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橡 许洁仪 陈媛 黄剑诗 朱少丹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着重提出要对过去的人口老龄化应对的战略措施进行新的调整,把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式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
关键词:社区;人口老龄化;时间银行
一、引言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大陆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亿人,已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13.50%。上述指标表明,我国已从老龄化社会向深度老龄化发展。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未富先老等特征增加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在老年群体如此庞大的时代,完善的养老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以往的子女赡养模式在如今独生子女比例增加的新形势下较难实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空巢化现象越来越普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提出“社区互助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但这种模式在一段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我国进而引入了“时间银行”的新型养老模式。为使“时间银行”模式更加适合于中国的现状,就需要探索影响养老服务质量的因素,分析老年人口的需求进而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
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需求满足的分析框架,通过界定不同物品和服务的实际相关者,进行制度设计鼓励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表达与参与,从而通过调整与分配使不同物品和服务的提供能够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本文创新地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探索影响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因素,从而对“时间银行”模式下的互助养老提供建议。
二、研究设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比例远高于老龄化社会标准(10%);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亦高于老龄化社会标准(7%)。在这样新的严峻的老龄化国情下,一系列养老措施相继出台,不断探索着对冲人口老龄化的方法。其中,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规定,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共同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容,广东的机构养老占养老方式的大多数,居家养老水平在调查省份中位于中间位置,而社区养老则较少,且社区养老水平较低。然而,社区养老逐渐成为养老方式的趋势与潮流,因此提高广东目前的社区养老水平,丰富社区养老方式,完善社区养老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研究思路
本文认为老人及其子女是社区居家养老组织中最为关键的利益相关者,而他们的参与度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高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和老人的生活情况,探究影响老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或时间银行相关服务的意愿。本文通过研究老人的利益诉求、日常生活、对服务机构的影响力,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相关的借鉴、参考。
(二)问卷设计
本文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测量老人的生活、养老现状,对社区居家养老相关服务的参与意愿,以及老人对时间银行项目的参与意愿。相应的问卷分为养老现状、利益诉求、影响力、参与意愿几个层次,这些层次内的题项使用李克特量表将问题的作答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一定”“同意”“非常同意”五个程度,同时按照程度的不同转化为1~5分用于定量分析。在调研的初期本研究发放了100份问卷测试问卷是否能够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接着,考虑到老人群体的基数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在调研的中期共发放了300份左右的问卷来收集所需的数据。
(三)访谈设计
在访谈文本的收集中,我们首先采用了半结构化的访谈,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框架下对访谈对象进行粗线条的访谈,了解了对象的相关概况后,我们接着采用深度访谈,结合对每一位访谈对象进行特殊的一对一访谈,了解更加细致、深入的情况。
影响老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和时间银行模式的意愿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老人自身的需求和顾虑等因素、子女的影响、政府支持等方面,其中本文选取了老人和老人子女两个重要群体进行访谈。在调查阶段,本研究收集了11份访谈记录,其中包含9份与老人的访谈,2份与老人子女的访谈。处理这些访谈文本的时候,研究利用了NVivo 11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每一份访谈记录都进行了编码处理,以原始资料中的相关访谈句子为基础提炼关键词进行编码处理。形成了一级节点2个、二级节点7个、三级节点19个以及四级节点55个。
三、数据与文本分析
