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3-04-19 13:28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依法治国价值观

金 蕊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是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理论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1]174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关键少数”,是党治国理政的储备人才和依靠力量,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源头性举措,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2]重要指示的现实举措,也是高校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使命担当。

一、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法治教育,不仅丰富了法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法理意义,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为全面依法治国输送“源头活水”

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1]5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1]115作为青年群体中的精英分子,大学生党员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后大多会走上管理和领导岗位,成为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学生正处在“拔节抽穗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固化,在学生时期系统开展法治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3]的使命要求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本领、投身法治实践的高素质人才。

2.丰富高校党建内容,提升法治教育工作水平

学生党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为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党建工作重心前移固然重要,而深入持久地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永葆党员本色才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易出现主题宽泛、内容空洞、教育形式单一、“运动式”教育色彩明显等倾向,而传统的法治教育则分散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往往系统性不足,理论深度不够。持续系统、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助于丰富、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高校党建理论,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注入新内容和新动力,也有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和高校法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3.有助于大学生党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人格

习近平总书记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喻指青年正确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性,意味深长。少数党员干部之所以违法乱纪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与长期形成的“权力本位”、“人治”观念和“法律工具主义”意识密不可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受传统文化糟粕和西方伪装“普世价值”影响,加之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多元价值碰撞,青年学生价值观塑造面临着诸多挑战。冠必正,纽必结,在大学生党员即将真正踏入社会之前开展法治教育恰逢其势,正当其时。通过法治教育他们会逐渐强化法治观念和“权利本位”意识,形成法治人格,养成法治习惯,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侵蚀,少走弯路,不犯错误,受益终身。

4.有助于发挥学生党员“头雁效应”,厚植法治文化根基

“头雁领飞,群雁相随”是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理想状态。学生党员多在学生组织或班级任职,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影响力,是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高校针对学生党员重点开展法治教育可以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引领的作用,进而提高全体学生的法治知识学习热情。学生党员在服务同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法外无权、公道正派等法治素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周围学生,会在校园内逐渐形成崇法、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同时,学生党员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可以宣传法治观念、普及法治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践行法治理念,这样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厚植法治文化根基,夯实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

二、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的三个维度

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共同构筑起“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体系。法治价值观塑造是核心和灵魂,为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指引方向,同时,法治价值观又需在有效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这三者相辅相成。

1.法治价值观塑造

法治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对法治效果的追求,一般高于具体的法治体系和法治行为,对于现实法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大学生党员法治价值观是指兼具“大学生”和“共产党员”双重身份的青年群体对法治的根本认识和总体评价,包含情感上认同法治、理性上尊重法治、信念上信仰法治、行动上践行法治几个层面内容[5]。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法治价值观逐渐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习近平法治思想举旗定向,对法治价值观的塑造起到统帅和引领作用。学者们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特征和价值内核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江必新等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合目的性与和正义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现实性与前瞻性、重点论与系统性、守正与创新性等八个方面的统一[6]。黄文艺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严谨的系统思维、深邃的历史眼光、高远的法理境界等七个方面的特征[7]。综合来看,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价值特征可以归纳为鲜明的党性、坚定的人民立场、高度的法治自觉、高远的法理境界、强烈的公平意识、科学的理论品格和明确的实践导向。

大学生党员不仅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成为法治国家建设者的主要依靠者,这就决定了高校应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更具体的内容、更严格的要求进行大学生党员法治价值观塑造。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价值内核塑造学生党员法治价值观应突出以下核心价值:第一,法律至上。法律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享有最高权威,法外无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均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须准确鉴别“党大还是法大”这类伪命题[8],坚定法治立场,规避政治陷阱。第二,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最广泛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法治国家建设效果的最终评判者,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第三,党建引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关系法治建设成败。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9],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保障。第四,权利本位。法治存在的主要价值是限制公权、保障私权。党员干部要抛弃“权力本位”,树立“权利本位”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合法用权,增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第五,公平正义。法律是衡量正义性的标尺,公平正义是法治的基本价值向度。共产党员要公正执法,严格守法,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敢于同丑恶现象作斗争,守住公平正义底线。第六,程序正当。共产党员须精通法治过程,坚守程序正义,在执法和管理工作中摒弃利益牵连和个人偏见,作风民主,公开透明,并主动接受监督。

