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研成为新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组织形式,我国在不同层面推出了“互联网+”教研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尚不能从功能、结构、流程的设计上完全满足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的需求。为此,有必要对现有模式进行梳理,以便创新建构出新时代混合式“互联網+”教研模式。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和NVivo软件,基于30种典型性的“互联网+”教研模式,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顺序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归纳出“教研主题诊断—混合教研实施—教研成果提升”的实施步骤,在实施机制与条件保障方面的影响因素,及“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网络平台的建设要求。
【关键词】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4-044-03
研究背景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师工作提升到了政治高度和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为教师队伍建设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使教师队伍走上了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建设之路。
教研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均提出引导和支持教师对“互联网+”教研模式进行探索。《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明确:“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由此可见,“互联网+”教研是推动新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组织形式,对“互联网+”教研模式的研究势在必行。
文献综述
教研模式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开展的程序性教研行为[1]。“互联网+”教研模式是指以网络技术、互联网思维为基础,在大数据、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支持下,在教育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开展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程序化教学研究行为。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之前,教研模式更多集中于较为单一的线下形式。互联网应用进入到教育领域之后,在大规模教研培训中出现了以网络视频为主的观课教研形式,教师以论坛的形式通过发帖进行互动,线上、线下相对割裂。教师工作坊的兴起,使传统面对面教研与网上教研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研方式[2]。2020年疫情以来,教研工作更多转为线上进行,进一步促进了“互联网+”教研模式的形成。基础教育领域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的“以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的要求进行了“互联网+”教研模式的个性化设计。
总体来看,已有“互联网+”教研模式的研究已经针对不同层面教研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个性化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但现有研究面对多变的教研需求时应用的灵活度不强,对“互联网+”教研模式设计规律的探索还存在空白,对教研模式在综合性功能提升、模块化流程设计、接口式服务对接等方面的研究还极为有限。本研究以现有的“互联网+”教研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究“互联网+”教研模式在不同层面的设计规律,以及在综合性、模块化、接口式等方面设计的可行性。
研究设计
一是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教研模式在不同层面的设计规律,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属于探索性研究范畴,适用于扎根理论。其主要包括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三个步骤。NVivo作为一种质性分析软件,能够帮助研究者快速分类、整理、分析资料中的共性内容,进而找到非结构化数据或定性数据的深刻含义。
二是数据收集。样本的选取必须符合探索性研究的逻辑,即对符合标准的个案进行筛选和分析[3]。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以“互联网+教研模式、互联网+研修模式、网络教研”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收集基础教育阶段相关研究文献560篇,选取了相关度较高的290篇文献中具有典型性的30种“互联网+”教研模式进行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
本研究通过开放编码共得出418个概念,提炼出52个范畴,如明确问题、需求调研、制定目标、共创主题、选择能力点、浏览案例、录制案例、描述案例、上传案例、收集案例、选择案例等;然后在主轴编码时,按照“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及其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对开放编码形成的52个范畴进行归类、抽象和提炼,形成5个主范畴与13个副范畴的对应关系。
最后的选择编码既是从主范畴中识别出核心范畴,又是挖掘主范畴与副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能够清晰地描述现象,形成对主轴编码的精炼和整合,并使之概念化与理论化。本研究通过对主范畴的多次分析和思考,提炼出了“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这一核心范畴,其模型如图1所示。围绕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以故事线的方式呈现: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理解为在调研明确教研问题且确定教研目标后,由教研实施机制从组织管理与教研形式两个维度实施管理保障,教研条件保障从教研环境与平台功能两个维度实施功能保障,进而促进混合教研从教师、案例、资源三个层面完成多种类型的教研任务,最终形成反思和成果,并能够对教研经验做更深入地研究与推广。
