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老战士阮万钧的忠诚之歌

2023-04-23 06:45乐宁
大江南北 2023年4期
关键词:新四军报告

乐宁

阮万钧同志是安徽省芜湖军分区第三干休所离休干部,1928年出生于芜湖市,1942年参加新四军,翌年入党,历任新四军七师机要科科员、华东野战军机要科组长、抗美援朝志愿军炮兵63师机要科科长、浙江省龙泉县武装部部长、安徽省淮北市武装部部长等职。离休后,他先后多次被省市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3次被南京军区评为“先进离休干部”,2014年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先进离休干部”。

“活着就干,死了心安;离而不休,发挥余热;为了理想,奋斗终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些印在阮老名片上的文字,不仅是他恪守的誓言,更是他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17年寻访核实,整理资料,出版20多万字革命回忆录

拜访阮老时,这位88岁的老军人正在更新自己的网页,略微颤抖的食指在键盘上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击。“每一段文字都要事先一笔一画写在纸上,然后查阅资料,多方求证,反复修改,再一键一键输入电脑。”阮老介绍说。20多万字的回忆录,记录的不仅是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更多的是党史、军史,是党和军队对自己的培养和关怀。

1982年10月,55岁的阮万钧老接到离休命令。他当时就考虑一个问题:只有离休的干部,哪有离休的党员?现在虽然退出原有工作崗位,但仍然是一个共产党员,仍应继续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在枪林弹雨的岁月里,他的身边涌现出许多英雄战友,由于他的文化水平高,有时战友们会说:“小阮,你要是活下来,以后就把我们的故事写一写,也让后人知道有我们曾为他们幸福生活流血牺牲过。”那时的他,总是郑重地点点头。离休后的阮老,更多想起战友们的话。正在这时,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指示,要求发动老同志写回忆录,抢救他们头脑中“活”的党史军史。阮老又继续燃烧起了青春激情,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想起来心情澎湃,写起来困难重重。”几十年过去了,鲜活的画面刻骨铭心,具体的时间、地点却变得模糊。为了尊重历史,阮老再一次开始了“南征北战”。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白天到档案馆和图书馆搜集资料、到周边地区寻访亲历者,晚上一手握笔一手握着电话筒,向远方的战友求证。“说是离职休养,其实比上班时还要忙,白天黑夜连轴转。”女儿这样描述他:“吃饭时都会走神,有时会突然扔下筷子,抓起纸和笔赶紧写!”

最让老伴和儿女不放心的是,他外出查访的时候,有时一走就是几天,连个电话也不打。在写新四军战士张标孤胆杀敌的英雄故事时,阮老查阅了大量史料和别的老同志写的回忆录,可仍感觉时间、地点有些不准确,便多买一张汽车票,带着自行车一起坐汽车赶到了几百公里外的原战场,经过多次反复走访查对,终于还原了故事的全部。

2001年11月,历时17年,30多篇文章总计20多万字的回忆录 《难忘的岁月》 终于出版发行。回忆录真实地记录了他所经历和见闻的难忘岁月,为党史、军史的编纂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其中《战斗在陈瑶湖上》 《向贵池敌后进军》 等5篇文章被中央史料征集委员会和军史编研机关收录归档;新四军七师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故事还被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时讲述交流,外交部长李肇星亲自向阮老电话致谢。

如今,这些质朴的文字、真实的记录和生动的画面已被阮老放到了互联网上,供更多的年轻人阅读学习,网上“粉丝”已有数十万人。阮老很开心地说:“能把这些‘红色财富传给下一代,我很满足,没有遗憾了!”

不顾有病年高,离休34年做爱国主义教育报告270多场

270余场报告、15万余名听众、数百封来信、数万条网上互动留言……阮老认为,这是他离休后积累的最大一笔财富。

1984年,芜湖市关工委聘请阮老担任传统教育报告团副团长职务,他愉快地接受聘请,此后还参加了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很多工作。在各方面支持下,阮老以安徽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为“战场”,开始了宣讲革命传统的征程。

刚开始时,阮老拿着介绍信,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大学校园之中,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联系,反复强调是义务宣讲,不收钱、不吃饭,听众爱不爱听全凭自愿,学校提供个场地、出个通知就行,讲完就走人。尽管如此,仍有许多校领导和老师担心:在大学生中讲革命传统,会不会有人听?阮老第一次走进皖南医学院做报告时,学院团委书记蒋平含蓄地对他说:“阮老,学生们学习抓得很紧,可能会随时离开会场……”报告会进行到一半时,280个座位的教室却涌进了300多名学生。随着阮老的报告响起的是起伏不断的掌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蒋平说:“阮老的报告不仅仅是讲历史、讲革命故事,而且结合亲身经历和感悟引导大家接受爱国主义传统,针对当前现象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可信、可学、可做之中坚定政治信念。”

