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巍
摘 要:目前,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传统教学方法不再适用当前教育工作。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着眼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进策略,希望有助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生活性强。源于现实生活的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遵循聚焦真实场景、观察思考现实、积极广泛参与的课外活动原则,采用生活调研、角色体验、户外研学和志愿活动等课外活动方法,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减量不减质”,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
1“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原则
1.1 主体性原则
“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的内容,强调了学生本位的重要性。基于此要求,教师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坚持主体性原则,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以及课后服务等阶段的主人公,围绕他们的真实需求,做好指导和教学工作,真正达成减负的目标。
1.2 科学性原则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当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设计,都更加讲求科学性,只有确保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作业的数量与初中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契合,才能为实现“双减”目标铺垫基础。所以,以“双减”政策为指导,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活动,教师要秉持科学性的原则,从适当、适量、适合等角度入手,精准地衡量和设计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让道德与法治的“双减”教学模式和学生的需求相吻合。
1.3实践性原则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中,存在书面任务过重、学生负担不断增强的状态和趋势,为扭转此种情况,全面实现“双减”的目标,教师要对过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性内容和活动引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趣味化的课堂、实践化的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动力,增强实践探索的能力。
2 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问题
2.1 学生教学地位偏低,课堂活动参与度不足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学生教学定位偏低是大多数初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师对于学生的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基于此,教师习惯于以自己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和知识的主要输出端,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其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群体的课堂参与度,不利于学生根据相关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弱化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记忆水平。
2.2 教學工作形式单一,学生探索积极性薄弱
从教学工作的视角来看,很多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知识讲授时应用的教学工作模式相对较为单一,其无形中削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积极性。由于教学工作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很多学生难以充分实现对于相关知识探索欲望的培养和调动,不利于学生结合教师的引导合理实现对于相关知识的自主探索。
2.3 教学活动缺乏反思,弱化了课堂教学效率
大量教学研究指出,部分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知识表示时并未及时进行相应的反思和分析,其不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诉求对教学工作方法加以调整,弱化了教学工作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足够的反思,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往往并不能切中于学生的要害,不利于教学工作针对性的保障,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了一定影响。
3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进策略
3.1 利用多媒体开展体验式教学
过去,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只从理论上解释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概念,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也逐渐产生了一定的抗拒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主题地位与学生的体验感,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多媒体进行体验式教学,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2将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促进知行合一
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性较强,和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连。本门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记得与学生谈论生活有关的问题,并采取生活化的教学,鼓励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学以致用。
3.3 设计多元化的练习方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作业的质量,教师应对道德与法治的作业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目。例如,在改错题的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变身为“医生”,来找出毛病,或者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的讨论和研究等等。此外,教师可以创作一些实践性的题目,如:让学生做社会研究,制作主体手抄报等,让学生对作业更有兴趣,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这样的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提高了作业的实效性。
3.4结合时政要点,开展教学工作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跟进时代发展,更新具有时代特色的学习内容,完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发展。在生活中,教师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关注时事政要,将新闻、国家政策等融入课堂并加以完善,进行适当的教育,以更符合学生课堂学习需要。
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教师以备课要高效、课堂要活跃、作业要精简、服务要健全为主,探究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助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效减负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精简的作业中、健全的服务中,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有效性,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将此种情绪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从生理上减轻学生负担,也能从心理上减轻学生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徐开颜,吕萍.“双减”政策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4):4-6.
[2] 王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治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3] 令调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读与写,2022(19):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