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琴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策略

2023-04-19 23:34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弹奏钢琴

王 雨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6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具有代表性的钢琴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双钢琴演奏对演奏者的音乐素养、演奏技能和合作默契度等方面要求较高,能够有效弥补钢琴独奏方面的不足,营造更为广阔、丰富、巧妙的音响效果.早在16世纪,双钢琴演奏在西方就已经出现,并一直发展至今[1].双钢琴教学法是在双钢琴演奏形式上衍生出的全新教学方式,它能进一步丰富钢琴教学的模式和内容,有助于学生钢琴演奏兴趣和音乐素质的培养.虽然双钢琴教学模式在国外发展得比较成熟,但受到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学生基础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其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发展比较滞后.因此,如何将双钢琴教学法熟练应用到高校钢琴教学中,促进学生演奏技能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充分展现钢琴演奏的魅力,是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双钢琴演奏与双钢琴教学法

双钢琴演奏是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演奏形式,主要表现为钢琴二重奏,是由两位演奏者互相配合,共同演绎一部钢琴音乐作品,从而完美呈现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和音乐风格[2].相较于钢琴独奏而言,双钢琴演奏能够进一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领观众沉浸到音乐的世界中.演奏者只有具有纯熟的演奏技能、乐感意识和默契度,才能使两架钢琴弹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完美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

双钢琴教学是采用两台钢琴并排放置、师生双方各自使用一架钢琴同时演奏同一首音乐作品,采用学与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新型教育方法[3].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演奏中受到启发,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演奏中的错误和薄弱环节,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复训练.双钢琴教学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协作意识的培育.双钢琴教学在国外的发展起步比较早,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目前,国外双钢琴教学法已经在钢琴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成为培养学生钢琴演奏素养、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

较长时期以来,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采用的是最基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由教师先进行示范性演奏,随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演奏进行模仿,然后教师指出学生的问题及讲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依次进行指导.这种单人单琴的示范教育和以独自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和演奏方法,有助于教师发现和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真实水平,但增加了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影响了学生演奏和练习的专注度,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双钢琴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彼此配合,共同演奏钢琴曲目.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4].

2 双钢琴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价值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钢琴教学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教师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疲劳,使学生逐渐对钢琴课堂教学失去兴趣,同时,教师通过听取学生弹奏音调与观察学生指法等方式,指出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使学生在弹奏过程中感到紧张和拘谨,影响了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热情和演奏水平的发挥.而双钢琴教学法需要两位演奏者之间相互配合,相较于传统单人演奏方式,从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创新性,能够给学生带来新奇感.学生不仅能够与教师合作完成音乐作品,还可以选择与不同的同学进行演奏练习,并从中获得不同的演奏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双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自身具备较高的演奏技巧和能力,且演奏双方的演奏水平需要相近才能达到完美的演奏效果,这在无形中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由此可见,将双钢琴教学法引入高校钢琴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钢琴演奏水平,培养学生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提高钢琴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于个人所处背景和环境的差异,有些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钢琴学习,导致学生的钢琴演奏基础参差不齐,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音乐基础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双钢琴教学法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双钢琴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与学生在齐奏、合奏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课堂氛围轻松活泼,有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双钢琴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较快理解和领悟教师的要求.高校钢琴教学课时较少,教学任务繁重,运用双钢琴教学法进行示范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教师和自己的演奏形成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从而明确自身演奏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同时,教师也能够发现学生的不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查缺补漏,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2].

2.3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

在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下,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独自练习演奏.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在演奏意识、演奏状况上完全不同,要想取得完美的演奏效果,需要双方尽心竭力,如果一方出现失误,也会影响另一方的演奏节奏和情绪.因此,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注意自身的演奏状态,同时还要与同学互相配合,照顾对方的演奏节奏和演奏情绪,随时进行调整,从而呈现出完美的演奏效果.双钢琴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让演奏双方通过不断的沟通和聆听,找到两人演奏中存在的问题,改正自己或者纠正对方在演奏方面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磨合,提升双方之间的默契程度,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和能力的养成.

