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理铜,易永喆
(1.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2.南昌外国语学校,江西 南昌 33003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教师作为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勤嘱托[1]。与过去相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更趋多样,教学内容日益丰富且贴近生活。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学生听课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亟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在讲清楚“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清楚“为什么”。
2017年,时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同志针对党校教学模式提出“用学术讲政治”的创新性教学改革理念,旨在通过对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有政治高度、有学术深度、有知识厚度、有内心气度的学理阐释,提高党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实更细地为学员讲出“所以然”,“用学术讲政治”以匠心铸精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的彻底性和说服力[2]。目前,全国党校系统正在持续深化“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改革,并在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学员反馈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党校教学存在共通之处,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效果,很有必要拓展思路,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的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通过检索与调研发现,目前将“用学术讲政治”这一理念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不多。石庆海在“用学术讲政治”的视野下,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思想性与理论性的有效融合,结合具体课程特色创新叙事话语[3]。栾俊和赵淑娟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理论弱化问题,围绕“用学术讲政治”理念,阐述这一理念的内涵以及将这一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与策略[4-5]。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对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用学术讲政治”的认知进行调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不足之处,提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的策略。
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用学术讲政治”的认知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的基础。为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用学术讲政治”的认知,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要调研对象,于2022年2月10日至2022年3月10日期间,发放40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26份,问卷有效率81.5%。调查结果表明53.37%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听过“用学术讲政治”这一说法。
根据“您对‘用学术讲政治’的内涵怎样理解?”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64.42%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把讲好课与讲政治统一起来是“用学术讲政治”的核心要义,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重视讲课的方法与艺术;58.28%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握了“用学术讲政治”的“正确打开方式”,认为“用学术讲政治”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56.13%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牢牢把握住了政治主体的核心,认为“用学术讲政治”是政治为体、学术为用;44.48%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用学术讲政治”是突出问题导向、找准学术接口、构建学理框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明白讲政治的使命,但不知道怎么将学术融入政治,导致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相脱节,理论对现实回应相错位;同时,有44.17%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掉入“理论陷阱”,对“用学术讲政治”的内涵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用学术讲政治”是用文件解释文件,用事实说明事实的机械应用。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用学术讲政治”的内涵理解和认识较为准确,能够理解“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要求。
在“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好‘用学术讲政治’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质?”的调查中发现,58.9%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用学术讲政治”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定的政治信念是对思政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正确把握,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意识到“用学术讲政治”要避免陷入学术框架,避免重“学术”而轻“政治”;67.79%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用学术讲政治”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深知“立德树人”是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66.26%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用学术讲政治”需要熟练掌握理论内容;40.18%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用学术讲政治”需要善用马克思主义解读党的大政方针,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分析具体实际问题的“看家本领”。
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用学术讲政治”需要具备的能力构成主要集中在驾驭教学理论内容的工具理性及拥有以文化育共识的价值理性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能力需坚定政治立场,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并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巧妙运用“用学术讲政治”方法,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在“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目前存在哪些不足?”的调查中,54.6%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自身不够重视,未将学术与政治统一到同一高度,从本质上来说,无论是用文件讲政治,还是用错误的学术话语讲政治,这些现象折射出的都是教师的“本领恐慌”问题;65.34%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学校或学院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咨政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是影响“用学术讲政治”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64.42%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科学,部分教师还承担了学校大量的公共事务,导致科研、备课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影响其“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提升;46.01%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不精,未注重学术与政治的话语转换。结果表明,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本领不过硬,整体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高校未给予“用学术讲政治”高度重视。
2022年4月25日,针对如何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6]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不强主要体现在:学术基础不牢,未注重知识讲授的学理依据;语言艺术不精,未注重学术与政治的话语转换。
2.1.1 学术基础不牢,未注重知识讲授的学理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但不等同于只需要进行政治宣传,更需要掌握理论内容背后的系统逻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发扬光大。从学术基础的稳固程度看,高达54.6%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不够重视,未将学术与政治统一到同一高度,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教育专业知识水平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充实。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身理论素养提升重视不足,导致其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论是专业出身还是半路出家,采取照本宣科、用文件讲政治的教学模式都是学术基础不牢、对自身理论水平不自信的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者,其理论素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用学术讲政治”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从理论的高度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从相信到自信的飞跃,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透彻理解并把握专业基础知识,方能在课堂上不仅仅向学生陈述“是什么”,更能深入分析“为什么”。