理论饱和是停止继续编码的判断依据,如果新获取的数据再进行分析时不能产出新的范畴,则认为是理论趋向饱和。本研究通过对预留的5份“互联网+”教研模式进行分析,没有出现新的范畴,各范畴之间关系并无显著变化。因此,本研究所构建的“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在理论上达到了饱和。
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实施机制
良好的实施机制是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受到组织管理与教研形式的制约。组织管理方面,参与教研人员的数量、分工、能力、水平、参与度、互动方式等,保障了教研的质量;省、市、区、校层面的顶层设计规划,日程安排、管理机制、活动方案的完备设计保障了教研的顺利实施;教研承担单位、教研人员组成、教研目标与任务、教研评价方案、教研问题解决措施、教研信息发布等的进一步明确,保障了教研的可操作程度。教研形式方面,线下与线上的相互融合,保障了教研受益范围的最大化,实施途径的丰富性,实施过程的数字化,跨时空交流的可行性,以及同步、异步的一致性。
2.条件保障
必要的条件保障是模式得以开展的基础。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受到教研环境与平台功能的制约。物理空间中多媒体教学环境、智慧学习环境的搭建是实现高质量教研的硬件条件。虚拟空间中互动通讯、征集发布、分享展示、工作坊、论坛博客、学习空间、多维评价等功能的设计,是实现教研资源辐射、优质均衡、精准评价的软件条件;对外接口、模块化功能、新技术融入、组织管理等功能的设计,是实现教研资源引入、流程创设、功能拓展、人员组织的软件方案。
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的实施分析
1.教研主题的诊断
教研中的真问题研究来自需求调研、问题明确与目标制定。需求调研通常可以采用半结构式问卷调研或半结构式访谈获得;问题明确通常来自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搜集到的问题,经过分析后进行确定;目标制定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通过教研共同体协商进行制定。
2.混合教研实施
混合教研是按照确定主题、教师准备、案例准备、资源准备、教研任务的流程实施。教师、案例、资源的准备既可以是独立执行,也可以是相互融合配合实施。主题的确定是在教研目标明确的基础上,通过教研共同体发现、分析、协商,最终形成共识,进行创设。教师要从理论、课程、案例的维度进行学习准备,从教材和学情的角度对不同版本教材、学生间差异与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准备,从教学设计、资源制作入手按照备课共同体的要求进行备课准备。
与此同时,教師还应把准备过程中的行为记录上传到网络平台,便于教研共同体对教研任务进行深入的分解、分析、讨论、分享、改进。教研共同体可以按照教研主题对案例进行收集录制、上传平台、浏览筛选,最终完成教研案例的准备。教研共同体可以对资源库中的内容进行筛选,也可以进行相关资源开发,并将选定资源上传平台,讨论选定。教研任务可以从教学、培训、评价、研究四个维度展开。教学主要以授课观摩、学法指导、跟岗交流等方式进行。培训主要从通识学习、专家讲座、自主学习、专业咨询等角度开展。评价从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进行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的形式。研究主要从基于问题、专题、案例、课例和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
3.教研成果提升
教研成果提升主要来自教研成果、教研反思与辐射推广。教研成果提升不仅体现为对成果的梳理、总结、反思、交流、分享和汇报,更体现为对成果进行更深层的文献查阅、理论探讨、实践运用、反思改进和辐射推广。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利用平台优势与技术优势,将教研活动的过程性记录进行了数字化汇聚,使教研共同体在教研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共性和个性问题,寻求共同解答,促进教研共同体的教研能力整体得到提升。
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网络平台分析
现有的国家、省、市级“互联网+”教研综合性网络平台,主体功能和教研逻辑结构都相对固定。教研过程中调整或变更逻辑顺序的实现相对比较复杂,调整周期较长。区域、校际“互联网+”教研模式中教研平台与各类教研工具交叉混合应用,教研数据相对零散、易丢失,教研对教师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对教师具体实施评价较难。现有校本“互联网+”教研单一功能平台使用,会造成教研全过程数据缺失,不利于教研工作迭代发展;依靠大学网络平台与资源的开发,则运行成本高,无法实现优质功能和资源迅速应用,不便于教研模式的创新发展。
面对新时代教研工作多学科、多学段、多层级、多主体纵横和立体发展趋势,与教研工作数据化、智能化、虚拟化、规范化、科学化、网络化、精细化、精准化的发展要求,混合式“互联网+”教研模式下的网络教研平台应以高带宽、高速率的网络服务为基础保障,以打通现有数据资源间的壁垒为核心,以整合优质网络教研工具为手段,以模块化网络教研平台功能建设为主体,以个性化教研流程设计为方法,以教研活动的全过程记录为载体,以教研活动数据积累为依据,不断提炼网络教研成果,创新网络教研模式,研究网络教研新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胡小勇,曹宇星. 面向“互联网+”的教研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9(6): 80-85.
王庭宇. 从新技术到新形态:教师工作坊的内涵要求与实施策略[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9): 5-9.
何波,陈晨,张宏亮,等. 基于BOP战略的跨部门伙伴关系构建的案例研究[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20(1):16-36.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 辑:冯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