃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资本增殖”的价值诉求,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消解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及其引发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阶级对立,充分认识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与渐进性;规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内容,克服西方现代化的顽疾,关注群众生活福祉提升,保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并行。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系统总结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即依靠勤劳智慧、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等原则。以上述原则为整体框架,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方面要破解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问题、难点痼疾,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业体系,兼顾效率、公平的协同“三次”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系改革,强化促进共同富裕的舆论引导。另一方面,要丰富社会精神资源供给,提升个体精神生活均衡程度、国民精神状态与个体精神追求的境界程度。建设教育强国,以经济公平促进教育公平,以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化助推教育投入的合理化,合理引导与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统一心理生活、文化生活和信仰生活,消弭“数字鸿沟”、稳定道德秩序、消解物欲焦虑,以引导与满足、全面与重点、自为与他为、共建与共享等方式,保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内在统一。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解决了关于现代化道路性质和现代化模式的理论问题,并且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径体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政治力量和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根本宗旨;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奠定重要保障;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坚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协调五大“文明”的发展。其中,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16]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
五大“文明”中以科技创新进步为内在动力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物质文明的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政治文明的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为精神文明的特征、和谐与公平正义为社会文明的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的特征。物质文明的创造依托人的劳动与科技进步,塑造新的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所依靠的是劳动者素质提升;政治文明的推进需要创新政治制度,所依靠的是群众参与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和政治自信的提升;精神文明的提升体现在人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的跃迁,所依靠的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化常态化,宣扬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凝聚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认同;社会文明的养成依仗社会治理制度体系的优化和群众社会心态的培育,所依靠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重视程度的提升;生态文明的积淀植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鲜活实践,所依靠的是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法律制度约束。人类文明形态的创造及其“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文明培育的教育指向和教育价值彰显,表明教育是促进“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关系的论述,指明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应然径向。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要立足首要维度,解答核心课题,搭建思想铸魂、课程贯通、载体拓宽的实践框架;扭住关键维度,守住质量红线,以基础教育为基点、高等教育为龙头;激活内生动力,嵌入新思维观念,促进系统性的跃升和质变;贯通内外循环,统筹做好“引进来”与“走出去”,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也成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回答的核心课题。解答这一核心课题,搭建思想铸魂、课程贯通、载体拓宽的与时俱进、有序实施的新框架是最优解。
其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组织等教育主体以应对百年变局、实现民族复兴、扣紧人生扣子为奋斗目标,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系统性和逻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同时,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确保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其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体化。形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完整、有机衔接的课程群,制定不同学段的课程标准,保持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在课程标准制定方面的时间同步、层次接续、指标兼容;依据不同学段的课程要求,及时修订思政课的统编教材,在知识难度、理论深度和价值高度方面保持递进性、规范性,适当调整重复内容;结合不同学段的课程内容,以政治认同、爱国情怀、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等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提升授课方式的多元化、个性化与智能化。其三,拓宽网络育人空间,消解意识形态风险。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创新网络文明发展理念,助推网络道德素养修炼,净化信息分享、数据共享的平台环境;升级网民群众安全意识,以信息知识的学习、自我管理的强化,防止“算法歧视”“流量造假”“平台诱导沉迷”等乱象的滋生与侵蚀。
高质量发展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命线。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要守住质量底线,以基础教育为基点,以高等教育为龙头,关照职业教育的新使命。首先,以基础教育为基点。在人民群众渴望和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大背景下,聚焦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适龄儿童择校、保障教育公平等问题,优化义务教育城乡资源配置,创新办学模式、创新治理架构和制度规则。以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的协调流动,文化资源的共融共鉴等充分赋能基础教育,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价值观念,弘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其次,以高等教育为龙头。践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使命,加强优势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以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科研选题和科研方向。一体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进程,系统分析人才发展趋势和缺口情况,动态调整和精准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形成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倍增效应。最后,关照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新使命。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培养国家战略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供给人力资本的载体,应自觉承担培养国家战略人才的使命。顺应新时代产业变革的需求、就业形态的更迭,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供给方式,突出课程重点内容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对接性。通过优化教育方式、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捋顺技能竞赛与训练、评价、奖惩和学科建设的价值链条,触发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改革。从而,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融扩职普融通渠道、丰富产教融合模式、优化科教融汇领域,培育更多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过程,需要以改革创新激活内生动力,嵌入新思维、新理念。嵌入系统思维,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嵌入共享思维,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嵌入底线思维,明确教育评价改革的政治底线和价值导向。首先,嵌入系统思维,全面、联系、动态地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考察教育强国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坚持以整体性原则,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将建设教育强国的着眼点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上,注重育人的整体效益和整体结果。全面统筹教育强国建设元素(如规模、质量、结构、投入、观念等),厘清基本核心元素,充分发挥各个核心元素的引导功能和支撑作用。其次,嵌入共享思维,充分彰显新时代发展理念的价值优势与实践指导价值。以共享思维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动力,充分调动全党全社会建设教育强国的积极性,有序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进行制度设计;以共享思维为建设教育强国把准方向,谋求教育改革成果的全民共享,教育机会的公平公正,教育资源的合理覆盖;以共享思维为建设教育强国制定标尺,满足群众的合理教育需求,将教育创新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城乡、东西部、各个阶级之间的教育资源能否均衡发展,教育治理能力是否得到根本性改善,教育的国际交流是否进行实质性开展等作为衡量建设成果的标准。最后,嵌入底线思维,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将忧患意识作为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社会挑战的实践理性与行动哲学。建设教育强国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做好应对重大风险的心理准备和策略准备,并且及时有效地控制风险的影响范围、规模大小和时期长短。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教育评价体系过程中,科学研判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因地制宜、因时而新、因势而化。
建设教育强国应当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贯通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形成两种循环,谱写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新文章,将我国打造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和人才高地。其一,完善教育对外开放策略。通过对标世界一流的建设标准,反哺我国教育改革,破除困扰教育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长期性体制机制障碍。在借鉴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多元化和文化性。在融合世界视野、一流标准与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引导科技人才扎根中国历史、文化和实践,构造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其二,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百年变局之下,我国需顺应国际权力集团的演变趋势、治理体系的调整需要、教育变革的显著特征。秉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开放的教育对话观、共建共享的教育治理观、命运与共的教育价值观、精准定位的教育历史观,形塑全球教育治理的新制度秩序,丰富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理念,营造高质量发展格局。其三,增强我国教育的话语权。人类社会实践表明,教育话语权的生成进而发挥作用,需要有一个教育管理者、教育实施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摒弃自我封闭和故步自封的想法,以开放的心态、持续学习的韧性,动态把握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中国教育声音的方式,使得教育话语权在批判借鉴、勇于斗争中得以实现。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我国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途上仍存在差距、短板和弱项,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在解答核心课题、守住质量底线、激活内生动力、贯通内外循环的同时,我们还应抓好教师队伍塑造,开展常态化制度化师德师风建设。新时代新征程以强国先强师的理念,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