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人生

2023-04-21 00:10季伟譞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灵读书人生

季伟譞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捧卷而读,聆听文化的钟鸣,啜饮知识的甘露,每个人都能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用知识去除心中的黑暗,以积极的姿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

请以“读书有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可称为“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看到“读书有感”这一话题,不由得引发我们的联想,自然会想到许多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比如,郑思肖曾感悟,“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于谦也对读书情有独钟,“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而周恩来则体会到,“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一语道破人生的真谛。

虽然这一话题看似简单,但要想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就要在审题立意时善于独辟蹊径,挖掘自己读书时的独特感受,确立与众不同的主题,彰显自己的写作个性,才能令自己的作文富有新意,不落俗套。少年正是读书时,你会时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享受着读书的快乐。那么,关于读书的感受的素材会有很多,需要筛选出其中的最佳内容,写出你的深刻体会。

具体写作时,选材可以拓宽,从有字之书拓展到无字之书,再到心灵之书。日常所见的各类书籍,都是人类过去的精神生活的留存,特别是那些经典之作,更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所谓无字之书,是指我们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既可阅读不同人物的事迹,也可阅读自然的一草一木;而心灵之书呢,读的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变化与体会。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当下,我们写“读书有感”,就是要把自己读书所获得的真知总结出来,才会对我们的成长有所帮助,有所激励。

本次写作体裁,可以写成哲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阐释读书的真谛;也可写成记叙文,书写自己读书的经历,表达读书的真实感受。在写作中要善于巧设情境,渲染烘托读书的氛围;也可以抒情议论,表达读书的深刻体会。

至于结构的安排,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来决定。需要注意的是:寫成纵式结构,要把握好情节的安排;写成横式结构,要注意不同角度的内容。无论写成哪种结构形式,都要做到水到渠成,卒章显志,引人深思。

做一粒读书的种子

魏鹏原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在《山谷别集》中写道:“四民皆当世业,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他首次提出“读书种子”这一说法,意在强调读书的传统不能断绝。

做一粒读书的种子,静下心来读书,在书香中享受诗意的生活。

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在阅读中探访古今智者的精神世界。书,一本好书,其实就是精神生活的入口。阅读史籍,从中领略朝代更替中的得与失,鉴别兴盛与衰退的原因;阅读诗词歌赋,可以从中感受文人墨客的飞扬才思,欣赏字里行间的情感志趣。古往今来,但凡能潜心阅读之人,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精神活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迪,用来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阅读是一种心灵体验,在阅读中收获有温度的精神滋养。当你面对世事人生的变化时,阅读是最好的精神陪伴。《青春之歌》中以林道静为代表的革命青年,她们面对亲情、爱情的觉醒,让我们明白了当代青年应该如何选择与担当;《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默默承受人生苦难而自强不息地奋斗,让我们懂得了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命运的真谛。世间纷繁复杂,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阅读让我们的精神得以慰藉,我们在阅读中收获内心的充实和温暖。

阅读是一种历史回望,在阅读中可以让心灵得以净化。阅读时,让我们的思想接触历史与时代,让我们的情感通达古今中外。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那一句句经典,化作驱散心中雾霾的浩荡长风,赋予我们面对人生挑战的豁达与睿智,为我们心灵中读书的种子注入了笃定自信、顽强不屈的力量。

做一粒读书的种子吧!静下心来读书,在书香中享受诗意的生活。因为阅读,我们会成为更好的自己,人类会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本文从精神生活、心灵体验、历史回望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读书可以探访古今智者的精神世界、收获有温度的精神滋养、让心灵得以净化这些收获,思路清晰,感受深刻,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经典阅读浸润心田

董浩铭

书籍是心灵栖息的港湾,好的书籍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在这个自媒体时代,面对各种所谓的“心灵鸡汤”式的文章,面对各种碎片化的阅读,只有在经典阅读中,才可以让浮躁的情绪安定,才能为初心注入前行之力。

