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化
转眼之间,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了。开战以来,俄乌双方各有攻守,目前战局处于胶着状态,战火却越烧越旺,俄罗斯未能实现“特别战争”速战速决的目标,乌克兰依靠美国和西方国家不断提供的武器勉强维持着战局不败。战争将何去何从,有待观察,值得深思。
美国和西方拱火,战争看不到停火曙光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乌克兰已经损失了近1000辆坦克,北约成员的东欧各国虽然援助了一些,但都是清理库存或者年久失修的苏式古董,根本没啥战斗力。所以泽连斯基早就盯上了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和美国的M1主战坦克。在全球主战坦克排行榜上,德国的豹2号称是“陆战之王”,它将德国工业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具有全球最强大的增压柴油发动机,搭载最先进的火控和瞄准系统,能迅速瞄准目标开火,唯一能与之相比的是美国的M1。但是,德国明白,一旦豹2给了乌克兰,相当于二战之后德国和俄罗斯再度正面交锋,后果将十分严重。
在美国和北约其他国家的一再撺掇下,德国答应第一批先向乌克兰提供14辆豹2,前提是美国也提供M1。北约各国马上串联拼凑更多数量的豹2:波兰14辆、葡萄牙4辆、芬兰14辆、挪威8辆,西班牙還爆了个冷门给了53辆……泽连斯基眉飞色舞,嘴都笑歪了。而美国不肯动用武库里的5000辆M1,却说要等一年半载军工厂里生产出来后才能提供,理由是美制M1有许多高精尖科技,怕在战场上被俄罗斯缴获泄漏秘密,所以要生产一批低版的M1供乌克兰使用。德国又吃药了。当然,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俄罗斯拥有15000辆坦克,他们的T14也是排在世界四大主战坦克之中的。
俄乌战争的幕后总导演是美国,它要做的事情,就是精妙地控制俄乌战场的均势,让俄罗斯和乌克兰不死不休地死磕下去,同时把欧洲各国都拖下水。如果德国和北约其他国家纷纷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相当于欧洲国家卷入了战争,俄乌战争就会成为俄罗斯和北约的战争,这是美国最愿意看到的。美国的崛起就是靠一战和二战忍到最后才插手,捞取最后的胜利果实,这种传统已经深入到美国的骨髓,美国恨不得全世界都爆发战争,所有的国家都相互打起来,它趁机大做军火生意,即使介入,也能重振二战后的荣光。
美国并不想俄罗斯被打败。如果俄罗斯败了,就有三种可能:一是普京下台,强硬派上台和美西方对峙到底;二是俄罗斯再次分裂,俄罗斯威胁论不复存在,军火商没了生意,欧洲更具独立性,美国难以控制欧洲;三是普京被逼忍无可忍也就不再忍,使用核武器。这三个后果都不是美国想要的。所以,美国操控对乌克兰的军援,如果俄罗斯进展太顺利,美国就高喊西方价值观,加大军援;而如果乌克兰进展太顺利,美国就挑泽连斯基的毛病,暂缓军援。反正谁都别想称心如意,美国要维持的,是均势,是保持俄乌战场精妙的平衡!
泽连斯基又提出美西方提供美制F16战斗机,因为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的战斗机已经被俄罗斯毁灭殆尽,乌克兰希望夺回战场的制空权。问题是,美西方提供的先进武器乌克兰士兵能操控吗?如果不能操控,武器再先进还不是俄军的靶子?如果由德军和美军来操控,那不是北约和俄罗斯直接干仗了吗?后果不堪设想。世界真的要陷入危险境地!
