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亮亮
(陇东学院 艺术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图像是人们认知甘肃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维 度。从图像维度探究甘肃红色文化,其实是关于甘肃红色图像文化的一种学术研究。 伴随甘肃红色文化的社会化进程, 甘肃红色文化正在发生着一种图像转化与图像发展的形态变迁。 因此, 在当今图像时代,甘肃红色文化图像转化与图像发展问题,依然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学术话题。
图像, 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有研究指出, 图像 “是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媒介”,是“人对世界的把握、想象、象征、信仰、描述、复制”等。可见,图像的至上指涉是文化,尤其指精神文化,因为从本质上讲,人类对世界的把握是精神层面的,图像的作用与功能是认知世界。同样,对于甘肃红色文化而言, 图像是人们认知甘肃红色文化的一种媒介与方式,抑或说,图像是考察甘肃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对于图像的认知, 需要从图像的最基本意涵谈起。“图”指图形,“像”是以“图”为载体的形而上的文化概念。这种对图像的理解,无意中道出了图像的两层意涵: 一是图像的客观属性, 二是图像的主观属性,即“人为性”。 前者主要指涉图像的物质属性,后者主要指涉图像的精神属性,即理论、概念意义上的图像。
从图像视角审视甘肃红色文化, 甘肃红色文化可以分类出一种被称为“甘肃红色图像文化”的文化形态。 依据红色文化的常见分类“红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1],甘肃红色文化同样可以分类为甘肃红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类型。 甘肃红色图像文化指涉这三种类型的甘肃红色文化。首先,指涉甘肃红色物质文化,因为物质文化的“视觉性”特点较为明确,是较为典型的图像文化。譬如,“八路军驻甘办事处旧址、兰州战役遗址、榆中县烈士陵园、高台城战斗遗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南梁革命纪念馆”等,既是甘肃红色物质文化,又是甘肃红色图像文化;其次,指涉甘肃红色精神文化,例如,一些以甘肃红色文化为题材的绘画、电影、电视等艺术,是“视觉性”的精神文化,如电影故事片《豹子湾战斗》《红河激浪》《北斗》《我的青春岁月》,电视连续剧《刘志丹与谢子长》,电视文献纪录片《走进陕甘边根据地》,电视系列专题片《碧血丹心——刘志丹与陕甘红军》,电视文献专题片《南梁纪事》,陇剧《情系南梁》等;最后,指涉甘肃红色制度文化。因为制度文化与图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 制度文化只有转化为物质文化或视觉性的精神文化后, 才有图像文化的“视觉性”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 图像是解读社会的一种文化代码。 正如图像研究者所言,“图像的本质性用途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代码”[2]。 同样,对于甘肃红色文化,它既是甘肃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甘肃社会发展的结果。尤其是甘肃红色图像文化,是甘肃社会的一道重要文化景观。 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红军干部学校旧址、抗大七分校旧址、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 南梁革命纪念馆等,既是甘肃社会的一道重要文化景观,又是较为典型的甘肃红色图像文化。因此,对于甘肃红色图像文化的研究,应该与甘肃社会相结合。 毋庸置疑,在甘肃社会文化视域下考察甘肃红色图像文化,其重要关注点是图像变化。具体言之,甘肃红色文化的“图像转化”与“图像发展”是探究甘肃红色图像文化的重要问题。
提及图像转化,不得不讨论“图像转向”。 “图像转向”是米歇尔图像理论的核心概念。 有研究指出,“图像是一种后语言学的再发现,图像和语言都参与人类的本质建构, 观看与阅读都是具有深度模式的接受行为”[3]。 可见,“图像转向”的逻辑参照是“语言学转向”,它强调图像的主导地位,强调“观看”的本质属性。关于“图像”与“人类对图像的把握”,海德格尔有较为经典的论述:“从本质上看来, 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 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4]这表明,对世界本质的把握,我们可以用“图像的方式”实现。 也就是说,图像不仅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更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思维与观念。 当然,这一观念的形成与“图像时代”[5]的文化语境直接相关。
在“图像时代”的文化语境下,带着“图像转向”的文化思维与观念,探究甘肃红色文化,发现,甘肃红色文化的“图像转化”是较为明显的。
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对全省革命遗址遗迹开展普查,其结果是“截至2009 年,已普查到全省革命遗址遗迹390 处”[6],并编辑成《甘肃革命遗址遗迹要览》一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书的组织结构是“图文相间”,每介绍一处革命遗址遗迹,首先以图片的方式呈现,随后配以相应文字说明。 可以说,该书是一本以“图像”为主体形态的甘肃红色文化专著,因为该书的文字主要是对图像指涉内容的介绍,其描述性特点明显。譬如,在兰州地区的革命遗址遗迹介绍中,作者主要以摄影形式呈现了“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兰州战役遗址”“华林山烈士陵园”“张一悟故居”“张一悟烈士墓”“榆中县烈士陵园”“金崖工委旧址”“中共榆中县委旧址”“兰州战役第一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中共皋榆工委旧址”等红色图像,其文字主要是这些红色图像的介绍与说明。
尽管文化的传播有多种方式,但是,整体上可概括为两种:一是图像的传播方式,二是文字的传播方式。因为文字与图像是人类认识、表征世界的两种主要方式。从图像的传播方式看,甘肃红色文化正在经历着“图像转化”的形态变迁。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图像时代,所谓图像时代,就是客观世界的图像化、人们思维模式的图像化、文化传播媒介的图像化。关于这些“图像化”,甘肃红色文化的影视化、图片化传播,人们用网络、手机、计算机等媒介观看甘肃红色影视的文化实践,是甘肃红色文化发生“图像转化”的实践明证。从文字的传播方式看,当代甘肃红色文化在文字传播过程中, 存在一种文字转化为图像的“图像转化”现象。据统计,“庆阳市搜集、整理的红色民间故事、传说有 2 000 余篇,100 余万字”[7]。 无疑,这些红色民间故事、 传说是以文字文本的形式传播甘肃红色文化的。然而,这些文字文本中的红色民间故事在甘肃红色文化的影视图像中频频出现, 如电视连续剧《刘志丹与谢子长》、系列专题片《碧血丹心——刘志舟与陕甘红军》 等影视图像中的革命人物图像,以及《陇东革命回忆录》《陇东革命斗争故事集》中的革命人物形象与故事,有文字与图像的对应关系。 因此,当代甘肃红色文化在文字传播过程中,存在一种文字转化为图像的“图像转化”现象。
