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曼丽,钟樱支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用好红色资源,……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1]。湖湘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把湖湘红色文化常态化融入“四史”教育是高校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举措。
湖湘红色文化是以毛泽东、彭德怀等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湖南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历程中共同创造并形成的先进文化。从时间跨度上看,湖湘红色文化滋养于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历史紧密联系,与湖湘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从内容特质上看,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和经世致用的践履品格赋予了湖湘红色文化鲜明的文化特质,熔铸于中国红色文化精髓——毛泽东思想之中。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四史”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是湖湘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在近代湖湘先进分子抵御外国列强侵略的救国运动中初露锋芒,以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谭嗣同“天变道亦变”为代表,提倡图变求新、与时俱进[2]。正是这种湖湘文化素有的“特别独立之根性”,推动了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为代表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寻找中国革命道路。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吸引了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坚定地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他们迅速在湖南成立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以蔡和森、向警予、李达等为代表的国外留学湘籍人士,通过阅读、翻译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摸索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实践[3]。这些湖湘革命家群体以敢于革命、敢于斗争的精神提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论述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建立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并运用他们的学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全国50多名党员中就有10多名湘籍党员,中共湖南支部成为全国最早的省级党支部之一。近现代湖湘先进分子敢为人先的革命斗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精神示范作用。
湖湘红色文化中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精神动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湖湘红色文化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既一脉相承,又水乳交融。改革创新精神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伟大时代精神,它既反映了时代发展要求,又是对湖湘红色文化中敢为人先这一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改革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巨大精神动力,青年大学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把湖湘红色文化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融入高校“四史”教学,着力培育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等反映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优秀品质。
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是湖湘红色文化的另一重要内容,也是湖湘革命者不怕牺牲、投身革命的精神支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肩负着救国救民的使命与责任,湘籍爱国者亦是其中抛头颅、洒热血的冲锋者,如百折不挠、断指犹战的黄兴,“为宪法流血”的宋教仁,著书警世的陈天华等。五四运动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进入高潮,湘籍爱国人士走在斗争前列。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号中宣言“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的大无畏爱国精神,号召民众英勇斗争。蔡和森、刘少奇、任弼时等为代表的湘籍革命家远赴国外寻求中国出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身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踔厉敢死的牺牲精神是湖南人不服输、不怕苦、霸得蛮性格的生动体现。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在不同时代,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表现形式。蕴含于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表现为一种心忧天下的担当情怀。正是如此,才培育出像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贺龙、任弼时、粟裕、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等这样既胸怀天下又矢志不渝、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爱国英雄群体。
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具有全球视野已然成为当代青年的基本素养。新时代爱国主义要求既立足于祖国发展,又胸怀天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1]。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是湖湘红色文化中心忧天下爱国情怀的时代体现。培育当代大学生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就要把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着力讲清湖湘红色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着力讲清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
经世致用、力行践履的务实作风是湖湘文化的传统。在近代,陶澍与贺长龄、贺熙龄兄弟开创了湖湘文化经世派,随后魏源将其思想予以实践并完善,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为代表的湖湘学者继承经世思想开创了洋务事业[3]。深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浸染,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等湖湘革命者将其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指出要从中国特殊历史条件出发,结合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经验,开辟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由此,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毛泽东曾多次寓居岳麓书院学习,深受“实事求是”学训的影响,主张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论著中,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思想,充分弘扬并发展了湖湘经世致用的思想,使之成为湖湘红色文化的重要品性。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岳麓书院时寄语广大青年:“你们一定会不负时代的重托,继续传承湖湘之地这样的一种精神,经世致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你们的所有才智。”[4]
