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起舞,生意江湖

2023-04-21 10:38许晓迪
环球人物 2023年8期
关键词:英杰

许晓迪

(本刊記者 侯欣颖 / 摄)

“70后”纪录片导演,由其执导的《人生一串》三季,被称为“中国版《深夜食堂》”。2023年2月22日,《这货哪来的》上线B站,讲述国货世界、电商江湖。陈英杰2023年4月3日,陈英杰在天津武清接受本刊采访。

2022年初,做完《人生一串》第三季,纪录片导演陈英杰想着,得把烧烤这事儿停一停。

拍了四五年,团队人均增重20斤,吃烤串吃出工伤,换来画面、文案的肉感十足。下面怎么拍,还没琢磨出新花样,索性蛰伏休养。开春后,陈英杰天天出门钓鱼,足迹遍布武清大小河溪沟渠。

5月的一天,陈英杰正在永定河故道钓鱼,接到一位兄弟的电话,说有人正满世界找他,想拍一部“接地气”的片子,讲国货世界、电商江湖。他想起前些年策划的一个选题——国货出海。中国很多不起眼的货物,在国外销路火爆,使用场景别具风情。很快,双方会面,一拍即合。陈英杰奔赴杭州,开启了第一站考察。

2023年3月29日,纪录片《这货哪来的》收官。几天后,《环球人物》记者在武清见到了陈英杰,刚从后期出来,黑眼圈不浅,一边讲起“杭州赴会”的波折,一边往腰后塞抱枕。沙发座太长,臀部碰上靠背颇为艰难,放到第四个,他吐槽,“这给一米八的设计的吧。”

陈英杰不是大长腿,带动整个团队气质朴实、深接地气,一集片长一小时,一个故事拍半年。“我们想和一个人推心置腹地好好聊聊,大家看片时深度沉浸,看完了心里又有股说不出的滋味。这是我们擅长的事,也是我们喜欢的事。”

在前期考察中,陈英杰见了一些个体户,也逛了产业带。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每个店铺待10分钟,全部走完要8年,“逛半天脑袋就嗡嗡上了”。在杭州九堡的算力小镇,他遇见一个小伙儿,原先在金华做仿牌,现在搞直播、卖“国潮”。陈英杰拿回一套背心短裤,“料子像洗浴中心的大袍,穿出去容易挨揍”。“你觉得这人挺‘二’的,但他活得和很多人不一样,真是‘我命由我’,身上有那么一股劲儿,很自由。”

在《这货哪来的》这个挺“二”的片名下,陈英杰也有他的抱负。

小时候,他看到货郎走街串巷,自行车后座的玻璃罩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新奇万分,好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这种感受再难有了,物质丰裕、电商蓬勃的时代下,物的光晕正在消失。”陈英杰说,他希望来一场寻根溯源,问问货物的来处,讲讲小生意人的喜乐悲欢。

方向有了,但百货琳琅,分集主题怎么定?陈英杰虽不至于焦虑脱发,也觉得这事挺要命,iPad里下了《博物志》,山川地理飞鸟走兽人物方术挨个研究。主创们线上开会,脸怼着屏幕,一会儿全员叹息,一会儿集体静默。他们聊了很多方案,有按动词分的,种、养、攒、造;按形容词分的,神、假、懒、贱;按互联网黑话分的,赋能、抓手、下沉、落地;按电商术语分的,保密发货、不会P图、假一赔十……最后,从心理学家马斯洛那里获得启发,以当代人几大需求为线索,6集内容分别命名为:美学大卖场、舒服供应链、治丧救助站、仪式养成班、体面提货点、奇趣杂货店。

每个主题先圈定产品,再找靠谱的店。大店商业气息太浓,他们专挑小而美的。最开始只能在网上留言。“我们想拍个纪录片,能加个微信吗?”“亲,我们不拍摄哦。”更多的情况是已读不回,被人当成新型诈骗。

最后定下要拍的货,都是“不起眼,觉得它好像没啥可说”的小东西,属于“中国制造”的边角料,比如第一集里首先露脸的——手机壳尾货。

为手机频繁换装,是当下的大众美学行为,也是打工人充满仪式感的片刻欢愉。深圳华强北,诞生过“一米柜台”的电子神话,也是中国最大的手机壳橱窗。把这里作为故事发生的地方,分集导演张岳明开始寻找主角,最后选中了一个专做尾货生意的三人小团伙。

伊哥,原富士康工人,不甘于栖身流水线,倒腾过名表,批发过玩具,是团队里拓展客源的行家。阿水、挂哥,二人酷爱骑行,想走遍全球,每天关心俄乌战局,买了一张地图,在上面推演“战争与和平”。三人每晚9点出摊,贱卖刚刚过时的爆款;混迹电商平台,兜售10元包邮的盲盒。线上线下两开花,让这些距离垃圾堆一步之遥的淘汰货,重获美学上的尊严。

