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的共生性保护及利用研究
——青岛精工细作的百年刻度

2023-04-19 15:33褚艳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天工 2023年29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技艺青岛

褚艳萍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环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栖息地,承载着文化记忆和生活智慧。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的共生共存,成为文化保护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的共生性保护与利用策略,以青岛传统工艺为案例,健全法律法规,增强公众参与的意识,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旨在保护传统文化,促使其融入现代社会。政府、社区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将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的共生性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非物质性的文化传统,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知识与实践、手工技艺等。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强调的是社会群体的知识、技能和实践,以及与文化认同、社会交往等紧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元素,具有传承性、多样性、创造性和社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群体的文化记忆,对社区认同、文化传承、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与促进起着重要作用。在保护与传承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其社会背景、历史渊源以及传统技艺、习俗等,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共生共存。

(二)传统环境的内涵与重要性

传统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紧密相连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包括传统建筑、乡村风貌、传统农耕文化等。传统环境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空间,更是代代相传的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传统环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文化符号和社会价值观念。传统环境的保护与传承,既有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又能增强认同感和凝聚力。传统环境不断演绎的历史过程,使人们加深了对文化传统的认知。因此,保护传统环境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投资,有助于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三)共生性保护的理论框架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成了新时期文化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赖于实体环境,而实体环境又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互依存。目前,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环境保护还不够充分。共生性保护还需注重平衡现代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鼓励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存路径。这一理论框架不仅关注保护的实效性,更强调了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的共生共荣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青岛传统工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一)青岛传统工艺的发展历程

青岛的传统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其手工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巧夺天工,如,青岛的贝雕在借鉴传统工艺螺钿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美术工艺;山东陶瓷文化特有的标志性陶器——蛋壳陶;早在光绪年间就家家以此为产业的平度木版年画;还有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草编、刺绣、剪纸、烙画、锯艺等。正是这些具有青岛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民间手工艺,助力了青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青岛传统技艺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挑战。只有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才可以确保宝贵的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青岛传统工艺的独特性

青岛传统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的技艺。如,即墨花边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 多种工艺和80 多种针法于一体,是花边编织与手工绣花两种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结合,是极富地方美术特色的手工艺品类,被誉为全国抽纱商品中最有名望的产品之一,在国际上素有“抽纱瑰珍”之称。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体现了工匠们的耐心和技艺。这种传统技艺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承载了青岛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三)青岛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青岛传统工艺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古老智慧与精湛技艺的结合,代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高峰。这种工艺的精湛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文化层面,蕴含了中国文化中关于和谐、均衡、美与实用兼具的精神。此外,青岛传统工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艺术领域,更扩展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上。其传承不仅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需求的对接,为当地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青岛传统工艺既是宝贵的遗产,也是当代文化创新的源泉,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的共生性保护挑战

(一)环境污染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系统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噪音等污染物质直接威胁着传统技艺的生存环境。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需要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空气质量来保持其质量和保存状态,而环境污染破坏了这些必备条件。环境污染不仅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还破坏了其背后的文化生态系统,影响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因此,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密切关系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以确保传统技艺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中传承和发展。

(二)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工艺的影响

现代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对传统工艺造成了深刻影响。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需求减少。年轻一代受到电子娱乐和新兴职业的吸引,传统技艺面临断层危险。传统工艺的价值在于其文化内涵,但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使这些工艺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因此,应当寻找创新性的方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激发新的市场需求,促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

(三)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

现代社会的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趋势,使传统工艺面临挑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因此,强调文化教育,培养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是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此外,社区参与和基层组织的鼓励,能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形成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从而更好地保护并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

四、青岛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实践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与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建立相关机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法律和经济保障。社会组织在项目实施和社区参与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努力,可以促进资源共享,推动技艺传承计划的顺利实施,为青岛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青岛传统工艺鼓励工匠们进行创新实践,融入现代设计,考虑市场需求。这种创新不仅包括艺术形式的更新,还涉及生产工艺的改良,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环境。通过创新,传统技艺得以延续,同时也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促使这些传统工艺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繁荣发展。

(三)青岛传统工艺的教育与传承计划

为保护和传承青岛传统工艺,制定全面的教育与传承计划至关重要。首先,建立传统技艺教育体系,包括在学校内开设相关课程,培养新一代的手艺人才。传统技艺大师应当担任导师,亲自传授经验和技艺,确保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其次,开展非遗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青岛传统工艺的认知度。组织文化节、展览和工艺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和了解这一传统技艺。再次,加强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到传承工作中来,建立传统工艺的社区学习中心。最后,建立相关保护政策和法规,保障传统手艺人的合法权益,激发其传承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鼓励科研机构深入研究、记录和保护相关技艺。这些综合性的教育与传承计划将为青岛传统工艺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其得以保存和发展,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的共生性保护与利用策略

(一)强化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法律保护,同时明确定义违规行为并设立相应的处罚制度,以减少文化侵害。此外,政策支持应当包括税收减免、文化产业扶持等方面,以激发传统工艺在市场上的活力,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确保其持续传承与发展。强化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共生性保护的有效途径,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二)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

教育与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培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举办文化节、工艺展示和体验活动,引导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传统技艺的保护。此外,建立社区合作伙伴关系,使居民参与到非遗项目的保护中来,增强自豪感,传承技艺,了解文化知识。增强公众参与意识,不仅加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力量,也促使社会大众更加关心、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共同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共存的社会氛围。

(三)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

通过工艺的创新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传统手工艺品可以赋予现代生活新的内涵与价值。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传统工艺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使传统工艺更具市场竞争力。此外,将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拓展其应用领域,吸引更广泛的受众。政府可以组织传统工艺人才参与现代产业培训,提升其适应现代市场的能力。这种融合不仅保护了传统工艺,也使其在现代产业中焕发新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种融合不仅将传统工艺推向更广泛的市场,也使其与现代生活和现代产业相融合,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共生共荣的目标。

(四)结合数字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并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数字博物馆和文物数字化等新型保护模式为文化遗产保护开辟了新的道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数字技术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利用数字技术的先进性,可以全方位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发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打下了更坚实的技术基础。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增强其传播和影响力,使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更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进而吸引更多人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被全球各国的人民所接受,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优秀文化的影响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环境的共生性保护十分重要。本文以青岛传统工艺为例,探讨了其中蕴含的悠久文化,以及在现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增强公众参与意识、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政府、社区和公众共同努力,不仅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使其融入当代社会,为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为传统文化开辟更为广阔的未来。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技艺青岛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青岛明月申牌?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