经世致用的践履品格涵养了湖湘红色文化中实事求是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引领着无数仁人志士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新时代青年续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毛泽东在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赋予“实事求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湖湘红色文化中经世致用践履品格的具体表现,经世致用既是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精神源头,也是党始终倡导的实事求是学风的精神源头。在着力于创新驱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培养当代大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与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非常重要。把经世致用践履品格融入高校“四史”教育就是要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习不踏实、浅尝辄止、治学不严谨甚至抄袭等现象,运用丰富生动的历史资料,纠正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弄虚作假、浮夸不实之风。
湖湘红色文化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以及实事求是学风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全面深度融入高校“四史”教育。当前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四史”教育还存在内容挖掘和运用不够、实践教学不实、信息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导致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四史”教育实效性不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多年间,湖湘这片人杰地灵的红色热土孕育出源源不断的红色故事,将这些红色故事寓于“四史”课堂教学中,可以极大丰富“四史”教育内容。但丰富的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四史”教育中没有被深入挖掘并较好运用于教学。目前高校“四史”教育仍停留在以思政课为主要载体,特别是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核心课程来实现“四史”教育目标的阶段。教学活动依然围绕传统的思政课教学目标展开,在实际教学中湖湘红色文化内容没有被充分挖掘与重视,讲湖湘红色文化故事这一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广泛运用。
湖湘红色文化扎根于被誉为“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的湖南。湖南红色资源丰富且独特,包括各类革命遗址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据统计,截至2022年1月,湖南省建有革命遗址1 832个,其中革命杰出先辈故居488处,有470余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数量居全国第一。将这些湖湘红色资源寓于高校实践教学活动中,是增强“四史”教育学习体验性的有力举措。但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制约,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四史”教育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覆盖面较窄、流于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没有达到让湖湘红色文化入脑入心的效果。
互联网技术是传承湖湘红色基因的时代利器,也是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渠道。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意识到互联网给教学形式带来的强大冲击,纷纷开发网络课程,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但在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四史”教育方面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一般的红色旅游景区(点)都建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以介绍相关历史故事、英雄事迹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但各高校主页很少有与之相关的湖湘红色文化网站的友情链接,这反映出高校整体上对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四史”教育的意识淡薄,这也是一些红色旅游网站点击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对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高校“四史”教育平台、使湖湘红色文化全方位、全过程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等问题有待深入系统思考与积极探索。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将湖湘红色故事融入课堂教学。2021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 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鼓励各地各校“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确保学习效果入脑入心”。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各高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四史”教学资源,力图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进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时,讲述以毛泽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湖湘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故事如秋收起义、湖南暴动,这些事件推动了中国革命走向新的起点,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在故事的曲折情节中展现湖湘红色文化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引导学生明白在新时代同样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讲授科学实践观时,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毛泽东《实践论》并写读后感,在“读原著、悟原理”的同时讲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湘伟人群体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红色故事,强化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人生观、中国精神、道德品格等教学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相关湖湘红色文化故事,达到升华学生精神境界的教学效果。此外,各高校结合课程教育内容和目的,可考虑开设“湖湘红色文化”专题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脉络。
寓湖湘红色故事于高校特色专业课程教学,助力“四史”教育常态化。专业课程是高校学生耗费精力最多的课程,将湖湘红色故事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四史”课程教育的创新实践,也是课程思政、大思政课的具体体现。因此,专业课教师也应深入研究专业课程知识与湖湘红色故事的契合点,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湖湘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教学,使学生在习得专业才能的同时增添历史底蕴。对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应着重运用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涵养学生人文精神,如艺术专业学生可通过舞蹈、音乐、设计等专业特长讲述湖湘红色故事,新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可通过数字技术等专业技能修复湖湘红色经典影像,将红色故事传承下去;对理工科专业学生着重运用湖湘红色故事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如袁隆平耗尽毕生精力研发杂交水稻以解决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吃饭问题、湘潭籍航天员汤洪波刻苦训练终于实现飞天梦、体育湘军中的各种感人事迹等都是培育学生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实事求是科学精神和胸怀天下全球视野的优质教学资源。
发挥高校公共选修课的隐性教育作用,开设湖湘红色故事选修课程。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四史”教育,不可忽视公共选修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课程,公共选修课可以有效打通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科学生之间知识、思想壁垒,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公共选修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选择权在学生,学生选课具有较强的自由性,而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课程。因而开设趣味性强、地域特色浓的湖湘红色故事选修课符合公共选修课的特点。如何让湖湘红色故事选修课有学生选并且真正吸引学生,是开设湖湘红色故事选修课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新形式,根据学生思想实际、专业实际、兴趣爱好等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红色故事分享会、红色故事探索、红色故事体验、红色故事短视频制作、红色电影等都是很好的教学形式。