甘肃红色旅游景观文化建设,是甘肃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一大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促使甘肃红色文化发生广泛的“图像转化”形态变迁。 如南梁革命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以及甘肃地区的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景观, 这些文化景观促使甘肃红色文化出现了“图像转化”的形态变迁。
毋庸置疑,甘肃红色文化的图像转化,促进了甘肃红色文化的图像发展。 有研究指出,“我国红色文化空间的发展,是一种可视化空间的再生产”,其发展经过4 个历程:“(1)萌芽期:以文物保存为中心(1931—1949 年);(2)勃兴期:以革命纪念为中心(1949—1982 年);(3)繁荣期。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1983—1999 年);(4)转型期。 以旅游经济为中心(2000—) 。 ”[8]这一研究尽管是对中国红色文化空间发展历程的学术研究,但是,对研究甘肃红色文化的图像发展有重要启示, 也可以将甘肃红色文化的图像发展,概括为3 个阶段。
以甘肃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为中心的原生态红色图像的发展阶段, 其大概时间段是20 世纪20—40年代。1925 年冬,中国共产党甘肃特别支部(简称中共甘肃特支)在兰州成立,张一悟任书记。 张一悟等人的故居与革命用品, 是这一时期形成的最早的甘肃社会红色图像文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在甘肃先后发动和领导了两当兵变、靖远起义、西华池起义、兰州水北门起义等武装起义,这些武装起义旧址, 是这一时期形成的重要图像文化。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各支长征队伍汇聚陇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为甘肃的解放而斗争”“兰州战役与西北解放”“全省各级党委及人民政权的建立”[9]等革命活动,为甘肃社会创建了丰富的图像文化。毋庸置疑,这些红色图像文化是以甘肃红色革命遗址遗迹、 革命党人的生活用品为中心的红色物质图像文化, 是原生态的甘肃红色图像文化。
以甘肃红色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碑、塔、亭为中心的红色景观图像的发展阶段, 其大概时间是20世纪50—80 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革命先烈,在中央与省政府的倡导下,人们在甘肃社会创造了诸多以革命纪念为中心的红色景观图像。 也就是说,红色景观图像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图像文化形态。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碑、塔、亭主要有华林山烈士陵园、榆中县烈士陵园、永昌博物馆近现代史展厅、红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艾黎纪念馆、梨园口战役纪念馆、高台城烈士纪念馆、石窝会议纪念馆、古浪县红西路军烈士陵园、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纪念塔、将帅碑林、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乌兰山革命烈士纪念亭、石马坪烈士陵园、青龙观解放军烈士陵园、 鸳鸯镇红一方面军强渡渭河纪念碑、甘谷烈士陵园、南梁革命纪念馆、山城堡战役纪念馆、 环县烈士陵园、 东老爷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宁县烈士陵园、庆城县烈士陵园、三岔烈士陵园、红军长征三岔纪念馆、西华池烈士陵园、毛泽东《七律·长征》诗碑、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成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徽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临夏市烈士陵园、康乐县革命烈士陵园、广河县堡子山烈士陵园等。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 以文化大众化传播为主要方式的摄影、影视图像的发展阶段,其大概时间是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基于红色文化的思想教育价值, 甘肃红色文化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以文化大众化传播为主要方式的各种类型的红色图像, 其主要形态有摄影图像、影视图像等。 摄影图像方面,在有关甘肃红色文化的各类纸质、电子文本中,插入了大量的以甘肃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碑、塔、亭为内容的摄影图像。 影视图像方面,如革命史诗纪录电影《红星耀甘肃》,电影故事片《浴血誓言》《血战高台》《豹子湾战斗》《白莲花》《北斗》《我们是八路军》,电视连续剧《刘志丹与谢子长》《一个都不能少》,电视文献专题片《南梁纪事》[10],电视连续剧《岁月不流逝》,陇剧《情系南梁》,秦腔现代戏《肝胆祁连》等,均是较为重要的甘肃红色影视图像。
图像,是考察甘肃红色文化,乃至中国红色文化的一个新视角。尤其在“图像时代”的文化语境与“图像转向”的文化观念下,在甘肃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甘肃红色文化发生着一种广泛的“图像转化”与“图像发展”文化形态变迁现象。 甘肃红色文化的“图像转化”主要表现在甘肃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普查、甘肃红色文化的图像传播、甘肃红色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等方面。 甘肃红色文化的“图像发展”是指经过“以甘肃红色革命遗址遗迹为中心”“以甘肃红色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碑、塔、亭为中心”以文化大众化传播为主要方式”的3 个图像发展阶段。
从图像视角对甘肃红色文化进行的学术考察,给予的研究启示主要有三: 一是可以将一些甘肃红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转化为甘肃红色图像文化,运用图像文化的相关理论,重新认识甘肃红色文化;二是可以在“图像时代”的文化语境中,从甘肃的社会发展与甘肃红色文化的关系视角, 重新认识甘肃红色文化, 因为甘肃红色图像文化是甘肃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是对于甘肃红色图像文化的专门研究, 有利于深化甘肃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