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2023-04-19 15:48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天工 2023年32期
关键词:苗绣刺绣苗族

李 歆 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贵州苗族刺绣(以下简称苗绣)盛产于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地,虽然支系众多,但相似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一致的原始宗教信仰,使贵州苗绣呈现出统一的精神内涵和相似的审美意趣。精美繁复的刺绣中有对自然的模拟、对族群历史的记录和对美好事物的超时空归纳,以民族视角和民族审美观念孕育别具一格的艺术奇葩。2006 年,贵州苗族刺绣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贵州苗族的生存环境与溯源

上古时期,苗族先民在中原一带兴农耕、创百艺,据文物考证,中原地区在商周时期就有了辫子股刺绣,到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的锁绣和辫绣技法已趋于成熟,动植物纹样夸张变形、色彩富丽浑厚、构图灵活精巧,是后世苗绣的雏形。苗族历经多次战乱,在被迫向西南方向迁徙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文字,他们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做笔,记录演绎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因此苗绣有“穿在身上的史书”之称。在中原刺绣的基础上,苗族人民创造出多种技法与样式,到唐代,贵州苗绣的艺术风格与中原刺绣已迥然不同。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曾记载:“唐贞观三年,东蛮谢元琛入朝……卉服鸟章……实可图写贻于后。”“东蛮”即现今的贵州黔东南一带,当时的应州刺史谢元琛身着绣满花卉鸟纹的苗族特色百鸟衣入朝,华贵斑斓、原始野性,风格迥异于中原,于是惊动了长安,并被画家阎立本绘入《王会图》中流传千古。

苗绣与贵州苗族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一般不直接绣在服饰上,而是先制成绣片、绣条,再缝制到需要的地方,多见于衣襟、袖口、肩部、裙腰、鞋面、帽子、背扇等处,帐帘、枕头等家居用品也会进行刺绣,起到装饰和祝福的作用。清朝施行“改土归流”后,男子改装,女子则继续穿着民族特色服饰,同时她们也担任着绣娘的角色,刺绣技艺以“母女相传、邻亲传授”的形式实现代代传承。

二、贵州苗绣的文化内涵

在贵州苗族人的观念里,精美的绣衣不只起到遮寒蔽体的作用,而且包含丰富深邃的民族文化和诸多神秘原始的宗教观念,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生命本源的认知、浓厚的民族情感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一)生命观念

贵州苗绣钟情于刻画蝴蝶、姜央、枫树、鹡宇鸟、牛、龙、云雾等形象,这些形象来源于有苗族“百科全书”之称的《苗族古歌》,歌中这样描述世界的起源:混沌之初,天地间到处是云雾,枫树芯里生长出一只巨大美丽的蝴蝶,蝴蝶与水泡恋爱,产下了十二枚蛋,由鹡宇鸟孵出雷公、龙、虎、牛、蜈蚣和姜央等生命。苗族人认为蝴蝶是万物始祖,恭敬地称之为蝴蝶妈妈。姜央是人类的祖先,其他生命则是人类的兄弟,反映了苗族世间生命同源、万物平等、和谐共生的生命观。苗族人还认为他们与鸟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除了鹡宇鸟帮助蝴蝶妈妈孵出十二个蛋的功绩外,《苗族古歌》还传唱是经巨鸟的孵抱,天地才由斗笠大小变为现在这么大。黔东南丹寨县有一个叫“嘎闹”(苗语意为“鸟”)的苗族支系,每逢节庆,女性会穿着绣有鸟纹的百褶裙,头上插戴鸟形的银饰,在芦笙的伴奏下跳锦鸡舞,模仿锦鸡的动作,身体富有节奏地一点一摇,裙摆也随之舞动,十分灵动、美妙。这些被苗族人亲近的自然形象经过概括、夸张和变形,成为刺绣中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传递着神秘的生命观念。

(二)民族历史

在漫长的迁徙中,苗族人一次次被迫离开自己亲手开垦的沃土,他们用彩线,以特定的图形记录他们披荆斩棘的历史和生活过的土地。如今,在贵州凯里、黄平、台江等县市,女子花衣的百褶裙裙沿上都可见到两道彩色的绣纹,一条叫“媪仿”(黄河),一条叫“媪育”(长江),中间还绣有山林、田园、牛羊、村庄等图案纹饰;还有一些几何纹饰,如菱形或方形代表曾经居住过的土地;“星宿花”代表翻山越岭途中以星星辨认方向;小三角形代表崇山峻岭;回形纹象征街道和角楼等。19 世纪,苗族领袖带领苗族人民奋勇抗战,打败入侵的敌人,这些勇士的形象和战斗场景也常被作为刺绣的图案。这些纹饰形象固定,代代相传,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情怀和苗族人对故土的深情怀念,也是对民族沉重历史的写照与纪念。

