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羽,朱鹏举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长期以来,法国社会中平民阶层与精英阶层的矛盾愈发严重,公众对于平等的追求也更加强烈。作为促进阶层流动的重要手段,教育是法国政府解决阶层矛盾问题的关键领域。其中,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一直是法国民众关注的焦点,是体现法国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认为,社会地位最低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观意愿比客观的机会还要小。[1]经合组织2018 年PISA 测试的结果表明,在法国,有五分之一成绩优异的弱势学生不期望完成高等教育,与其形成对比的是,仅有十三分之一成绩优异的优势学生对其未来的教育期望不高。此外,优势学生的阅读成绩比弱势学生高出107 分,而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差距为88分。这一差距在法国由来已久,早在2009 年的PISA 测试中,在与社会经济地位相关的成绩方面,法国优势学生与弱势学生的差距为110分,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差距为87 分。[2]如何缩小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生与弱势地位学生之间的差距,更好地维持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平性,是法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值得考虑的是,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弱势学生更容易缺乏成功所必需的信息、文化资本、自信心和雄心,在眼界和资源方面均无法与优势学生相比较,这也直接导致两者对于高等教育的态度存在较大差异。[3]教育系统的任务之一是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效获得同样的知识,但是弱势学生在其自身发展上却存在诸多隐藏劣势。根据布尔迪厄的说法,确保知识获取平等的原则首先导致学校“对差异漠不关心”,无论是地理上的、社会层面的还是个人方面的差异。[4]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在法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盛产“精英”、规模较小的大学校(Grande Ecole)与门类齐备、规模庞大的公立大学(Université)似乎以双轨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但是事实上,两种学校在学生录取率方面相差着实悬殊,一向以“严于选拔”著称的大学校通常录取率极低,而一度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公立大学则成为了法国大部分学生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2018年的法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公立大学的入学筛选政策使大部分民众难以接受,法国人民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上述差异背后的不平等,阶层矛盾日益加剧。[5]
近几年来,法国政府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又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及文件,其中主要措施集中于以下两种方面:一是在相关教育资源方面对弱势学生进行支持,针对性改善其所处地区的教育条件;二是在个人发展规划方面为弱势学生提供指导,全方位保障其所掌握信息的准确与多元。这些措施旨在为法国弱势学生提供完成高等教育所需的机会和条件,增长其在个人发展方面所欠缺的抱负与决心,从而更好地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公平。
2.1.1 补足缺口:地方教育支持计划的开展
教育公平性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程度和国家的发展速度,作为教育强国之一的法国对此更是高度重视。早在1981年,法国政府便已开始实施“教育优先区”(Réseau d’éducation prioritaire,REP)政策,以实现缩小群体差距、保证教育平等的目的。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和多个阶段的调整之后,这一政策已经逐步完善,并成为法国达成教育公平目标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但是从作用范围的角度分析,其覆盖的对象仍十分有限,主要集中于大城市郊区的学校,对于一些职业高中、乡村学校以及孤儿学校等同样面临困难处境的学校缺乏关注。
为了弥补“教育优先区”政策覆盖范围的不足,法国国家教育、青年与体育部(以下简称“教育部”)于2020 年11 月24 日发布了2021 年秋季开始试运行地方教育支持计划(Contrats locaux d’accom‐pagnement,CLA)的消息。该计划初期只在艾克斯-马赛、里尔和南特三个学区实施,原因是此三者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社会、地理和经济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试验性。该计划的目的是使教育支持能更好地符合当地情况,考虑到地区和受众的多样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应对农村及其周边地区的困难,更有效地解决孤儿学校和部分职业高中存在的问题。
