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山水有知音

2023-04-24 22:16郑昊
现代艺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蜀山叶先生山水

“蜀江水碧蜀山青”——四川的山水得自然造化之工,或秀美、或雄奇、或幽静、或险峻,难怪大画家黄宾虹因避战乱入蜀后有“入蜀方知画意浓”的盛赞!这样的山水,有太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有工部“玉垒浮云变古今”的怅然,更有少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一份惬意与自嘲。相较于文学的艺术形式,吴道子、大小李将军也曾用线条与色彩为这片神奇的土地立传,表现出它们的精神。

唐宋以降,巴山蜀水似乎渐渐从画家们的选材中退隐,文人画的兴起,笔墨氤氲下的江南风景,独领风骚,连绵不绝。但是近现代以来,随着四川和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四川山水的真精神与价值又一次被重新发掘与审视,黄宾虹、张大千、晏济元、吴一峰、陈子庄、岑学恭等先生们的努力与探索,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当代的四川画坛,叶瑞琨先生是一位佼佼者。

初识叶先生,在研一的暑假,成都万象城宽云美术馆。彼时的我为了把美学专业和实践结合起来,每天从狮子山蹬50分钟自行车往返其间——上下沙河铺路,有着成都平原难得一见的上下坡坎,别有一番骑行趣味。一次展览的开幕式,成都艺坛的名流悉数到场,很多画册上的名字,有幸一睹风采。小黄姐从书柜里翻出一册《蜀山耸翠——叶瑞琨书画印作品展》递给我说,“走,我带你去找叶老师要个签名。”就这样,我被带入人群中一位身材不高的先生面前。总听评书里说,此人生得眉分八彩,目若朗星,见到叶老师才有感受,快六十岁的人,天蓝色的体恤,清爽的短发,一双明眸清澈见底,毫不设防,眼神中的真诚很打动人,叶老师缓缓打开扉页,认认真真问清楚了我的姓名,寫下“郑昊小友存,子琨2013.7.27”,在场合中小小细节的体贴,也缓解了我在众多“名流”中的尴尬与局促。

之后两年在成都画院、文化创意周的展览中也常偶遇叶老师,叶老师是慢热型的性格,初见时看似不善言谈,但当熟络之后,闲谈之中自有真知灼见。再后来我回到天津工作,与叶老师的联系并未减少。近几年每逢新春佳节之际,都会收到叶老师从成都寄来的一帧生肖贺岁图,憨态可掬的子鼠、丑牛,惹人喜爱!且我在业余时间或写陈子庄先生、徐无闻先生等巴蜀艺家的作品、掌故时,多有求教,叶老师也毫无保留地分享,虽南北相距遥远,但是“听其言也‘不厉,即之也温”的长者形象,通过一口地道的成都话总是浮现在电话这头我的脑海里。

叶老师身上有古风,有一次,请叶老师为一组散佚的丁季和先生诗札作品补录一份,先生当即短信回复,“郑昊仁棣,来函收悉,弟熟稔蜀郡艺坛名宿,所托之事,即日写好寄出……”在此之前,我也多番思忖,叶老师虽是画家,但多年临池不辍,定会得丁先生神韵。收到后,果不其然,形神兼备,不由得拍案!像这样打扰和麻烦叶老师的事,恐怕还不在少数,先生足足长我36岁,但是这份关爱与提携,似涓涓细流,沁人心脾。

我常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分享好的书画作品,叶老师的东坡诗意图系列,总会高频呈现。水墨浓淡之间,逸笔草草,“坡仙”的旷世知己不少,叶先生定是其中一位!本想有机会请先生为我再创作一组,但这成了永远的遗憾,2022年的4月25日,先生在成都归于道山,追念点滴,不胜痛惜。

两月来,不断翻阅画集《蜀山耸翠》寄托思念,也希望多吸纳先生的山水精神,滋养和丰富我的精神世界。《蜀山耸翠》中录先生书法作品颇多,但内容却迥异世人,或时评、或论艺,也还录有史学家王笛教授的精彩观点。初识先生因此书,却囫囵吞枣未解其意,再读却多么希望“樽前谈笑人依旧”,在人民公园由一杯飘雪打开话匣……

本想拟写一文,写先生的艺术和成就,可是拉拉杂杂,离题万里。但“百载公论自有期”,先生为人的真诚,不也是他艺术风格的写照,并可以此“窥豹”的吗?所以,就此搁笔,再录之前敬撰挽联。

丹青妙引,能将尺素付楚水?

笔墨孤行,何日先生绘蜀山!

(作者为叶瑞琨学生,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蜀山叶先生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川游记之蜀山传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A Discussion on the Counteraction Tendency of Rura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透明独木舟
论《蜀山剑侠传》勾勒的生命运行轨迹图
赌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