(三)世俗生活

苗族人重视服装穿戴,将之视作礼仪传统,也因服饰上的刺绣蕴含吉祥寓意:如对子女的关爱、对爱情的憧憬、对故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最常见的是花草纹样,多是当地的马蹄花、稻子花、油桐花等,也有由汉族传入的菊花、牡丹花、山茶花等,象征着生活富足,这既是苗寨山川草木的体现。许多苗绣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如以耕作、婚嫁、节庆等场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机勃勃、喜庆洋溢的氛围。随着汉文化的渗透,苗族刺绣中也有了“喜上眉(梅)梢”“鲤跃龙门”“石榴多籽(子)”等象征意义的题材,蕴含美好的祝福。在传统的刺绣中,还有寿、喜、美等汉字作为吉祥装饰,一些苗家女子常常把它们绣得走样,有时上下倒立,有时左右相反,这种不受笔画规律约束的呈现反而为苗绣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民族风味。

三、贵州苗族刺绣的审美特征

贵州是本土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汇地,这里的苗绣艺术既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艺术的传统,又包含着原始宗教和图腾意识,不追求写实,不模仿人文书画,不讲究阶级身份特权,而且充分发挥工艺与材料的特征,形成了平等、自由、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风格。它们技艺精湛、造型奇幻、色彩斑斓,蕴含着鲜明的装饰意味、独特的形式美感及鲜活的生命情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一)鲜明的地域特征

贵州苗族依山而居,受喀斯特地貌影响,形成了庞杂的宗族分支。由于交通的闭塞,生产力较为低下,各支系民众保留着原始的习俗和信仰,在与现实生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刺绣母题、技法和风格,经历长期的固化后成为代代相传的蓝本,是支系群体思想意志的体现。由于长期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维护本支系刺绣的纯正性成为强化集体意识的社会行为,因而有了“百苗百秀”“一山不同天,一里不同服”的说法。作为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绣起着重要的徽识作用,凝聚着族群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气质。刺绣的地域特征主要受地理位置和社会人文两大因素的影响。清水江流域、都柳江经济较为发达、物质生产水平较高,苗绣在这个区域最为繁荣,各市县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手法。例如,清代台江县施洞镇人口稠密、彪悍善战、受朝廷管辖同化程度低,于是这个地区完整地保留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空间,形成了热烈奔放的刺绣风格,特有的破线绣法细腻华贵,色彩鲜艳夺目;剑河县盛产金属锡,形成了巧夺天工的锡绣,高度抽象的几何纹样简洁而规整,如一座迷宫,在阳光下散发金属的乌亮光泽和厚重感,有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甲胄之风;黄平县的数纱绣以温暖的红色、黄色为主色调,连续几何形纹样细密繁复,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氛围;而黔西南贞丰县,刺绣依然保持着幽暗深邃的冷色调,散发着古朴深沉的忧郁气质……这些绣法已经成为地方的名片,是山地文化孕育的珍贵宝藏。

(二)奇巧精湛的技法特征

技法是贵州苗绣创造形式美感的重要途径,常见的有平绣、破线绣、数纱绣、辫绣、打籽绣、锁绣、叠绣等,多种技法巧妙搭配,形成了强烈的视觉美感,再配以不同的材质和色彩,形成贵州苗绣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样式。各支系审美习惯和传承方式不同,采用的主要绣法也各有差异,一般一个支系运用一两个常用绣法,辅以其他绣法,不仅为表现图案服务,还能呈现技法本身独特的质地和肌理感。

在直针绣法中,破线绣和数纱绣最著名。破线绣先把一根蚕丝线剖成8 至16 股丝线,再穿过皂角浆液,使其变得柔挺、亮泽、紧密,最后依照图案轮廓挨针挨线铺满,破线绣耗时冗长,华美而细腻。数纱绣是苗绣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在经纬线明显的土布上计算横向、纵向或者斜向的数纱,规则重复运针,通常将几何化的纹饰进行连续排列,显示出强烈、规整的装饰意味。苗族妇女能够从反面运针,有“反面绣、正面看”的高超技艺。