(一)问卷分析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313份,其中有效问卷306份,问卷有效反馈率为98%。样本中51.6%为男性,48.4%为女性。样本的平均年龄为63.69岁。96.1%的样本为已婚状态,1.3%未婚,2.6%丧偶。有56.8%的老人与配偶居住,19.5%的老人与配偶、子女共同居住。样本中35.1%的老人来自农村社区,剩余的64.9%来自城镇社区。平均个人月收入为5362元。
1. 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效度的高低决定该问卷数据维度是否合理,以及各指标是否适合各构想,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利用SPSS25.0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检验。信度的检验采取了克朗巴哈系数法;效度的检验采用了KMO 样本充分性测试与 Barlett 球形检验的方法。
通过检测问卷总体的克朗巴哈系數值,即内部一致性,来分析核心变量的信度,总体题项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 0.971,表明量表信度较好。
通过KMO样本充分性测试与 Barlett 球形检验,进行效度分析。KMO 检验系数为 0.982,大于0.8,Bartlett 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 Sig.<0.001,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效度理想。
2. 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下面的表格,展示了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益诉求。问卷利用李克特量表测量老人对各项利益诉求的评分。在老人利益诉求中:家政服务,陪伴服务,文娱服务,照料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评分分别为:4.23,3.66,4.25,3.90,4.20。总体来看,各项利益诉求的评分均值都超过3.5,这表明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呈现出需要的状态。其中,对于社区提供的家政服务、文娱活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是最旺盛的。
在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反馈情况中,知道社区养老相关意见反馈途径,会去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经过意见反馈后被采纳的可能性很大等评分分别为:4.07,3.67和4.08。展示了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反馈情况,包括是否知道反馈途径,是否会及时反馈问题,反馈后采纳的可能性。数据表明,意见反馈的通道也较为畅通,但是老人及时反馈自己意见的情况并不理想,意愿一般。
3. 回归分析与中介效应
本部分探究各影响因素对老人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意愿的影响情况。通过分步骤探究生活情况对老人利益诉求的影响,利益诉求与接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意愿的关系来深入探究社区居家养老的要素。
(1)老人生活情况与利益诉求。将生活情况作为自变量,利益诉求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其中利益诉求包括家政服务、陪伴服务、文娱服务、照料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月收入、所在城市、与哪些家人居住、婚姻状况、所在社区的属性。
结果表明(见表1),老人在家里承担家务和照顾孙辈会促进他们对家政服务的利益诉求,其中做家务的评分提高1分,平均会提高对家政服务的诉求26.2%,照顾孙辈的评分提高1分,平均会提高对家政服务的诉求10.7%。老人的安全意识对陪伴服务的利益诉求有显著正向影响,老人对自身安全意识的评分提高1分,平均对陪伴服务的利益诉求提高16.2%。而对于文娱服务的利益诉求则受多种影响,除了照顾孙辈对文娱服务的利益诉求没有正向促进,做家务的评分提高1分,对文娱的诉求提高20.2%,身体健康自评提高1分,平均对文娱服务的诉求提高10.9%,安全意识提高1分,文娱服务诉求提高12.7%。需要照料服务的则显著地呈现为需要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孙辈的老人,做家务的评分提高1分,则对照料服务的诉求提高30.5%,照顾孙辈的评分提高1分,则诉求提高13.9%。做家务、自评身体健康程度都会促进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诉求,其中做家务每提高1分,诉求提高21.6%,身体健康自评每提高1分,诉求提高11.5%。最后关注邻里关系对各类利益诉求的影响,邻里关系评分的提高对所有利益诉求都有显著正向的影响,邻里关系每提高1分,对家政服务的诉求提高36.9%,对陪伴服务的诉求提高36.9%,对文娱服务的诉求提高40.1%,对照料服务的诉求提高39.4%,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诉求提高37.5%。邻里关系是社区中人与人之间信任的集中体现,邻里关系对服务诉求的影响体现了信任的作用。
(2)老人利益诉求与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由表2可以发现。将生活情况与利益诉求一同作为自变量,除了邻里关系之外的生活情况变量的系数都不显著,而邻里关系的系数也全部变小,这说明利益诉求是各类生活情况作用于参与意愿的中介变量。邻里关系每提高1分,参与意愿提高20%左右。家政服务需求每提高1分,参与意愿提高9.9%,陪伴服务需求每提高1分,参与意愿提高5.9%,文娱活动需求每提高一分,参与意愿提高11.3%,生活照料需求每提高一分,参与意愿提高7.1%,医疗卫生需求每提高一分,参与意愿提高13.9%。
(3)意见渠道畅通与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根据表3展示的结果可见,意见渠道越畅通,老人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则越高。其中知道意见反馈途径的评分每提高1分,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提高6.6%;会及时反馈意见的评分每提高1分,接受意愿提高6.6%;意见采纳可能性每提高1分,接受意愿提高6.9%。
(二)访谈分析