2.4 增强学生的音乐辨识力

学生想要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呈现出最佳的演奏效果,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水平、较强的音乐表现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具备对音乐的辨识能力,具备敏锐的听觉是一位优秀钢琴演奏者所必备的素质.双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不仅要聆听自己的弹奏,还要用心聆听合作者的演奏,能够对合作者的情绪表达有明确的感知,并根据现场的演奏情况和演出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做好演奏衔接.双钢琴教学法对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在反复练习过程中,注意聆听合作者演奏的进度、节奏、分句、触键力度等各个方面,掌握合作者对音乐的处理方式和演奏技巧,并将其与自己的音乐处理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提升根据对方演奏情绪调整演奏节奏的能力[5].

2.5 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控制能力最为重要,也是整个钢琴教学中的难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进行单独练习时,没有正确的演奏示范进行参考,很容易出现弹奏力度把握不准的情况.同时,教师习惯采用分手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单手练习效果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让学生进行双手弹奏,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两手之间的配合,影响音乐的整体节奏.而采取双钢琴教学法,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对作品的节奏及节拍有正确的感觉与认识,并能够在独立演奏过程中实现对作品中长音、短音、连音、断音以及装饰音等节奏的全面控制;其次,学生在进行单手演奏训练时,教师可以使用另外一架钢琴配合学生,引导学生感受整首音乐作品的弹奏力度和演奏效果,帮助学生了解双手弹奏的配合技巧[6];再次,双钢琴作品中独有的节奏类型能够达成演奏者之间的默契,增强演奏效果,进而实现对演奏者节奏把控能力的培养.

3 我国高校双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双钢琴教学法示范效果显著,对促进学生协作意识和钢琴演奏技能、提升钢琴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双钢琴教学法在高校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对其在教学中的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我国高校双钢琴教学仍然存在不足[7].

3.1 师生对双钢琴教学法缺乏认知

双钢琴教学法已经成为国外高校钢琴教学中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师生对双钢琴教学法具有非常明确的认知.从国内高校钢琴教学情况来看,尽管已经开始重视双钢琴演奏,但对双钢琴教学法的认知仍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适合本校实际的双钢琴教学体系.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双钢琴演奏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不能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到高校钢琴教学中.同时,即便有些教师尝试将双钢琴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中,但由于教学条件和自身教学能力的限制,难以发挥双钢琴教学法的真正价值.

3.2 学校硬件设施不足

推动双钢琴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双钢琴演奏知识和高超的演奏技巧,而且离不开学校硬件设施的支持和保障.从我国高校钢琴专业教学实际来看,现有的钢琴教学硬件设施很难满足双钢琴教学的要求.表现在:高校对钢琴专业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不足,钢琴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无法保证教师和学生对琴房、钢琴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需要.尤其是我国青少年对钢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年攀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钢琴专业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这也成为我国高校钢琴专业硬件设施短缺的重要影响因素.

3.3 双钢琴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建设是双钢琴教学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优质的双钢琴演奏作品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演奏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协作能力.但由于我国双钢琴演奏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双钢琴演奏作品数量相对较少,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教材体系,无法满足高校双钢琴教学所需.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选择优质的国外双钢琴音乐作品并自行对其进行改编,作为本校双钢琴教学的教学内容.这种情况导致国内高校的双钢琴教学没有统一的全国教材,各行其是,教材质量的参差不齐造成各高校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影响我国双钢琴教学水平的整体发展.

3.4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充分发挥双钢琴教学法的优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双钢琴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职业责任担当意识,克服自身的惯性思维和习惯,开展对双钢琴教学法的研究,逐步提升对双钢琴教学法的认知;另一方面,在双钢琴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理解和诠释演奏曲目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完备的钢琴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演奏技巧,而且要掌握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双钢琴教学法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合理设置双钢琴教学课程