书籍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经典作品的哲理可以使人思想更加深邃。

读古代经典散文,在《论语》中读到一颗仁爱之心,体会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在《孟子》中读到一股舍生取义的大义,认识到实行仁政的缘故;在《墨子》中读到非攻兼爱,救助苦难,感受到反对非正义战争的刚正之气;在《韩非子》中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学习到改革图治、变法图强的治国理论;在《老子》中读到了生活辩证法,悟懂了自然演变的客观规律……古代的经典传承至今,依然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指导意义。

读经典诗词歌赋,看到那富有情感的文字,阅读使我们的思绪回溯几千年,与文人墨客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李白的《行路难》,高声吟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豁达;杜甫的《望岳》,道出了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豪情壮怀;苏轼借月抒怀,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陆游借梅花表达自己矢志不渝、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在诗词歌赋的阅读中,我们沐浴着文人墨客的智慧光芒。

读经典长篇小说,在起伏跌宕的情节中,感受社会的千姿百态。读《三国演义》,领略三国鼎立的历史变化;读《水浒传》,为英雄豪杰的曲折经历而慨叹;读《西游记》,感受唐僧西天取经的艰辛;读《红楼梦》,为四大家族的衰败感到惋惜,更为宝黛爱情的悲剧而伤感……一书在手,书里风景、书外故事、阅读心境都深刻地交融在一起,收获了一次次與大师心灵交流的独特体验。

经典作品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记载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承载着古代圣贤的思想光辉。让我们在阅读经典中,领略圣贤人格中的博大宽厚,进而使生命奠定厚德载物的根基,让生命既有宽度,也更加有深度!

作者从阅读经典散文、经典诗词歌赋、经典长篇小说三个角度,阐释了经典阅读的意义,揭示了阅读的收获。文中的阅读内容都取材于耳熟能详的作品,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从而体会更加深刻。

走进自然,阅无字之书

包竺鑫

手捧经典,感到历史的厚重;吟咏诗词,领略意境的悠远;走进自然,阅无字之书,顿悟人生的意义。

——题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雨迷蒙中,我来到莲花塘边,看着细雨打在荷叶上,晶莹的雨珠让我不由得想要用手去触摸。然而,微风中,那雨珠轻轻滑落到池塘里。于是,我伫立在雨中,倾听着雨的诉说。春雨,不求回报,也不奢求人们记住它的功劳,只是默默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面对大自然的恩赐,我想到了陪伴我们成长的师长,他们总是默默地为我们奉献,从不诉说自己的辛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走在牡丹峰的石阶上,一阶一阶向上攀登,不觉越来越艰难,我方才意识到想要登上山顶,享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是那么艰难。坐在石阶上小憩,我的目光被脚下的花草吸引,它们不惧游人的践踏,依然挺拔,虽无松柏的高大,但也向我展示着生存的智慧。起身继续攀登,我大声吟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此时的我已经站在牡丹峰的峰顶了。是这石阶告诉我坚持的道理,是这花草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每当我看到落花飘零时,都会静静地关注那些飞舞的花瓣,看它们落向何处。我闭上眼睛,吮吸着空气中弥漫的花香,淡淡的,很清爽,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可谁又能想到当陆游写下这句诗时,他内心的波澜呢?人只要守住自己的初心,哪怕是经历千难万险,也不应改变最初的志向。正如落花,哪怕是化作春泥也有情,在风雨中拥抱大地。

我喜欢一个人走进自然,敞开心扉,抛却所有杂念,沉浸在自然的无字之书中,读山读水读四季,读云读月读雨雪……不知不觉间,浮躁渐渐远离了我,留在心底的,是一份沉静与陶醉,同时顿悟了人生的许多意义。

作者独辟蹊径,选择阅读自然之书来写,揭示出不同自然美景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受到的启迪。文章首尾呼应,点明在阅读自然中顿悟人生意义的主题,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引发阅读的共鸣。

猜你喜欢
心灵读书人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唤醒心灵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