一些绣法通过重复绕线、打结、贴物呈现类似浮雕的立体感,如打籽绣、绉绣、辫绣、叠绣等。打籽绣是在底布上出针后,线反向绕两圈成一个小颗粒结称为“籽”,“籽”的排列要密集均匀,不能露出绣地。苗族人民喜爱将打籽绣作为图案在绣品上大面积使用,再以绞绣固定外轮廓,绣成拙稚的动植物纹样,与法国野兽派原始粗犷的味道相像。辫绣和绉绣都是用丝线编成一条条扁平状的辫子顺着图形盘缀出形状,绉绣比辫绣更立体,工艺也更复杂,和打籽绣一样大面积使用,表面粗糙不平的肌理给人朴拙厚重的感觉。叠绣又称堆绣,是将上过浆的轻薄丝棱面料裁剪成一厘米左右或更小的方形,再对折成三角形状,用针线固定、层层堆叠于底布上,方寸之间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尖角严谨匀致地排列,颇具西方构成主义之风。

贵州苗族常用的绣法多达二十种,除了本民族的传统技法,在与水族、侗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多种刺绣方法,无不彰显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三)自由浪漫的艺术特征

1.造型奇幻夸张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刺绣反映了苗族人民对世界本源的认知。贵州苗族刺绣体现了人的强烈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突出“形”与“神”的统一,对物象进行提炼,通过概括、变形凸显其精神和气韵。比如在中国主流观念中,龙是贵族权力的象征,因此龙一贯以威严、英武的态势出现,但在苗族文化里,龙是人类的兄弟,常被概括、提炼为率真稚气、憨态可掬、自由不羁的形象。另一方面,可以超越逻辑进行表述,让天地间的万物共生,将不同物象拼合在一起,塑造出奇幻变异的造型;把过去、现在、未来的事物超越时空组合在一起,不受透视、比例的约束,常见环式包裹、孕式包裹图案,即以一动物、花果或日月为外廓,内含别的动植物。

贵州苗绣造型自由大胆,也与其刺绣方式有关。苗绣不用绷子,用糨糊把纸贴在底布背后,使布挺阔不变形,便于女子随身携带、随时刺绣,有的依旧以剪纸图样刺绣,有的则是“见山绣山,见水绣水”,针线在手中宛如画笔一般描绘出看到的事物。根据苗族祖辈的传统,一边绣花,一边唱歌,才是最完整的苗绣,无声的古歌、对万物起源的想象、绣女的情思,都化为指尖朴拙、诙谐的刺绣造型和活跃的生命气息。

2.色彩丰富和谐

贵州苗绣的色彩具有丰富和谐、艳丽朴拙的特点。史书记载苗族“好五色衣裳”,不同于中国传统绘画以“雅致”为特征的审美理念。苗族人用色大胆又谨慎,艳丽而不媚俗,既强调色相的对比,又使多种颜色相互映衬、和谐统一,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苗族人民常用互补色作为主调,通过调和色的辅助,使纹样鲜亮夺目,质感饱满厚实,还善用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的方式,起到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处理主次关系等作用,形成古朴典雅的审美特征,体现了原始朴素的审美情趣和鲜明乐观的民族性格。有些绣品上还绣缀彩珠、亮片、金银线,与刺绣相互映衬,达到平衡与完美的独特效果。

刺绣的色彩在具备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同时也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绣者宗族支系、个人情感、穿戴者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妇女们运用本支系的色彩体系创造出一个自由奔放、和谐统一的整体氛围,让人们在轻松的色彩环境中对支系的精神和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绣娘还认为色彩与自我的情感抒发有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刺绣母题下,绣娘会根据个人的主观意识进行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出人对事物内在生命的观照。中老年妇女身着蓝灰色调纹饰的服装,典雅凝重,颇具怀旧思古之情;年轻女子多采用鲜明的红、绿、黄等丝线进行刺绣,色彩斑斓,传达出少女的青春气息。

四、结束语

在物质匮乏的艰苦生活中,贵州苗族人的精神愈发丰腴饱满,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苗绣,艺术家刘海粟先生曾言:“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一针一线,体现出贵州地区的历史、民俗、手工技艺、美学、宗教、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多元的价值。但是随着贵州经济的发展,苗绣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但传统手绣的不可复制性使它变得格外珍贵,寻求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苗绣刺绣苗族
苗族蜡染
基于湘西苗绣图案的数字化设计创新研究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苗绣
清新唯美的刺绣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苗族民歌
贵州苗绣中的鱼形象与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