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华
(内蒙古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举措。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实现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2]。“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本课程开展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使学生能够在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美学修养等的熏陶下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成长为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于我国服装服饰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集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是与“服装设计方法”、“服装人体工学”、“服装CAD”、“服装材料学”和“服装制作工艺”等服装专业课程相交叉的专业主干课程。新时代背景下深化“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美学修养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有利于加强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3]。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还体现执着、细致、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剖析纸样结构与人体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实现了服装从二维版型到三维成衣造型的转变,是对不同服装立体款式进行平面展示的过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做到专一、专注、专研、专业,熟练掌握准确的人体测量方法、规范的制图标准,深入了解人体各部位比例和服装号型标准,熟练运用典型服装的纸样设计原理与方法,做到通晓规律、善于变化、精于运用。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在对服装结构图尺寸和线条的精准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服装结构的精妙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服装设计重要的灵感来源,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更有利于把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4]。“服装结构设计”课程通过讲授古代服装设计中“节物惜用”的朴实思想和“物尽其用”的节约观念,加深学生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理解;通过剖析中国传统服饰结构特点,将富有东方韵味的旗袍、中山装等服装结构融入教学内容,唤醒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热爱。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2008年,蒙古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校(内蒙古艺术学院)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引入蒙古族服装结构设计,深入挖掘蒙古族深厚的文化精髓和艺术积淀,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服装专业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岗位职业素养相结合,重视服装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素养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将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创新进取的积极面貌、追求卓越的职业情怀贯穿于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服装结构图绘制属于严谨的技术性工作,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是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5]。因此,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中提升职业素养。
美学修养是个体根据时代、社会的价值观倾向,对美的观念进行吸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6]。美学修养对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素养。“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省量的分配、褶的处理需要借助制版师的美学修养;同时,制版师也要经常与设计师沟通理论,学习借鉴先进的版型技术,论证款式设计的合理性、工艺设计的可操作性。“服装结构设计”课程贯通古今、融汇中外,从服装结构设计原理及方法的比较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世界服装文化及技术的多样性,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服饰艺术及技术的丰富性。通过课堂上欣赏顶级服装品牌设计作品,激发学生对品牌之核、设计之美、版型之规、工艺之道的热爱;在完成精准的量体工作、绘制服装工业样版、制作精良的服装成衣流程中,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去认识美、创造美、传播美[7],真正形成对于美和艺术的热爱。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全面推进思政建设,从增设思政教学目标、建立思政教学团队、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成果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既要体现专业技能要求的培养,又要体现课程思政的教育要求,突出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引领思想教育[8]。一方面,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准确测量人体部位尺寸、合理设定部位松量、依据制图规范完成系列服装款式纸样设计等环节,提升学生服装结构设计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价值引领、技能提升、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服饰文化融入“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助推课堂教学从知识性教学向立体化育人的升级。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服饰演变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造物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结合当今国际时尚行业发展形势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注、耐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塑造学生终身学习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促使其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思路,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是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打破以往专业教师、思政辅导员个人“单一式作战”的教学惯性思维,突出双方“协作式作战”在专业思政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9]。在师资结构上进行探索创新,促进不同背景的师资队伍深度融合,由跨校高校教师、企业导师、蒙古族服饰非遗传承人、知名设计师校友等共同组成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促进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融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人体测量工具与方法、服装号型标准、裙装和裤装结构设计、领型和袖型结构设计、分类服装(衬衫、西服、风衣等)结构设计、民族(蒙古族)服装结构设计等。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重新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侧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10]。
教学内容增设中国代表性或特色服饰结构案例,如汉服、旗袍等彰显中国特色的服装款式,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甄选内蒙古自治区28个蒙古族部落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蒙古族主体服饰均为袍服,衣长及靴,或单独穿着或与坎肩配套穿着。大部分蒙古族服饰采用“十”字型的平面结构,与中国传统服饰的袍服结构一脉相承[11]。不同部落的蒙古族服饰因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各具特色。将民族服装结构融入“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中学习传统民族服饰中智慧的结构特征与观念,开拓设计思维,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服饰文化[12]。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教学法等。如课前组织学生解读上海著名的旗袍制作大师褚宏生几十年如一日的量体、打板、裁衣,终成一代名匠的案例,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通过案例引入、非遗传承人进课堂等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对该课程所需的职业素养进行讨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通过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践行学校+企业“双轨”育人模式,将服装企业真实生产案例作为项目任务,分组模拟成衣生产流程,完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3D虚拟试衣、成衣制作的全过程,将虚拟仿真技术与制版技术相结合,提升学生服装数字化设计能力以及运用新方法应对新挑战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灵活选择多元场域作为授课地点。在当地知名民族服装企业内蒙古布丝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实地开展思政教学。“布丝瑰”是蒙古语中“女性”的意思。布丝瑰集团正如其名字,承担传统元素服装服饰设计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手工艺产品设计开发等主营业务之外,还承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带动妇女创业就业脱贫增收的社会责任。学生在布丝瑰集团不仅能实地调研服装产业链的运营机制,见证“中国智造”的力量,树立大国崛起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而且领会到布丝瑰集团在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服饰文化中所作的努力,在培训妇女手工技能中所发挥的积极影响,由此塑造学生为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和服装服饰产业发展服务的责任意识。内蒙古博物院、中国丝绸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等各类传统服饰博物馆亦是我校开展“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场域,学生在画卷般的中华民族服饰中唤醒内心深处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学习中国慕课平台开设的“中国历代服饰赏析”“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等线上课程,帮助学生探索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中一脉相承的基因图谱。通过服饰文化讲座,帮助学生领会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服饰文化。线下课堂除开展理论知识讲授外,还增设传习实践内容。例如,邀请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巴拉噶日玛和娜仁其其格走进课堂,向学生介绍蒙古族不同部落服饰形制特征及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刺绣文化,学生在一针一线中了解蒙古族民俗、部落文化、历史发展脉络,提高自身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课程评价采取“过程+结果”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对服装结构设计综合知识的掌握、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熟练程度等;“结果”评价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指标,不局限于对学生最终的设计作品的考核,而是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审美也纳入评价因素,提高考查的广度、维度、温度[13],培养既有审美品位又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组成的互评小组,分别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实时获取课程教学效果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改善与提升教学效果。
思政理念融入“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在高等院校艺术类课程思政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讲解中华优秀服饰文化的传承延续与现代服装结构设计技术的更迭,深入挖掘“服装结构设计”课程蕴含的工匠精神,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所呈现的文化自信,体悟服装制版师的职业素养,在精美的服装作品中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与人文素养。通过创新课程思政实施方式,开拓多元思政教学场域,拓展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