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军锋
笔者长期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结合自己对新课标的学习和“双减”政策的理解,现以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例,浅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使课堂教学活动既能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的要求,又能适应当前“双减”政策要求,还能优化课程资源,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流程,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通过因材施教、精准施教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本节课的设计思想力求使教材、课标、课堂、作业设计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有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对每一名教师来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越扎实,教学设计越科学,作业设计越简明,学生才越有可能从繁杂的复习资料、浩瀚的作业题海、枯燥的机械背诵中解脱出来。还学生健体尚美的时间,展现出他们的青春活力,使“双减”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育学生的直接依据,是教育评估与考试的依据,是教师每节课教学的指向标。认识地球家园,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发挥地理课的实践性,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使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这是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优化课程结构,活化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改革,发挥评价功能,这是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整体性以及课程内容的整体性,结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二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必须聚焦重点内容,如对课本内容、教辅资料进行重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活动设计中遵循递进性原则,如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三是在教学方法上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如设置教学情境,巧设问题,先自己探究,再分组合作学习;四是重视教学活动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如研学旅行、野外见习、地理实验。教师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在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忽视课标的学习与研究,导致教学目标过高,教学内容过多,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课堂组织零乱。课堂内外作业繁重,占用了大量时间,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成绩提升缓慢。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就必须从课标研读上下功夫,研读新课标势在必行。一线教师的每节课教学设计都应该先从课标的研读开始。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引领,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总结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新课标解读: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即地形复杂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
2.能结合具体地形区学会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能简单评价我国地形特征。
3.正确理解地形要素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的重要作用,学好地形是学习其他地理要素的关键。
1.认识地形在地理环境要素中的作用,能够结合实例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通过各种途径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初步总结局部地形特征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以及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使其养成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课堂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是完成课标要求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设计的成败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二个环节就是对课程资源的分析。
“中国的地形”教材内容接近五页,包括七幅景观图片、一幅中国地形分布图、一个活动,还有地图册、练习册内容。在一节课上,让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难度很大。学生学习地理“出力不讨好”,教师教地理事倍功半。问题症结在于地理课图像多、信息量大,地理要素之间盘根错节。学好地理要求学生有超强的记忆力,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绘图、识图、填图、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基本能力较好。单纯的死记硬背很难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八年级学生已学习了世界地理,学习中国地理有一定的基础。结合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练习册内容,还有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现状,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做好以下五个环节。
1.播放有关我国五类地形的小视频,说一说我国地形的种类。
2.观察课本中地形的景观图片,说一说五类地形的主要特征。
3.展示课本第23 页“中国地形的分布图”,说一说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位置。
4. 展示课本第24 页“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说一说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的面积比例大小,说一说山区、平原面积的比例差距。
5.观察课本第24 页“山区牧业”“山区旅游业”的景观图片,说一说不同地形类型农业布局特点、发展方向。
教师点拨:“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祖国大好河山多姿多彩,保护环境、保卫每一寸土地是我们的责任,因地制宜是土地利用的原则。
想一想:我国的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比例小,针对山区、平原的地形特点,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应发展哪些农业类型?我国人口数量多,平原面积小,这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言,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这样可以让学生成为土地研究规划的主人和课堂教学的主体,体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的原则要求。
动一动:充分利用课本第25 页的“活动”,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针对这个活动,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两组,布置活动任务。第一组:找出我国山脉的五种走向,并列举具体山脉的名称,把同走向山脉用红线连接,形成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网络图;第二组:完成活动题中第二个题目要求,即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课本第26 页的表格中。
教师点评: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山脉将大地分割成许多网络,高原、平原、盆地就分布在这些网络中。
这一环节是知识的拓展延伸,使知识模块化、系统化,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细化总结,是学生整理笔记的关键。
比一比:一比四大高原的地形特征,二比四大盆地的特色,三比三大平原的分布特征、地形特征、农业特征。
写一写:写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各自的地形特征、环境特色、发展特色;总结我国五种山脉走向及所属山脉名称;概括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辩一辩: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优生的学习潜力,是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可以将学生分成正、反方两大组进行活动。一辩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的优劣,二辩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劣。教师记录辩论的主要观点、论据,然后进行点评,进一步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画一画:一是描画新疆的“三山夹两盆”,二是描画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马蹄形地形分布特征,三是描画黄河流域主要的山脉走向。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学生对典型区域地形区分布的识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识图、绘图技巧,突破地理学习中的地图难关。
要求学生将自己本节课的学习笔记、绘制的图片、活动成果摆放到桌面,然后从第一组学生开始离开座位,有序走动,看一看全班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并且评选出本节课“学习优胜星”“学习进步星”,再由这些学生组建帮扶小组,分组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形成班级的学习合力。
1.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太行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D)
A.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2.既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又是阶梯分界线的是( B)
A.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C.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山脉
D.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3.关于我国的地形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我国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小
B.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我国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阔
D.我国山区面积占土地面积三分之一
4.“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我国地形区是( D)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内蒙古高原
5.我国东部地形区以( B)为主
A.山地、高原、盆地 B.平原、低山、丘陵
C.高原、盆地、丘陵 D.高原、平原、山地
6.山区包括的地形类型是( C)
A.平原、盆地、丘陵
B.盆地、所有高原、山地
C.山地、丘陵、地表崎岖的高原
D.高山、低山、丘陵
7.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平原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B)
A.副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
8.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是( A)
A.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
B.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C.交通方便,有利于经济发展
D.不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9.阅读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区的顺口溜,你知道它们描述的分别是哪个地形区吗?
(1)巍巍苍苍,冰峰千丈;百里悬河,山川相间;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
(2)秃山黄丘,塬峁川墚;沟壑纵横,窑洞成房;陈醋羊汤,晋剧秦腔。(黄土高原)
(3)洼地罗列,山川相间;熔岩地表,结构奇巧。(云贵高原)
(4)昆仑北,天山南,中部塔克拉玛干;艾丁湖,火焰山,北部边缘吐鲁番。(塔里木盆地)
(5)聚宝盆,地势高,矿产丰富任你挑。(柴达木盆地)
(6)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紫色盆地,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7)东西带状,河渠成网;水田连片,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作业设计是重中之重。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作业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有效性。作业设计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控制作业总量,地理作业必须当堂完成;二是精选作业内容,要求基础、典型、递进、综合性强,题型灵活,难度适中;三是丰富作业形式,包括书面作业、地理小实验、小制作;四是把握作业的难度,要充分考虑课标要求、课本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五是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课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学情、考情等进行设计。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使课堂教学活力四射。学课标,明方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教师人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