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洪波,郑毅勋,郭云贵
(湖南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创新创业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具有双创意识和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和能创业的时代新人,走好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负有责无旁贷的使命。但反观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者曲国丽和刘聪指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业师资缺乏,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学校发展不平衡[1]。王元钊认为大学创业教育还存在着创业教育负责人认识不到位、高科技创业项目含金量低、缺乏社会支持等问题[2]。因此,完善创业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和实践环节,不断扩大专业化创业教师团队,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形成全社会崇尚创新创业之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Knight是最先提出创业概念的学者,他认为创业能帮助创业者准确识别机会、成功预测未来,创业者则是指那些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做出决策并承担一定市场风险的人;Israel M.Kirzner认为创业是能够预测未来还没有发展充分的市场以及资源不均衡现象的一种行为,也能预测到这些状况将在什么地方发生,并以此来获取利益;Stevenson指出创业是追求机会的过程,也是创业者不满足于目前的资源而主动合理利用资源并创造价值的过程[3]。国内学者陈震红指出创业是创业者在动态的时间和环境中,发现并利用潜在的商业机遇,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卢旭东认为创业是识别并利用机会,创造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纵观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创业概念与内涵的探讨,尽管学者们在提法上各有不同,但基本观点相同,即普遍认为创业是指个人在一个无序变化的、混乱的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寻找机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最终做出明智决策,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实现创新并创造价值的过程[4]。创新是指个体或团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新颖而又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有价值的新构思、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过程。Peter F. Drucker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并倡导培养企业家精神。大量的学者认为创新是可以学习传授的,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拥有创新能力的个体能在创业活动过程中灵活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创新与创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善于创新和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的个体能够有效增加创业成功的机会。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Colin和Jack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既是一种帮助个人提高认知商业机会能力的过程,同时又是一种教学方法[5];Bechard和Toulouse指出创新教育能够帮助个人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团队和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6]。国内学者汪宜丹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我国未来几十年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指出我国要重视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起创业基础知识、创业发展能力和创业思想相互融合、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冯霞则认为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李硕豪认为要打造一个开放、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冒险精神并有效提高他们的创造力[7];张玉利认为新时代下想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促进社会转型升级,就必须着力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创教师”,重视高校创业教育[8]。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在大学引进创新创业教育,并通过严密的课程设计,利用高等院校的各项资源为高校学生提供高层次的创业学习体系,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品格、创业思维、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学生通过创业课堂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和实际决策能力,最终实现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开拓事业,自由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创业道路的教育活动。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让我国正式接触和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并引入这一概念。1998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从此,创业类竞赛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部分相对发达地区的高校被教育部列为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学校,并获批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近些年来,教育部加大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力度,与时俱进地完善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方针,更多的高校也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队伍,创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不断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并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与创新创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和诸多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创业效果不尽如人意。具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目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存在误区。大部分教育管理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一门普通的通识教育课程,并不属于高等院校的主要教学范围。因此从一开始,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被边缘化的非专业教育,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也正因如此,大部分高校往往采取开设讲座和组织创业比赛等形式来代替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即使有少数高校意识到应该以课程形式来进行创业教学,这些开设的课程也大都是大班式的、单一性的教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课程特色得不到发挥。因此,从高质量创业理论教材的选用,到制定良好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再到教学成果的转化和科学合理的教学反馈,目前国内高校都缺乏一个连贯的教学闭环和完整的教育体系。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两者是相互交融、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如此,否则教育将难以取得成效。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配备有专门的机构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事务进行统筹规划,如英国的创业教育中心(NCEE)、日本的创业能力开发中心、韩国的LINC 项目(创业教育中心)等。以英国创业教育中心为例,英国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校、大专院校和商会等与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在创新创业技术和管理上对接,费用方面更是奉行低收费甚至免费原则。高校提供知识技术,企业发展中心提供实践机会促进新技术落地实施,双方既各取所需又相互促进,两者之间得以建立良性的循环发展机制。而我国创业组织体系尚不成熟,合作机制也有待完善[9]。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显示,37.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培训”,45.2%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少得到政府创业帮扶”。现有创业者中相当一部分还处在相对较低级的创业阶段,他们很少对创业项目进行系统了解和理性评估,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缺乏竞争力[10]。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日益重视,配套机构与措施也在逐步完善,如笔者调查的湖南某高校,该校早在2016年就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学院内设双创教育教研室、实践中心、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中心等,具体课程和项目包括创新创业教程、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SYB项目、模拟实训项目、双创精英班项目培训和大学生创业孵化指导等。但调查也发现,仍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尚未给予应有的关注与重视,未建立相应的机构和进行投资建设,已建立相关机构的高校,其设施设备的利用和项目的开展也有待大力加强。
