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辉
小时候,是不是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身上不小心受伤的地方,不久伤口结了疤,但你觉得丑丑的,总是想着要悄悄揭掉,结果却等来了更大的疼痛。长大后,在遭遇挫折时,我们常常会念起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啊,经历了风雨,也经历了疼痛,我们就成长了,从此也慢慢学会了坚强。
伤疤,不要着急去揭
赵秀坡
小时候有一次,我跑得太快,重重摔了一下,右手腕处被蹭破一小块皮儿,鲜红的血珠密密地渗了出来。简单处理后,过了两天,蹭破皮儿的地方表面凝成了一层薄薄的血痂。
那层红褐色的血痂斑斑点点的,看着心烦,我一直想把它揭掉。终于,在慢慢地撕开一个口子后,我心一狠,牙一咬,快速揭掉了血痂。顿时,火辣辣的疼痛感顺着手臂传至大脑皮层。定睛一瞧,揭掉血痂的地方竟冒出了比第一次蹭破皮儿时还多的血。我不由得“哎哟”了一声,随手抓了一张纸按在上面。听到我的呻吟声,母亲赶紧跑过来问怎么回事,我强忍疼痛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听了我的话,母亲拉着我走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指着树干表层一道道或大或小、或粗或细的树瘤问:“看看那是什么?”
“不就是树疙瘩嘛,有啥好看的?”
“這是槐树愈合后的伤疤,”母亲说,“你受伤了,可以得到医治;槐树受伤了呢,只能任由‘血(树中的汁液)流淌,时间长了,就形成了现在的伤疤。”
“哦,”我还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你看这些树疙瘩多难看啊!所以,我把血痂揭掉了。”
“它们虽然难看,但是有了更多营养的积聚补充,是树木最结实的地方。”母亲缓缓地说,“人和树一样,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伤疤就会自然愈合。可如果在愈合之前揭掉血痂,伤口不但会再次感染,而且比以前恢复得更慢。”
听了母亲的话,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被我揭掉血痂的地方又逐渐凝成了一层血痂,只不过这层血痂比我揭掉的那片血痂更加薄而透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多地关注它,任其慢慢地由浅红变为深红直至深褐色。有一天,我洗过手后,发现那层血痂竟然脱落了,擦伤处几乎没留什么痕迹,光滑如新。
不要着急去揭还未愈合的伤疤,母亲和老槐树给我上了朴素而生动的一课。
比起肢体的伤疤,许多人都或多或少有着心灵的伤疤。这种伤疤别人看不到,其中的疼痛只有自己知道。我们不希望别人揭自己的伤疤,也尽量不要自揭伤疤。因为,外界无论好坏的目光,其实都无益于伤口的恢复。毕淑敏说过这样一句话:“樵夫上山砍柴,都知道斧刃最难劈入的树瘤,恰是当年树木折断后愈合的地方。”受伤了,积极治疗后,就要学会等待,等待伤口生出新细胞,等待伤口恢复如初,终有一日,受过的伤会成就最坚强的你。
伤疤,不要着急去揭,让时间自然剥落它,你会获得身心的康宁。(选自《思维与智慧》2023年第1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补全内容。
“我”摔跤后受伤结痂——“我”嫌弃血痂难看,揭掉并感觉疼痛难忍————结痂处终于光滑如新——
2.请你说说文中的母亲和老槐树,给“我”上了怎样朴素而生动的一课。
3.请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1.“我”和母亲的对话,令“我”若有所思 亲身经历结痂过程,感悟人生哲理
2.槐树受伤后,任由树的汁液流淌,很长时间后,长成了树瘤,成为树最为结实的部分。人也一样,日久天长,伤口结痂,等待脱落后,会恢复如初。如果人为揭痂,自然会疼痛难忍。
3.示例:小学时,我成绩一般,曾受到同桌的奚落,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嘲讽我的眼神。从那时起,我开始努力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中学录取。现在的我,无论外界怎样喧嚣,都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文中说:“受伤了,积极治疗后,就要学会等待,等待伤口生出新细胞,等待伤口恢复如初,终有一日,受过的伤会成就最坚强的你。”我感触特别深。
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金钥匙。它不但记录着人物的语言,而且也对人物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进行着记录。人物语言个性化,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
运用语言描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人物身份要契合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在文中,母亲和“我”对话时,“我”看槐树的树疙瘩不以为然,这符合孩子的心理。而母亲耐心讲解,娓娓道来,一个慈母形象跃然纸上。如果把两个人物的语言风格换过来,就显得非常可笑了。除此之外,语言描写还要考虑人物的地位、职业、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力求恰如其分。
二、思想感情为核心
