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伶,裴丽华,许刚
(1.双辽市辽东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双辽 136400;2.双辽市服先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双辽 136400)
猪水疱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诱发病原为猪水疱病病毒,该病毒主要感染猪,传染性强,发病率高。 1966 年首次在意大利发现该病后,随后在欧洲许多国家流行蔓延,不仅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导致猪肉市场混乱, 引起消费者心理恐慌。 到目前为止,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都有报告猪水疱病的情况,尤其养猪密集的地区,更容易引起病毒传播。 在中国,猪水疱病也是一种对养猪业威胁较大的传染病,已经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猪水疱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 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定位一类动物疫病。
猪水疱病病毒 (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irus,SVDV)是引起猪水疱病的病原体,该病毒属于小型RNA 病毒。 不同的SVDV 毒株之间抗原差异很小,因此到目前为止一直被认为只有一种血清型。 SVDV 没有囊膜,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差,不耐热,在60℃的条件下经2~10 分钟即可被灭活。 一般的消毒剂也可以将其杀死,如1%过氧乙酸和2%的次氯酸钠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将其灭活, 用福尔马林溶液熏蒸24 小时也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但是该病毒在酸性环境下比较稳定,也耐低温,在-20℃的环境下保存11 个月仍然就有感染力。SVDV 对氯仿和乙醚也有一定的抵抗力。SVDV 在猪舍的地面或者粪污中可以存活2 个多月,在腌制的猪肉中可以存活3 个多月。
猪水疱病病毒(SVDV)在自然流行的情况下,只感染猪,并且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可以感染发病。 牛、马、绵羊、鸡、鸭等其他动物不会引起发病,但是牛羊和病猪接触后虽然不表现症状,在短时间内会带毒、排毒。 猪水疱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一旦猪群中有感染者,病毒很快就能在整个猪群中传播。 健康猪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发病猪和带毒猪、或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环境都引起感染发病,另外,苍蝇、蚊子等昆虫也是该病毒的传播媒介, 也有可能会引起发病。病猪可以通过鼻腔、口腔的分泌物向外排毒,一般要持续10 天左右, 病猪也可以通过粪便排毒,持续时间为6~12 天。 病猪的粪尿、被污染的水槽和料槽、运输的车辆以及接触病猪的工作人员都可以起到传播的作用。 健康猪通过消化道或者损伤的皮肤引起感染, 病毒经口进入体内,经消化道上皮黏膜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易感部位,引起敏感部位上皮组织损伤或出现非化脓性脑脊髓炎等;病毒还可以通过创伤部位入侵上皮组织,再经过血液循环到达敏感部位,导致口、鼻、蹄部等上皮组织出现水泡。 此外,SVDV也可以垂直传播, 母体可以经胎盘感染仔猪,母猪患病所产的仔猪也会感染病毒,在出生以后口鼻等部位会出现特征性的水泡。 猪水疱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 一年之中的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猪的调运、饲养密度过大、气候突变等都是该病的诱发因素,发病率高达50%~90%。
猪水疱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6 天, 接触感染潜伏期为4~6 天,饲喂感染的猪肉产品,潜伏期较短,一般为2 天。 发病早期,感染猪的上皮细胞肿胀,颜色发白,尤其蹄部角质部分和皮肤接触的部位更加明显,感染3 天后,猪的口、鼻、唇、蹄冠等部位会出现很多的水泡,随着病程的发展,水泡很快破裂,破溃处发展为溃疡,鲜红的真皮会暴露在外,此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感染病菌引起化脓。母猪感染后,乳房还会出现红肿,妊娠期的母猪还有可能会引起流产。 在发病初期,病猪的体温升高,可达到40℃~42℃,水泡破裂后体温就会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 病程一般持续7 天左右。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但是该病和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的症状非常相似,因此要和这两种疾病认真鉴别,最好进行实验室检测来进行确诊。
4.1.1 猪水疱病与口蹄疫的区别
猪水疱病和口蹄疫都是猪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两种疾病都会在口腔、蹄、鼻孔等部位出现水泡或溃疡,症状很相似,但是它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口蹄疫发生后多呈大流行,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而且牛、羊、猪等会先后感染发病,而猪水疱病多呈地方性流行, 传播速度比口蹄疫快,猪水疱病病毒只感染猪,牛羊不会发病,比较容易区分;猪水疱病的水泡通常较小,不易溃破,而口蹄疫的水泡通常较大,易于溃破;猪群感染口蹄疫后, 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很高, 可高达60%,而水疱病很少会引起仔猪死亡,死亡率较低;引起两种疾病的病原不同,猪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 而口蹄疫则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用水泡皮或水泡液制成悬浊液接种2 日龄和9 日龄的小白鼠,猪水疱病病毒只会导致2 日龄的小鼠死亡,而口蹄疫病毒会使2 日龄和9 日龄的小鼠都死亡。
4.1.2 猪水疱病与水疱性口炎的区别
猪水疱病和水疱性口炎在临床症状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口腔出现水泡或溃疡。 但是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 可以感染牛、马、猪等动物,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多呈散发。 发病也有季节性,夏季和秋初多发。
确诊水疱病常需要进行实验室监测, 常用的方法有病毒分离、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反应试验、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PCR 检测等,其中病毒分离鉴定比较常用但是需要的时间长,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灵敏性、特异性都较高,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定性检测方法。
猪水疱病的死亡率不是很高, 但是该病和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的临床症状很相似,在国际贸易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猪水疱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出现疫情,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将疫点封锁,停止猪群的调运,并关闭集市交易,按照规定将疫情情况上报。 对于已经确诊的病例要按照规定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疫情扩散。
对于病猪舍要进行彻底的消毒, 病猪舍的墙壁、地面以及用具等常用该病毒敏感的消毒药如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进行喷洒,对于未发病的相邻的猪舍也要进行环境消毒, 一般一天一次,连续消毒3~5 天。 对病猪污染的饲料、垫草等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运输生猪的工具、交易场所也要进行及时消毒。
定期对猪群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猪只,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在生猪屠宰点要设有专门的监测机构,利用快速、准确的方法准确地对该病进行诊断,发现可疑病猪要立即上报并进行处理,提醒本地区的养殖户早做好防控准备。 诊断该病一定要和口蹄疫、水疱性口炎进行鉴别,以免误诊。
养猪场最好采用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避免从外地引入病毒,如确需引种,要规范引种流程,对新引进的猪进行检疫,要排除患病或携带病原体的猪只。
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定期消毒、隔离新进猪只、限制人员出入等。 要做好养猪场的灭蚊蝇工作,以减少它们作为病毒传播媒介的可能性。
要加强养猪场的管理, 根据猪群不同的生长阶段调配日粮,确保饲料营养全面。 保持猪舍通风、干燥,饲养密度要合理,降低应激带来的刺激, 提高猪群的抗病力。 对于疫区和受威胁区,要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