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成君 周 月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规律反映了人们对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科学认识:“规律的概念是人对于世界过程的统一和联系、相互依赖和总体性的认识的一个阶段。”[2]抓住本质、把握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前提。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遵循教育客观规律。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378。“三个规律”为新时代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供了守正创新的思想指南,亦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锚定了根本遵循、设定了行动纲领。
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依据。只有正确把握并遵循思政工作的客观规律,才能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思政工作。“所谓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就是按照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遵循”[4]。思政工作不是空洞说教,亦非心灵鸡汤,而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通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针对性、系统性,就必须从规律层面推进相关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其一,就思政课一体化的外部规律而言,要遵循思政工作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关规律。孙其昂指出,社会存在从宏观上决定、规定或制约了思政工作,思政工作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主题、社会关系等等发生变化,思政工作的主题也必将随之改变[5]。当前,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必须牢牢立足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充分认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转变,深刻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意义,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规律,旗帜鲜明地把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遵循思政工作规律,要求注重政治自觉,把握鲜明导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时俱进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并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学生思想发展。毛泽东指出:“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7]思政工作在一切工作中居于“生命线”地位,必须常抓不懈。
因此,任何学段、任何环节都不能忽视思政工作,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应然举措。众所周知,思政课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3]45。思政课无疑是拧紧人的思想世界“总开关”的关键课程。为了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各个年级、不同学段的思政工作都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当前,就必须贯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基本要求,聚焦铸魂育人中心主题,努力开创新时代思政工作新局面。通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确认识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责任与神圣使命,引导学生主动将个人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个人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之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勇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其二,就思政课一体化的内部规律而论,要遵循思政工作中的教育教学规律。推动思政课一体化是思政教育过程“适应超越律”的内在要求。思政教育过程的“适应超越律”是贯穿思政工作全过程的基本规律,即“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需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规律”[8]114。该规律体现了思政工作中“应然”与“实然”、“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显然,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瞬间顿悟,亦非直线上升的线性过程,而是个体首先要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知情意行,并在其内在矛盾运动中不断调适,才能进而获得对思想道德、政治观点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因此,人的内在思想世界的变革,必须遵循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要求,遵循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认知发展内在规律并遵循思政工作开展规律,基于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实际来开展思政工作。一方面,思政教育过程受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现状的现实制约,思政工作必须切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不能操之过急、揠苗助长,也不能对受教育者听之任之、放任不管。陶行知指出:“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难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9]据此,要通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握思政课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要求,从而使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有所区别、合理布局、错落有致,避免不同教育阶段育人目标出现断裂、脱节,以有机的一体化方式体现教育促进人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人的思想问题产生的反复性以及人的遗忘规律的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反复性”[8]115。当然,思政课一体化中的教育反复性是讲求艺术性的。换言之,这种重复性并非简单的“原地踏步”“止步不前”。虽然思政课部分知识点存在一定的重复,但这是一种必要的、层层递进的、更高形态的重复,其知识点的理论分析和逻辑论证体现了教育螺旋上升的发展规律。因此,思政工作必须通过一体化建设增强统筹性,不同阶段的思政课都必须聚焦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同时,阶段性目标又要实现相互衔接、有序配合,形成横向贯通、纵向融通的育人格局,通过系统规划、科学衔接,使不同阶段的思政课形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的循序渐进、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通过一体化的有机整合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不断发展。就此而言,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贴近实际、有的放矢、科学展开的内在要求。为此,思政工作者创设和利用的教育环境、所传授的教育内容、所采用的教育方法都要遵循人的价值观念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状况,同时又要体现教育的超越性、发展性,从而通过教育活动来超越受教育者的实然状态而走向应然状态,进而帮助受教育者提升政治素养和品德境界。通过思政课一体化全面提升思政课实效,不能好高骛远,不可止步不前,而是要既指向远大理想教育,又立足学生现实关切,将思政课视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紧贴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惑,强化思政课的针对性。
总之,确立一体化基本要求和推进原则需要遵循思政工作规律,使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辅成。一方面,要遵循思政工作外部规律,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与时俱进地通过一体化统筹立德树人工作;另一方面,要遵循思政工作内部规律,从而尊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形成发展规律、尊重思政工作开展的工作规律,通过一体化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育人体系,为增强思政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奠定基础。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的题中之义。“规律是在事物的运动中反复出现的东西,不是偶然出现的东西。规律既然反复出现,因此就能够被认识”[10]。思政课一体化必须认识并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全程贯穿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使不同阶段的教育活动依次递进、有序过渡,从而通过科学的教学活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其一,从价值导向来说,要把教书和育人真正统一起来。“教书”和“育人”是教书育人的一体两面,前者指向传授知识和技能,后者侧重涵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者彼此渗透、相互配合、同向并行、缺一不可。教书育人“就是既要教学生学会做事,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既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又要坚持教育的价值性;既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11]。这就意味着,教书与育人不能各自为政、孤军奋战,而是要实现纵向不同学段、不同年级,横向不同课程、不同领域的有机贯通。显然,思政课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协同育人,无疑成为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应然举措。具言之,教师承担着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理念,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要明确以德修身、以德施教的重要性,认识到都承担着思政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主体责任,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从教师自身而言,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要求教育者具有较高职业素养,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一体化思政课改革,把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不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期待,从而探索以更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承担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从教师之间合作关系而言,教师间要增强一体化意识,通过沟通合作、联动共建促进教育力量从分散化、原子化向协同化、一体化转向,共同帮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并且自觉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意义上,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师必须打破壁垒,增进互动,凝聚共识,一体谋划,共同构筑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其二,从教书育人具体实践而论,要以教育教学的规律为基本遵循。