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衣。孩子的语言简洁明快,脱口而出,多喜欢用叹词,比如“啊”“哎呀”,感情色彩强烈。当“我”快速揭掉伤疤后,火辣辣的疼痛感顺着手臂传至大脑皮层,不由得“哎哟”一声。这声“哎哟”体现出孩子的疼痛难忍,也为后面母亲的到来,并让“我”看槐树树瘤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三、神态动作相辅助
单纯的语言描写,如“我说”“你说”“他说”,往往显得单调呆板。假如能恰当结合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描写,往往能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如“母亲拉着我走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指着树干表层一道道或大或小、或粗或细的树瘤问”对人物的动作刻画得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当听完母亲的话,“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神态兼动作描写,表明了母亲的这番话对“我”的影响,让“我”有了感悟。
清风朗月,欢喜相期,《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于正月初四晚上8点如约而至。它演绎着华夏悠远的文脉,用穿越寒冬的温暖诗意,带来对新春的美好期待与殷切展望。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表达心情,传递精神信仰,潜移默化地影響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它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出处。
诗词或寓情于景,或咏物言志,或即事感怀,或怀古咏史,经常能够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请以“诗词”为话题,抒写古诗词带给你的感悟,或是带给你的某些经历。
要求:①语言描写突出;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这道作文题目可写的内容很多,我们可以这样来构思:你最喜欢的古诗词是哪首?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内容是什么?你喜欢它的原因有哪些?关于诗歌,你都有哪些经历?你曾经和亲人或师长一起品过诗词吗?当我们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文章的素材也成型了,然后根据一定的记叙顺序描述下来即可。
角度一:读诗词带来的感悟。你可以写通过某首或某几首诗词给你带来了什么感悟,如家国情怀、美景如画、追昔抚今等,也可以写古诗词给你带来的情感体验。
角度二:诗词与自己产生的共鸣。比如生活中,我们都有咬牙坚持的经历,这就和《行路难》有了共鸣;每个人都需要一份友谊,这就能够理解《别董大》中描写的感情;我们都要珍惜时光,珍惜当下,这就是受到了《明日歌》的启迪。
窗前对话
曹 叶
晚上九点十五分,有一位身穿蓝白校服的学长路过了我的窗前。
本来作为邻居,他路过这里很正常。但是,他偏偏叨念着“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就这么一句,反反复复,反反复复。
刚好我知道下一句,于是我清了清嗓子:“自胡马窥江去后……”我清楚地看见学长的脸上有惊讶的表情闪过,不过他马上下意识地接道:“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他终于在迷惑中看见了窗台上趴着的我。我得意地冲他一笑,说:“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学长拍了拍胸口,语气不善地说:“大半夜的,别突然发声,我的魂都被你吓出来一半。”被他一说,我居然无言以对。
也许是见我有愧疚之色,他收起“凶恶”的嘴脸,靠近了窗口,说道:“你是最近才搬来的吧?以前我没见过你。”我撇了撇嘴:“瞧你这笃定的语气,像是需要回答的样子吗?”他动了动嘴唇,倒是像有几分无语。
过了一会儿,他于低头冥想中抬起头,对正饶有兴趣盯着他的我说道:“初中的吧?”“我晓得你是高中的,但你何以见得我是初中的呢?”我家新搬的房子是一楼,但窗子高,目测这位学长有1米8左右,瘦瘦高高、白白净净,一抬头就可以跟我大眼瞪小眼。
“纵豆蔻词工?”他没再回答我,而是突兀地来了这一句。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我接道,“还有,我初二。”
现在是晚上九点四十九分。忽然,我看到了他白净的脸上出现一抹狡黠的笑。
“你喜欢古诗词?巧了,我也喜欢。”他盯着我,黑框眼镜下的眼睛在黑夜里像一只锐利的猫。
“是啊,但我记住的古诗词不多。”
“你有纸笔吗?拿过来。”他说,“大晚上的,我站在你窗口就跟神经病一样。我给你写一首我喜欢的词吧!改天你把你喜欢的诗词也写给我,我们就算是诗友了。”
他向我笑了笑,转身走过了我的窗口。我展开他递过来的纸条:“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夜深,十点半,隔壁依然有不算微弱的声音传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文章巧妙地借助人物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真实地表现了一个独特的中学生的形象。学长既满怀惆怅,喜欢忧伤的诗歌,又喜欢在比自己小的学弟面前“充大”。而“我”跟学长有相同的爱好,能够将自己掌握的古诗词机灵地应对。文章的对话描写,是一个突出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