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非常重要.高校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钢琴水平,合理设置双钢琴教学内容,充分展示双钢琴教学法的综合性.首先,双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因此,课程安排要循序渐进,遵循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重视学生钢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先从旋律线条明晰的简单曲目入手,如布格缪勒的《纺织歌》、巴赫的《风笛舞曲》等,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聆听合作者演奏的进度、节奏、触键力度等各个方面,在多次的练习、磨合中领悟合作者对音乐的处理风格,并将其与自己的音乐处理方式结合起来.当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奏一些简单作品之后,再指导他们进行更为复杂的和声、织体作品的演奏[8].其次,课程设置要综合多种教学内容,如钢琴艺术史、室内乐合奏、钢琴艺术实践课等相关课程,不仅包括双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而且要融入演奏情感表达训练、演奏默契度训练等内容.再次,加强本土化音乐教材建设.我国双钢琴音乐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出版了一些双钢琴作品选集,如王树、殷承宗等音乐家所创作的作品.相较于西方,适合于我国高校双钢琴教学的本土化音乐曲目相对较少,应重视和加强中国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扬.

4.2 重视学生合奏能力培养

双钢琴演奏是需要两个演奏者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因此,合作意识和合奏默契度是双钢琴演奏中最关键的问题,也是高校双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一方面,将弹奏水平相当的两个学生分为一组,避免因演奏能力相差较大导致双钢琴演奏无法配合;另一方面,选取与他们弹奏水平相符的作品,这样两个学生磨合起来比较轻松.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熟悉音乐和单独练习的过程.通过对乐谱的阅读,使学生达到视谱正确、节拍准确、熟练掌握声部的演奏技巧等要求;当学生单独对音乐作品进行练习时,开始需要进行慢速的弹奏练习,要求学生掌握作品的演奏技巧,突破演奏难点,流利、顺畅地弹奏自己的声部,并准确抒发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在此阶段,要保证两名学生演奏速度的一致性,为后期合奏奠定基础.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合奏练习.学生要注意倾听彼此的演奏特点,熟悉合作者的速度频率、音符时值长短和弹奏音色等,比较与自己演奏的异同,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尽力去配合对方的声部、旋律等.如两位学生弹奏的声部都包含有旋律线条和伴奏音形的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个弹奏伴奏声部,另一个弹奏伴奏音形,然后再交换练习.最后,让学生进行拆分练习.教师将复杂的声部乐曲进行拆解,让学生进行合奏练习,加强学生对作品走向与和声的认知,增强听觉灵敏度,帮助学生把控好弹奏的力度和节奏,培养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默契度和依赖感.

4.3 加强和完善教学设施建设

传统钢琴教学通常是以教师单人单琴教学并对学生进行口述为主.与传统钢琴教学比较,双钢琴教学对钢琴的数量、质量以及琴房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配备足够的钢琴数量才能保障双钢琴教学法的顺利实施.一方面,加强对钢琴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琴房和钢琴的数量要满足本校师生的教学和练习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个琴房至少有两架并排放置的钢琴,如果无法提供更多的钢琴设备,也可以设置一些双钢琴琴房作为双钢琴教学的教室,安排好课堂教学和学生练习时间,供广大师生轮流使用.另一方面,提高钢琴设备质量,加强对钢琴的维护.双钢琴教学对钢琴质量要求较高,两架钢琴最好同为立式琴或三角琴,同时,要定期对钢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两架钢琴在音色、音量、音准等方面的一致性,避免因钢琴质量发生变化影响整体的演奏效果.

4.4 重视双钢琴教学的过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积极正向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双钢琴教学时,要重视教学评价的开展.首先,优化双钢琴教学的结果评价.双钢琴弹奏的整齐度、一致性以及协调性是影响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评价的重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评价标准,将演奏技巧、音色、弹奏力度、音乐情感和合作默契度等纳入考核内容,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教师针对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制定分级评价标准,重点考查学生钢琴水平和音乐素养的提升程度,避免因一部分学生基础较低而挫伤其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其次,加强钢琴教学的过程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课后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双钢琴教学的实效性.再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教师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给予评价;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在观察别人演奏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演奏情况,取长补短,促进学生演奏技巧的提升.

钢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音乐素养.双钢琴教学法不仅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技能和演奏效果,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还能让学生深刻地体验音乐的美感并享受音乐创造的美好世界.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弹奏钢琴
弹 奏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纸钢琴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