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进化理论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2023-04-19 10:05:49魏卫霞张玉凤
英语教师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词义隐喻语境

魏卫霞 张玉凤

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砌块,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Brown 1994)。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学习不是简单地记忆单词的音、形、义,应通过词汇学习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当前的词汇学习仍以机械记忆为主,缺少有意义、有深度的教学方法。在意义进化理论框架下,以词汇的意义进化为抓手,实施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词汇教学。

一、词汇意义进化与词汇教学

意义进化理论(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meaning)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提出的,指语言依据人类发展与表达的需要而产生,其意义也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和语境变化而逐步发展。韩礼德(2003)指出,“语言应在历史的语境中被理解,被视为人类进化过程的一部分”。韩礼德提出了意义研究的新范式,强调人类语言在功能语义范畴的进化(周海明 2018)。意义不断地被创造、传递、重塑、拓展和改变,语言的意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意义也不断进化。

词汇的意义进化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意义进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语言意义进化的具体表现。词汇的意义进化指词汇的意义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的发展变化过程(魏卫霞 2022),是词义不断扩充和丰富的过程。词汇意义进化现象应是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理解词汇的意义进化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解释词汇意义进化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认知思维、文化意识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英语课程内容中,词汇的意义在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且词义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程。例如,bridge 在小学阶段的意义是“桥”,在中学阶段,除了具有“桥”的意义外,还有“缩小、弥合、消除”等含义;house 在小学阶段的意义是“房子”,在中学阶段的意义不仅是“房子”,还有“提供住宿或场地”等;head 在小学课本中的意义是“头,头部”,随着学习的深入,其意义扩展为“朝……行进、领导”。在英语课程中,诸如此类的词汇意义进化现象普遍存在。

词汇意义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意义表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也契合皮亚杰(Piaget)提出的“感知意象(Perceptual Image)、表征意象(Representation Image)和概念图式(Conceptual Schema)”(Kenneth M.Lansing 1966)的观点。感知意象是人们在看到事物时的图像,是具象的体验;表征意象指在人们对物体的体验结束后所保留的图像(作为记忆图像),是表象的体验;概念图式是人们以文字的形式在大脑中保留的关于对象的信息材料,是抽象的体验。感知意象和表征意象相对容易理解,概念图式是尤其需要关注的重点,很多时候人们需要通过亲身经验并转变概念才能接受新的事物。

总之,词汇的意义进化在英语学科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英语教材中包含大量意义进化的词汇,其特点是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年级其意义表达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了解词汇意义进化对教师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应指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二、意义进化理论下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一)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词义,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意义的形成过程是人类意识与人类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词汇的意义通过人类积累的丰富经验不断进化。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 1997)十分重视经验的作用,认为“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不论对学习者还是社会,教育都必须以经验为基础——这种经验往往是个人的实际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比如,在理解句子“The building is open to the public and houses a museum of motorcycles and cars.”时,学生会对house 的意义产生疑惑,因为他们对house 的意义通常局限在“房子”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构建房屋图式。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形成了不同的认知。对于“房子”的印象,在学生的大脑中,也许是瓦房,也许是平房,也许是楼房,也许是别墅,有的学生可能会联想到海景房、石头房、竹房、木房等,甚至蒙古包。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房子的主要功能:有的房子是用于居住的,有的房子是用于出租的,还有的房子是用于堆放杂物的。

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house 的意义,教师要借助其不同的感知经验,不仅让其回忆house的形状,还让其体会house 的各种用途。基于对house 这一物体的已有认知,学生在理解house 的抽象意义时更轻松。学生如果能够联想房子的形状与功能,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推测出句子中的house 为动词,意为“提供场地”。通过对学生的已有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师引导其学习词汇的意义,不仅可以使其加深对词义的理解,还可以使其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语言意识和语感。

(二)借助隐喻理解抽象的词义,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词汇的意义进化主要体现在词义的改变上,即词义由具象向抽象的变化。词义进化的过程是学生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而抽象的概念或意义常常需要人们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进行表达。这种用具体意义理解和体验抽象意义的方式被称为隐喻。在小学阶段,名词性单词一般与其对应的物品图片一起出现,在中学阶段再次出现该词汇时往往没有图片的辅助,且词汇的意义让人难以理解。也就是说,在词汇意义进化的高级阶段,词义往往比较抽象、晦涩。抽象的事物或意义给人们的认知带来困难,当凭借已有知识、经验不能理解抽象的意义时,如何把握抽象的意义?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 1999)指出,抽象概念大部分是隐喻的。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具象意义进化为抽象意义的思维桥梁。

