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艺航 王绍平
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 连 116044 中 国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唐人街》是由林语堂于二、三十年代所著的一本描写海外华人的英文版小说,主要描绘了二十世纪初,移民冯老二一家齐心协力,为实现在纽约的唐人街开中国餐馆的目标而奋斗的故事。作为一部移民文学作品,学者大都选择从流散研究视角,空间理论视角,移民文学等视角来切入,本文拟从文化心理学研究视角,结合相关文化适应的策略和原则对文本进行研究,以期为研究《唐人街》开辟一个新的维度,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定启发。
随着文化因素对心理学研究影响的增强,文化心理学(cultural psychology)的诞生与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心理学在部分研究材料中亦被称为跨文化心理学(trans-cultural psychology),这与其之前诞生的跨文化心理学(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有所不同(叶浩生,2001: 272)。文化心理学的诞生以跨文化心理学为基础,为了弥补后者的不足,文化心理学更加强调实践、实地研究而非此前心理学研究盛行的有限范围实证研究。
基于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取长补短,具有强烈的文化取向,追求“文化敏感”,注重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地区差异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实地研究,并与研究对象产生紧密联系。具有浓厚人文学科色彩的文化心理学研究亦重视东西方文化中,人们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异同。对于特定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文化心理学倡导多元化研究方法,以对象为中心,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强调具体的文化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田浩,2005:1269)。
此外,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策略(整合(integration),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marginalization))也为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其中,“整合”意为个体在注重自身文化的同时,亦呈现与其他群体交往的意向;“同化”意为个体排斥自身文化,与其他群体交流频繁;“分离”意为个体坚守自身文化,并避免与其他群体交流;“边缘化”意为个体对保持自身文化和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均无兴趣。
作为一家之主的冯老二是华裔第一代移民的代表,他秉持中国儒家传统中庸思想的典型,在遇事时往往倾向于折衷和辞让的行为模式,尽量避免与他人进行正面争执。对于汤姆送还衣物,却被白人孩子刁难一事,父亲冯老二听闻勃然大怒,但在耐心听完家人的看法后,他却如此回应道:
“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如果那条街不好,不要从那里走就是了。这不是很简单吗?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方法,我们中国人也有中国人的方法。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待人处事之方”(林语堂,2010:58)。汤姆被挑衅是一种权力之争的表征,即白人儿童希望通过胜利来获得权力,若是遭到压制则有采取报复的行为动机,这也正是冯老二意在避免的进一步冲突。
冯老二的种族意识强烈,通过若干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和在美国的艰苦生存经验,他口中所谓“中国人的方法”便是通过妥协以求得和谐的相处状态,但也正是以其为代表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白人社会的嚣张气焰。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移民的身份并未影响冯老二强烈的家庭取向。中国人在心理层面的集体主义以社会取向为基本表征,社会取向作为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心理特征群,包含关系、权威、家庭(团体),以及(一般化的)他人四种取向。家庭取向是基于家庭中心的价值观、态度,及相应行为的复杂整合体,家庭取向的个体将家庭和谐与社会长治久安置于自身幸福之上(宋佩佩,2021:123)。冯老二将自己视为暂居者,怀揣落叶归根的执念。但在家人齐聚美国后,他则逐渐放下回国的决心,希望通过辛勤劳动在美国生根。这种强烈的家庭取向和“家庭”处于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位置是紧密相连的。