高校学生的创业意愿不强。笔者通过对上述湖南某高校商学院连续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调查,发现在2022、2021、2020届的734、762和845名本科应届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分别只有1、2、6人,占比为0.14%、0.26%和0.71%。调查发现近三年的硕士和博士应届毕业生中竟然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与此同时,创业的成功率不高。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高校学生最终创业成功率仅有1.5%;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者中, 60%以上在三年内终止了创业。笔者通过对所调查高校商学院近7年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选择走创业道路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后就成功注册公司并获得营业执照的并不多。2016年到2019年期间毕业生创业人数较为稳定,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到了2020年后创业人数明显减少,如表1所示。其中新冠疫情对创业环境的影响是创业人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总的来说初步创业成功的企业并不多。
表1 某大学商学院自主创业学生信息统计
目前,我国虽有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制定的优惠政策,但优惠政策准入门槛高,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资金有限。相比传统学科建设,自上而下的制度化高校创业教育亟待加强。但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不是很明确,既没有从源头上加强顶层设计,明晰各主体责权利,打造主管部门、地方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营造良好的全社会双创氛围和舆论环境,也没有从战略高度给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有的重视,导致相关政策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此外,政府和社会的联合推动不足,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信息多元化流动和多方位发展的重要性,大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不能很好地引导地域相近的或者办学层次和教育理念相似的高校进行试点合作,不能利用区域优势以点带面,辐射推动建设更深层次的政产学创业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很多高等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够,无论是日常教学管理,还是师资队伍建设、人才考核与评价、创新创业经费的投入等,都没有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首先,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普遍没有制定与普通课程管理比肩的创业课程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没有形成一个包括创业教育在内的科学、完整的课程设计机制。其次,各高校还缺乏合理的创业考试考核制度和创业人才评价制度。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无法获得专业化的创业知识,学校也不能取得创业课程应带来的教学成效。最后,对创业型教师的选拔、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创业经费的支持和设施的投入等缺乏制度支持和规范,这也阻碍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由前述可知,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创办企业的成功率不高,而这些勉强存活下来的企业又大多是复制模拟他人的业务,创办者既不懂得发掘未知蓝海市场中的商机,也没有获取在已知红海市场上的突破性业务增长,企业整体竞争力水平低。企业的发展与创业者的创新素养和创业能力息息相关。高校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创业培训模式,学生创新技能欠缺、创新素养和创业水平不高无疑是影响其创业能力和企业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不利因素。全球知名的早期风险投资机构500 Global和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接受采访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获得创业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
数据表明:有34.6%的大学生是通过关注一些创业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来获取创业的知识和见闻;21.5%的大学生平常会关注一些相关新闻资讯的推送;16.2%的大学生是通过自己搜索一些创业干货获取创业知识;还有部分大学生是通过参加社会创业机构的培训、学习线上课程或者通过跟身边朋友及业内人士的探讨学习创业知识。由图中数据可知,超过83%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大众媒体去学习创业知识,而不是从专业人士处或创业课程中学习。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高校应如何提供充分的、与时俱进的创业教育支持,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系统的、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训练和教育。因此,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日常教学管理还是其他相关制度都亟待做出改革。
创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需要富有极大的耐心、毅力和挫折承受能力。而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从小生活在较为安逸的环境里,基本上没有经历过挫折和挑战,他们普遍觉得自己不能承担创业的艰辛,通常只是希望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稳定和舒适的工作,并不想参与像创业这种风险大却无以保证收益的工作,且社会也普遍认为创业是无法找到合适工作的无奈选择。同时,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自己不适合参加创业教育,因为在他们看来,创业教育只是面向少部分条件优秀的人,比如说成绩优异、家庭富裕、衣食无忧的学生,或者说,即使接受了创业教育,他们也认为依靠自身的普通条件想要白手起家成功创业是非常困难的。
同时,学生们普遍缺乏创业素养。首先是缺少冒险精神。即使有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想法,他们也不敢付诸实施,往往畏首畏尾,担心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据《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调查显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有96.1%,但是真正对此做好准备并付诸实践的只有14%;大部分学生的市场分析和评价能力较差,无法准确判断市场状况和把握市场需要,难以准确抓住市场机遇;学生的创新精神普遍不足。初始创业的大学生往往将目标锁定那些技术含量不高、受众面不广的市场,而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又没有对公司开展技术革新和管理完善,没有进一步去发掘有创业前景的市场,导致创业公司缺乏未来发展空间。根据CB Insights的调查显示,导致创业失败的20种原因中,“缺乏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和“资金短缺”两者占比最大。在《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中,通过对来自275个城市1 431所高校的13 74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回收的10 791份有效问卷发现,21.6%的大学生认为“核心团队出现问题”是最有可能造成创业失败的原因,认为“所处行业不景气”和“融资困难”造成创业失败的占比分别为21%和20.9%,如图2所示。
图2 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大的阻碍