他们的故事,并非只是孤篇的市井传奇,而是串联起生意大网、造货众生。清理过量生产的库存累赘,养活了“尾货小队”,可先进的代发系统,又辟出一条减少冗余的新路。行业大佬携手技术精英,多方博弈的复杂系统中,食物链底端的“尾货小队”,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你都已经看到的东西,还叫什么希望呢?希望是你看不到的东西。”挂哥跨在电动车上,向前挥出一拳。“远方有房有车有老婆,兄弟们!”伊哥坐在楼顶,对着夜空高喊。“拍他们的时候,我们会故意仰视,让形象立起来,变得高大,充满光彩。”这些高楼之下城中村里的“无名之辈”,在镜头里成为电子江湖的C位。他们骑着高启强同款电动车,吃着2块一根的淀粉肠,在审美清奇、系统混沌的手机壳世界,风驰电掣,活得炽烈。

通过一个具体而微的小东西,探秘一个五光十色的大时代,是陈英杰的嗜好。

北京街头,经常冷不丁出现一个蘑菇装置,两米来高,直愣愣杵在人行道边、绿化带里,有时还冒白烟。“每次路过我都想,底下难道有人做饭?”他后来听说,那是热力管道的通风口,再追溯,就是城市化、房地产的扩张版图。

笼罩一切的时代之风,裹挟着一个行业的生死存亡。

河北曲阳,原先以石雕闻名,希腊式的古典范儿畅销海外。金融危机后,外国订单骤减,加上国内地产和园林建设对“永恒之美”的追求,不锈钢雕塑开始崛起。

打料老三,一天挥锤上千次却从不戴耳塞的狠人。在他的院子里,曾诞生了一尊惊艳业内人士的不锈钢鹿,如今封印在厂,待价而沽。“房地产行业不行,这个行业就不行。”老板不咸不淡的一句话,道出了真相。当房地产行业停止了盲目增长,锻打车间的工业硬核协奏曲,难免夹杂了一丝世事无常的忧伤,但对真正热爱的人来说,雕塑的灵魂依旧鸣响。

暮色中,老三的鹿终于亮相,锻面纯洁无瑕,体态行云流水,水银镜子一样。团队找到民谣歌手周云蓬,免费用了他那首《不会说话的爱情》,作为此处的背景音乐。沉静如水的歌声里,老三与他的鹿,镀上了一层古典哀伤的光晕。网友在弹幕里纷纷@瑞幸咖啡,希望这家以鹿为标识的连锁咖啡,能买下这尊艺术杰作。

“你注意到片子里那棵草了吗?你可以当作一闪而过的空镜,也可以把它看作房地产的象征,它能从水泥地长出来,老三的鹿吃饱了就能卖;长不出来,这一行也就随风摇曳,前景惨淡。”陈英杰解释镜头里的深意,顺带夸赞了自己的老伙计张岳明。他有时想重拾手艺,帮人改改片,可一打开张岳明的,就觉得这事儿干不了,“一开头音轨就20多条,各种音效码在一起,又不觉得乱,细节技巧非常多,就像洋葱,剥开一层有一层。”

而有些东西,不需要技巧,越纯粹越好。就像老三那番话糙理不糙的比喻:“青蛙,坐井观天;癞蛤蟆,思想前卫。青蛙变成了桌上一道菜,癞蛤蟆成了金蟾。关键是,你得想得美。”“最后那包袱不出,你永远不知道他是想夸青蛙还是癞蛤蟆,这种野生的东西,特别好。”

“尾货小队”在深圳街头摆摊,贱卖刚刚过时的手机壳爆款。

毛哥的工厂,专门为大车司机定制卧铺垫。

唢呐,乐器“流氓”、治“丧”神器。

锈钢界的“爆裂鼓手”老三与他的鹿。

在云南富源的山下工厂里,退役大车司机毛哥,专门生产定制卡车卧铺垫。分集导演谷壮给他打过几次电话,对方根本不信。直到飞了2000多公里彼此相见,毛哥还是不信,说上次那个骗子,也这么挎一小包。

90%以上的卡车司机,每年300天以上都会吃住在这个不停移动的家里,披星戴月,走遍中国。初中辍学的毛哥,用他的独创几何学,整理出中国最全的大车卧铺图录;用一线的跑车经验,帮那些在空调房里画图的设计师们发现问题、修补硬伤,让卡友们在有限的时间里,睡个好觉。

