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龙 张 勇 马冬妮 李春亮
高校文创工作问题思考与对策建议——以北京大学为例
胡新龙 张 勇 马冬妮 李春亮
[北京大学会议中心]
高校文创产品是高等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能较好地承载、传达大学文化精神,同时还可通过市场行为产生经济效益,推动高校无形资产变现。本文以北京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文创工作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对高校文创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对策建议。
高校文创;问题思考;对策建议
高校文创产品,是以高校历史底蕴、人文特点和自然资源为核心,结合高校独有的文化元素,通过对相关元素的创造性开发和运用而生产出的产品。[1]近年来,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创产品的开发推广,但尚未出现如“故宫文创”这样规模化、系统化、认知度高、影响力强的文创品牌。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在文创工作上也应当对标国外知名高校,提升文创产品品质,打造高校文创品牌,并借助文创品牌的树立宣传和维护高校形象,为推动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正式使用“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文创产业由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此后,国内高校从“校园纪念品”的概念起步,逐步向文创开发推广运营的综合性方向迈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加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高校文创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关注,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国内走向国际,成为高校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目前,国内重点高校基本都推出了自身的文创产品,开设了文创商店,产品形态和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不过,由于起步较晚,国内高校文创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包括IP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品类不够丰富、设计元素单一、推新频次较低、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营销力度不足、经营规模和收益有限等。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高校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缺乏自主创新型产品,产品个性化特色不高,品质参差不齐,用户体验不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文创的口碑。总体而言,国内高校文创尚未形成成熟的产品开发和传播营销模式与体系,品牌知名度较低。
为进一步了解分析高校文创工作,本文针对北京大学文创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471份有效问卷,主要了解了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现有文创产品对使用需求的满足程度、文创工作待改进之处等问题,收集了有关品类需求、产品定价、出新频率、设计创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1.参加调研人员情况
本科生97人(21%),研究生166人(35%),教职工43人(9%),其他165人(35%)。
2.喜欢的文创用品品类
喜欢文具办公类的最多(397人,占比84%),接下来依次为工艺摆件类(199人,占比42%)、生活居家类(171人,占比36%)、服装配饰类(159人,占比34%)、文房用品类(153人,占比32%),喜欢文创食品的最少(74人,占比16 %)。
图1 喜欢文创用品的品类
3.了解北大文创途径
通过北大文创公众号了解的最多(236人,占比50%),接下来是通过同学安利的(180人,占比38%)、通过北大讲堂公众号的(149人,占比32%)、通过北大文创招牌的(122人,占比26%);另有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88人(占比19%)。
图2 了解文创产品的途径
4.是否在北大文创线上专营店购物过
296人购物过,占比63% ;175人没有,占比37%。
图3 是否在线上文创店购物
5.可以接受的文创产品的单价
100元以下299人,占比63%;100-200元130人,占比28%;200-300元22人,占比5%;300元以上20人,占比4%。
图4 文创产品单价的接受程度
6.逛文创店的原因
送人礼物的最多(338人,占比72%),接下来是自己需要(311人,占比66%)、随便逛逛(163人,占比35%)、和同学一起(131人,占比28%)。
图5 逛文创店的原因
7.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
实用性(180人,占比38%)>创意(160人,占比34%)>外观(80人,占比17%)>价格(41人,占比9%)>其他(10人,占比2%)。
图6 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
8.现有的文创用品能否满足需求
230人认为能满足(占比49%),219人认为不完全能(占比46%),22人认为不能(占比5%)。
图7 现有文创用品能否满足需求
9.对文创用品的建议
产品出新301人(占比64%),实用价值262人(占比56%),产品颜值176人(占比37%),质量提升171人(占比36%)。
图8 文创用品的建议
10.具体建议
