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与反思中成长

2023-04-20 18:45杨洋
科学导报 2023年25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习作动作

杨洋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是必须具备的教研能力,也决定了自己在教学之路成长的速度。

什么是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是有着独特魅力一种剖析能力。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反思中,我们要运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发现优势,找出问题或困惑,深入分析,积极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教学知识、重构教学经验。所以,一名成熟的教师必然是在不断的经验累积中,在反复地思考、修正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成长。

那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反思呢?

教学反思它是多视角、多维度的。可以指向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策略的运用);也可以指向学生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传授);还可以指向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新课改的方向等等。

我用自己前不久的一个课例——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摔跤》从“以学观教”的角度,找一找反思点。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摔跤》是五年级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中的第一个片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人不陌生,《猜猜他是谁》《漫画老师》都是已经进行过指导了的,那我们的训练点提升在何处?在反复斟酌这条线以后,我将训练点设定为:聚焦动作描写,通过“动作分解写具体,精选动词写生动,恰当修辞写形象,多种方法写饱满”细化孩子们人物动作描写的语言。所以,反思在授课之前就可以开始了,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明确教学任务,找准课堂的训练点,做好课前反思,服务于教学实施。

课标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来体现的。课堂之中,感兴趣、爱思考、乐表达、善解决,在课堂中践行自己的主人翁精神,是学生较为理想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如何出来?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具体展现。

为了让学生了解、体会摔跤动作的过程,我做了一个这样的小轮回设计:“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动作描写——讨论理解:下冷绊子、钩脚腕子、推拉拽顶等动作——和小伙伴组队,还原摔跤场景,演一演”。从预想中看,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形式较为丰富。但在实际操作中孩子们热烈地讨论、争先恐后举手参加表演,场面一度失控,作者笔下精妙的动作描写在他们的展演中完美地融合成了两个动作:拉、扯。

这样的场景呈现以后,我不断在反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参与度如此高为何反阻碍了教学实施?因为文本精妙:动作具体、人物鲜活。我试着将教学环节调整为:“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动作描写——观看视频,感受下冷绊子、钩脚腕子、推拉拽顶等关键动作——完成动作梳理”。

这样,孩子们在“读文——找词——观影——梳理”的过程中,有张有弛,完成了“动作分解写具体”的梳理过程。对于老师来讲,这个环节收放自如,做到了有效、可控。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说:一个人进行反省思维时需要从观察开始。作为青年教师,在不那么紧张地专注于教案时,是不是可以尝试多观察课堂中孩子们的反应,找一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课标中反复提出: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文中有趣的场景,生动的语言,跌宕的情节,为何不读?所以在梳理文章之后,在写作训练之前,我加入了一个全文的朗读,配上俏皮的音乐,和学生一起朗读,学生读着读着就笑了,这种情感的体验应该是直观的。

作为一堂习作指导课,写肯定是检验学习效果最佳途径。习作单元的这一篇《摔跤》写得好,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什么?在文本的解读中,我和孩子们梳理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动作分解写具体,精选动词写生动,恰当修辞写形象,多种方法写饱满”。在随堂训练纸的设计上,我选定了两个学生较为熟悉的场景:“回座位”“挑食”。此环节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综合症的孩子选题时间占据了写作时间;第二,虽有“小窍门”却不知如何使用。

课后我们年级组的老师共同反思:学生对于这一套窍门应该是理解了的,为何用不了?多方分析,因为他们还需要去想象场景,然后才能转化为文字,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增加了难度。如何解决?选定一个场景,拍摄视频,将环节调整为:“看——说——写”,呈现的习作效果非常好。

在課堂上对学生的仔细观察、通过学生的表现调节自己教学的进程,灵活变动教学策略,把学生的收获作为日常教学反思的尺度。用最平实、冷静、真切的视角来反思,呈现的是不一样的美。且行且思且成长!

本文系省级规划课题“教研干预下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反思实践研究”(编号J-58)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7).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霍涌泉.教师职业形象的改变与素质提高的策略选择.师资培训研究,1998(3).

(作者单位:湖南幼专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习作动作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