此项计划是在与“教育优先区”政策的各位参与者以及相关政府人员会面后协同商定的,是对于“教育优先区”政策的必要发展与补充。在试运行过程中,由总检查局(Inspection générale)、有关学区区长(Recteur)以及中央行政部门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其进行全年指导。[6]
地方教育支持计划的开展使法国对于弱势学生群体的帮扶体系更加完善,对于帮扶对象的覆盖更加全面,使需要帮助的学生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条件,保障了其未来发展的公平性,从宏观角度保障了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工作的顺利进行。
2.1.2 因情施策:“农村教育区”计划的实施
在法国,至少在中学结束以前,农村学校的普遍特点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良好,但是在教育抱负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方面逊色于城市或城郊地区的学生。其中关键的原因是其所处位置偏僻,教育资源有限,学生无法得到参与培训或者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更无法得到对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所接触的各类机会有限,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匮乏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村学生无法实现其在学术上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抱负。
为了解决农村学生面临的上述问题,法国政府提出并开展了“农村教育区”(Les Territoires éduca‐tifs ruraux)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为生长在农村地区的儿童与青少年提供全时段的教育教学支持,并在教育部的带领下,为各农村教育区存在的多种问题提出个性化的解决办法。此项计划共选取了23个试点地区。在结构组成方面,一个农村教育区是由至少一所中学与该中学的附属学校共同形成的网络构成;在地理区域方面,各农村教育区以所涵盖的生活区为其划定范围,并可辐射至学校所在社区以外。
农村教育区构成了以农村学校为核心的合作网络,服务于该区域内的多项教育项目,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抱负,助力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出于“量体裁衣”原则的考虑,由于每个农村教育区的特点、问题以及需求都不相同,其各自的项目内容和项目进行顺序也可能有所不同。[7]该计划于2021 年1 月起开始实施,由国家指导委员会对23个试验区进行监督。根据法国教育部消息,针对“农村教育区”计划的试实施情况已经形成了阶段性进展报告。报告显示目前计划的相关参与者之间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伙伴关系,并且共同建立起了适应该计划进行的完备组织体系,同时也指出了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后续进行计划的改进提供了参考。[8]
“农村教育区”计划的实施以“因地制宜”的方式切实地改善了农村地区学生的教育条件,有效地减小了其与条件先进地区学生的平台差距,为其能够平等地步入高等教育阶段,合理地规划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2.1 政策引导:生涯规划教育国家参考标准的颁布
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对于每一名面临选择的学生来说,及时而专业的规划指导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国家和大区间在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的共同原则和责任分工,使部门之间的合作更加协调有序,法国政府出台了《国家及大区就中小学生、公立大学学生及学徒制学生生涯规划信息及指导的国家参考标准》(Cadre national de référence relatif à la mise en œuvre des compétences de l’État et des régions en matière d’information et d’orientation pour les publics scolaire,étudiant et ap‐prenti,以下简称《国家参考标准》)。
该《国家参考标准》定义了国家及大区行动的具体协调方法,并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情况和具体教育条件规定了各教育参与者的角色与任务。其目的是保证地区当局开展的生涯规划教育行动与学生在所处学业阶段的指导需求相适应,使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生涯规划信息,在个性化指导下顺利完成学业规划,成功做好职业选择。
《国家参考标准》所致力于达成的目标具有全方位多领域性,通过在国家、地区和个人层面应用指导政策对法国的社会、教育和经济领域均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在社会领域旨在鼓励阶层和地域流动,解除人们的自我禁锢;增强国家凝聚性,与地域间不平等作斗争;消灭性别歧视,瓦解人们对于性别方面存在的刻板印象;帮助弱势群体,给予有障碍学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教育领域旨在为所有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指导,发挥学校引导作用;健全生涯教育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人责任感;保证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的连续性,减少辍学现象;支持高中不分科,便于学生逐渐进行自主的方向选择。在经济领域旨在增强就业者的职业适应性,使人才培养切实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以适应经济变革。
