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课程思政学研模式初探

2023-04-18 18:55刘晓慧王璐瑶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4期
关键词:学研新闻史知识点

刘晓慧 王璐瑶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当前各高校新闻专业课程中,新闻史大多作为基础核心课程出现,它能帮助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念与职业观念,还有利于抓住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是新闻专业进行思政教学的重要助推力。然而,目前高校新闻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地加入思政内容很可能令新闻史教学雪上加霜。因此,如何将思政与新闻史教学完美融合的同时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课程设置人员来说是十分严峻的考验。

1 “学—研—学”模式构想与理论框架

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有两个目标:一是延长新闻史的课程时间,从而使得知识得到充分展开;二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热情,从而达到思政效果。由此,本文提出搭建“学—研—学”模式,形成“课内—课外—课内”交流互动式的新闻史教学链条,最大限度发挥新闻史课程的思政作用。此模式中,第一个“学”指的是在课堂上,学生吸收并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研”则指学生在课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尤其是进步的、红色的新闻史知识点,在课外以科研方法、探索精神进行扩充,选取资料、挖掘史料、深耕个案,从而初步产生“治学”之感[1];第二个“学”意味着交流学习,即回归课堂,让学生将课下研学的成果在新闻史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交流观点、融会贯通,由此达成最佳学习效果。为方便阐述,下文将“学—研—学”模式简称为学研模式。

李秉德学者在《对于教学论的回顾与前瞻》中提出了教学“七要素”说,旨在考虑教学现象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优化教学模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2]。本文将教师与学生作为课堂双主体,由此出发,阐述教学目的、课程与方法、教学反馈三方面内容,探讨新型教学模式如何实现思政效果。

2 学研模式下新闻史课堂的思政教学目的

进行教学活动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创新新闻史课程教学模式的目的正是让“学”与“研”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乃至研究新闻史课程的自主性,使得课程思政能够做到润物细无声。

2.1 立德树人:让精神得以“传承”

古人言:“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学”方可知晓过去发生的故事,只有了解故事,激发探索的动力,才能深入“研”史,为苍茫的历史尘埃灌入无尽生机。新闻史能作为新闻学的核心学科,正是因为其蕴含着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是恪守行业道德的新闻精神,更是为国为民的人文情怀。

在历史上,有诸多如张季鸾、邹韬奋等英勇奋争的新闻人士,也有《大公报》《新华日报》等在荆棘中摸索前行的报刊,他们为中国新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先辈的引领下,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成为每位新闻学子内心的明灯,学子们有动力、有潜力、有信心传承和发扬新闻精神。同样,了解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坎坷,便是从历史角度理解我国为何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又为何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国情认识,方能培养为国为民的人文情怀。而“学—研—学”课堂模式开展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形成内在动力,以真切了解新闻史课程思政。此种精神火种有利于学生形成诚恳负责的敬业观、为国为民的世界观。

2.2 主动感知:让“冷”知识“热”起来

新闻史知识由“冷”变“热”有两种解释含义:一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五花八门,课上偶然提到的一个冷门的人物或事件,都可能成为学生课下研究的一个有价值的切入点,使之经过探讨后变得“热”起来;二是指尘封于过往的新闻人物与新闻事件,在经历当代学子的真心感悟后所重现的炽热温度,是时代变迁后“传承”所带来的生机。中国新闻事业的诞生与发展伴随着国家内忧外患的沧桑历史,本就是“以史观今”的思想教育史[3]。而“研”的实质,正意味着让新闻史课程中学生的存在感与话语权得到空前提高,当学生在课下通过各类渠道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与自我感悟后,他们将有话可说、有题可做,反映在课堂上就是更高的活跃度,更真挚热烈的情感态度,也正是更好的思政教育。

3 学研模式下新闻史课程思政的方法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关键[4],二者配合方能达到最佳的思政效果。在“七要素”论中,“课程”具体表现在教学计划或者课程方案中,而“方法”则指的是教师在课内外所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在本文中,笔者将二者合并,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角度阐释学研模式下课程与方法的创新表现。

3.1 教师作为核心,创新课程框架

遵循传统教学与翻转式课堂相结合的课堂组织形式。新闻史课上可分为“教师授课—学生分享—点评与交流”3个环节。在教师授课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本人研究经历或业界最新动态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的灵感。而在学生分享阶段,虽然当前许多高校在新闻史课堂中引入了翻转式课堂,但若想发挥其思政课教学效果,还要注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某个话题是否具备了解的价值,二是某个话题是否能让学生联想到更深层的内容,如职业精神、思想指引等。赵云泽教授在翻转式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将中国新闻史课程设计为15个独立的探讨话题[5],以其中的“中国共产党的办报传统是如何形成的”为例,一方面,这个话题与我国当前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息息相关,属于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办报的历史离不开其成立、发展的历史,学生在课下自我研学和课堂分享时能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办报时的初心。

遵循生动故事打动人心的案例展开方式。利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历史,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刻板”知识点背后隐藏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例如,在讲“五四运动”时期的报刊时,主要内容为各地学生团体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全国各地创办了大量白话报。此处知识点相对笼统,如果不加以展开很难在学生心中掀起波澜。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教师在授课时便可将学生创办的新式报刊《新潮》作为故事线索,讲述北大学生文化社团擎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旗而为之作出的巨大奉献与努力,将其作为典型故事点燃学生内心高亢激昂的精神火种。

