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及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意义

2023-04-18 09:43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社会学恩格斯马克思

丁元竹

一、引言

当前,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学既要深入实地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又要深耕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恩格斯一道观察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类历史的演变秩序、结构特征,展示了他们在社会领域中的智慧。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是发展和完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思想宝库。

1979 年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我国学者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的社会学思想展开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丰富了中国社会学的内容。国内学术界从多个角度研究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包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批判与其社会学思想的关系;把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秘密的系统性分析看作是其社会学思想的具体切入点;对理想社会自由国度的憧憬以及对行动目标的实践性规划被看成是其社会学思想的归宿目标[1]。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逻辑结构严密、科学、完备[2]。马克思关于社会的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哲学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维度上实现了人和自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统一,从而使其社会思想区别于实证社会学并成为社会批判理论的来源[3]。马克思对知识社会学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他关于“生活决定意识”的思想对知识社会学发展影响深远,推动了唯物史观基本命题的扩展、传播和具体化[4]。马克思通过社会结构理论解开了“历史之谜”,开创了社会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国际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学思想高度关注,法国思想大师雷蒙·阿隆(Raymond Aron)认为马克思是社会学家和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学家,通过《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详尽分析是马克思对社会学思想的最大贡献。此外,马克思对“人”“异化”等重大社会理论进行探索[5]。美国著名当代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Lewis A.Coser)把马克思视为社会主义理论家和活动家、伟大的社会预言家,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制度、阶级理论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6]。十九世纪末期,社会学逐渐被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马克思的理论及其社会学思想开始为人们认识[7]。马克思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家,马克思经典著作博大精深[8]。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 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深刻阐述了自己的社会学思想。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中,马克思、恩格斯围绕着资本的特性和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剖析。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马克思都被视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本文换一个视角,从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产生的历史逻辑理解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的理论逻辑,进而探索其思想形成的知识生产逻辑,以期对当前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学有所启迪。

二、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的历史逻辑:工业革命开启和资本主义制度形成

(一)社会大转型:从乡土社会到都市社会

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是人类历史大转型时代的思想财富。恩格斯在《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一文中说:“英国自上一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了一次比其他任何国家经历的变革意义更重大的变革;这种变革越是不声不响地进行,它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这种变革很可能会比法国的政治革命或德国的哲学革命,在实践上更快地达到目的。英国的革命是社会革命,因此比任何其他一种革命都更广泛,更有深远影响。”[9]恩格斯在这里想说明的是他和马克思所处的十九世纪的时代特征,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农民仍用木犁耕地,用镰刀收割,技术工人用手工纺纱织布,交通工具主要靠木轮车,航海靠帆船,或用木浆划行。当时欧洲的经济和商业生活与印度、中国相差无几。[10]到了十八世纪后期,情况出现了变化,“1780 年,20%的法国人口主要受雇于小型工业—英格兰的这一比例达到40%。”[11]英国成了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当时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英国,这个时期开启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可谓人类社会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经典社会学的时代背景: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是对社会大转型时代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和理论回应。从时间序列看,十八世纪欧洲开启的工业革命把人类从传统的农业社会、乡土社会带入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十八世纪中后期,蒸汽机的发明使机械制造和纺织工业从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生产转向大规模、大批量、机械化生产,集体劳动代替了个体劳动,装配线工人代替了农户、工匠和小商户等,伴随着工业化和生产组织变革,交通运输、金融和通讯等领域快速发展。工业化把大量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农村人口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中创造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形成产业大军。到19 世纪中期,即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发表《共产党宣言》时,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镇或城市中:“到了1900 年,英国四分之三的人口都居住在城镇或城市中,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依然从事农业劳作。”[12]之后,全世界都似乎仿效英国这种方式进行经济和社会转型。1845 年至1846 年之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这个进程描述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制度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13]从历史长周期和空间结构看,这个始于十八世纪的转型在过去200年间发端于英国,蔓延到法国、德国、美国、东亚、南亚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若干著名的城市带,在这些城市带上聚集了世界上的主要生产力、技术创新和国民经济产值。技术进步使人类社会的财富急剧增加,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在18 世纪前的1000 年里,欧洲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只有0.11%,也就是说每630 年才增长一倍。从1820 年到1990 年,也即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人均收入年增长在英国翻了10 倍,德国翻了15 倍,美国翻了18倍,日本翻了25倍。”[14]这些,是追溯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起始及其建构,理解后来世界各国社会学思想的历史基础。