为达成上述目标,相关部门在行动过程中会尽可能了解每位学生的个人需求,做好每一位参与者的任务分配,确保整个指导体系分工清晰,结构完备。同时,这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国家地区合作模式为学生及时有效地获取指导信息创造了条件。
该《国家参考标准》的提出是依据于2018 年9月5 日法国出台的关于自由选择职业的《第771 号法令》的内容。法令允许教育的不同参与者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进行互补,实现国家地区层面的能力共享,达到顶层设计与底层建设的有效结合。此外,为表示对于生涯规划教育项目的支持,各学校不再采取以往利用分散时间进行生涯教育的方式,而是在学生的课程表内专门设置“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好地保障了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9]
生涯规划教育国家参考标准的颁布是由政府部门发力,从全面布局的角度为弱势学生提供的获取各类信息的有力保障,其以个性化指导为核心的理念为后续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并且成功地弥补了弱势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道路上的信息劣势。
2.2.2 多方支持:“成功的绳索”系列计划的推出
“成功的绳索”(Cordées de la réussite)计划最早于2008 年11 月启动,目的是保证法国高等教育公平性,帮助弱势学生克服心理和文化障碍,提升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抱负和决心。该计划基于学校之间团结一致的原则,成为了加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与职场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形成了一条由高等教育机构和中学机构共同组成的绳索,并且在中学机构里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来自于弱势背景的学生。在计划中,将由公立大学、大学校、大学校预科班等构成的高等教育机构称为“绳头”,将由初中和各类高中构成的中学机构称为“系绳”机构,“绳头”与“系绳”机构之间紧密相连,合力打造出一条助力学生通往成功的绳索。[10]
在行动方式方面,该计划主要以个人辅导或小组辅导的形式对弱势学生进行帮扶。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会协助所服务的学生寻找培训途径以及发现求职机会,推动年轻人学习一些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成功的绳索”计划还可以动员教师团队的参与,但事实上辅导更多是由一些学生志愿者来提供,他们从自身所在的高等教育机构了解这些信息。并且由学生志愿者来进行辅导更容易建立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双方年龄差距的缩小可以使计划进行得更加顺利。
在2016 学年开始时实施的“卓越之路”(Par‐cours d’excellence)计划是对于“成功的绳索”计划的补充,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未来规划的指导,以构建卓越的个人发展路径。该计划还提供教师的集体辅导和贯穿学生整个高中教育过程的个性化服务,旨在培养学生学业上的雄心,提高其所掌握信息的丰富性和拓宽其所学知识的广度。
在2020 学年伊始,“成功的绳索”计划和“卓越之路”计划合并为新一代的“成功的绳索”计划。作为法国为应对疫情影响而推出的“复兴计划”(Plan de relance)的一部分,新一代“成功的绳索”(Cordées de la réussite de nouvelle generation)计划得到了1000 万欧元的拨款支持。该计划旨在使方向指导成为确保机会平等的真正杠杆。主要的服务群体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初高中学生和职业高中学生,通过从初中三年级到高中一直到高等教育阶段的持续辅导来激发学生在学业发展上的雄心壮志。这种在方向选择上持续而渐进的引导节奏,能够为每名学生提供合理完成未来规划的条件,无论是对于学业还是职业的追求。
同时,该计划也鼓励所有学生,尤其是那些不敢自发行动的学生参与其中,并特别注意充分包容有障碍的学生。在每个相关机构的同一年龄组中,至少30%的学生必须在每个学年开始时从该系统中受益。除了在指导方面的支持之外,数字工具的使用也确保了在新冠疫情期间学生远程学习的连续性,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另外,为了确保达到计划目标,该计划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流动体验机会,让其能够接触自己不熟悉的技能和专业领域;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参加演讲等公开文化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11]在外界帮扶方面,该计划得到了很多公共和私营部门专业人士的帮助,并且通过动员相关的国家教育协会和基金会,呼吁更多领域的人士参与其中,多方支持计划顺利进行。
教师尤其是校长的大力参与对于该项目的开展至关重要,原因是学校不仅要确定该计划对哪些学生有益,还要确定每个学生的需求,这是计划的起点建设环节,对后续行动的开展起着引导作用。同时,教学团队与在该项目中工作的教育心理学家之间的联系使得这种引导走向了正确的方向,争取学生家庭的支持也对计划的实现十分有益。[12]
“成功的绳索”系列计划是多部门联合行动,以各层级层层相扣的模式为弱势学生提供全程性服务的合作性计划。多方合力促进学生实现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平稳过渡,帮助弱势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2.2.3 精准结对:“一个年轻人,一个导师”计划的施行