冯老二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是“边缘化”(marginalization)。对于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有欧洲血统的儿媳佛罗拉,冯老二未曾有学习英语的想法,平时只会和来取衣服的客人用两句简洁的英语口语对话。听闻佛罗拉希望儿子马可接受天主教的洗礼,冯老二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地中庸——他在乎的是整体性的和谐,至于后代信仰何种宗教,只要对家庭和谐没有威胁就无伤大雅。但冯老二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则不可动摇。他坚定拒绝进入教堂则是一种坚守中国文化的表征。对于捐钱给前线的战士,冯老二出人意料地给出二百元,这对冯家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该举动无疑体现了冯老二强烈的民族意识。
冯太太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女性,她心无旁骛地追随丈夫,维护家庭,在丈夫车祸去世后,认同长子洛伊家庭权威的地位,这也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体现。在封建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处于对父亲、丈夫、儿子的从属地位。此外“家庭”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是中国文化的根本(陈煜斓,2019:275)。尽管移民后的生活艰难,她依然选择尽快适应新生活,积极经营家庭。就她选择将客人遗留在衣服内的现金送还一事,一方面体现她秉承着诚信的美德,另一方面她意在通过给予人情以期长期获益。人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人情作为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以个体的血缘关系及伦理道德为基准所衍生的社会交易行为(宋佩佩,2021:135)。如其所料,客人对冯家洗衣店拾金不昧的行为大加赞扬并主动为其招揽顾客,除了客源,冯家的信誉发展也得到了发展。
和丈夫相比,同为第一代移民的冯太太采取的是趋向于“整合”(integration)的文化适应策略。首先,由于强烈的家庭观念,冯太太的面子意识较强,认为家庭成员一定不能给家庭蒙羞。胡先缙将面子定义为,个体通过某种特定成就所获得的社会声望与社会认可(宋佩佩,2021:136)。听闻汤姆受到白人孩子的挑衅,她说“我不要让人家看到我的孩子在街上打架,这是不光荣的事”(林语堂,2010:60)。在人伦观的层次,中国人强调调和性,追求大局的和谐,视冲突为大忌,谦和有礼才是有教养的表现。但这也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对和睦的重视和对其他不公的纵容。其次,虽然冯太太不习惯穿美国款式的衣服,但她却不排斥让孩子们穿美国的童装。自身固守本族文化是一种选择,但冯太太作为母亲却并未完全限制孩子。初到西方世界的冯太太保持着对新生活的好奇,并在接触中发现了来自异邦人的善意:伊娃在商场走丢由商场的侍卫寻回;儿媳佛罗拉信仰的宗教能使人变好便是好的宗教,且她的妊娠是在警察和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完成的;冯家在丈夫去世后获得了保险公司五千元的赔偿。家中婆媳关系融洽,就马可接受天主教的洗礼一事,冯太太也希望孙子成长为一个美国人,顺从父母,节俭,诚实,认为这和信仰天主教并不冲突。
尽管如此,一些中国封建文化的观念依旧在她心中扎根。在家族主义的传统文化影响之下,子女对父母的恭顺与侍奉是维持等级化父权家族之团结、延续与繁荣的典型表现(宋佩佩,2021:139)。例如对于二儿子弗莱迪无视父母权威,选择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行为,她认为是不孝;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她剥夺了伊娃上大学的机会,而是决定让汤姆先读书。
冯老二夫妇在美国文化的浸染中,对于新事物的接纳速度明显弱于下一代,且有一定的抵制情绪。
在祖居国文化的影响下,即使经历了时空的转换,一些基本的观念仍难以消弭,冯太太相较于其丈夫,有较强的文化适应性,但就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层面——家庭,父权地位,两人看待问题的角度趋近一致。
冯家长子洛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他重视家庭,孝敬父母;他在文化适应方面采取了和母亲相似,偏向“整合”(integration)的策略。
洛伊彰显的是中国人人格中典型“老成温厚”的特质。就汤姆被白人小孩挑衅一事,洛伊的回答是“可是你无法避开他们,不要从那条街走了”(林语堂,2010:60)。他遇事的第一反映倾向于忍让和逃避,并在内心认为是一种人文精神。他与白人女孩佛罗拉的结合源自于他被其“孝顺”的特质所感动。可以看出,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吸引让俩人成为恋人。但受种族主义影响,洛伊从心底里觉得妻子的种族高于自己的种族,对于娶白人女子为妻有一种骄傲和崇拜心理。
其次,洛伊有清晰的家庭取向。虽已成家,但洛伊依旧携妻子与父母同住,在他看来,在大家庭中,彼此之间互相扶持,而脱离父母的独立生活则是不道德,违背传统的“忠孝”理念。大家庭生活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能够幼有所养,老有所依。但他从未明白妻子的意思,也从未尝试与妻子互换立场看待问题:佛罗拉想要小家庭的独立生活,这和洛伊口中的养育孩子,赡养老人其实并不冲突,但她的请求遭到反复驳回。