2.法治知识传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上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2]4为提高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知识传授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为内容,贯穿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全过程,同时要注意教育原则和方法。

(1)讲授内容。习近平法治思想构筑起法治国家建设的四梁八柱,体系完备,内容全面,内涵丰富,其核心要义是“十一个坚持”。从体系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看,前三个“坚持”突出价值引领和政治导向,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性质和方向;第四至第八个“坚持”对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进行系统部署,指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重点环节、主要任务和关键抓手;最后三个“坚持”立足国际国内法治建设环境,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10]。2021 年9 月,《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正式出版发行,成为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和主要素材。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中华优秀法律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治建设成果、国外先进法治文化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和理论滋养,它们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的辅助资料。

(2)开展阶段。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考察阶段为“基础阶段”。此阶段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教学为主要抓手,开设法治教育专题,将法治知识学习考核结果作为进入下一步组织发展的重要参考。预备党员培养阶段为“强化阶段”。在此阶段,高校要在“三会一课”中增加法治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党课,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实践专题党日活动,让学生党员通过调研参观了解法治中国建设现状;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专项学习,同时,开设“法学概论”“民法典”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要求预备党员进行选择性必修。正式党员阶段为“提升阶段”。在此阶段,高校要组织具有政治学、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面向学生党员开展法治建设重点内容专题培训和研讨,指导学生党员开展有关全面依法治国理论、现实热点问题的主题调研和项目申报,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实施原则。其一,“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课外阅读等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党员灌输法治知识,同时注意掌握不同受众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接受程度,因人制宜开展单独辅导,及时补齐短板。其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既要主题鲜明地开展大学生党员法治教育,也要注重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法治元素,发挥协同效应。其三,知识传授与价值启发相结合:在传授大学生党员法治知识的同时注意价值启迪,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改革和讨论、演讲、辩论、情景模拟等参与式学习形式引发对法治的深层思考。其四,内培与外引相结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者、学生工作人员及专业课教师的法治教育能力提升,同时组建立法机构、司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成员组成的外聘教师队伍,形成合力。其五,坚持产出导向:知识传授的目标不仅是掌握法治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法治思维,具备法治能力,须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查学生党员学习效果。

3.法治能力培养

(1)参与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高校须重视法治工作组织领导,构建依法治校制度体系,使学生党员通过党代会、学代会等渠道参与到学校章程制定、规章制度建设和行政决策中来,尤其是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吸纳学生党员到高校党政职能部门任职学生助理,指导学生以“执法者”的身份参与学校规章制度执行和日常管理工作;鼓励学生党员对学校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反馈,让学生感受到公平正义。

(2)投身校园法治建设。高校要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法治知识宣讲团,面向低年级学生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利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地球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主体活动日在校园内开展宪法及相关部门法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由学生党员组建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维权中心,帮助学生理性思考问题,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3)开展校外法治实践活动。高校要将大学生党员法治实践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综合实训实践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党员赴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习实践,参与基层立法讨论、行政执法监督、旁听司法审判等;引导学生党员关注基层法治领域现实热点问题,为问题解决提出立法建议,提高法治领悟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法治知识运用能力;面向群众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活动,营造法治社会良好氛围。

(4)加强学生党员法治组织建设。高校要建设跨专业、跨院系的学生党员法治工作平台,实现多学科领域学生党员的法治知识互补和经验交流。法治工作平台由法学专业背景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内承担校园法治建设工作,对外联系社会机构,获取法治资源,承担一定的法治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独立的法治工作平台与党支部相比可以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和业务内容专门化,提高工作效率,更加有利于学生党员法治能力提升。

(5)注重学生党员自身建设。大学生党员应重视法治能力的自我培养,在立志、勤学、践行等方面下功夫,树立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的理想。一是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积极承担学生干部工作,积极开展校内外法治实践,提高法治工作组织能力;三是要掌握法治话语体系,提高语言、文字规范表达能力,有意识地将自己培养成为符合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依法治国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