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2023-04-19 19:04:41孙苗苗牟春静刘明婷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药制剂儿科

孙苗苗 牟春静 刘明婷(指导老师:刘明婷)

摘 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儿科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中药,通常为纯天然药物。儿科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既可以缓解症状进行“治标”,又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达到“治本”,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中药制剂对儿童副作用相对较小,更有助于身体的调理和恢复。但在用药过程中,患儿及家属往往存在知识的缺乏,从而无法进行科学用药,导致用药不规范。采用干预模式后,仍存在部分不合理问题,医护人员有必要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加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合作,尽量避免中药制剂的不当使用。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与儿科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表明,该类制剂经护理人员更科学有效的干预后,药物在后续治疗过程中,使用效果更加稳定,刺激性更小,从而更容易达到根除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儿科;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

1.概述

中药制剂经中医药理论的结合,以中药制剂为前提,运用现代科学思想,深入分析配置、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临床药物药效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使得中药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其毒性和副作用均较低,能满足人体工程学的需要。在儿科中,清热解毒类的4大中药以颗粒制剂为主。最常用的药物是儿童柴桂退烧顆粒,另外3种药物分别是:儿童豆桥退烧颗粒、清开灵颗粒、儿童三丰退烧颗粒。其最不常用的药物是健儿清解液。这表明,在儿童退烧和解毒药物中,颗粒剂药物使用最广泛。由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生理特征不同,因此器官的发育程度、肾脏排毒代谢的功能也各不相同。由于儿童时期胃肠消化功能未成熟,故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此类药物对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儿童早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而肾功能较差,容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患儿按时保量服药极为重要。正确的给药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药物副作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前提下,应用至儿科。由医生开具医嘱后,护理人员将药物分发给患儿及亲属,并积极指导患儿的正确用药。在患儿服用药物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检查,以确定患儿服用药物的合理性,并对此进行分析。

2.护理干预的措施

2.1亲属宣传教育

服药前,由于患儿家庭受教育程度不同,理解力会有一定偏差,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划分宣教。当护理工作存有一定难度时,可进行纸本健康宣教,通过分发健康教育手册的同时,保证用药的准确时间、用法、等常见问题,并询问亲属是否熟知药物应用是关键。对于年龄较大、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亲属,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口头宣传教育,详细介绍用药时间、用药频率、用药方法及药物使用量,然后让亲属口头复述用药时间、使用量和用药方法等重点问题,最后再次强调用药注意要点,加深家属对药物知识的记忆。

2.2提高患儿配合度

如患儿在服药过程中不配合,则容易引起患儿的呛咳,从而进一步引发恶心和呕吐,并且容易使得药物的摄入剂量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无法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1岁及以下的患儿,口服药物时,可以通过小玩具、播放动画片、音乐等途径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对于学龄前期的儿童,可以进行新事物激励和有效提问,给他们一些彩色贴纸和玩具来吸引,并在服用药物后进行积极的表扬。指导学龄前儿童以特定积极的方式使用药物,从而塑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参与服药的整个过程,包括早期药物的准备,以及用药时机的选择。

2.3交接工作

做好交接班工作,服药前根据医嘱执行单对患儿逐一进行用药指导,服药后通过责任护士进行检查,区分用药状态。并对于有特殊需要的亲属,责任护士进行用药,同时收集数据记录用药的不科学问题。

2.4联合用药指导

我们应该了解患儿的病因、症状及发病机制,在中西医结合的条件下,具体指导用药的正确顺序。注意在用药过程中,因一些中药制剂味道相同,效果相似,在联合使用会导致药效重叠、药量过大等诸多问题。中药处方与西药共用时,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例如,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抗菌效果也不错,不与内酰胺酶、双歧杆菌三联活粉(培肥康)等西药合用。医生和护士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在患儿服药前后,均需对儿童使用的药物进行深入分析,以免造成不合理的药物合用。

3.护理干预效果

经过上述干预模式,发现亲属和患儿在清热解毒中药的使用问题上仍存在不科学的情况,需要对其再次进行对策干预和指导。接下来将要改进医嘱书写的操作流程,规范中药制剂的口服给药,建立中药制剂的使用时间和计量验证准则,粘贴规范用药标识,按照医嘱口服中药,从而提高患儿用药合理化,减少不正确的用药问题。同时,个别患儿在用药的整个过程中,要使用特殊提示和标准用药方法,以避免亲属和儿童对药物标签的错误理解。此外,要提高护理人员对药物使用的把握水平,改进用药和剂量的具体指导方法。同时,护理人员更应加强职业道德理念、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严格执行服药和服药的规章制度,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得到妥善处理。要做到定期分析、总结医院用药的不科学情况,提高护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确保用药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4.小结

综上所述,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护理人员应协助并监督亲属规范用药的个人行为,保证定量的药物及时送到患儿口中,以防止用药错误、漏服和不足,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因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儿使用退热解毒类药仍存在不合理条件。对此,有必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及训练医务人员的评估能力,从来根据患儿的特点制定人性化的宣传教育方法,杜绝不科学的用药等情况。

参考文献:

【1】周鹏,杨晶晶.3种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J].中国药物警戒,2022,19(4):441-445.

【2】韩雪.清热解毒类中药抗病毒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6):10-11.

【3】杨永鹏.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之友,2021(13):277-278.

猜你喜欢
中药制剂儿科
儿科专栏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请为儿科医师设专项补助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缓慢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探讨
中西医联合治疗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分析
纳米药物载体在中药制剂研发中的应用
2013~2014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