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阶段国企发展的若干思考

2023-04-20 18:45张惠敏
科学导报 2023年25期
关键词:公有制资本劳动

张惠敏

关键词:科学理论;国有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有经济已经存在。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筹办的小型兵工厂。1934年4月中央苏区公营工业实行厂长负责制。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指导,积极发展公营经济。1942年底,边区公营工业有各类工厂76个,职工3991人,资金约5967万元。解放战争时期到1949年,全国共接收官僚资本所属的工业企业2858家,成为國营企业。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国营企业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3.4%,建立了公有制为主的基本经济制度。1960年10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指示》,“两参一改三结合”是长春第一汽车厂首先推行的,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管理制度,是我国国营企业一次生产力的革命。196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1964年中央推行工业托拉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过“放权让利”“承包制”、兼并重组、“抓大放小”“产权制度”和“公司制”改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2015年,全国拥有国有企业(不含金融类)16.7万家,资产总额140.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4.9万亿元,利润总额2.5万亿元。在21个基础性和支柱型产业中,国有资本比重超过50%,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讯等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发挥了主导作用。2020年《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上榜数量达124家,超过了美国的121家。在上榜的公司中,超过一半是国有企业,排名前五的三家公司全是国企。习近平多次指出,要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这是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国有企业的更高标准。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四梁八柱。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斯大林指出:“苏维埃政权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个经济规律,把生产资料公有化,使它成为全体人民的财产,因而消灭了剥削制度,创造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如果没有这个规律,不依靠这个规律,苏维埃政权是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的。”[1]国有企业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体现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国有企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地位,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贡献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基本制度优越性。国有企业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适应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全过程,从“一大二公”的公有制经济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承担了改革先行先试、政策执行和成果推广的具体任务,从“共和国的长子”的大局出发,国有企业为其他所有制企业作出了示范,创造了经验。国有企业职工是相对稳定的工人队伍,是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对生产资料公有制有着深厚的情怀,主人翁精神是国有企业的特色,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这些国有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积淀的优良传统,也是国有企业维护和服务我国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民经济主力军作用的有利条件,国有企业与我国公有制经济是一脉相承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有企业的前提和基础,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载体和保障。我国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公有制的历史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提供了治理方案和中国智慧。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公营到国营,从工厂到公司,从资产经营到资本经营,从国内为主到国际化,走过了充满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的不平凡历程。2003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基本实现了责权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现结合,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大型国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实行股权多元化。2017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公布,旨在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国有企业的资本经营进入快车道。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向外企看,一是向民企看。这些观点值得商榷。国有企业的资本经营同样面对外部资本市场和内部资本市场的两个市场的机遇和考验。外部资本市场是指,通过融资融券和借贷,运用社会公众资金,进行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资本运营。内部资本市场是指,通过国有资产的模拟市场化核算结合国有资本的货币化投资基数,形成国有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同时利用资本的概念,区分资本的不同类型,划分资本的内在价值,确定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率,防范国以资本流失和变相潜亏。国有企业的内部资本经营,符合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则,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资本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的鸿篇巨制。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开始,论述了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价值,价值的实体就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马克思首次区分了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只把价值转移到产品上,只有可变资本才不仅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机器大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合适的技术基础。《资本论》阐述了产业资本的三种形态,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指出:社会生产资料的年总产品的价值由消耗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生产的剩余价值组成。在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资本本身的局限性,促使利用资本消灭资本。科学技术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力。未来社会是联合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观点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正当其时,在以管资本为主,推动我国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新时代,《资本论》的一般规律管用适时。马克思指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为了直观表示,运用了“G-W-G”的形式,即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把流通本身作为目的,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实现增值。而且只有这种价值的不断更新,无休止的运动是人格化资本(资本家)的目的。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规律。在国有资本投资中,加快资本的流通效率是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基本要求。从观念上,就是要树立为“为卖而买”的意识,也就是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要以销售来指挥,企业的经营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形式要不断创新,通过营销策略和市场挖掘,使国有资本的“G-W-G”循环中的“G-G”转化为“G-G′”,G′=G+Δ,这个增加的“Δ”是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差值决定的。“Δ”在G′=G+Δ公式中是自变量,它打破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益的模式,因为“Δ”本身受到了两个变量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影响。这里将使用价值确定为S,将价值确定为J,(以中文第一个字母作为标识)。资本的增值公式为:Δ=S-J.S是由商品的全部劳动量,也就是全部劳动时间决定的,J是由必要劳动,也就是有用劳动在社会必要时间的表现决定的。S的数量是劳动力在单位时间的耗费量,它的上限是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J的数量是劳动力在单位时间的维持量,它的下限是劳动力的生存和继续劳动能力。在Δ=S-J公式中,Δ与S正相关,Δ与J负相关。当S趋向于最大,J趋向于最小时,二者的差值达到极值。也就是MAXΔ=maxS-minJ.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作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者,劳动力是第一位的因素。这个劳动力指的有用劳动的劳动力,也就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力。maxJ表示劳动力的劳动效益,这与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正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劳动时间越长,劳动强度越大,创造的使用价值就越大。当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时,这种相对简单的线性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是单位时间的使用价值因为新技术的采用,创造了远高于原来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劳动力完成一件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持续减少,也就意味着创造的价值量在降低。机器对普通劳动力形成了替代效应,同时也说明产能提到一定规模,活劳动不再成为可变资本,价值增值的源泉出现了断流,规模不经济现象开始出现。在企业表现为盈亏平衡点的监控。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指标,因为这个指标是一个综合堆栈,是一个矩阵式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受到宏观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复合影响,主要矛盾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保持价格因素的相对稳定只有计划经济的刚性约束能够及时有序,公有经济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上保证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正是由于国有企业资本经营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对资本的合理引导和对价格的刚性制衡,才有效纾解了经济运行的“历史周期律”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剩余价值所以能转化为资本,只是因为剩余产品(它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已经包含了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但要使这些组成部分真正执行资本的职能,资本家阶级还需要追加劳动。”[2]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源于生产劳动的连续进行,在国有企业的指导借鉴意义在于,流水线作业,在管理基础好的企业,也叫“单件流”,就是一件商品从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商品是一个按照工艺路线依次进行的流程,不会出现停工待料的情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由于人员、设备、材料、规则、环境原因出现生产线停工的问题,价值的创造过程中断。因此价值增值的部分不可能实现,或者增值的价值为未能转入后序的生产劳动,成为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这事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解决,意味着追加了劳动,这里主要是管理劳动。但是这部分劳动,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需要追加的劳动。马克思讲的劳动是连续作业后,一个产品完成后的劳动。在马克思看来,一个产品的完工,意味着价值的增值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因为停工造成产品未能完工,价值的增值就没有实现,半成品没有使用价值,不适用于Δ=S-J公式。产品流水线停工后,管理人员的协调劳动是正常生产之外的异常响应,是对原来生产线的补链,管理人员的劳动没有创造新的使用价值,而是增加了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成为生产工人直接劳动时间的附加,相应地劳动的价值量就增加了。根据Δ=S-J公式可知,在S未能增加的情况下,J的增加,只能使Δ减少。这就是在国有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原因。当然,这里还要说明的是,产品生产线的非正常停工,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才符合上述类型。如果是工人自己工作失误,则需要从工人的劳动时间中扣去补链时间,也就是通过加班来弥补劳动时间的超出定额部分,使劳动的有效时间回到按正常生产作业的范围,即劳动价值量保持不变。这样就能在生产异常时保持价值的增值不受影响,成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

参考文献:

[1]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61—262页.

(作者系: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公有制资本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资本策局变
热爱劳动
第一资本观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VR 资本之路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