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聪瑾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金渡花席,俗名草席、花席、龙须席等,是广东肇庆高要地区著名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金渡花席主要材料为蒲草,又称茳芏,主要源于高要的金渡、白土一带。蒲草细长、光洁、柔韧,有“赛龙须”之美誉[1]。2009年,金渡花席编织技艺入选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应大力传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机遇。现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出现了人才不足的现象。2018年,党中央文件中明确指出:“深入挖掘并积极培养本土文化传承人才,开展文化创意、传统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引导社会各级人士积极投身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金渡花席编织技艺为肇庆本土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是我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经济资源,将其与文化创意产品结合应用,能更好地活化传承,推进其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现如今,古城遗产、馆藏文物、民间手艺等都通过各种创新获得新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金渡花席非遗编织技艺的发展与传播探析。
金渡花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由于长久以来作为家庭手工业,其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手工编织的金渡花席受到冲击,很少有人愿意亲手编织花席或购买手工编织花席,加之金渡花席编织技艺工序相对烦琐,编织一张1.5 m宽的花席需要耗时约30 h,年轻人鲜有耐心编织,目前只有一部分当地的中老年人掌握这门手艺,金渡花席编织技艺传承受阻,面临难以传承、发展的困境。
因此,当地政府与金渡花席编织工艺的两位传承人—莫伟祥和何冠醒都在尽力传承和推广此项技艺。为传承这一民间手工技艺,高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联合金渡镇政府在金渡镇第二小学设立花席编织技艺传习所,每年定时向学生传授文化与工艺,希望让学生将该项技艺传承下去。何冠醒也在不断学习和研究传统的花席编织技法,编写相关乡土教材,开设草席编织课程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金渡花席编织技艺起到了保护和传承作用,但仍存在推广范围较小、普及人群较少、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
李林生[2]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金渡花席不同时期的不同技艺及特点,编织技艺包括纵纹编织技术、横纹编织技术、席栏编织技术、色编合一技术等;黄柏权[3]简述了高要金渡花席的历史与花色特点;中共肇庆市委宣传部和肇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社局[4]记述总结了高要草席的发展历史、加工技术和工艺特色;陈以良[5]概述了花席漂染的两次改良技术;吴颖[1]以文学史料为参考,较为详细地对金渡花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通过打造金渡花席周边文创产品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对金渡花席技艺进行保护;《格子花—金渡花席编织技艺》[6]简述了金渡花席的3次技艺改良及花样特点;传承人何冠醒[7-8]编写了《仿草席编织的纸条编织》和《金渡花席编织技艺及教程》乡土教材。
可以看出,目前各界学者针对肇庆金渡花席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但基本停留于对金渡花席的发展历史和编织工艺及特点的记述,而针对金渡花席编织技艺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仍有待探索。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传统技艺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村民就业以及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个突破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挖掘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的理念;马知遥等[9]提出了将传统工艺与科技融合、打造特色手工艺品发展乡村旅游、建立传统工艺类非遗空间等路径保护和发展乡村传统工艺类非遗;莫梓虞[10]提出了通过品牌化视觉设计、参与式非遗交互技艺、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等方式带动广南侗寨草编传统非遗工艺向经济转换,助力乡村振兴;唐启奎等[11]在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壮锦织艺产业化发展中提出壮锦产品转型升级形成产业化、注重人才培养、强化产品文创设计等3种路径与方式;还有学者总结了甘肃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包括“非遗+扶贫”、非遗与旅游业融合、非遗手工艺资源和产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建非遗文化和经济共享平台等。
金渡花席作为肇庆非遗技艺之一,可以作为肇庆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切入点,以此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近年来,各学者提出非遗技艺+乡村振兴的模式,为肇庆金渡花席的活化传承路径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指南。
金渡花席编织产品一直以花席为主,产品单一、缺乏设计,市场占有率低,年轻人对产品的接受度较低。对于编织技艺,一方面要保护,另一方面要将其活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其载体的多样化、创新化,设计出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重构产品架构,以提高其在市场中的接受度。
