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泓伶 董 平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当中,常识是一种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方式,它是其他的各种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以常识去理解和解释其他方式。”[1]39因此,我们都会从常识性质的概念框架来认知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及其意义。从人的常识来看,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必然与建党活动或建党过程密切相关。那么,建党精神的提出时间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何深意?与“红船精神”有什么关系?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之源又与在壮阔百年间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什么关系?对这些前提性问题的探索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梳理清楚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关系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和边界。
其一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首”代表第一、最高、最先、最早;“创”代表着开始、开始做即创新创造。首创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勇于创新、大胆创造、突破前人的精神;是一种不安于现状、奋勇斗争的精神;是一种敢为天下先、敢“闯”敢“创”的精神。在1921年的中共“一大”会议上,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一条小小的红船上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2]。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一个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创建了,建党实践的发生鲜明地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创新型政党,带领着我国人民群众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改革创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历史新局面。靠着首创精神,我国迈入新台阶,跨入新时代,逐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首创精神贯穿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凭借着首创精神带领中国不断发展到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其二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坚定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百折不挠就是面对挫折和困境依然奋进的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实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劈波斩浪,奋勇前进,面对困难和挑战始终坚守信念、毫不动摇地前行,是为了实现理想、实现目标而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深刻诠释了奋斗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暨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遭到了敌人暗探的偷袭,最终顺利地完成建党任务,靠的就是奋斗精神。在之后的百年历程中,党历尽曲折不畏艰险,始终不改变初衷,从红船上区区五十八名党员不断发展壮大到如今拥有遍及祖国五湖四海的九千多万名党员,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也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执着的信念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如今,我们面对充满着严峻挑战的世界形势,面临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肩负新的使命,正因为有了奋斗精神的指引,党中央才能够冲破重重挑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从党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到新时代,无不体现着奋斗精神,它引领党和人民克服了艰难困苦,开创了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3]。
其三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党的宗旨和初心的集中体现。为公即为了中华民族、为了整个共产主义事业;为民即为了广大的中国人民。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实质上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奉献自我的精神,是一种舍“小我”为“大我”的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精神。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冒着生命危险,在红船上建党是为了中国,是为了广大的中国人民,鲜明地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奉献精神历久弥新,贯穿党史,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逝世的沉痛悼念大会上发表题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这是首次阐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论是张思德精神还是后来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为人民奉献。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建功必定有我”的奉献,以及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
首先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政治信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中奋起、曲折逆境中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核心就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实质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在实践基础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的过程中形成的,建党精神的本源和基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4],这体现出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于马克思主义是否适合中国,曾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各种思想碰撞中,坚决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理论依据,因为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初心使命是高度契合、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我国指导思想,一直引领着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人也在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从成功走向成功。同时中国共产党也遭遇过大革命失败、“大跃进”运动等坎坷,但党的理想信念从未动摇,正是因为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才能重新走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
其次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宗旨意识。初心与使命简单来说就是“想要成为什么”和“要求成为什么”的内在统一关系,是历史自觉与社会要求的统一,是自在与自为的统一。践行初心代表着前进方向,代表着心中所向;担当使命代表着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是不断前进的奋斗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因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并且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始终是围绕国家和人民展开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党始终保持着初心,担当着使命,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百年来,在一次次英勇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一次次以生命和热血进一步唤起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领路人,是国家改变落后面貌、人民摆脱苦难境遇的希望。
再次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5]292“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是一种敢于牺牲、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与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建党之初的中共一大不但在白色恐怖中召开,而且还被敌军搜捕,最后把会议地点转到嘉兴南湖,在“红船”里完成建党任务。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可谓是充满困难和艰险,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并没有害怕和退缩,表现出坚决的斗争精神。在革命进程中,党从弱小到强大,流血牺牲,带领中华儿女克服艰难险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建国后需要兴国,当时的中国经历了战乱后经济衰败不堪,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兴国后又要富国,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与温饱进行斗争、与落后进行斗争,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富国后需要强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未来,我们要继承敢于斗争的光荣传统,坚定斗争意志,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为引领,去冲破困难、乘风破浪、披荆斩棘,铸就新辉煌。
最后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道德品格。对党忠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全体党员要遵守党的章程和纲领,做到忠诚老实、初心不改、本色不变。对党忠诚实质也就是对人民忠诚,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对党和人民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从真理理想到初心使命再到英勇斗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深深扎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显著区别。“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将党的政治担当表现得淋漓尽致,表明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人民性。从革命年代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能不断取得胜利,离不开每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革命烈士邓中夏在被俘后,不畏严刑拷打,英勇就义,临终前还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焦裕禄是一位“人民的公仆”,他虽身患重病,但他的心却牵挂着兰考,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布衣院士”卢永根一心为国为民,尽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只是党员群体的一个缩影,以小见大,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践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道德品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党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4,这更彰显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党始终代表人民,维护人民,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未来要继续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道德品格激励党不断前行。
总的来说,伟大建党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宗旨意识、革命精神和道德品格。正确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应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其在建党百年历程中的“精神动力”作用,进而探寻并发现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住了隐藏在人类社会发展现象中所蕴含的历史规律,把握住了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兴盛的根本因素,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在诸多方面具有共同性,却各有侧重,如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事件和历程,也揭示了建党过程中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那么,正确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的关系,以及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的关键所在。