利用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完善 “四史”教育校外“移动”课堂。高校可组建“湖湘红色文化”师生调研实践团队,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师生重走湖湘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在真听真看真感受湖湘红色文化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四史”学习与现实结合起来,使红色故事真正走入学生生活实际。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龙兵教授团队为基础,充分整合校内外红色资源,让思政课走出课堂,打造了深受学生喜欢的“移动”思政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并被中央媒体多次推介。“移动”课堂作为高校“四史”实践教学的一种新形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近两年,湖南省依托省金课平台,正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借鉴意义的“移动”思政课堂。笔者以为,移动“四史”教育校外课堂的开设既要考虑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情况,也要充分考虑移动“四史”教育校外课堂的实效性、可行性与覆盖面。一般来说,在空间上,各高校应该优先考虑本校或就近红色资源,适当考虑空间距离较远的红色资源。在时间上,以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为前提,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尽量不与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相冲突。在移动“四史”教育校外课堂具体实施形式上,可以采取老师组织与学生自主组织相结合,规模可大可小。譬如可以布置“移动”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发“移动”课堂。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使每个学生每学年都有机会至少参加2~3次移动“四史”教育校外课堂。
整合湖湘红色资源,优化“四史”教育实践基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5]高校应立足自身思政教学要求和实际状况,积极拓展与湖南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素材,提高“四史”教育的鲜活度。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党史陈列馆、岳麓书院、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建立了17个实践教学基地,推进建设红色文化场馆,组织师生走出课堂,开展了包括红色文化专题在内的研修实践,打造了“四史”教育移动课堂[6]。“四史”教育实践基地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实现实践教学的常态化。目前,很多高校在当地红色景点都设置有实践教学基地,但“四史”教育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通过整合湖湘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优化“四史”教育实践基地是可行举措。譬如长沙市开发的岳麓书院—新民学会旧址—橘子洲—湖南第一师范纪念馆—长沙市党史馆、岳麓书院—橘子洲—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第一师范纪念馆等多条红色实践教学线路,为整合湖湘红色资源、优化“四史”教育实践基地提供了思路。各地各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整合地理位置相邻的湖湘红色实践教学基地资源,进一步提升“四史”教育实践基地教学实效。另外,要避免“四史”教育实践基地教学流于形式,可以通过培训红色景点讲解员、导游、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景体验等形式,使学生在教学实践当中反复体验湖湘红色文化的力量,使湖湘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当代大学生血液。
充分运用湖湘红色资源,将“四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无形”的移动课堂。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将“四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充分挖掘校本资源,组织力量研究校史上反映湖湘红色文化精神的人物、校友、重大历史事件等。通过设置固定纪念日,定期开展主题活动等常态化、机制化的“四史”教育活动,沉淀与弘扬本校红色校园文化,使湖湘红色文化深深融入当代大学生精神血脉。具体而言,高校可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湖湘红色文化主题校园活动,如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会、红色精神论坛、红色公益活动等,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的功能,让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感悟湖湘红色文化,汲取湖湘红色精神力量,传承湖湘红色基因,潜移默化学习“四史”。
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时代技术发展同步而焕发生机,与时代内涵丰富同步而历久弥新。因此,充分运用互联网媒体平台,更新湖湘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以满足高校学生对“四史”学习形式创新的要求,使学生在“四史”理论学习中强化“红色记忆”,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提升对“四史”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
依托移动互联网络,打造线上“四史”学习课程。2021年,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人民网联合打造的同上一堂“四史”思政大课活动,邀请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教师讲解“四史”,让广大师生对“四史”折射出的历史真理产生深刻认识,吸引大学生主动学习“四史”。以此为范,高校可集合思政教师队伍,录制“四史”教育的慕课或微课,根据教学需要融入湖湘红色文化,构建线上线下“四史”学习模式,推动“四史”课程教育路径与时代同频共振,赋予红色文化时代内涵,更好传承红色基因。
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四史”教育新渠道。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具有受众广、速度快等不可比拟的优势,高校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四史” 教育,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同时也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四史”教育形式的创新。首先,高校应加强“四史”教育网页建设。高校在学校主页中可以开设“四史”教育专栏,在“四史”教育专栏中嵌入湖湘红色文化主题模块。通过网站积极宣传湖湘红色故事、红色影片等,充实“四史”教学素材,同时可以设置红色文化交流论坛,学生可分享自己收集或制作的红色作品,也可对学校或他人红色文化资源的选材、呈现方式等提出建议和看法,使学生以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史”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各大高校可联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举办湖湘红色文化专题视频拍摄比赛,鼓励学生走进湖湘红色文化,以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传承红色基因,赋予湖湘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增强“四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新媒体平台的利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可以实现“四史”教育湖湘红色文化全覆盖。
开展湖湘红色文化虚拟实践,拓展“四史”实践活动的时空。虚拟实践教学既符合信息化技术发展潮流,更能有效应对传统实践教学所面临的诸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等所带来的重重困难。在此背景下,一些高校开始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开展湖湘红色文化虚拟实践。如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四史”教育实践基地,以虚拟仿真实验实践教学、“大思政”教研成果数字化建设推广为特色,通过三维建模、声光电特效、方言等多种形式还原特定历史场景、历史事件,通过360度全沉浸式虚拟仿真实验开展“四史”虚拟实践教学,效果颇佳。该基地在2022年8月获评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也在积极探索创新虚拟红色文化实践形式,通过建设“青年毛泽东成长足迹”红色文化VR视频、制作湖湘红色文化系列表情包、漫画等方式开展虚拟红色文化实践[7],这些都是高校“四史”虚拟实践教学的探索,弥补了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增强了“四史”教育的体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