遵循由浅入深的多层次学习评价标准。在学研模式下,新闻史课程是否能起到应有的思政作用,可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评判:第一层次,学生是否能够学习到过去课堂中所学习不到的内容。学研模式给予了学生拓展知识面的机会,学生是否能从量变积攒到质变,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二层次,学生是否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与鼓舞,这体现在对待具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人物或事件有无时刻秉持敬仰之心,对待饱含争议的话题有无不偏不倚的辩证思考,能否正确分析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因果。第三层次,学生是否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辩证地看待和解决问题,甚至更深层地探索在新闻史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3.2 学生作为关键,主动探索

以微知著,以古观今。新闻史知识点相对繁杂,初学者很难形成一个逻辑清晰的关系网,课程知识还未掌握更不可能谈及所谓课程思政。而在学研模式下,处于初学阶段的学生大可选择“广撒网,多敛鱼”,自我选择知识点。比如教师在讲述《大公报》时,如果仅仅介绍“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会让学生感觉到相对笼统和枯燥,那大可转而寻求细微的切入口,根据1904—1905年《大公报》对日俄战争的报道态度,体会其“联俄”“联日”皆非佳选的基本立场,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公报》所谓的“不党”包含着“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的浓厚情感。如此一来,学生方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如今独立自主的选择是历史的经验,也是一场精彩的思政教育。

深入探索,鼓励实践。学研模式下,学生可选择组队去图书馆、档案馆等地查阅文献、整理资料,透过那记录尘封历史的文字,与过去的伟人心贴心,引发情感的共鸣。除此之外,学生也能选择历史纪念馆、文化展览馆等可获得视听盛宴的实地游览方式,比如想要了解红军长征期间的新闻报纸发展状况,可以根据长征期间发生过的战役,前去纪念馆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事件细节,分析报纸文章的表达方式,从而体会暗含的苦痛和顽强。例如,《大公报》在当年报道湘江战役时以精准的用词将惨痛而壮烈的场面呈现在读者眼前,湘江战役纪念馆对这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学生去该纪念馆进行研学,能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与精神鼓舞,这也是新闻史教学的一项意义所在。

观点交锋,沟通融合。在教师创新课内外学研条件后,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学生都有机会分享心得、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观点上的融合碰撞。比如,在讲到中共中央开始创办政治机关报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问题,即在当时紧急的态势之下,如果学生作为新闻从业者要参与到中共中央政治机关报工作当中,要如何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如何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又要如何进行现实斗争。学生可以分成两组进行观点的交锋,各抒己见,让过去之青年与今日之青年形成思想上的共鸣。接着,教师可引出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对学生百花齐放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还原当时共产党人为之作出的巨大努力。通过以上形式,能够让学生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在交锋中得出历史的答案,最终获得相对完整且有精神启迪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4 学研模式下新闻史课堂思政教学反馈方法

在学研模式下,探索新闻史的教学反馈将会是具有针对性的双向反馈。传统的反馈机制中,对教学的评价往往比较笼统、简洁,形式上也比较单一,无法准确衡量思政效果。而学研模式下,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授课各环节当中,可反馈内容更为丰富。学生经历过,才有话可写、有论可谈。

4.1 细化的反馈内容

反馈方式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形式,但为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反馈,问卷需要按照学研课堂结构分为三部分:教师教学—学生分享—课下研学。不过,问题选项应当更为详细,比如“新闻史课堂印象最深刻的章节是哪些”,选项可以给出章节名称和简短描述,而问到“这个章节让你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什么”,选项可以给出“觉得老师讲得很精彩”“新闻人的职业精神”“感受到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等更为详尽的表述,再以科学分析后的结果来判断课程思政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在问卷中设计主观回答部分,在谈到“你对课程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时,允许学生进行补充和填写,最大限度提高问卷反馈的含金量。

4.2 双向的反馈模式

学研模式下,学生与教师都是课堂的主角,除了学生要针对教师和课堂作出评价,教师同样要对学生进行反馈。教学大纲上所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固定和死板,而学生在课下自我研学后,会及时摄入与时俱进的业界新动态,这能够驱使学生从意想不到的角度重新阐释某一知识点,也会令教师自发地表达特殊的感受或者作为一个倾听者来虚心分享受到的启迪。只有双向反馈、双向互动,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才算真正贯彻了学研模式的“双主体”理念。此外,座谈会也是一种较好的双向反馈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抽签或推选的方式邀请几位学生作为代表,让他们在互相表达自己课程感受的同时适当提出合理建议,并自然而然地聊到课堂中浇灌青年的“精神源泉”,这种双向且亲近的互动方式,将再次增强新闻史课程思政的效果。

5 结语

“学—研—学”模式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新模式,它能够将课堂的时间延续到课外,让课外时间成为学生自己的新闻史第二课堂,增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组织形式、案例展开方式、学习评价标准创新教法,为学生构建适合主动探索研究、主动分享的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自我选择、深入探索,以交流协作的态度参与到新闻史研究当中,抓住机会,主动激发自我才能,形成内在动力。而“学—研—学”课堂模式到底能否得到较好的反馈与评价,则可从“反馈内容”和“反馈模式”两个角度来获取有效的信息,师生结合方能更好地增强课程思政的效果。以上针对学研模式所探索的教学目的、课程与方法研究以及反馈与评价三项内容,笔者均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了一些设想和分析,更多的探讨还需在今后新闻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与完善,从而进一步增强新闻史课程思政效果。

猜你喜欢
学研新闻史知识点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学研”教育模式在《畜牧学概论》教学中的思考
社会历史语境下浅析《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的价值
伙伴学研的理念和实践
关于G20 的知识点
“G-E-T”学研型语文课堂生成的类型及导控策略
媒介生存:关于新闻史研究本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