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 袁 英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课程,特别是对于培养技术型的中职学生而言,课程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实用价值,不仅仅是对生活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对就业的价值。相比接受全日制教育的高中生而言,中职学生在文字、语言上的应用能力普遍较低,从而也降低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中职语文教学也因此任重而道远,如何提高学生在生活、工作中的语文综合能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在传统观念中,学校对中职学生的培养以技能学习为主,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更为注重技术性课程,而忽略文化课程,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多数的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对他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还不如将时间花在学习专业技能课程上。在该观念的影响下,也造成了中职学生语文课堂的参与性不高,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与此同时,忽视语文课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的生活和就业。因此,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需要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促使学生投入更大的精力学习语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中职语文教材更新周期较长,且大多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工作内容脱节,因此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中职语文教材与高中学生的教材大致相同,主要是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并未重视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积累、学习。特别是对中职教育的学生而言,基础文化知识更为薄弱。此外,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内容的输出通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活差距较大,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的语文应用能力。因此,要求当前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以及职业规划等开展教学活动,逐渐提高学生在生活、工作的文化素养。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缺乏创新精神,基本上都在照本宣科,课堂较为枯燥乏味。再加上中职学生普遍性格较为好动,在枯燥的课堂环境中,容易出现开小差甚至是厌学的情况。相比于有高考压力的高中生而言,中职学生更为重视课程的趣味性,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并不能吸引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也要求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师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采取必要的手段,让学生重视中职语文课程。当前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由此也出现了基于“教生活之需,供职场之用”的教学理念,为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活离不开语文,看电视、听广播、写报告,乃至与人的沟通交流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化素养。为了提高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提高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语文教学。从身边小事导入,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激发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中。如在学习老舍先生作品《我的母亲》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多张不同形象的母亲图片并配上轻柔的音乐,组织学生观看。在观看过程中,图片和音乐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同时让学生联想到自己母亲的形象。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根据记忆将自己母亲的形象画下来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向全面同学描述一下自己的母亲。从课文中的母亲形象联系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母亲,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了解,同时也能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在学习《胡同文化》时,可事先让学生到胡同、巷子里参观,观察巷子的结构、商铺商贩以及巷子里面来往的人,并拍下图片。上课时,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心得,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延伸至课本内容,再结合课文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能拉近语文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立足生活,提升写作感悟
中职学生语文常识积累相对匮乏,特别是在写作时词汇、句子的应用较为吃力,甚至内容假大空的现象很多。而造成中职学生文字表达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感悟能力,如叙事文、议论文等体裁的写作内容大多全靠想象来完成。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各类写作活动。如可根据学生的各类活动,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作文写作。如开校运动会,可安排学生写“我最喜欢的运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育强国”等相关的主题作文。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植物园等,完成参观活动后写一篇观后感或者写景、写物。通过亲身体验,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真实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同时,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用文字把自己所闻、所见、所想写出来,提高自己对文字的运用能力。
2.参与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务,从而体验父母的辛劳。真实的体验以及丰富的情感为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各种生活中的活动结合写作,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并学会灵活表达。尽量安排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如写“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最喜欢的电子游戏”“论追星文化的利与弊”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学生可畅所欲言。学生在不断练习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不断增强自己的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堂小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文言文阅读难度较大,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情绪不高的情况。因此,可穿插一些小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如组织学生新编《孔雀东南飞》,将其改成现代家庭生活剧在课堂上展现出来。或者教师抽取文中的一些名词如“孔雀”“玳瑁”“西北”等,组织几组学生两两上台参加游戏,一名学生在不出声的情况下用动作表现出来,一名学生猜词语。通过以上游戏,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此外,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可在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各类生活趣事并拍照作为教学素材,将其放入实际教学工作中。如在《流行服饰的非理性》一文中,教师可穿插平日学生的衣服穿搭图片或者举例班上学生的衣服穿搭特点,不说学生名字,让学生进行猜测。或者还可以转换学习场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中国园林的风格》中,可带着黑板和学生到庭院中的草坪上上课;在学习《归园田居》时,可安排学生到田野上上课等。通过转换场景,提高学习的趣味性,避免一成不变的课堂。依托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对生活的重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
中职学生终将步入职场,良好的语文水平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场生涯。而职场工作也是每一名中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职场工作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触龙说赵太后》一课中,可将该课文当作职场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在上课之前可安排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看电视以及自己对职场谈判或者开会的状况,通过情景剧模拟职场开会或者谈判引发的意见冲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情景剧延伸至古代的《触龙说赵太后》,再看古人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创设情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从课程学习中学到一些职场沟通交流的技巧。语文的价值最终可以从职场运用中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如学生是厨师专业的,在《庖丁解牛》一课中,可播放平时学生课堂练习刀工的视频,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发学生的讨论。在学生的讨论中,再从学生的视频过渡到课文,引至今日的课文内容。在学习完《庖丁解牛》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文中是如何形容具备高超技艺的庖丁?今后步入职场自己又是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厨艺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到课文再到职场,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始终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好语文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
在职场中,少不了各类体裁的写作应用,如通知、报告、工作总结、述职演讲等文体。进入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中,都少不了文字的表达。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加对报告、工作总结、演讲等公文写作的教学与练习。此外,公文写作在格式上是较为固定的,真正体现水平的是个人对事件的理解及表述。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如指导学生对不同专业的名词的运用、素材的积累以及素材的转换运用等。同时要求学生多阅读同专业人士发表的核心文章,学习并模仿对方的写作,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可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会、读书交流会,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方法;相互推荐好的专业书籍、名著等,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好的文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积累。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将学生每一天的生活趣事、学习趣事用200~300字的篇幅记录下来。通过不断地坚持,提高自身对写作的运用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四项主要的技能要求,在中职学校教学中通过深入接触专业工作,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应该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等语言表达能力。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可安排其到服装厂“一日实习”,在工作过程中观察机器的运行过程、服装从图纸到成衣的形成过程等,完成工作后写下感想。以工作为基础,作文检验工作成效,通过文章的表述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工作的认识程度以及独特的想法,又能对其专业能力做出一定的指导。此外,实习过程相当于学生已经进入职场工作,学生需要跟各个岗位的人共同交流,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练习、沟通的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升。
“教生活之需,供职场之用”更加注重语文的实用价值。但是,当前中职阶段更加重视的是学生专业课程成绩。即使,中职阶段语文作为必修课程,学校更多的也是重视学生的卷面分数。因此,需要对当前的中职语文考核标准进行创新,将中职语文考核成绩与学生的毕业证挂钩,将中职语文考核内容细化等。首先,要求各个专业的学生语文成绩达到一定分数方可毕业,如学前教育,分数85分以上;服装设计,分数80分以上等。或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参加普通话口语考试并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等。其次,将中职语文考核内容细化。传统考核内容为书面考试,可增加学生听、说、读、写的考核内容。最后,创新考核方式。改变单独的评价方式,可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平时学生作业、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期末书面考试相结合更为全面。此外,采用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三种结合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看到自己的语文水平,而不再仅仅以书面成绩为主。
中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随着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水平也成为技术型人才的又一竞争砝码。相同的技术水平下,语文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因此,中职教育也应该加强对中职语文课程的重视。而中职语文教学也应该以生活、职场为目的,提升在生活、职场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因此,需要中职语文教师联系生活与职场,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求中职语文教师以学生的生活需求、职场要求为出发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培养综合性的技术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