导师制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育制度,一般表现为导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常见的有本科生导师制和研究生导师制。值得关注的是,法国政府于2021 年3 月1 日施行了一项“新”的导师制计划,即“一个年轻人,一个导师”(1 jeune,1 mentor)计划。该计划的“新”一方面体现在这是法国首个推动导师制发展的政府计划,另一方面在于其“导师”与“学生”的来源及组合途径的特殊性。按照计划的规定,无论是想寻求帮助与建议的“学生”还是希望为他人提供指导的“导师”,都需要统一在该计划专用的官方网站1jeune1solution.gouv.fr 上进行注册。这些“学生”的年龄在30岁以下,可能正面临着学业选择或者职业规划的某种困境,急需得到有经验前辈的指导;“导师”们可能是掌握一定学习心得和专业知识的学生,是正在积极拼搏的在职工作者,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也可能是已经拥有丰富阅历的退休人员。每一名“学生”在注册时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并注明自己需要得到帮助的类型;每位“导师”也需要实名注册,提供相应的个人信息,选择自己可以指导的领域并阐述自己参与此项计划的原因。除此以外,法国政府提倡各类公司参与此项指导计划,为员工们提供与年轻人结成小组的机会,并由专门从事指导的机构对其进行监督。这有助于提升员工们的某些技能,例如合作能力、倾听能力和提出有效建议的能力,提高员工的个人成就感以及整个公司的业务水平。[13]
指导是“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个人承诺,基于双方的信任和相互尊重。该计划由国家进行筹划并加以推行,同时指导是长期的,每一组结对的导师和年轻人每个月需要有几个小时的会面,指导时间至少为六个月,并且由专门的协会进行监督,以保证双方权益受到保护。该计划秉持着“双方受益”的原则,不仅致力于解决年轻人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扰,也为提供指导的人带来助人为乐的快乐、为社会服务的荣誉以及不断学习的机会。
一个年轻人,一个导师,按需组合,精准指导。在导师的陪伴下走向成功,是这项计划的基本理念,也是保障弱势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平等拥有发展机会的重要措施。
在法国,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在接受并完成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方面可能存在两种困境。一种是客观困境,即弱势学生通常面临着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一般,教育资源有限,信息渠道闭塞等客观问题,这些问题在外部限制了其对于高等教育的选择;另一种是主观困境,即部分弱势学生对个人的发展缺乏信心和抱负,在进行未来规划时目标偏低或缺乏远见,甚至在自身学习能力足够强的情况下,依然缺乏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前者是表层性问题,法国政府统筹规划,从学生重点需求入手进行了系统化解决;后者是深层次问题,法国教育相关部门仔细剖析,从根本原因切入帮助学生突破了心理层面的障碍。
3.1.1 落实政策支持,破除“地域”“资源”双壁垒
法国地方教育支持计划的开展是对于“优先教育区”政策的补充,使教育公平政策的范围更加全面;“农村教育区”计划的实施因地制宜地为农村学生提供了参与培训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使其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进入高等教育。这两项计划的实施一方面在地理位置层面完成了对于城市郊区学校和农村地区学校的全覆盖,解决了弱势学生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劣势而面临的教育条件落后等问题,缩小了与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为其公平地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以及机会资源的供给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基础,使弱势学生有机会走出所在地域,不再受到当地情况的限制,拥有个人发展的新平台。这两项计划有效地避免了当地学生因为地域问题和资源问题而发展受限,成功地破除了“地域”和“资源”方面的双重壁垒。
3.1.2 着力信息供给,克服“无助”“迷茫”双障碍
法国生涯规划教育国家参考标准的颁布成功地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减少了弱势学生因为所掌握的信息量的不足以及所处阶层眼界的限制而出现的“无助”现象。“成功的绳索”计划也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阻隔打通,为弱势学生从中学到大学乃至进入职业生涯提供更多的帮助,全程进行个性化指导,为其打造出一条通往成功之路的绳索。“一个年轻人,一个导师”计划以搭建网上服务平台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求助路径,并为其匹配相应的指导人员,最大限度避免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发生迷茫无措的现象。以上三项措施均从信息供给角度着力,帮助弱势学生走出自身的局限性,克服了其在专业选择以及高等教育规划方面存在的“无助”“迷茫”等障碍。
3.2.1 完备外在条件,建立学生内在自信
