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蓓丽
高校后勤系统廉洁教育机制思考
徐蓓丽
[华东师范大学后勤保障部]
高校后勤系统因其体制机制及业务工作特点迫切需要构建高效的廉洁教育机制。首先,要充分认识在高校后勤系统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向纵深发展,特别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不想腐”的廉洁教育上,使廉洁从业思想深入高校后勤每位员工心间。其次,要通过分层分类施策、创新教育模式、培育知行合一等多种方式提升高校后勤系统廉洁教育的实效。最后,要通过培训考核、检查整改、队伍建设等多种外部手段,以查促建、以建促改,检验并提升高校后勤系统开展廉洁教育的实效,使高校后勤系统廉洁教育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形成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
高校; 后勤系统; 廉洁教育机制
“廉洁”一词两次出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次是在谈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时,指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另一次是在谈到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时,提到要深化标本兼治,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1]
由此可见,廉洁教育、廉洁文化建设被提到日益重要的地位。高校在研究制定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时,要把廉洁教育、廉洁文化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使之成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系统具有人、财、物相对集中,各业务条线涉及廉政风险点较多,工作人员学历层次、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分层鲜明的特点,如何在高校后勤系统开展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廉洁教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2022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三不腐”,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实践中总结提出的原创性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高校后勤系统具有体量大、覆盖面广、业务杂、任务重等特点,其服务范围包括水电、房产、饮食、宿管、维修、商贸、运输等方面,涉及行业面广、服务内容多、专业性强,管理环节复杂,容易产生廉政风险。同时,伴随高校后勤社会化、合作经营模式多样化等发展,容易产生监管环节薄弱点、空白点,滋生隐蔽腐败途径。再次,高校后勤系统因工作业务需要,形成了一支包括中层管理人员、储备干部人选及一线服务工作人员的庞大队伍,其因所受教育程度水平、个人工作生活经历等差异,对于廉洁教育的敏感度与接受度也因人而异,使得廉洁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后勤系统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原创性理论时,重点要在推进“不想腐”上下苦功,努力构建“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廉洁教育机制。根据高校后勤系统的特点,结合高校后勤系统业务工作实际及员工的学历、社会工作经历等个性化情况,分层分类施策,精准靶向监督,正面宣传与反面警示有机结合,使高校后勤系统的廉洁教育既能够“上接天气”,廉洁教育理论知识内容扎实具体,后勤员工对于廉洁自律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显著提升;同时还要确保“下接地气”,通过开展全面的集中教育及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并加大对廉洁自律先进和典型的宣传[2]等方式,使得后勤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明确廉政“红线”、守住自律“底线”,从而在高校后勤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高校后勤系统涵盖基层一线员工、后勤机关管理人员、管理干部、机关领导等,其人员类型繁杂,学历及知识储备层次不一,对于廉洁教育的认识与理解程度不同,这都对开展廉洁教育提出巨大挑战。从廉洁教育理论知识的选取学习,到正面宣传及反面警示教育案例的教育引导,甚至具体到廉洁教育授课的形式、授课的时长、讲课的语气及口吻,都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后勤人员特点,做出相应调整并做好充分的授课准备。
对于一线员工来说,要让他们抛弃“廉洁教育是领导要学的东西,和我们一线员工没什么关系”等错误思想,树立“廉洁从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廉洁意识,通过选取贴近其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廉洁教育案例,使其在案例学习中,能够设身处地感受到其所从事的业务工作中可能涉及的廉政防控风险点,使其能够有意识避开“陷阱”或“糖衣炮弹”,确保扎实做到廉洁从业。
对于后勤机关管理人员及干部来说,要向其讲深讲实党中央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大政方针,使其不断提升对于有关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理论认识水平。同时要结合其负责或分管的后勤业务所涉及的廉政防控风险重点,选取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实例,开展专项廉洁教育的警示案例教学与廉洁从业经验分享。
廉洁教育内容具体化。廉洁教育资源众多,要在繁杂的教育资源中有针对性地选取面向高校后勤系统工作人员的正面宣传或反面警示案例,采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廉洁教育。在选取警示案例教学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和后勤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所选取的实例要“小而精”,既精准把握相关后勤工作岗位的业务内容特点,又具体到事到人,使员工在学习时能够敏锐感知自己业务工作所“隐藏”的廉政防控风险点,从而在工作中能够有意识地注意避免出现相应的廉政防控风险,从而推动廉洁从业的有序开展。