2.1.2 语言艺术不精,未注重学术与政治的话语转换
“用学术讲政治”,不是要刻意用晦涩难懂的词语向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而是将学术作为分析问题的学理支撑,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通过通俗讲、生动讲实现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良性互动。从教学语言使用能力看,46.01%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不精,未注重学术与政治的话语转换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的科学、简洁、精炼、形象生动提升“用学术讲政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栾俊(2021)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如果没有经过学理性和思想性的对接和转换,在教学中极易陷入从故事到故事、从文件到文件、从书本到书本的叙事陷阱[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解决数量问题,还需要不断优化结构。据教育部数据显示,经过近几年大量招聘和转岗,截至2021年年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规模迅速扩大,已经超过12.7万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量不足的难题,但与专业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标准相比还存在差距。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校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化倾向,将行政人员列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事实上部分行政人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不完善,缺乏深厚的教学功底,达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同时,由于过去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不够,导致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存在着学科背景庞杂、分散等问题。部分高校还存在调任其他专业学院的教师转岗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象,虽然可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和评估,满足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要求,然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却难以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质量要求,导致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法达到“用学术讲政治”的要求,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您对您所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有何看法?”的调查中,43.25%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需要提高,36.81%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迫切需要提高,表明大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的重视不够。部分高校平台建设不足、教师学习交流平台不完善、教学及科研平台不健全,缺乏相应网络平台,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提升的支撑不足。
2.3.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提升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是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积极性的重要推手。在“您所在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提升采取过措施吗?”的调查中,23.62%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表示从来没有措施,59.51%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表示有一些措施,但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仅有16.87%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表示有措施,并已经体制化、机制化。表明所调查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主要集中在科研方面,教师的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主要考核科研成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重视不够,未全面形成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交流的多元激励和保障机制。
2.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交流平台有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信息资源的交流互通。调查结果显示,65.34%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学校或学院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开展科研和咨政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是影响“用学术讲政治”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惯用的教师交流体系仅限于高校与高校之间,通过讲座、调研等形式展开,对党校的关注和联系有限。落实“用学术讲政治”这一理念,是新时代党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已经具备相当的研究经验与成果,但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是新课题,需要构建其互鉴互学、资源共享的互动交流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要经得起课堂的质量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练就过硬本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国家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者,高校大学生人生观的引领者,其“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升“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新使命、新课题。
教学需要从知识与技能出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以“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为理念,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方向遵循。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发展面临的瓶颈,提升“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底气、有自信、理直气壮地讲好政治。在“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提升应注重哪些方面?”的调查中发现,64.42%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应注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方面的理论素养提升;83.44%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应注重在党的政策方针方面的研究;75.15%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应注重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用学术讲政治”,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理论基础,善于构建学术框架,注重建立学理支撑,同时要锤炼教学语言与方法。
3.1.1 从“知马”到“行马”,强化学术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用学术讲政治”教学发展主体,“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真正获得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夯实内功不仅需要充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更要将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设计方案成功付诸实践。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知马”。马克思主义不断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三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将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向还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们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的关键是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透彻的理论分析说服学生。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努力“行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实,回应社会现实的政治理论课,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用具备学理厚度,能增强学生情感认同、理论认同的教学语言表达出来,或在确保教学手段不异化的前提下,为翻转课堂、实践课堂赋予信息技术和现代化语言,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而不是以教学形式的多样掩盖遮蔽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政治性和学理性。
“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8]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需要强化学术意识,锤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知马”到“行马”的自信自觉,改变原来“摆事实”“讲道理”的刻板模式,完成由“内化”到“输出”的思路转变。
3.1.2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辨能力