开战以来乌克兰兵力损耗严重,已经征召女兵和50岁以上的白胡子兵,女兵的比例已达到23%,许多著名的女演员、女歌手、女运动员战死在沙场,有的是5个孩子的母亲,有的本可以在奥运会上拿奖牌。在乌克兰的战俘中,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是一群15岁左右像玩游戏机那样操控无人机的学生。前不久,俄乌双方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俘交换,俄罗斯交还的108名乌克兰战俘全部是女兵,而且其中97名是女性前线战斗人员。乌克兰兵员严重不足,泽连斯基真的要为美国战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乌克兰在颜色革命之后,早就成为了美国的傀儡政权和代理人。乌克兰女兵的牺牲与鲜血,最终,幻化为华尔街的饕餮盛宴。
俄乌战争暂时看不到和平结束的前景。2月2日是俄罗斯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80周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讲,他提到目前的俄乌冲突,认为历史正在重演,在这场二战关键战役过去的80年后,俄罗斯再次受到德国坦克的威胁。
“(这)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我们再次受到了德国坦克——‘豹式坦克的威胁,它们的侧面(画)有十字标志。”普京称,外国势力目前正试图利用斯捷潘·班德拉——即那个二战中臭名昭著的乌克兰纳粹合作者的追随者,来攻击俄罗斯。普京当天在与社会爱国青年组织代表会面时表示,保护俄罗斯并为其发展创造条件是首要任务。“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俄罗斯,为其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使其更加强大,这一使命一定会完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爆发,持续至1943年2月,历时6个半月。苏联和德国双方在战役中总伤亡人数超过200万。
有分析人士指出,现阶段,西方主战装备尚未抵达基辅。关键时刻,俄军发动全面攻势是最好的选择。情况好的话,俄军有望一举赢得胜利,结束旷日持久的冲突。情况差的话,俄军也能取得重大战果,大幅度削减乌军战争潜力。目前,俄乌战争似乎更激烈了。
俄乌战争的延续,是欧洲的悲剧
俄乌冲突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欧洲深度卷入了这场冲突,其经济、社会与政治均已发生深刻调整,后果越发严重,可谓是一个欧洲的悲剧。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安全环境巨变。欧洲事实上已经参与了这场冲突,而且参与程度还在逐渐加深。比如,德国最初只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头盔,而如今已积极提供主战坦克。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宣称,欧洲正在与俄罗斯交战。虽然这一说法遭到德国总理的否认,其本人也承认表达错误,但实际上这正是德国及欧洲一些人的真实看法。与俄罗斯这样一个军事大国和核大国处于“交战状态”,已经充分说明了欧洲安全环境的变化之大。德国曾经表示不会提供主战坦克,现在又宣称不会向乌克兰提供先进战机,但现在同意提供坦克了,以后会不会提供战机的事真不好说。
二是能源格局巨变。欧洲能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而苏联及之后的俄罗斯就是欧洲的主要能源提供国。欧洲天然气进口的一半以上来自俄罗斯,约25%的石油也来自俄罗斯。与此同时,欧洲的制成品大量出口俄罗斯,形成一种高度互补、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而且对欧洲更为有利,是欧洲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基础。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对俄制裁逐渐升级,先是禁煤,然后是禁油,最后是禁天然气,如果不是因为实在难以完全替代,欧洲早已完全禁用俄气。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2月上旬发文爆料,称“北溪”管道系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秘密破坏。美军人员去年6月利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演习潜入海中安放炸弹,挪威海军9月投掷声呐浮标后引爆炸弹。美国切断俄罗斯对德国和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而用美国的天然气替代俄罗斯化石燃料的结果,是欧洲能源价格上涨、通胀升高,随之而来的还有能源上的不安全感,以及对制造业竞争力下滑的焦虑。而美国则赚得盆满钵满。
三是经济前景巨变。过去几十年来,过度监管、福利制度拖累、單一货币区机制上的缺陷以及保护主义、人口老龄化等原因,使欧洲经济增长缓慢,经历多次衰退。部分国家经济甚至仍未能恢复至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欧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因此持续下降。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格局变化和地缘政治变化,将进一步重创欧洲经济增长潜力,欧洲可能经历新一轮的去工业化和资本向美国的转移。就如美国人多年前曾嘲讽的那样,未来欧洲真的可能“只剩下博物馆了”。
四是地缘角色巨变。俄乌冲突凸显了欧洲在全球地缘政治中“失败者”的尴尬地位,自认为和平的欧洲发生了军事冲突,这是对欧洲国际形象和地缘角色的沉重打击。不仅如此,欧洲还发现其在严重的安全危机面前仍然极度依赖美国。俄乌冲突再度凸显了欧洲对美国的依附地位,这是对欧洲地缘角色的又一沉重打击。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看似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推出一轮又一轮的制裁措施,但这种团结实际上掩盖了欧洲各国对俄乌冲突的不同态度。随着各国一年来利益的持续分化,分歧和矛盾开始显现。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属于对俄强硬派,在制裁俄罗斯、援助乌克兰方面最为积极。但在德、法等国,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民意对军事支持乌克兰持慎重甚至反对态度。德、法两国作为欧洲大国有一定的战略视野,认识到从长远看欧洲安全不能完全排斥俄罗斯,无论是德国总理朔尔茨还是法国总统马克龙,都不愿意公开声称要“战胜”俄罗斯,认为波兰等国的强硬做法可能导致欧洲及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目前,面对国内能源价格上涨,通货膨胀飙升,生活成本增加的危机,这些国家罢工浪潮不断。
美国却趁火打劫,推出 《通胀削减法案》 以吸引欧洲企业到美国投资。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国家纷纷宣布将增加军费。但欧盟国家所需军费的来源,要么靠更多举债,要么靠减少政府社会项目开支,要么大幅加税,无论如何都将挤占未来发展资源。此外,欧盟连续推出了9轮对俄制裁措施带来的反噬,对自身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但是,对于美国 《通胀削减法案》 可能给欧洲制造业造成严重冲击,一些国家因安全上依赖美国,不敢对美采取对抗措施,只能忍气吞声。随着国内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国家对欧盟过于重视美国和安全政策的不满也在潜滋暗长。