本研究选取包括老人、老人子女及社区社工在内的十七位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覆盖了一、二、三线城市的城市及农村地区,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确保访谈分析的科学性,研究者在对访谈所得文本资料进行细读的同时借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所得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整合,对被访者提及的主题线索进行提取,形成若干节点,在研究组成员的反复讨论下形成以下结论。
1. 老人群体
通过访谈编码可以看出在服务顾虑和利益诉求上,老人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偏向。
(1)服务顾虑。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讨论中,老人群体主要表现出了对服务机制、经济支持以及社会所能提供的资源三个方面的顾虑。尤其是在服务机制上,该群体多次提出自己的担忧,比如有老人表示,“感觉放在农村不太现实,谁来提供这些服务是个大问题”,也有老人提到“有没有什么政策或者什么协议去确保它是有保障的,这点我还是有点担忧的。”同时这些顾虑往往成为其是否选择此类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有所顾虑,但老人群体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态度上总体比较乐观。
(2)利益诉求。在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益诉求方面,老人们表示出对情感需求、医疗服务、日常照料和文娱活动四个方面的需求倾向。在这四项需求中,又以情感需求与日常照料需求更为突出,如有老人表示,“年轻人都上班去了,一个人多寂寞啊,有人能陪,帮帮忙就不错啦”,以及“不过孩子都不在身边,我就怕自己老了没人照顾”。利益诉求是老人们选择养老服务的参考与动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或可更关注这四项需求,增加相关服务。
2. 子女群體
子女群体对老人们的养老服务的关注点主要是医疗服务与日常照料方面。如有子女表示,“有人陪着老人家就会安心很多,老人家也不会觉得寂寞啊,人一寂寞就容易想三想四,对身体不好的嘛”,“她药吃完了,我是不放心老人家自己去药店买药的,有时候我抽不出身也可以即时联系让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帮忙”。同时,子女群体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总体上持积极与支持的态度。
3. 社工群体
社工群体对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总体上不太满意,其发展仍存在不少困境,比如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养老服务水平。访谈中有社工提到“获取的信息渠道太少了”,也有谈及“比较担忧服务的专业性问题,老人的需求还是比较复杂的”,关于服务水平问题的讨论也跟老人群体的顾虑相互印证,说明社区居家养老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四、研究建议
(一)建立运行反馈机制,优化服务内容
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人关注到医疗问题与情感需求,而这些因素往往容易被组织方忽视,因此对于服务的运行而言建立反馈机制尤为重要,通过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利益相关者的诉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优化服务项目,这样才能促进志愿者参与意愿的提高并且让服务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得以持续运行。
(二)采取更為有效的激励手段,提高志愿者参与积极性
时间银行的核心运营模式是志愿者通过参与公益服务、承接他人需求以赚取时间,并将时间存进时间银行,以“时间币”的形式储存,当自己有发布需求的需要时,可以取出一定的“时间币”来发布需求,让其他志愿者来帮助自己,“时间币”通过这样的流转过程发挥其养老服务等功能。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但由于人们无法预知“时间币”在未来是否还能发挥效用以及用“时间币”所兑换的物品种类有限,多数用户出于好奇加入时间银行后并没有持续使用平台,造成一定的用户流失以及活跃度不高的情况。因此只有对用户权益提供保障并对激励手段的创新,才能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留住用户,提升其活跃度与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提升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
任何服务的可持续运行都离不开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社区居家养老也不例外。广州南沙时间银行得以顺利运行多年得益于政府、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物质资源等支持,并且在新闻报道中拥有十分良好的正面形象, 提升了用户的信心,也吸引着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在未来的发展中,平台也应当充分调动外部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利用主流媒体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对外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拓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和物资来源,同时也引入更多专业性的企业和社会养老机构参与进来,为平台的长远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胡晓洁,管玉梅,谢丽菊,刘芙蓉.深圳、香港、上海日间照料中心的差异分析[J].护理研究,2020,34(06):1030-1033.
[2]王雪辉,彭聪.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1):117-128.
[3]支梦佳,季佳林,胡琳琳.1389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1,28(04):50-56.
*基金项目:华南师范大学2021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07008)。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