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琳
(建安区融媒体中心,河南 许昌 461143)
新闻的基础是传递信息,这同平常所认为的讲故事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更多的是说明,平铺事件的结果,而后者更侧重于描述,生动重现事件的过程及扣人心弦的部分。故事性新闻就是将两者相结合,通过借鉴讲故事的写作手法,既讲述事件的结果又着重再现事件的精彩片段,从而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升。
目前,大多数的新闻报道采用叙述、概括式的语言,这就难免多空话、套话。虽然内容真实,但很难引起受众的兴趣,更谈不上引起共鸣。受众更希望记者带领他们进入故事中从而真切地接受信息。这就要求记者的新闻创作如同讲故事,用质感的细节打动受众。质感从形式上可以定义为细节取胜,内容上其实就是接地气。用“讲故事”的方法报道新闻,讲的是受众身边的事情,让受众感同身受,并产生亲切感。
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的《相约在零点37分》,讲述在2019年的春节,铁路司机郝康和乘务员雷杰在列车经停的5分钟时间匆匆相聚又分别的故事。记者通过捕捉这一细节,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故事性新闻写作中,细节是胜人一筹的砝码。有亮点、有特色的细节,通常成为新闻作品中最生动、给人感受最特别的部分。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有力得多。一篇新闻作品尤其是通信稿件,能感染人并让受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细节。因为取舍得当的细节、生动传神的描写最能反映人物和事物的特征,增强感染力,使新闻的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总台在2012年春节的时候,播出过一期《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的节目。木匠杨成军不仅给相濡以沫的妻子带回一件红毛衣,而且还给妻子许下了浪漫的约定——为她写诗,带她远行。通过故事性新闻的语言,把夫妻俩在艰难中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相互支撑的感人事迹表达出来,让人明白真爱的分量,拉近受众距离,引起受众共鸣。不难发现,故事性新闻报道中人物刻画至关重要,不单是简单的基础信息,更多是挖掘本质的、感性的细节,能够刺激受众感官体验,找到牵引受众耳鼻眼的部分。在平常的写作当中,故事性新闻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和命运。镜头朝下、笔尖朝下、视野朝下,讲述平实温情有代表性的故事,用发生在你我他身边的故事增强新闻报道的亲近力和说服力。
故事性新闻就是将生活原貌中有价值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整体较为完整的新闻报道中,穿插一些新闻事件的细节,给受众细细寻味的感觉。同时,故事介人新闻报道中,既能保持纪实性,又有启示性,激发受众的新鲜感和好奇感。有一篇关于我国农村地区脱贫工作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两根竹竿铺出的脱贫路》。小凉山农民哲里布清楚地记得10年前县里挖坑种苹果树时发了两根竹竿。他说,“这两根竹竿一根代表坑挖多宽,一根代表要挖多深。我们村里人多数不认识字,跟我们说多深多宽没得用”。这“两根竹竿”可能是中国扶贫工作中采用的最简便有效的工具之一。正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人员所讲,“我们缺少的不是农业技术,而是如何使它简单易学,以便于在落后地区推广”。鲜活精炼的新闻得益于令人信服的故事,让新闻脱去“工作报告”的外衣,充分表现一个个精彩感人的新闻故事,把背后人性化、源头化的好故事挖掘出来,把僵硬的概念变成鲜活的新闻。
文章立意是写好故事性新闻的关键。讲好故事贵在言之有物。抓住“结构”这个关键词,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故事”指的是写的事情要生动有趣、发人深思,有故事情节、现场感强。正是这些小事,有的折射了道德风尚,有的体现了工作作风,有的反映社会变化,引发记者的思路。“故事”不是童话故事,也不是历史故事,而是一个新的、真的故事。优秀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是因为立意有高度、内容有厚度、表达有温度。写新闻故事,立意要高,结构要巧,做到传神、动情、感人。与长通讯的不同之处是,小故事的开头要开门见山。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情境之中,而不是“慢热型”先做许多铺垫。小故事可以一个,也可以两三个,但都要与主题相扣,不可太分散。小故事中多写看到、听到的事物,恰当地运用语言对话和细节描写技巧。
央视“新春走基层”记者蹲点日记的成功播出,给我们讲述了打动人心的生活片段。怎么与百姓走得更近?新闻怎样才能更显人情味?是留给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就是要贴近民生,选择老百姓关心关注的事情。