除产品要更有创意、兼具实用性、推陈出新、避免断货、丰富种类、保证质量等常规建议外,另有比较有价值的建议如下:
(1)希望能深挖北大的历史人文价值,充分将文创与北大的文化和精神融合;
(2)可以平价和溢价商品共同服务不同收入人群;
(3)建议创意上多开发一点园子里不那么典型的景点,有很多地方都很好看可以被放进文创设计;
(4)可以在推出之前让同学投票;
(5)和知名品牌潮牌联名,出一些高品质衣服;
(6)可以多举办文创大赛来加速产品更新。并且建议请专业人士把关提升审美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到,高校文创除了天然获得师生校友关注外,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消费者对高校文创的性价比要求和设计创意要求不断提高,更加重视实用性,更加有参与意识和品牌意识,消费中的“朋辈认同”和“悦己意识”较为突出。此外,线上已成为消费者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线上消费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文创产品是高校精神文化中提炼出的核心信息的物质载体,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文化的渗透力与影响力,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和体现。应该说,文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承载、传达大学精神的一项文化事业。但实际上,文创在高校整体工作中普遍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关注度不高,资源投入有限,甚至有的高校并无开展文创工作的部门、团队和机制。不少高校很大程度上仍将文创产品等同为简单的校园纪念品或礼品,对其在学校文化内涵展示和大学精神传播中的作用不够重视。而且随着文创产品市场的壮大,文创工作的经济价值往往更加受到关注,其蕴含的“以物化文、以文化人”的社会价值则时常被忽视。由于学校对于文创工作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相对不足,文创在空间拓展、机制理顺、创意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不利于可持续良性发展。
高校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来源于高校历史、人文、风物、建筑、标识、理念等文化符号,均属于无形资产范畴。当前,高校文创产品已成为侵权行为的重灾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严重影响了高校无形资产保护。除了市场机制不规范、监管不严格等社会营商环境问题外,学校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不强也是重要原因。由于文创侵权现象背后原因复杂,涉及人员多,线索零散,金额普遍不是特别巨大,而且很多消费者贪图便宜、知假买假,在此情况下,学校维权成本较大,长期处于基本放任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线上线下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的现象。
文创开发就是要以特殊创意将文化内涵体现在特定产品上。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及创意表现还未形成明显特色和系统体系,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对高校文化IP元素挖掘和体现不够,浅表性标志标识体现较多,深层文化元素与产品结合较少,难以展示各校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传承。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创开发涉及文化元素和符号提炼、产品创意体现,以及平面设计、3D设计、工业设计等,高校文创团队一般难以招募和负担大量不同特色的成熟设计师,大多依赖与校外有一定实力的供货商合作进行产品开发。这些供货商大多对学校独有的文化内涵理解有限,对学校深度文化元素挖掘不足,产品设计有较强的路径依赖,难以实现创意设计的突破和差异化。同时,由于学校事业单位性质和制度要求,校内单位的文创开发回报机制难以建立,造成一些具有成熟文化IP和创意设计开发能力的院系部门参与意愿不高,这也使得文创创意来源单一化问题难以有效破解。
文创产品承载着文化IP具现化的功能。与博物馆、旅游景区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不同,高校文化IP天然具有教育属性,其调性本身就存在着与商业色彩的矛盾,在开发使用中需要慎之又慎,避免过度商业化。而与之相关联的,对于承载着高校文化IP的文创产品而言,要做大规模、做强效应、做高利润,必须拓宽销售渠道,加强营销策划,寻求“破圈效应”,但同时,对于过度商业化的顾虑又束缚了高校文创营销推广的形式与力度。以北大为例,尽管当前已经开设了燕园店和蔚秀园店,利用微信小程序搭建了“北大文创”线上商城,开通了公众号开展宣传推广;但总体而言,门店面积有限,主流电商平台官方店铺缺失,营销渠道和受众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如果不能采取更多商业手段和渠道,其文创规模和影响很难得到更大突破。
文创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得到高校重视和支持,做好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与统筹,吸纳更多力量投入到文化IP的挖掘开发和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工作中,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从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上推动高校文创事业发展。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高校文创应当充分明确自身作为高校精神文化展示传播平台的定位,立足于对学校历史底蕴、文化内涵、校园特色、发展成就、未来图景等的深入挖掘和生动体现,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因子,讲好文创产品的高校故事,在传播中发挥精神联结和情感表达的纽带作用,对内唤醒师生校友的爱校情结,增强其归属感和自豪感,对外增进社会受众对高校精神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提升高校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文创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学校形象工程和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关注和支持,为其社会价值的发挥提供空间,使其在更多方面助力学校整体事业发展。
