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斌
山东省陵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这一理念,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积极开展农民组织化建设。
一、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受人才、技术、资金、土地、服务等因素影响,出现了农村人才现状与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陵城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村人才队伍的培养,立足自身实际,探索出一套“内生动力”培育模式:即以德州市陵城区农民发展协会为载体,为高素质农民搭建公平、公正、互帮互助的交流平台,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取长补短,实现农业领域的强强联盟,提高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通过组织农民,激发其自学、互学、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具体以德州市陵城区农民发展协会为载体,一个体系多层管理的方式,按照协会—乡镇分会、双创服务中心;协会—产业发展联盟(粮食、蔬菜、养殖)为组织形式。协会内部会员与会员之间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实行扁平式信息交流平台,调动会员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成长的动力。截至目前,协会有会员1600余人,遍布全区13个乡镇、街道。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迅速增加,农民参加培训热情高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二、主要做法
通过培训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建立1个协会,即创建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协会。在协会内部通过文化建设、诚信建设、标准化建设等措施,成效显著。
(一)聘请顾问“定方向”
1.公益性:陵城区农民发展协会是在各届高素质农民学员的积极参与下、在区农业农村局支持和区农广校的大力帮助下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非营利性组织。
2.产业发展联盟的组建及定位:领导班子选拔标准的制定、优秀典型的培植、产业标杆的树立、产业发展的定位。
3.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机制:与村级中心工作相融合、与乡镇中心工作相融合。
(二)架构建设“增效率”
按照一个体系多层管理的方式,横向与纵向互相补充。按照属地管理,组织形式为乡镇分会、双创服务中心,先后成立了滋镇、徽王庄镇分会,依托分会成立了双创服务中心。按照产业类型、组织形式分别成立产业发展联盟、家庭农场发展联盟。产业发展联盟下设粮食产业联盟、蔬菜产业联盟、养殖产业联盟,按时召开理事会,运用扁平化组织管理方式,达到上下沟通便捷,管理高效的目的。
(三)选拔能人“强队伍”
1.农民评选先进。通过集中培训、田间课堂、实训考察三个阶段的表现,推选先进个人,为当地组织部储备乡土人才。
2.能人破格提拔。每年区农广校顾问团通过跟踪服务选拔“乡村致富之星”,提拔为协會副会长,充实到协会领导层。
(四)文化建设“聚人心”
以“交流、共享、互助、发展”为协会宗旨,以始终“相信会员,发动会员,依靠会员,服务会员”作为协会发展基础,打造“四个一”文化理念。
1.构建一个有生命力的团体:学员由松散到集中起来,实现农民组织化,抱团取暖。
2.打造一个信息交流互助平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实现线上线下融会贯通,促进交流发展。
3.创出一个高素质农民金字招牌:达到“品牌”效应,对“内”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成为有尊严的职业,对“外”,提高了知名度,吸引了省内外考察团3000余人前来考察学习。
4.留一个好的名声:从中国传统文化着手,人人爱名声,激发他人“自爱”“爱人”的“基因”。
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高度重视协会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鼓舞人、塑造人、凝聚人,感情温暖人,传播正能量,给学员一个“家”。
(五)标准培育“提素质”
标准化培育“五化”,即“讲诚信、有能力、敢担当、会合作、讲故事”培育模式。
1.讲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成事的根基。
2.有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是干成事的保证。
3.敢担当: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实现人生价值。
4.会合作:是干大事的基础,实现多赢。
5.讲故事:讲给身边人听,获得大家的支持;讲给政府听,获得政府的帮助;讲好干事创业的故事,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通过标准化培育,树立高素质农民自信心,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自我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学员交流、合作、发展;为协会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共享团队资源。
(六)双核驱动“促发展”
实现“双核驱动”策略:一核依托协会领导层开展工作,协调发展,服务大众。现服务会员1600余人,领导层130人。二核依托建立的农民诚信体系队伍开展工作,重点发力,引领示范。陵城区高素质农民诚信体系评价小组9人组成,诚信会员218人。促成中国邮政银行陵城支行合作,会员获得授信额度700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了100多个。
三、取得成效
(一)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该改革创新以农民提质增效为重点。据统计,近年来,协会推广应用新技术15项,引进新品种8个,推广新型机械3种,开展无人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深耕深翻等作业,仅推广的测土配方肥这一项,每亩增收100元以上,为会员节约500万元以上,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往年培训后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的难题,农民学习积极性高涨,在社会上形成了农民主动要求参与培训的良好氛围,唤醒高素质农民的角色意识和自主意识。农民田间学校促成科技成果落地、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提升了农民组织化水平。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521名农民积极参与捐款,在短时间内总数达到7.75万元,及时购买防控物资,送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这充分体现了全区乡土人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
在稳定粮食生产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逐步调整种植结构。2017年,协会与省花生研究所联合试种了100亩夏花生,取得了亩收益3000多元的好收成,统一购进了11台花生播种机,发展春花生300亩,夏花生1200亩,实现订单回收。
(四)发挥了农民主体作用
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建设及机制激励,激发了农民干事创业激情,涌现出一大批兴业创业领头人,大部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乡土人才库中,区农业农村局选聘100名乡土专家,指导500名科技示范主体,对省定贫困户开展帮扶指导,有27名被区科技局选聘为科技特派员。
陵城区“内生动力”模式被列为山东省十大农民培育模式之一,被评为全国100个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之一,在德州市农广体系得到推广,农民双创服务中心纳入陵城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作者单位:德州市陵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