文创设计是非遗文化活化的有效途径,文创产品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载体,在保留非遗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符合当代审美、市场需求的创意性产品。金渡花席编织技艺作为一种灵活的手工编织技艺,其编织方法和编织用材可以有更为广泛的设计和应用空间,考虑其实用性和艺术风格,可以编织出其他工艺产品、创意产品,例如编织花篮、编织手袋、编织坐垫、编织草帽等,同时,可以从色彩、纹样等方面丰富,打破传统金渡花席的色彩和纹样搭配,结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喜好,设计和开发丰富多样的创意编织产品,展现出工、艺兼具的特点,走上高端的工艺品路线,设计出更多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型,将文化与产业有效结合,将产品推向市场,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消费购买,并从中领略非遗产品背后的技艺、文化和精神,提升文化自信,通过相关文创作品的传播,提高市场的接受度,保持编织技艺的活态传承,实现金渡花席非遗编织技艺的活化。
近年来,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以数字科学技术为介质支撑及数字技术平台为传播手段的数字化传播为非遗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同样可以借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拓展推广范围和人群,让更多人了解、学习这项非遗技艺,助力金渡花席编织技艺传承与发展。
5.2.1 线上数字教育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线上数字教育的发展,使线上教育成为学生接受线下教学以外其他教学教育的重要渠道。接受线上教育的学生不受限于教学环境和空间,在联网的情况下,任何学生都可以进入课堂学习,并且线上教育的课程可以无限次免费回放,学生观看课程也不受时间限制。例如,当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协会与播放平台合作,发起“非遗公开课”公益直播项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在线学习,让更多人从不同维度认识、了解传统工艺。
目前,金渡花席编织技艺传承人的教学工作主要在当地传习所或少数中小学展开,学生有限、时间受限、空间受限,进而难以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因此,可以通过线上教育开设金渡花席非遗编织技艺“云”课堂,以微课的形式通过网络向受众展示金渡花席编织技艺,更好地带动非遗的传播与传习,让学生通过线上数字教育的渠道了解、体验金渡花席非遗编织技艺。
5.2.2 结合数字技术开发创意产品
目前,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的传承人“老龄化”现象突出,产品缺乏设计创新,市场接受度低,要想改变这些现象,必须从产品本身出发,重构产品架构,开发符合现代市场潮流的产品。
传统的产品设计更多依赖设计师平面化的图稿绘制、编织工艺师自身技能与认知的结合创作,而如今参数化的建模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直观化、动态化的设计方式,如CLO 3D、Marvelous Designer、犀牛等软件,为编织工艺师提供了更加多维化、全面化的组合设计。
设计师可结合数字技术,通过参数化的建模方法,展示不同的编织方式,自由调整花席编织技法、花席编织疏密、产品结构、色彩纹样等元素,设计出多样化的创意产品。借助软件的展示技术进行虚拟、动态展示,将产品效果进行直观、全面的呈现,同时可以动态地进行设计图稿的修改和调整,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创意产品,拓展花席编织产品设计范围,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性呈现,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生命力。
5.2.3 网络传播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世界万物连成一个整体。线上网络推广形式生成各种新的传播途径,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各类非遗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让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大众了解我国各个地区的非遗手工艺产品及其文化内涵。
(1)自媒体吸引流量。目前,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获取资讯、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以时间短、内容精练、互动性强的特点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12]。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的传播者可以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优势,开通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账号,录制花席的编织过程、编织方式的介绍、编织的特点等相关视频,剖析、解读金渡花席编织技巧和特色,吸引大众观看。直播互动能让观看者获得体验感和现场感,直播者可以与大众开展实时互动交流,更好地向大众介绍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相关内容,拉近大众与非遗的距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步入发展的轨道[13]。
(2)微信公众号传播。当前,微信公众号已成为网络发送推文的一条优选路径,具有移动社交媒体的诸多传播功能,可以持续发布专题性、序列化的文章。金渡花席编织技艺传承人或当地政府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定期或不定期地推送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相关推文,例如介绍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的发展历史、编织技法,推出一些编织产品,记录或报道相关教学活动等,多方面、多角度地介绍、记录金渡花席编织技艺。
要想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向大众,一方面保留非遗文化本身的内涵,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的发展也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其一,可以利用技艺进行载体的活化,推陈出新,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的工艺产品,不断绽放艺术魅力,彰显文化价值,创收经济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其二,应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与传承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金渡花席编织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更要与时俱进,利用数字化传播技术,将编织技艺的文化内涵推向大众,让更多人了解、接触这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