卡友们难以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一天,即便快递也追不上他们的脚步,所以毛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送货。片子里,他跑到田间地头,找到天黑,才见到联合收割机的司机。“从剪辑看,有大量废镜头,但我们没剪掉,留下了一路的艰辛周折。这里不只是买卖,还有一种彼此帮助的温暖。甭管你在哪儿,我给你把床垫装上,让你睡个好觉。”

“人生就像睡觉,醒着的时候很困,闭上眼睛又开始清醒。”片中这句文案,打动了陈英杰,那段时间他在做后期,想干活头脑发昏,躺下又睡不着。作为全片的配音,他用充满“串儿味”的烟嗓总结:“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这是一个人人都喊着躺平,却人人都很拼命的时代。”

“串儿味”到底是什么味?“《人生一串》的味儿,自带市井属性,充满烟火气息”。这是陈英杰的解释。

陳英杰说,这和人有关。老家在河北廊坊,他在农村、县城、市区三种环境的交错下长大,三教九流的人都熟悉。受王朔文风的熏陶,不喜深奥,偏爱口语。1995年,他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住遍周遭农村,天天上街溜达,始终没离开与草根民众打交道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陈英杰在旅游卫视做了3年汽车节目,2005年到了央视《体育人间》,既拍体育明星,也拍普通百姓,鼎盛时期,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开3天,其中两天半,各地局长们都在《体育人间》录节目。

2016年,陈英杰干了一个大活,拍中国麻将。他对此寄予厚望,远赴日本,走访民间,快完成的时候,被台里砍掉了,心里憋闷难受。这时,当年的大学同学王海龙找上他。两人在三里屯约饭,在啤酒烤串的撩拨下,决定拍一部关于烧烤的纪录片。他带着6个导演组跑了全国32个城市的500多家烧烤摊铺,见识了中国烧烤江湖中的食物、人和故事。文案创作由陈英杰和张岳明共同完成。两人住在传媒大学对面的一间小黑屋,每天挑灯夜战,早上出去吃早点,旁边大爷吃着包子油条,还得喝二两;他俩却是熬了一宿,心里有火,嘴里没味儿。

从考察到拍摄,陈英杰天天吃烧烤,有时不止一顿。剪辑的时候,看着画面里滋滋冒油的肉,肠胃就跟着蠕动,于是出去吃一顿,回来再剪,又饿了。片子做完,长了20斤。

2018年夏天,在全员“过劳肥”的甜蜜烦恼中,中国首部烧烤专题纪录片《人生一串》在B站上线,“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版《深夜食堂》。”网友们发出感慨,每集片尾,“感谢款待”的弹幕铺满画面。三季完结后,8.9、8.5、8.5的豆瓣评分,见证了口碑的持续高位;陈英杰带点孜然、杂糅醉意的配音,也深入人心。它不仅展开了一幅烧烤美食图鉴,也记录了一个鲜活野性、无所拘束的市井江湖。

每次做完片子,陈英杰都会给所有拍摄对象拉一个群,和导演们聊天互动。这个习惯从《人生一串》一直延续下来。《这货哪来的》上线后,四川绵阳的川菜达人“菠萝哥”直播间,平均一晚上要炒500锅,已经开始考虑用炒菜机,似乎忘了他曾在片子里说机器“没得灵魂”;很多年轻人到毛哥那里,为自己的父亲买卡车卧铺垫,弹幕纷纷留言,让他注册专利;更多的人反映,人生里有这么一段经历,被人正儿八经、拉开架势地拍上一回,跟做梦一样。

而对陈英杰来说,他们的货就是纪录片。“它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了解世界、也看清自己的一条无尽之路。”过去一年,他们奔赴万丈红尘,记录这货这人。装点体面的假发、随风起舞的气模、驱散颓丧的唢呐,任人揉搓的解压玩具、寄托深情的丧葬用品……它们不是大国重器、高精科技,也进不了全球500强,但却律动着生存的乐章,也承载着超越生存的梦想。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货,大多出自一段默默无闻的生活。”最后一集的片尾,陈英杰用他“传统评书+说唱单押”的方式深情告白,“但我们想为那些心存希望的人生喝一声彩,我们想谱一曲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热血的、欢笑的、呐喊的青春之歌。

猜你喜欢
英杰
观赏园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急性子的妈妈
Influence of magnetic filter field on the radiofrequency negative hydrogen ion source of neutral beam injector for 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
Probability density and oscillating period of magnetopolaron in parabolic quantum dot in the presence of Rashba effect and temperature*
Discontinuous event-trigger scheme for global stabilization of state-dependent switching neural networks with communication delay∗
Observe modern design works and tas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pecial Property of Group Velocity for Temporal Dark Soliton∗
呈大千意境 融自然萬象——谈王英杰的泼彩世界
燕赵英杰
除夕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