无论是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倾斜化帮扶,还是对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指导,法国政府都在致力于改善弱势学生的外在条件,提高这些学生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资本,保证其公平地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缺乏外在条件支持的情况下,很多弱势学生已经在心理上遭受了打压,不敢直面自己的现状,在很多方面缺乏信心,即使在有条件成功的情况下也会轻易放弃,即使清楚其中的弊端,依然倾向于停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而当其拥有与优势学生相似的外在条件时,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信心,从而更加正视自己的长处与缺陷,以更加准确地眼光评估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出理性而正确的判断。
3.2.2 增强自身动力,激发学生内在期望
法国政府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符合“内外协同”的理念,即在为弱势学生创造外在平等条件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内部动力。而这种内部动力的产生本质上又来源于其外在条件的改变,当外在条件变好,学生自身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对于成功的定义也会有所变化,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上述学生心理的变化过程契合于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中的“期望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洛姆(Victor H.Vroom)提出的,也被称为“效价-手段-期望理论”。以公式的形式可以解释为“激动力量等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其中激动力量是指个体内在的积极性,类似于上述的“内部动力”,期望值指代个体依据经验判断出的对达到所向往目标的把握度,效价则为该目标的达成为个体自身带来的价值。[14]由此可以判断,当个体对完成一个目标更加有自信,且该目标为其带来的价值更大,其产生的激动力量则更强。
在解决了“地域”“资源”等外在困难之后,法国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了信息供给力度,实现了对于客观困境的突破。弱势学生由此拥有了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对实现自己的未来目标充满信心,更加憧憬于改变现状,上升到更加宽广的平台,内在动力增强。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工作取得的一种由量到质的成效性转变,将会为法国弱势学生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动力。
法国在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方面的措施主要为两大方面:其一是教育资源帮扶方面。法国政府进行了系统化的战略布局,补全了原有政策中存在的漏洞短板,完善了整体层次的政策规划,并对于农村学校、孤儿学校等方面进行精准帮扶,以宏观管理与微观调控相结合的方式为整个教育资源帮扶计划提供了保障。其二是个性化信息指导方面。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一直是法国政府保障弱势学生教育公平性的重要措施。在整个工作进行过程中,法国出台了关于生涯规划教育的国家参考标准,实现了对于该项工作的顶层设计布局,并以个性化指导为核心目标,推进了“成功的绳索”“一个年轻人,一个导师”等一系列辅助措施,实现了顶层设计与底层建设的统一,确保了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全局角度分析,法国政府在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系统清晰,目标明确,做到了整体与部分齐抓,大局与重点兼顾。在对于弱势学生的帮扶方面能够做到“内外兼顾”,从客观条件入手,缓解其内在心理压力,帮助其建立主观自信和内在动力,形成了“政策助力,学生合力”的良好形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工作是细节繁杂而任务量庞大的。面对如此庞杂的措施体系,法国教育部门只能将一些政策的具体实施委托给相关的联合机构,由其对弱势学生进行课堂外干预,以保证帮扶目标的达成,而中央政府则负责资金的分配和发放。但是这些联合机构很多是由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私人行动者构成,其在实施政府颁布的各项计划时考虑的因素众多,因此存在着很多隐藏性的问题。例如由于这些机构的运行多依赖于政府的资助,因而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更注重于帮扶学生的数量,以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忽视了帮扶工作的质量;同时这些联合机构中参与人员的组成复杂多样,异质性很强,在帮扶效果方面差异较大;此外由于机构在活动组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导致政府部门只能通过监督的方式加以约束,对其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则缺乏直接控制。
由此可见,尽管法国政府当前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合力保障高等教育的公平,努力缩小了不同阶层学生之间的发展差距,其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其关注与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