文创产品既是对学校无形资产的使用,同时也通过对学校文化形象的丰富推动了无形资产的提升。文创产品通过市场行为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学校无形资产变现的过程。为维护高校无形资产,打击文创产品市场乱象,应加大力量制止不良商贩的侵权行为,通过法律武器维护高校权益。在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同时,加强对正版产品的宣传推广,以质优物美的产品占领市场,推动市场份额和经济收益的稳步增长,努力使高校文创成为学校增加收入的来源之一,实现学校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文创开发需要汇集智慧,开拓思路,挖掘学校不同侧面的文化体现和符号,仅靠某个校内单位自身的力量难以持续性地深入开发高校文化IP、源源不断地推出独具特色的创意产品。因此,为了推动校内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减少矛盾、促进工作,应当打破部门边界,在校园内建立文创工作的开放生态体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系统。校内单位师生可通过提供素材、参与设计等方式参加文创开发,或者提出定制需求,从供给侧入手提高校园内流通文创产品的品质。同时,通过开设文创设计相关课程、举办创意大赛等,培养和挖掘校内设计人才,并将其设计创意体现在实际文创产品中。高校应在财务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给予校内单位或个人一定形式的回报,从而激发校内单位和师生参与的热情,加大文创开发的校内力量,建立文创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为高校文创品质的持续提升夯实基础。
由于审美水平、需求动机、消费能力的差异,文创产品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基于客户导向不断丰富产品体系。考虑到消费者身份差异和使用用途差别,产品要涵盖“高、中、低”不同档次和“大、中、小”不同类型,综合体现高校文创的文化性、艺术性、收藏性、观赏性、实用性等。为此,要梳理现有产品条线,做到精准定位,定向拓展。对于品类过于繁杂的条线,要去粗取精;对于品类不足的条线,要在了解文创市场,把握产品潮流的基础上,对主流产品及时予以引进。同时,要加大对高科技、新技术产品的挖掘开发力度,特别是体现高校研究成果的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控,由于产品质量与成本密切关联,受到材质、工艺、创意等多方面影响,因此要加强与供应链末端生产厂商的联系与合作,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在同档次产品中确保质量过硬,做到物有所值。
在商品与服务消费趋势逐渐饱和的背景下,消费体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文创服务除了要考虑产品实用性、美观性、创意性等因素外,还要重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消费感受和社交娱乐体验。长期来看,高校文创需要学习国外高校经验,在校内设置集文创展示销售、休闲交流、文化活动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体验空间,从空间布局、装潢、产品摆放等细节上展现品位,同时可以在毕业、迎新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快闪、展览等主题活动,打造宣传记忆点,提升消费体验感,增强高校文创知名度。
文创发展需要规模效应,需要扩大受众覆盖面。随着文创工作的开展,要在校内逐步建立推动文创做大做强的共识,探索商业化程度的平衡点。为此,高校可尝试与国内博物馆等推出联名产品,通过共同销售在丰富产品品类的同时打开经营渠道。在大众接受度较强后,适时入驻主流电商平台,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经营效益。同时,改变“等客上门”的状态,适度开展营销活动,适应当下流行的新媒体环境,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渠道,建立线上线下宣传矩阵,运用多种新媒介进行营销推广,提高客户触达率,增加受众群体,使高校文创收获更多社会认知度和大众关注度。
文创品牌的打造就是为产品建立系统,让每个产品都有特殊ID,体现特定文化内涵,吸引受众群体。当受众产生记忆点后,文创产品的影响力会慢慢扩大,形成品牌效应,提升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成体系的产品是品牌打造的基础,需要进行策划梳理和包装。而在产品基础上,品牌自身的形象设计与标识符号也是强化受众记忆的重要环节。为此,要提高品牌意识,对高校文创进行品牌商标设计与注册,用以区分其他渠道的文创产品,同时要逐步统一产品信息表述,加强文创LOGO的显示度,让受众建立对高校文创品牌的形象认知。通过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共同推动,树立高校文创品牌,让文创真正成为高校精神文化形象展示和传播的载体。
[1]郑佳鑫,龚钰舜,黄玉婷.高校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J].品牌与标准化,2021(01):97 -99.
[2][3]张陆园,梁悦瞳.高校文创品牌的塑造策略、现存问题与提升路径[J].传媒论坛,2022, 05(23):98-92.
(责任编辑:胡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