创业教育不能是独角戏,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参与。首先,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看待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创业对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重要意义,并以此建立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其次,发挥政府的杠杆调节作用,由政府统筹,高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强化科教融合和政产学一体化,形成创业教育发展联盟,让不同主体间实现资金、人才和平台的互补。不同政府机构之间也可以联合起来,如财政、科技、教育等各相关部门都应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关心创业者,为创业失败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减少创业者创业的后顾之忧,增强其“东山再起”的创业意愿。最后,是社会方面。社会各界要摆脱传统精英化、功利化的常规创业思想,营造健康持续、脚踏实地、敢于冲破思想禁锢的新时代创新创业思想氛围,与政府、学校共同建立良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另外,社会各界及企业对于高校双创型师资的培养和学生的创业应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师生能够积累更多的社会实战经验。藉此,建立一个全社会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体系。
3.2.1 改革传统课程设置,推动构建新型教育模式
(1)丰富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传统的创新创业课程通常只是机械地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且大部分高校的相关配套教材都是统一编制,年份较为久远,知识较为陈旧。因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可融合本校历年开展的创业教育实际和教学经验,聘请本校教师编撰更适合本校和本院学生的创新创业教材或教辅资料,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并使内容与时俱进,为后续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铺垫良好的知识基础。(2)定制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不同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应有所区别,如管理类专业的创业课程应侧重管理方面的创业知识和原理,经济类专业的创业课程可侧重金融投资方面的创业知识。同时,创新创业课程也要顺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课程教学要与先进的行业领域和创业产品保持信息联动,与社会实践保持紧密结合。(3)改革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其他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它在实践板块的学习尤为重要,脱离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高校要积极改革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如推进建设“双创”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和政产学研合作实验室等创业基础设施和场所,将其作为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挖掘自身创业潜能,了解创新创业的困难,丰富创业实战经验,从而将高校构建成一个有示范和有辐射作用的高层次创业人才培养载体。
3.2.2 完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业教育评价环节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创业教育以创业竞赛的形式开始引入。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仍不完善,亟待进一步改革。首先,高校要制定符合本校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创新人才培养标准,设计层次化、立体化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例如,综合类的高校可以着重利用综合性学科发展优势,通过不同专业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培养跨领域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制定双创人才培养方案也要注重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喜爱程度和教师的授课特点,不定时地灵活调整创业教育培养方案。其次,要区别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标准。不同于普通的教学评估,衡量创新创业教学效果不能单单以学生的成绩论高低,而应结合创业产出的实际成效、创业者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的提升以及创业项目未来前景等多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估。
3.2.3 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全新双创教师队伍
明确制定创业教育师资的遴选、培养和激励方式,促进专业化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创业教师应具有创业教育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应了解创业政策,具备较为深厚的创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最好是有从事创业教育与实践的相关经历、经验。同时,高校要转变创业教师培养观念,革新过时的教育理念,制定创业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培训规划,创造各种机会提高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水平,如安排教师去企业接受专业化创新创业指导师的培训[9],聘请对创业课程、案例研究、培训论坛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专家进校讲学,还可以通过高校教师互换走进对方课堂的方式,加强高校之间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全方位、全过程打造全新的双创教师队伍。
3.2.4 举办多种创业活动,搭建学生创业实战平台
一方面,学校可以不定期地开展创新研讨会、创业高阶知识讲座、创新与商务模拟竞赛,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同时也不断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热情[9]。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类学生组织和社团发展,营造校园创新氛围。社团是由大学生基于共同爱好组织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在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交流和落地实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社团内进行深入具体的交流。高校相关部门和指导机构要对创新创业类学生组织和社团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如加强对创新创业社团骨干的培训,增加学生创业资金的投入,加强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建设,为学生搭建各种创业实战平台。同时,创造条件邀请校外企业家进校与校内专业教师进行联合指导,以双导师制来共同指导社团活动,多方促进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的提高[11]。
高校有其独特的教学资源,而历届校友无疑是高校最容易接触的人才资源。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友创业投资联盟的形式,邀请有商战经验的成功企业家回母校给在校大学生们进行培训,分享他们的创业理念、经验和感受。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聘请这些优秀校友作为学生创业活动的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仿真模拟机会,在教学交流中他们还可以与校内理论指导老师同步分享教学经验,从而实现校外实践资源与校内学术资源的高度整合。高校在逐步整合校内外资源时也能不断培养出新的创业者,等到这批创业者在社会中获得成功又能成为优秀的校友资源,不断反哺校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例如浙江大学非常注重强化“浙大系”及“泛浙大系”校友资源的创业力量,其校友企业家和校友创办的投资机构会不定期为本校学生提供创业经验指导和相关创业领域的技术指导等实质性创业帮助。
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掌握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素养根本还在其自身。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之余,还应积极了解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应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先进产品和前沿技术,知晓行业的更新迭代。只有永远走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前列,把握先机,才有可能保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大学生也应意识到,创业并非易事,在创业初期、中期甚至后期都可能存在重重困难,一旦决定开始创业,就要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做到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阶段性成果不骄傲,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素养和决策能力,做引领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