思政课一体化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实际,使整体设计与有机衔接相结合,促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格局。思政课一体化必须认识到人的需求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渐次丰富的动态过程。因此要不断寻求教育方法的与时俱进、创新协同。从小学注重形象生动教育方式到大学阶段侧重理性思考,是一个螺旋上升的递进过程。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12]。唯有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才能提高教育的适配性和针对性。因此,遵循教书育人规律,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教育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变追求,强调一以贯之的运用一些有效教育方式,确保教育的方向性、稳定性;同时又要根据客观现实的深刻变化,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显然,这离不开思政课一体化的统筹安排,否则,不同学段机械简单的重复必然导致学生缺乏悦纳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此外,推进思政课一体化需要深刻认识到教书育人规律也是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3]470-471。因此,教育者还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新时代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研究、揭示和运用教书育人规律,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总之,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在价值导向上,把教书和育人真正统一起来,在教书育人教学实践中,以教育教学的规律为基本遵循。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是确立思政课一体化基本要求的现实依据。学生是思政工作的主要对象,如果缺少学生这一基本要素,思政课就会变成教育者的“独角戏”,当然就无法构成完整的教育环节。“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377。显然,学生并非孤立的、静止的、被动的教育客体,而是发展的、自主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思政工作必须以学生为圆心,洞悉学生思想实际,了解学生成长特点,关注学生思想困惑,坚持学段有别、因材施教的方法,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换言之,教育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思政工作亲和力,帮助各个阶段的学生成长成才。
学生成长有其内在规律。恩格斯说:“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14]在教育中亦然,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思想印象”,当然也无法摆脱其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一方面,学生成长过程是曲折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一。“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15]。从小学到大学阶段,学生经历了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期,在心理上要经历一个从未成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成长成才和角色转换的过程中难免遭遇各种思想困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时时刻刻都有腐蚀学生观念的潜在风险。因此,必须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使学生能持续地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增强其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学生成长过程是阶段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统一,其认知发展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思维能力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从幼稚到成熟,由无知到睿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依赖感性经验到善于逻辑抽象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学生发展具有阶段性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的共识。孔子因材施教的观点强调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他将儿童思维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形式运演阶段[16],每一阶段的智力结构和功能发展限制了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容和方式,因此他主张根据儿童认知特点来开展教育教学。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论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7],每一阶段都是个体认知逐步发展过程中的序列,只有一个阶段的道德认知成熟之后,道德水平才能逐步逐段向下一阶段发展。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便确定着儿童的最近发展区。”[18]认为如果教学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会让其觉得无趣,而过于困难的教学内容又会令学生望而却步、止步不前。因此,教育应该适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正因为学生成长遵循此种规律,所以思政工作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和教育环节的断裂或割裂都会影响思政工作的效果转化,思政工作必须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进行一体化教育,使思政课成为发展的、持续的、联系的、系统的整体,能够有顺序、分层次、有梯度地开展思政工作。
思政课一体化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其一,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求思政工作牢牢把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立足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特点、针对学生需要,根据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差异不断增强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政工作。由于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首要职责,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研究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主动倾听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诉求,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中的诸多困惑,在不同阶段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视为教育发展的重任。因此,思政工作必须尊重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差别、认知差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实际情况,加快教材体系建设,优化课程整体设计,对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对教学体系进行整体谋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思政课育人方式,加快打通堵点、聚合散点,体现出不同阶段的层次差异、阶段特质,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阶段思政课的呈现方式和开展路径,从而保证思政工作循序渐进、有机展开,更加契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阶段性需要。同时,又要在教育目标、精神内涵、价值取向等层面确保育人的统一性,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有机衔接,从而提升思政课一体化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建构、能力养成、价值塑造的完整性。在此意义上,不同阶段的思政工作必须紧扣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特质,体现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层递性,增强不同阶段教育部署的整体规划和科学衔接,强化不同阶段同一知识谱系的连续性、承接性、贯通性和差异性,形成层次贯通、内容合理、联系紧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体系。其二,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需要发挥学生自主性,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体化。“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9]。因此,思政课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既要创新灌输方式,增强思政工作的艺术性,又要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激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实现思政教学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良性互动。在不同阶段的思政工作中,都要激活学生自我学习的动机,鼓励和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成长,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
整体上看,“三大规律”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共同决定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推进原则。思政工作规律是基于思政课教育特殊性而言的,该规律是保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要求,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主要基于思政工作中主客体角度而言的。当然,思政工作一体化过程中,“三大规律”并非孤立作用的,而是要发挥合力,通过一体化协同育人,共同促进人的发展。唯有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思政工作一体化建设的协同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