廉洁教育形式多样化。以警示案例教学为例,如果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简单把上级发布的警示案例展示阅读出来,可能教学效果欠佳,并可能引发员工的“反感”体验,形成“上级领导对我的工作不认可或有怀疑”等不良心理体验,从而影响廉洁教育实效。因此,在开展案例教学时,要动脑筋改进教学形式,通过采用互动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某些典型案例用生动的情景再现方式展示在员工面前,使其在接受廉洁教育时,不仅仅是被动接收有关廉洁从业知识的“输入”,而是主动参与、主动“输出”,通过身临其境的情境模拟,在现场演练中习得哪些行为是令行禁止的,哪些行为是需要谨慎避免的,从而使其在真正实际面临这些从业选择时,能做出及时迅捷而又正确的反应。
廉洁教育理念时代化。进入新时代,高校后勤系统的廉洁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传统的廉洁教育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3],要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廉洁教育形式,将其整合融合,使廉洁教育内容插上新媒体的翅膀,以更直观、更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后勤系统廉洁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搭建多种“互联网+廉洁教育”平台[4],实现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廉洁教育的有效互补与弥合。在开展廉洁教育授课时,要充分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既丰富廉洁教育的授课形式,同时通过采用员工较易接受的方式,如“树洞”等,使其能够真诚吐露在工作中遇到的廉洁从业问题或困惑,及时寻求帮助与指导,从而在根源上妥善处理并排除廉政风险防控点。
高校后勤系统的廉洁教育要以后勤相关业务工作为实践基石,在实践中具体感悟业务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在廉洁教育时靶向瞄准相关风险点,凝练廉政风险防控的有效抓手与措施。例如,对于膳食业务条线来说,原材料采购是重要的廉政防控风险点。在开展廉洁教育时,要有意识地从财务、审计、巡视巡察反馈等实践视角,提醒相关员工注意合法合规合理采购,确保采购流程的透明与清廉。对于修缮业务条线来说,招标是重要的廉政防控风险点,在开展廉洁教育时,可以用生动的实践案例展示明招暗定、围标等不法招标行为,提醒员工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妥善做好招标工作。通过有针对性、与业务工作结合紧密的实践案例,辅以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相关理论知识的督促学习,真正使廉洁教育产生实效。
高校后勤系统的廉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在认识到高校后勤系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索开辟多种实施路径展开廉洁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探索完善廉洁教育的实效性检验路径。
要将廉洁教育实效性检验融入高校后勤系统员工的日常学习、培训及业务工作的网格化考核之中。在对不同类型的后勤员工培训考核时,有意识融入廉洁教育的实效性检验。通过情景模拟、现场“实问实答”等方式,检验员工是否已将廉洁教育重点内容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在开展网格化业务考核时,除了考核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业务题目之外,还要考核员工对于廉洁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创设多种模拟情景,如管理服务对象邀请赴宴、管理服务对象以隐蔽方式送来礼品或购物卡等,考察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及“不想腐”的自觉,筑牢员工廉洁思想道德防线[5],有效检验廉洁教育实效。
通过财务、审计、巡视巡察等多种检查手段,考察高校后勤系统各业务工作条线廉政风险防控保护网是否织细织密,是否已通过有效的廉洁教育做到“治未病”。通过廉洁教育的指导督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业务工作流程,正面宣传廉洁自律典型,警示教育反面错误言行,通过检验高校后勤系统廉政风险防控保护网的“刚性”与“韧性”程度,充分检验廉洁教育的实效。
高校后勤纪委委员、部门各党支部纪检委员是廉洁教育的“生力军”,通过抓好纪检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化廉洁教育水平,可以有力扩大廉洁教育授课教师队伍,提升廉洁教育队伍“战斗”能力。从事纪检工作的人员同时又都承担具体的后勤业务相关工作,他们对于自己工作条线所涉及的廉政风险防控点有更深的认识与体悟,通过纪检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监督、经验分享、研讨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廉洁教育水平更为专业化,从而扎实推进廉洁教育实效性落地落细。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费武斌,罗磊,朱晓艳.高校后勤系统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思考和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21(09):41-42+46.
[3]陈磊,郭世平.新媒体时代高校廉洁教育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4):89- 91.
[4]尹华,王博迪.“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廉洁教育开展路径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 (07):122-125.
[5]叶柏森,戴世勇,陶春明.构建高校后勤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探析[J].江苏高教,2015(03): 58-60.
(责任编辑:胡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