总台《新闻联播》主播康辉曾经说到,“你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总台报道探讨会上,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拿参与“新春走基层”记者的鞋子聊了起来。他说,一线女记者参加研讨会发言还穿着运动鞋,并说应该给记者们配上好鞋。因为穿好鞋是为了让记者多走路,不走寻常路。其实这句话里蕴含着一个找寻好故事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多走路”。记者一定要真正深入基层,踏踏实实地走下去、走得远,走进采访对象的心里。只有用这种真情的态度走基层,才能够撷取到生活当中真实感人鲜活的片段。一线新闻工作者要主动扑下身子,践行“四力”精神,采访到好的新闻。其次,成功的作品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要用故事传递价值观,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植人价值观。2021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系列微纪录片《红色齐鲁·百年记忆》,聚焦革命征途、建国伟业、改革开放已经走进新时代的伟大历程。系列微纪录片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第二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荣誉。制作团队在分享中说道,“要讲好新闻故事,应该考虑新闻中人物、内心需求、外部目标、背景、刺激诱因、辛苦付出、阻力、帮助因素、结果等几个要素。”做好内容的故事化,就要避免生硬说教,从大主题、小切口入手,通过故事场景化、场景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放大化体现,同时,宣讲好的故事,最好能嫁接一个新闻点。故事的选择要结合国家发展之大势、市场变化之趋势、各级媒体之优势、互联网平台之优势等几个方面。
在新闻报道整个生产流程中,讲好故事必须要抓住选题、采访、写作这三个重要的环节,并且每一个环节都需按照故事生产的工艺进行。
从讲故事的要求来看,选题除了具备传统新闻教育的新闻敏感性之外,更要具备探索新闻敏感性的思维。训练这种思维的关键是“三触”:触人、触事、触情。
触人。5W是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故事性新闻中,讲人的重要性应该排在第一位,尤其是普通人、平凡人的不普通和不平凡的故事。但在日常所见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在判断选题时首先想到的是事,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其次才带出事件中的人,很难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一个善于讲故事的记者,在选题时常常将目光停留在人的身上,尤其是重大题材报道,更是要将题点放在人的身上。
触事。这里的事不是普通的事、流水账的事,而是鲜活的、能够反映人物命运、体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事,特别是从这件小事中能传递出人物态度、喜怒哀乐必须要捕捉到,哪怕是只言片语、细枝末叶。有的时候典型宣传没有生命力,往往是一些概念化的东西,缺少了有血有肉的细节,这样是撑不久、立不住的。因此,记者除了找对人,还得会找事,感人的、曲折的、常人不能理解的、传奇的事,更容易出故事。
触情。相比于显而易见的人和事,情往往是不容易把握和驾驭的。隐藏在人和事中的情,就像骨头和肉中的血,真实丰富的情感才会使内容更充盈、更有灵魂。记者选题的敏感性恰恰就是找寻情的体现。好的故事都是从细微深处嗅出来的。判断选题有没有故事、故事的成色怎么样,缺少不了情。是真情还是虚情,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故事的质量。
选题只是新闻报道的第一步。能否讲好故事,采访至关重要。记者要冲上前、沉下去、钻进去,挖掘完整故事链条。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很多记者有这样的感觉,千头万绪,弄清了脉络,却很难有条理地讲述出来。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新闻点最后写成了硬新闻,或者为了“写”出故事来,采访不到位,靠自认为“合理想象”甚至瞎编乱造。这不是讲故事,而是编故事。这样的故事只是“故事”,而不是新闻,更不是故事性新闻[1]。因此,在采访中要做到“三思”:思角度、思情节、思结构。