在高年级学习阶段,词汇的意义大部分是抽象的,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最熟悉的陌生词,也是常说的熟词生义。例如,单词skirt的常见义项是“短裙、连衣裙”,也有“沿着……的边缘走、绕过”的意思。在句子“I skirted around the field and crossed the bridge.(我沿着田边走,又经过了那座桥。)”中,如何将熟悉的“裙子”的意象与“沿着……的边缘走、绕过”的抽象意义相联系,需要隐喻性想象。人们在挑选裙子时不仅会考虑其款式、颜色、品牌,还有可能考虑裙摆的大小和形状,裙摆的形状是裙子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以上句子中,裙摆形状映射到田间的边缘是隐喻思维过程。用隐喻解释词的抽象意义,是想象、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理解词汇的抽象意义需要隐喻,理解具象意义与抽象意义之间的联系也需要隐喻。具象意义与抽象意义并存是词汇意义进化的结果,对学生理解与记忆词汇构成巨大的挑战。运用隐喻推论具象意义与抽象意义之间的联系,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在高中阶段,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障碍——一词多义现象,其实就是词汇意义进化的产物。例如,bridge 的词义由具象的“桥”到用“绳索”隐喻的桥,再到“桥梁、纽带”及抽象意义“弥合、消除”,体现了词汇的意义进化(魏卫霞2022)。

语言具有隐喻性,且以其隐喻性的本质特点促进人类认知的发展(严世清 2002),而隐喻是语言变化的先导,是语言的先锋(束定芳 2000)。隐喻是富于想象力的理性,用隐喻解释词汇的意义进化,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最终提升其思维品质。

(三)考虑特定的语境或社会文化因素,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

1.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提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单词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语言操练,而是在特定语境中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教育部 2020)。对词汇意义的研究不能脱离人类历史进化的动态语境(周海明2018)。词汇的意义进化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对于中小学师生来说,driver 一词的意义为“司机、驾驶员”,如“He is a good driver.”除此之外,driver 作为名词,还可以译为“推手,助推器”,如“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the real driver of poor health is not so much fatty food,as it is sugar.(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身体不佳的真正推手并非脂肪类食物,而是糖。)”在信息技术领域,driver 指“启动程序”。可见,driver 在不同的语境领域意义相差甚大。在理解词义进化的过程中,应关注语境的提示作用。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语言也随之变化、发展,受影响最大的是词汇。词汇的意义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体现出来的。比如,一般情况下,单词mask 的意义是“面具、面罩、面膜”。但是,为了个人安全防护,人们将口罩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防护物品,这时,mask 就有了“口罩”之意。在这个过程中,mask 的意义在历史语境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又如,单词mouse 最初的意义是“老鼠”,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鼠标”。mouse 的意义进化是在社会发展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鼠标的外形酷似老鼠的外形。

2.通过文化理解词义

语言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约瑟夫·肖尔斯(Joseph Shaules 2019)使用单词Linguaculture 说明“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词汇是语言的核心部分,其意义也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发展、变化与进化的。为了深刻理解词汇的意义进化,不仅要运用已有经验和隐喻,还要置身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和认知特点,继而会产生不同的语言。

文化与语言之间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言语表达,不同的研究领域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和意义,词汇的意义进化遵循文化性原则。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用“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建议学生多吃苹果,以保持身体健康。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每天吃一个苹果就不会有疾病,而不是其他水果?”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答复是“这是固定搭配或者英语俚语”。言外之意就是,学生只需要记住这种语言表达,在写作时能够运用就行,至于为什么这样表达则不重要。其实,在西方文化中,古希腊人认为苹果能使人长寿,才有了“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说法。苹果受到西方人的欢迎,被称作珍宝,有了这种文化背景知识,再理解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就会容易很多。文化知识的学习不限于了解和记忆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发现、判断其背后的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部 2022)。同样一个apple(苹果)的语言符号,对不同的国家和个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是儿童语言能力发育的认知工具(严世清2012),语言与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渗透。英语课程中蕴含大量的中外文化知识。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中西方文化故事的方式解答学生的疑惑,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又能让其比较容易而深刻地理解词义,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其文化意识,发展其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四)综合多种教学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这四个方面不是互相割裂、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的。其中,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还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程晓堂、赵思奇 2016)。利用已有知识经验、隐喻、语境和社会文化等理解词汇的意义进化,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还能够保持其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鼓励其学会自主探究词汇意义的发展,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能力。

结语

词汇的意义进化为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视角,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缓解其因为机械记忆而产生的压力,进一步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及联系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研究词汇的意义进化,能够启迪教师重视词汇教学,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为教师讲授词汇开拓了新的思路。在意义进化的框架下,通过已有知识经验、隐喻的认知方式、语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教学方法理解词汇的意义,能够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词义隐喻语境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26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跟踪导练(三)2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字意与词义
语言与翻译(2014年3期)2014-07-12 10:31:59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