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馨茹,张春玲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9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极其强大的活力。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所追求、形成和坚守的一种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 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 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1]目前“两创”发展面临诸多障碍,为了促进“两创”发展,必然要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拓宽文化传播的平台。
文化总是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文化在国家实力的角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也有利于现代化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在不断地摸索中我国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在不断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怎样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我国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石,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
社会的物质水平会制约文化的发展,21 世纪物质水平较20 世纪有了“质”的提高,在文化的传播方式、文化的表达形式上都有了各方面的创新。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足不出户”地实现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播,所以应利用好现代技术手段,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
中国的现代化,不仅包含经济现代化,还包含文化的现代化。 文化是继承的,也是创新的,文化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历史与当代的统一。 文化的现代化,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变革传统文化”,就必然要重视“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 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人民的“根”和“魂”,是我国的精神成果,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首先,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长征精神”“工匠精神”在当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可以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持续而长久的。 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可以帮助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在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等,为我国的治国理政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不管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还是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世、经济建设等重要思想,不论何时何地都应该重视我国的精神资源和宝贵的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不断地继承、发扬、创新,才能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传统文化,都有其时代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使其永葆生机。
以《论语》为例,它是对我国古代文化成果的总结, 在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论语》所包含的许多思想与智慧对今天仍然具有巨大意义。 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传承是保持其特征、特性的重要手段。 从某种程度上讲,传承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最好、最坚实的继承与发扬。在漫长历史长河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丰富多彩、 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和独特魅力的载体与表现形式, 而这些内容正是其得以延续并不断丰富发展而呈现出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形成与发展中,既吸收借鉴了外来文化的精华, 又进行着创造性的发展。 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 有效地保留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基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强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它必然会对提升文化软实力产生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必须要有一种独特的、 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以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独特资源。 “当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必须明晰当代文化建设实践, 需要弄清楚当今时代需要大力发展的文化的本质内涵。”[5]中华优秀传统的“两创”工作,为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不仅有利于中华文化自身发展, 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的“两创”发展仍然面临障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立身处世、言行举止,似乎无一不体现着中华文化。老祖宗留下的每一件什物,几乎也都浸润着浓郁的中华文化,但是一旦旁人问起来,要你用三言两语准确地概括一下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恐怕多数人都会不知从何说起。 毕竟中华文化支脉庞杂,要想真的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办到。
当前中华文化“两创”的发展面临的一个首要障碍就是对于文化的内涵认识浅显,甚至只是泛泛地去谈论文化。 在整个社会中,对于文化的概念也许有过很多解释, 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清楚地知道文化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使文化内涵过于“空洞化”。只有对文化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经济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会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冲击。
当今社会,人人追求一种“快节奏”,当人们有不认识的字词时, 不再是查阅字典, 而是查阅电子产品, 手机等电子产品可以更加便捷、 迅速地给出答案。 遇到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百度一下”。 虽然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时间, 但是会改变人们的学习习惯,更注重“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 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如此,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群体在学习习惯碎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为了得到“结果”,直接百度相关的信息,而不是去找寻相关资料,静下心去阅读。 同时,市面上层出不穷的App 及短视频的兴起,使人们更倾向于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地铁、公交上随处可见人们在刷抖音短视频等各种App, 久而久之就很难静下心去认真读一本书或者学习一个新领域的知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在碎片化学习的冲击下,很少有人能够潜心研究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两创”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两创”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努力。青年是未来的希望,但是短视频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群体产生诱惑,甚至对他们的价值观塑造产生冲击,会觉得“学习无用”,产生“不如去当主播”等不正确的价值观。 信息时代下的这些冲击无疑会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增加障碍。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两创”的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创”的路径也变得越来越多,如新媒体、短视频、各种App、电影、电视剧等。当代,应借助新媒体和科技等手段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两创”的重要资源。 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如《诗经》《楚辞》及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中国建筑包括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传说神话有嫦娥奔月、梁祝、牛郎织女等。 这些都是几千年文明发展以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创”必不可少的优秀资源,必须加以重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且颇具影响力的瑰宝,能够历久弥新地流传至今。正是基于这种薪火相传, 中华文明才能生生不息地绵延不绝。 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才得以不断创造出璀璨辉煌、历久弥新的奇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必须重视“两创”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8]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活”的文化,既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精神高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不可再生、脆弱、活态流变等特性,同时又依赖于特殊的人文生态环境,因此,对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给予必要的关注,以便它们能够更好地传承。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其生存环境受到空前的冲击,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危、灭亡,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发掘、整理与保护工作。
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展示平台的作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物展示及传承人进行现场制作和表演, 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不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加大财力和人力投入,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让人们耳濡目染地去感受文化,并自觉地保护和传承。个人应当文明参观、文明游览,不可破坏或做有害于遗产的事。从娃娃抓起,从小宣贯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明的知识,从儿时感受先辈的精神,熏陶下一代人更好地去保护文化遗产。 组织相关的展览和表演活动, 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不同形式的文化遗产。还有必须对“两创”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其进行全面的保护与传承, 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我们自己从内心充分地认同本民族文化, 才能提高文化软实力。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也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的发展。科学技术逐渐被人们应用于文化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已经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 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优点,“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表现形式陈旧的文化加以改造, 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9],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科学技术的提高可以创新文化的表达方式,这种“动态”的形式可以使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加鲜活、立体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比如,敦煌博物馆对于文物展览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该馆创新性地向游客推出了虚拟漫游,许多精美的壁画、人物,从纸上“复活”了,游客借助手机就能看到它们向自己迎面走来,让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还有 《清明上河图3.0》 展演是由故宫和凤凰卫视联合打造的节目, 这档节目创新性地借助了4D 全息影像等多种先进科技手段,使《清明上河图》被生动地还原,让游客身处现代看到了北宋时期的市井生活和人文风情,让游客能与《清明上河图》进行多种方式互动,获得深刻而又沉浸的体验感。
以上都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融合的实例, 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是为了增加人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这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的实例, 都在说明一件事——要用发展的理念助力文化传播、 创新文化的表达形式。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的基本原则, 要求文化工作者立足时代浪潮,让传统瑰宝“活”在现在,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 ”[10]如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社会层面得到了广泛关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大众的。 新媒体手段,可以让人们通过电子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一些文化遗产, 比如, 短视频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兴平台,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文化工作者设法进行现场直播,通过直播的方式表演京剧、乐器、耍牙等。 短视频也可以展现出文化工作者背后的不易, 使观众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 多了一份对文化工作者的理解。 同时,通过新媒体手段的传播,会影响到更多的人,让他们对此产生兴趣,成为某项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学生是“两创”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所以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从娃娃抓起。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使学生自觉产生学习兴趣,而不是让他们枯燥地学习文化知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工作是继承发扬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的一种必然选择, 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建设实施的一种必然需要, 更是积极适应世界多元冲击和挑战的一种必要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精神力量,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我国的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同时,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手段,拓宽“两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