思角度,精确找准叙事角度。故事性新闻的叙事角度特别重要,直接影响着整篇作品的质量。适宜的叙事角度可以让受众迅速了解事件的经过,也更容易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2008 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大平台、新闻机构都对大地震做了详实的报道。其中有一篇名为《回家》的特稿,通过对程林祥夫妻拯救孩子全过程平实、感人的讲述,让受众深刻感受到地震带给人们的痛苦,将灾民当下的艰难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用这种角度报道更能引起人们的同理心。选取一个好的新闻角度是整个新闻工作链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让一条“死”新闻变成非常有价值的“活”新闻。在日常的采访工作中,并不缺乏好新闻,而是缺少好的新闻报道角度。每一个新闻都有多个叙事角度,选取最有价值、最吸引受众的角度进行报道,能让一条新闻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思情节。情节就是指事件发生的变化和经过,是故事的基本框架。如何将情节更好地展示,除了要把握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关键节点,更重要的是抓住那些能展现人和事、人和环境、人和人之间具体的细节点。一个细节可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甚至折射出时代的特色。“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特别适用于讲故事的新闻作品。细节不仅能完善事件情节,更主要的是为作品增色,构成新闻故事真实的、新鲜的、生动的血肉。
思结构。新闻写作的经典结构是金字塔式和倒金字塔式。对于故事性新闻来说,这不是最优选。如果用塔形容,“宝塔式”结构更契合。宝塔有的上小下大、有的上大下小,并且在塔身有好几层,有波动起伏。这些层次的设计就是结构的设计。通过宝塔式结构将读者带到新闻现场,走到一层有一层的故事、一层的风景、一层的感悟。所以说,聪明的做法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找好故事点,通过编排调整结构、环环相扣,将所有的新闻事实展现出来。
前期的选题、中期的采访都已完成,这只是菜肴的素材。如何做出上乘的菜品,厨艺是非常重要的。故事性新闻的写作需“三引”:引悬念、引矛盾、引共鸣。
引悬念。通过引悬念可以很好地提升故事的精彩程度,吸引受众的眼球。在写作中可以尝试打乱时间与逻辑顺序,带领受众拨开迷雾。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悬念设置不可过分夸大客观事实,否则会起到反作用。可以通过调整时间发展顺序、应用限知视角两种方法设置悬念。传统的新闻报道通常是将结果放在最后,开头介绍事件的基本信息。故事性新闻通过调整信息输出时间节点,将大部分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放置在新闻前端。在故事性新闻开头设置相关悬念,调动受众兴趣,使得受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且整个过程充满趣味[2]。从限知视角来看,当处于限知条件下时,受众只能跟随当事人视角猜测后续情节,带领受众进入指定故事情节。
引矛盾。能引起受众阅读兴趣的新闻报道必然具有戏剧式的矛盾冲突。这就需要合理制造矛盾冲突增加可读性。但矛盾冲突出现次数范围也应合理,须适量、适度、适时[3]。新闻报道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新闻故事的矛盾冲突,这也是新闻的价值所在。在对新闻矛盾冲突的捕捉中,要以客观事实为切人点,深人挖掘和分析人物内心的心理诉求,探索出新闻事件的本质,借助文学手法对其进行创作,增加故事的可读性。
引共鸣。写作的过程要像“导游”一样把受众带到新闻现场,描写细致传神,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多去展示事件在怎样发展,而不仅仅在于为什么、有什么意义。模式化、套路化的写作,写不出有生命力、有说服力的好作品。只有把“站在天安门想问题”和“站在田埂上找感觉”结合起来,走进群众生产生活里,关注民生实事,关心群众利益,多反映群众的心声,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多写群众的故事,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亮点,凸显社会正能量。文风倡导平实、新颖,让受众愿意听、听得懂、喜欢听,写进群众心坎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提高宣传引导水平时明确指出,“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保持一颗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匠心,争取把每一个新闻故事讲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改进文风,创新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手段,让新闻报道变得灵动、鲜活起来,使受众喜欢读、喜欢看。故事性介人新闻报道的方式可以较好地改变目前新闻报道中假大空成分,增加新闻的客观事实性和作品可读性。这也是未来新闻报道的一个良性发展方向。只要记者把握全局,善于刻画细节,推敲文章结构,以真情赋予内容,让新闻传播内容更准确,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空间更广泛,故事性新闻才能真正落到老百姓的心里,真正提升故事性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