而美国则在地缘上将欧洲绑上自己的战车,加强北约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在军事上让自己的战争机器得以加快马力生产,使军工集团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张;在经济上由于俄乌冲突本质上是欧洲战争,动荡产生的恐慌导致欧洲的财富大量向美国转移,同时这也是对欧元的重大打击,有助于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一年来欧洲陷入困境,这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必将给中欧关系带来不利影响。如果说俄乌冲突继续发展谁能得利?答案只有一个:符合美国利益。
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文件,其中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减少战略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战后重建等12项内容。
俄乌冲突发生后,中国一直在劝和促谈,但从未正式提出和平方案,在俄乌冲突爆发整一年时发表“中国立场”,意味着这是一份经过长久酝酿的重磅方案,极可能改变未来局势!而这是美国最不想看到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一是中国一旦调停成功,将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如果俄乌冲突在中国调停下得以缓解,美国不但利益直接受损,国际地位也将受到重大冲击,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极大地提高,这是美国最害怕的一点,“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局势权威话事人”,对于已经充当了近百年世界老大的美国而言,这简直就是噩梦,意味着他的霸权地位的衰败。中国调停伊朗和沙特两国恢复外交关系就是一例。
二是欧洲态度转变。欧洲国家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法国和德国最近关于俄乌冲突的表态都有所转变,即使在美国的强力施压下,也坚持与中国保持和缓的关系,继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将访华,这些都让美国如坐针毡。归根结底,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世界地位的滑落已经不可逆转。这是基于中国目前实力的理性判断。
2月26日,美国前驻德国大使理查德·格雷内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环球新闻网发表题为 《中国人的谋略胜过拜登》 的文章。该文指出:中国的这一举动令拜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国务卿布林肯感到尴尬,因为他们没能在过去一年里提出结束这场致命冲突的美国方案。文章说:沙利文2月26日在回应中国方案时表示,拜登团队“从早到晚”都在思考如何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装备和援助。而且对于为美国外交人员制定工作重点的布林肯而言,这又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例子。文章介绍说,一名在欧洲工作的美国高级外交官说:“我们没有自己的方案,然后现在必须回应中国提出的方案。”文章的作者认为:中国人在谋略上胜过拜登和布林肯,他们为结束乌克兰冲突提供了一个至少可以想见的起点。中国方案所提出的框架是富有意义的,中国方案现在被视为未来谈判的可靠基础。拜登政府任由中国提出了被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视为良好开端的和平方案,拜登团队让美国显得如此软弱,真是令人愤慨。就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月27日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也表示,中国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方案中有积极的方面。
尽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多次发出威胁: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后果会很严重!可是,美国高估自己的实力。美国目前对于中国的围堵和打压,已经是能够做到的极限,试想一下,如果美国要继续加大围堵中国的力度,还能做什么呢?难道敢切断中美之间的贸易吗?还是说能够让西方他的那些“盟友”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要知道,仅仅一个芯片封锁,美国也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日本和荷兰加入其中,因为根本上说这是违背他们自身利益的,如果要让全世界和美国一样,在经济上切断与中国的联系,无异于让他们全部自捅三刀,美国是绝对做不到的。
中国正在高调宣示战略决心,摒弃美国推行的孤立主义,对现行国际体系做增量式改革,建立兼容并包的国际新秩序。近日,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 《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 的重磅文章,用详尽事实历数了美国五大罪状:肆意妄为的政治霸权、穷兵黩武的军事霸权、巧取豪夺的经济霸权、垄断打压的科技霸权、蛊惑人心的文化霸权。文章把美国霸权几十年来的霸道霸凌揭露痛批得淋漓尽致,堪称几十年不遇的一篇经典“讨美檄文”,是对美国霸权主义最硬气的重磅出击!
在北京“两会”期间,秦刚外长答记者问时明确指出,美国在对华认知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针对美国对中国的打压,秦刚外长警告说:如果美方执迷不悟,依旧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那最终必然陷入冲突对抗,也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美方想要继续发展,维持自身强国、大国的地位,这一点无可指摘。但问题在于,美方不应该把他国的发展利益当成“垫脚石”。说白了,世界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长期以来,美国嘴上喊着“美方不寻求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美方希望能够与中国进行有建设性的竞争,并以负责任的方式合作”,“美方的目标仍然是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并维持这个水平”,但是美方所谓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典型的“零和博弈”思维。我们不能通过美国的话语就妄想其会放弃对中国发展的围堵、打压。想要真正让美国摆正对华认知,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我们自身实力的强大。秦刚外长强调:美方一边破坏规则,一边还要求中方公平,中方办不到!“美国有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豪情,也要有容得下别国发展的雅量。遏制打压不会让美国变得伟大,更阻挡不了中国迈向复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