报告讲得好,许多单位纷纷上门邀请,阮老始终坚持“认真对待每一场、认真准备每一场、从不落下每一场”的原则。有一次,在给安徽工程大学作报告的头天夜里,他感冒发烧至39℃,老伴心疼地劝他不要去了。他对老伴说:“不行,我一定要去!学校已经安排好了,好多同学在等着我,万一我真的倒在了讲台上,那也是我这个老兵的光荣!”见他这样坚持,老伴眼含热泪对他说:“好,听你的,但是我要陪着你。”“行!那我们就一块去战斗!”在随后每次作报告时,老伴总是形影不离。

2011年1月,他的老伴陈尚理因病逝世了,他悲痛万分。儿子关心他,把他接到杭州的家中休息调整。时逢建党90周年纪念日,想到这是党的大事,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光荣传统的好时机,阮老哪能待得住。他在儿子家没住几天,就毅然回到芜湖。他利用一个星期时间再次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三代领导核心有关党建论述,撰写出 《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 报告稿,在报告团安排下走进市党政司法机关、军分区、大学等10多个单位和街道社区进行宣讲,听众达1万多人次,反响十分热烈。大家都说阮老讲得好。面对赞扬,阮老总是说:“不是我讲得好,是党好,是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好!”

对一位离休老同志来说,作传统报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场报告从调查研究到写出一稿、二稿,甚至三稿、四稿,一般要用去十来天甚至更长时间。1996年,为便于写报告,他购买了计算机,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输入方法。这对于当时已近70岁的老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可他硬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练习、背记。如今,他不仅电脑、手机用起来很熟练,还建立了自己的革命传统教育网页,每天上网看新闻或与青年人互动交流时间都在2个小时以上,晚上常要忙到11点以后。

为作好每一场报告,阮老都要邀请有关人员座谈,摸准听众的思想脉搏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完报告后还要收集听众的反映和建议,以便充实和丰富报告内容,增强报告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安徽工程大学刘海涛同学说:“两个小时的报告,竟被40多次掌声打断,报告内容感人肺腑,言语风趣,确实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井泉同学说:“听了阮老的报告后,我更加坚信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从今天开始我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去世前几年,阮老的前列腺炎愈发严重,每20分钟左右就要小便一次。为了不影响报告的连续性,每次报告前,他都要在家里先穿好纸尿裤。这个事,他作报告那么多单位,竟然没有任何人知道。儿子和女儿怕他身体吃不消,都让他减少报告次数,在家安心休养。可他坚定地说:“身体有点小病没关系,我的脑子不糊涂,一天不糊涂就要为党干,你们要支持我才行。”

对自己很“抠门”,但帮助别人很大方

作为儿女均很优秀的军队离休老干部,阮老没有太多经济负担,但他对自己却是出了名的“抠门”。他的家里除了老旧的电视、家具、组装的电脑和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就是一些书籍资料。驾驶员小王说:“阮老给学校作报告经常带上钱,听说有家境困难的学生,就悄悄地单独找來把钱塞给人家,遇到推辞不收的就如同央求一样,让人家上班拿工资后再还给他。跟他开车出去不但要赶回干休所食堂吃饭,连瓶水也没得喝!”“其实,阮老不是‘抠门,因为他的钱除了少部分用来购置学习资料和生活必须,大部分都捐了出去。”小王又说。这些年,阮老捐钱捐物数百次,收到学生的感谢信就有100多封。

平时,阮老十分关心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区教育工作。1996年,新四军七师根据地无为县要兴建一所“希望小学”,他知道后积极响应,和其他老战友一道捐款。1997年,新四军原军部旧址泾县磐坑镇修建“希望小学”,他又率先捐款。2012年6月,他再次去无为县三水涧小学作报告和捐书,看到该校只有2台电脑时,当场捐款1万元,让学校购置电脑。

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先后两次各捐款2000元。在大量捐款捐物捐书的同时,他还向无为县新四军七师纪念馆捐出了抗日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日军毛毯,该赠品已成为该馆极具价值的文物之一。

有人对阮老这么大年纪了还整天忙里忙外的不理解,但他很坦然。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就要不怕病痛折磨,不怕吃苦受累,不怕生活简朴,不怕蒙受委屈,只要能为党工作,为信仰奋斗,为群众谋利,什么时候我都会感到幸福、感到满足!”

(编辑 于 洋)

猜你喜欢
新四军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叶挺在新四军组建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