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肖 航, 陈 磊, 卢 明, 张光先
(西南大学 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课程的育人作用,多次提及发挥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2-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课程思政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课程观[5],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内容,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6]。
纺织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解决民生问题、美化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9]。纺织类专业是推动纺织工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干专业,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新时代背景下,纺织类专业旨在培养五育协同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工程能力的创新复合型纺织人才。然而,当前纺织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归属感弱、行业认同感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服务本行业的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融合,培养新时代的纺织人才。
思政课程可对纺织类专业学生进行显性思政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然而,在纺织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思政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少,很难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持续引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在纺织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构建“三全育人”体系,通过隐性教育发挥育人功能,显著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自教育部提出新时代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以来,纺织类高校通过重构学生培养方案、组织课程思政培训、开展课程大纲修订等方式,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经过近些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高校纺织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已日趋成熟,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课程思政通过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然而,在纺织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为重,缺乏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以及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有效引领。
课程思政要求在教学中加强价值引领,注重启发性教育,于无声处育人。当前,纺织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此外,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显性的思政内容多游离于课程内容之外,缺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
纺织类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当前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认为教学中附加思政教育会影响教学进度。此外,部分专业教师认为思政教育主要是思政教师的工作,对于“三全育人”的认知还比较粗浅,课程思政意识比较薄弱。
当前,高校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指标体系中,并未设置课程思政相关指标,不利于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激发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原动力不足。此外,高校组织的课程思政相关培训更多偏重于文件解读,缺少对课程思政如何开展的经验交流、教学观摩,不利于教师将课程思政外化于行。
现阶段的课程思政工作中,高校更多地关注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是否有思政教育,忽视了课程思政保障机制的完善性。比如,课程思政建设监督管理办法的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均处于被忽略状态,从而严重制约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应用、推广和辐射。
针对当前纺织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高校可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健全课程思政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围绕政治认同教育、立德树人要求、学生成长需要、纺织行业发展趋势、纺织学科最新进展,深挖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使思政元素在课程中自然生长并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纺织类专业作为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需融入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意识,提升学生的工程伦理决策能力。纺织行业作为高污染行业,课程教学内容中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入节能减排纺织新技术,引导学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培养学生的科技强国责任担当。健全课程内容动态调整机制,将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最新成果、行业实践经验、行业发展新问题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纺织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在教学中适时融入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先进事迹、纺织行业抗疫先进事迹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和政治认同感。
教学方法创新是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实效的关键。教学过程中,纺织类专业教师应当遵循思政教育规律,注重思政的隐性教育和启发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创新性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充分参与课堂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创新创造能力。灵活应用现场式、探究式、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营造对话活跃、研讨和谐的课堂氛围,无形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综合运用MOOC、雨课堂、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拓展教学时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开展团队互助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纺织类专业属于实践性强的专业,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将课程思政延伸到课外活动中。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提升思政育人效果。积极吸引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投入课程思政建设,将纺织行业中的“工匠”“大师”请进课堂,用他们的学识风范、人格魅力、职业素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10],只有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方能保持立德树人的情怀,达到育人育心的目的。纺织类专业教师须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组织纺织类专业教师参加会议、专题讲座、示范培训等形式,使其进一步领会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精神要义,摒弃“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事”的错误认识,为其主动开展课程思政提供重要的思想支撑。充分利用高校及周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参观党性教育基地、聆听党史故事、观看优秀教育影片等形式,使其明确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每位老师责无旁贷的重任,同时也是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情,增强教师基于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责任感。
纺织类专业教师需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只有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才更有能力将知识传授上升到思想、文化的层面,实现价值引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利用时事政治、国计民生、行业发展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迹,建立时代榜样、英雄模范、行业标杆等内容的素材库,以丰富思政教育资源。邀请课程思政名师、知名专家学者,依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学实践示范、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成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工作室,组织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从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设计、思政元素隐性融入等方面,进行教学示范、评析,夯实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方法和实施策略。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以赛促学内化于心,以学促用外化于行,切实解决课程思政教学难题。
严格教材选用标准,在课程资源库资料遴选、教学指南设计环节,邀请校内外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与课程教师共同把关,确保教学材料的科学性、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监督管理办法,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成立课程思政建设督查小组,抽查课程教案、旁听课堂教学、监督课程思政理念执行情况,反馈问题并督促任课教师整改。构建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以学生、同行、教学督导、学院领导为评价主体,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育人质量等方面,对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情况,给予任课教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比如,设置“课程思政教学标兵”“教学名师”“金牌讲习者”等荣誉称号,加大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在评优评奖、绩效考核、项目申报、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权重。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提出为我国高校纺织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高校纺织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本文从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思政意识强化、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以及课程思政保障机制健全等方面入手,对纺织类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策略进行探究,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强烈社会责任感、卓越工程实践能力、出众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时代纺织人才,并为高校相关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