作为欧洲人的佛罗拉在婚后慢慢融入了这个中国家庭,采取了一种趋向于“整合”(integration)与“同化”(assimilation)过渡的中间策略。她自始至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按时去教堂做礼拜,房间里挂着圣母像。在接触到异质文化时,她会提出困惑并在家人的回应下获得解答。但她也受到一种父权制家庭氛围的影响,在丈夫说话时保持沉默;就马可接受天主教洗礼一事,她问询长辈的意见,内心并无底气;想买一枚钻戒时会在意婆婆的看法,当被认可后心怀感激,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主体性。最终,不同文化间的若干共性和佛罗拉自身的特性相结合,塑造了她唐人街贤妻良母的形象。
冯家次子弗莱迪受西方思想影响明显,是个性主义的彰显者;他在美国的保险公司工作,一直坚持独自生活,对西方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成就动机强烈,且自认担负着向中国人传播美国文化的使命,自己撰写关于美国民俗文化的书籍售卖。与中国人注重变化论、矛盾论、中和论不同,美国人更相信世界的统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就汤姆被刁难一事,他反对其他人秉承中和论的做法,而是主张立刻反击,争取权益,认为在被挑衅事件中,作为过错方的挑衅者理应受到教训,否认事件的中间性,行事也是一副美国青年的做派。立足文化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弗莱迪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趋向于“同化”(assimilation)。就个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心理学提议,除了历史与文化,个体的成长历史也可以尝试考虑在内。作为第二代移民,弗莱迪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并在尝试融入新环境后不断获益,那么其同化趋向就不足为奇了。
他不顾母亲反对,与中国交际花席茵·透伊相恋,后在发现恋人婚内出轨时,丧失了对爱情与婚姻的期待,便选择净身出户,内心倾向于重新回归中国传统大家庭。在西方人看来,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因为他们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不是那么严格,所以,一旦婚姻没有了爱情就走到了尽头;而在中国,这恰恰相反,没有爱情的婚姻亦有存续的合理性,因为维持婚姻的关系还有很多,如亲情,责任,道德等等。深受西方观念影响的弗莱迪显然选择了前者。
不可否认的是,弗莱迪的家庭观念强烈。母亲和姊妹最初能来美国和弗莱迪的奉献有直接关系。婚后的他努力工作,尽量满足妻子需求,由于受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希望妻子做个贤妻良母,不要再像以前一样在外抛头露面,渴望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也希望树立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在对婚姻失望后,他希望能重新融入冯家,自愿开车载姊妹们一起去海滩捡蚌壳,也因家人的陪伴和鼓励而慢慢摆脱过去生活的阴影。最后,尽管离家外出工作,但他在母亲过生日前几日便赶回来,和家人们一起操办。
弗莱迪的妻子席茵·透伊对西方文化的适应性较强,是个人主义的拥护者。同时,她也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践行者,其家庭观念淡薄,缺乏一定道德感的约束和对原则的合理设定。在丈夫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她的虚荣心且对她的期待有违她的意愿时,她选择了丈夫的上司美国人山第为发展对象。
在这段关系中,弗莱迪和席茵·透伊两人在缺乏对彼此了解的情况下,均寄予了对方过高甚至相反的期望,且两者缺乏具体历史语境下的交互主体性,只是从自己的立场来分析问题,未能实现言者与闻者的适时、合理转换,最终导致两人隔阂不断加深,关系破裂。
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可以看出,《唐人街》是对中国移民冯老二一家在美国不断发生着文化适应过程的描述,每个人在异质文化中采取的策略均和其此前的经历密切相关。作为第一代移民的代表,冯老二熬过修建铁路的艰辛与绝望,对困境的处理形成了自己的“中庸”看法;洛伊,弗莱迪由于在美国的成长环境不同,一个囿于唐人街的洗衣店,一个在白人企业工作生存,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不同便都有迹可循,但他们的共性无法忽视,例如强烈的家庭取向。《唐人街》的女性角色中,无论是与丈夫共同经营洗衣店的冯太太、佛罗拉,还是有自己职业的透伊,她们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均做出了自己的抉择,或顺从,或整合,或反抗。他们或她们的选择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下启示我们:人们不可避免地从自身的文化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在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把握对方文化的核心层面,明确两者的共同性存在的客观事实,承认文化特殊性的客观存在,有助于在跨文化交流中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双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