仅从提出的时间来看,“红船精神”的提出是早于“伟大建党精神”的。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发表署名文章,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并对“红船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并深刻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概念的提出是对“红船精神”的超越与升华。但是从实质发生的时间来讲,伟大建党精神是“源”,红船精神是“流”、是党的精神谱系中的一个分支。“红船”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启航的“原点”;“伟大建党精神”不仅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体现在“建设”二字上,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建设全过程,是贯通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淬炼全过程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元点”。简言之,“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事件的“精神标识”,是因嘉兴南湖一艘游船而得名;“伟大建党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建设的“精神标志”。因此,我们更要看到“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关联。“红船精神”作为建党实践的精神标识,是党的百年建设的开端,是最为艰难的一步,但却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第一环节;“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是“红船精神”的“根”和“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与红船精神中的“坚定理想”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守共产主义信念。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分子展示了一条新路,五四运动之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大规模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共产党早期组织陆续成立。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无论是早期建党活动还是百年来党的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都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都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始终站在人民最前面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是简单照抄一般原理,而是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创造性地走出自己的革命道路。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无论什么困难始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理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坚强斗争意志。马克思主义从开始在中国传播就遭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仇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更是被无情镇压,“二七惨案”的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唤醒民众,必须团结起来,斗争到底。建党事件中,成员们冒着杀头的危险投身其中,革命年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抛头颅、洒热血,付出惨烈牺牲。一百年的伟大斗争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党尽忠、为民尽责的无私精神。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时就深深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并且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要求所有党员必须忠实,不得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实践也证明,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取得最终胜利靠的就是党员的忠诚,靠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总之,无论是红船精神还是伟大建党精神都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践行初心和使命、为了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和远大追求。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是对参与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持有精神的总结凝练,更是早期中国知识分子必须建立先进的、代表多数人根本利益的领导核心,即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决心的昭示。伟大建党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总结近代各种拯救民族危亡道路经验教训基础上,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还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实践、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是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英勇斗争、艰苦探索的精神结晶。但是不论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还是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来看,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都见证了“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7]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经典总结是:“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红船则见证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红船精神的提出正是对这一事件的精神凝结。同时,伟大建党精神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形成,与建党活动相辅相成,进一步明确了开天辟地大事变背后的价值逻辑、实践逻辑和行动逻辑,即“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仍要建立为多数人流血牺牲、艰苦斗争和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改变自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和对中国人民压迫的局面,才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由此,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都彰显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价值指向。
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得到人民高度认可和认同,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且将继续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红船精神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样一个伟大事件,伟大建党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精神的根本性展示,二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弘扬和传承的伟大精神。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闭幕,党的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也正是红船精神所代表的伟大事件。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有了领导力量,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就有了领导核心。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党一直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共进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高举打土豪分田地的大旗,为广大农民谋利益。面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团结全社会的爱国力量,依靠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百废待兴以及各种不利发展局面,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民立场,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求真进取,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生产力空前迅速发展,各族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总体小康。在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激励着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不懈奋斗,成功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群众的穷苦命运得到改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新征程上,全党同志应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广大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在追求复兴道路上不断觉醒的必然产物,同时,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己任。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发挥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优势,领导全国人民完成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使近现代以来深处灾难和贫困的中华民族走向小康社会、走上兴旺发达、国家富强的复兴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船精神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领导力量。党从艰难曲折中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摸索,从借鉴别人到自我创新,总结出“走自己的路”。改革开放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一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奋斗。在这一百多年艰辛奋斗中,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已经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勇毅前行,不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8]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带领人民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同时,伟大建党精神也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解决了中国革命的许多具体问题,并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取得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飞跃,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实现了理论上的不断创新,是未来我国克服艰难险阻、发展前进的指南针。历史充分证明:越是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是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越是需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南湖红船,红船精神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登上世界舞台的起点。一百年来,伟大精神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立了新中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新中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实现了改革巨变,取得辉煌成就,我国跃居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力量对比,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新时代,我们只有立足自身、独立自主,努力练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9]这一时期,党中央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胸怀天下。一百年来,在伟大建党精神的鼓舞下,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世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更加美好的重要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0]。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国的光明和希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从湘江战役到爬雪山过草地、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无一不是严峻的挑战。正是因为有了伟大建党精神及党的精神谱系,党才能度过无数个危难时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也正是因为有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党才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新中国建设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遵循党的建设规律,用改革的思路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用改革的办法、自我革命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革新,党的先进性不断提升。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断锻造自己、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百年历程里,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下,党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未来我们遇到的挑战将前所未有,更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党的建设增添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