“用学术讲政治”需要不断锤炼教学语言与方法。“会讲”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还包括问题分析论证能力。问题分析论证能力需从历史维度、辩证高度、实践向度三个方面着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学深悟透党史的基础上,坚持历史事实的主体性、整体性和过程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向度去构建学理框架。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党性原则,是政治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彰显[9]。以历史唯物史观抓住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特别在讲历史故事时要尊重历史的客观存在,把握价值评价,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历史,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从辩证的高度去实践“用学术讲政治”。辩证地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掌握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透过复杂现象把握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和主要趋势,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各种深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素,不被复杂迷茫的外在表象所迷惑,克服极端化、片面化,客观地、辩证地认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研究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从实践的向度去实践“用学术讲政治”。从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实践论,去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在每个历史阶段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理论指导下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中国问题方案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产生的历史性奇迹,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用文件解读文件、用事实解释事实、仅仅引用经典著作个别词句”贴学术标签式的简单讲解,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与主体性多样性充分结合起来,去分析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最深的实践根基、理论指导下实践的有效形式和成功的根本原因。
教育部2020年出台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应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着眼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顶层设计,高校需把好教师队伍的能力关,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先创优放在首要位置,配齐配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提供优良的从教环境和制度支撑。
3.2.1 严选培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质量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逐步从以往的扩招增量转变为提质存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选拔优秀人才迫在眉睫。
一是需要科学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理论素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严格,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相统一”和“好教师”的多重标准进行选拔和任用,引进一批“在马言马、懂马、信马”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二是需要多渠道挖掘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对招聘体系和招聘政策进行优化和完善,如探索团队引进方式。鼓励有潜力的人员转换专业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返聘优秀退休教师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进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兼职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3.2.2 崇学尚思,引导教师在学术中成长
培养一支具有职业认同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结合调查中影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尽量避免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安排过多的行政事务,清晰定位职责,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需要高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营造崇学尚思的学术和教学氛围,过多的行政事务和会议挤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教学钻研和学术研讨的时间,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学术水平的成长与发展。
二是“对症下药”地构建一套“用学术讲政治”的专题式教学体系,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筑牢理论研究的意识,正确认识教学和科研的内在一致性。“用学术讲政治”即善用学术成果、学术语言、学术思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讲授,不能强学术弱政治,也不能重政治轻学术,高校应适当建立一套“用学术讲政治”的专题式教学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具有穿透力和说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来推动“讲政治”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含金量。
在“您认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需要把握哪些原则?”的调查中发现,70.86%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需要把握科研支撑原则,通过科研项目设立方式加深能力提升;71.78%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需要把握长效性原则,注重对制度、平台建设的长效性。结果表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亟需搭建具有长效性的教研平台,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交流的空间,优化教师能力提升的环境。在“您认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能力提升,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的调查中发现,24.54%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是进修培训,30.37%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是参加教学研讨活动,31.9%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是开展教学专题研究,13.19%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是自我提高。结果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交流中成长,在集中学习中掌握新技能。
3.3.1 健全“用学术讲政治”的长效机制
“用学术讲政治”并非一蹴而就的临时工程,需要向下沉淀,细细打磨,高校需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构建可持续的常态长效机制,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把关助力。
一是制定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发展规划。明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的总体目标、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安排,促进教学、科研和咨政阵地化,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
二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激励机制。大力培养、树立和表彰在“用学术讲政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典型,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努力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高校可以探索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专项资金,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科研和咨政工作。
三是将“用学术讲政治”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考核评价。考核机制是聚焦教师成长的内化驱动力,把“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考核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考核范畴,将考核结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务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评价,真正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用学术讲政治”的自驱力。
3.3.2 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交流平台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需要高校充分统筹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联合多元主体,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进行服务。一是联合党校,构建“用学术讲政治”教学共同体,形成高校和党校优势互补、双向学习的交流格局,定期开展调研、学术沙龙、头脑风暴等活动共同探索提升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的方法途径,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碰撞出思想火花。二是着力做好校内培训交流工作,如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竞赛,力争打造一批“用学术讲政治”的精品课和样板课,发挥“头雁”效应,以点带面,激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用学术讲政治”能力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