(二)社会生活大转变:从乡土生活到都市生活

社会生活是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的历史逻辑起点。马克思在1843年的《论犹太人问题》中说道:“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15]马克思在这里阐述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造成了人类生活方式变迁和现代社会生活开启。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有些甚至崩溃,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先是从欧美,后来到伊斯兰、印度、日本、中国等,再后来继续向非洲地区、亚洲地区蔓延。“从20 世纪60 年代的观点看,这场工业革命开始于200年前的英国,仅仅一个多世纪以后就达到了真正大规模的繁荣,构成了我们时代之前的一场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突变,看来似乎完全可以与从捕猎过渡到农牧业的新石器时期的变化程度相比拟。”[16]面对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对于历史回顾、现实问题反思和未来社会憧憬的理论纷纷出现,人们对新出现的世界思考、预测、幻想。“每个社会,无论大小,都按独特方式对新的刺激、机会和危险有所反应。致使1850 年以来的年代显得极不寻常的是,每个社会几乎都遇到了来自外部的刺激;因此从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中产生的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主义,使世界再没有什么重要的地区能与世隔绝了。”[17]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个过程,整个19世纪末到目前为止,社会学思想都是对这个大时代的认知、反思和思想凝练,都可以在这个大时代历史进程中的各个具体环节上得到理解和解释。

在工业革命之前,传统农业经营由家庭、家族完成,知识可以代际传播,无需正规教育。与生产相适应的家庭聚集在一起,经常共聚晚餐和举行节假日活动,乡村生活和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城市里生活则是另外的样子:人们的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新的职业模式要求教育和职业训练,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之发展起来。“不仅劳动大军的实际生活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他们的心态和思想也发生了剧变。在拥挤的卫星城中心的生活,缔造了与隔绝乡村截然不同的心态。”[18]思想深邃的社会学家都从中解读出其深刻历史和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就是这样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在工业社会和城市生活中,咖啡馆、广场、公园、餐厅出现了,既调整了城市中的人口结构,也重构了社群功能,塑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在伦敦,人们可以在咖啡屋中聚集,看报纸、消遣、交流,咖啡屋成为城市生活的信息中心。到19 世纪,咖啡桌摆到了路边和街头,公共空间进一步拓展。在城市经济生活中,竞争一开始发生在单个专营产品和某种货物,后来发展到区域性和某类产品竞争,市场推动了这种网络扩张,地区市场、地区公共空间和社会空间不断扩展。“大城市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十分复杂,当你和某个人发生交往的时候,就算你了解他所从事的工作,了解他要抚养多少个孩子,总而言之,就算你了解他的谋生方式,你也无法判断他是什么人。”[19]这种情景对于长期生活在以乡土为基础的熟人社会里的人们是一种震撼。“对于一个生于古代政制时期,直到19 世纪仍然健在的巴黎老太太来说,她年轻时的巴黎和她年老时的巴黎之间的对比显示了公共生活在19世纪突飞猛进的发展。”[20]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既是经济转型时代,也是社会转型时代,更是文明转型时代,了解了这些,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他们生前身后的各种社会学思想。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全球范围内人类社会从乡土社会、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史学家阿萨·布里格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尽管在英国居住了34 年的卡尔·马克思直接把政治学跟经济学联系起来并试图作出科学的分析,但许多对工业化的早期批判是从道德上和社会学上着眼,而不是着眼于经济和政治。例如,有学者把季节的节律跟工厂的节律进行对比,把乡村跟城市进行对比,把教堂跟棉纺厂进行对比,把童工跟黑奴进行对比。”[21]过去,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共同体或社区理论的创始人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önnies),他的共同体思想受到了马克思的深刻影响。滕尼斯是一个在农村牧场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共同体与社会理论源自传统乡村社会对他的影响,这些体现到了他后来的著作中,滕尼斯“度过了他生命最初的9 年,与他的家庭和村庄共同体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可能由于乡村生活还处在传统的约束中和安全里,他在这里感受了亲情的温暖,深受启迪。这些启迪远远影响到后来他的基本理论的构想。”[22]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生活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英国向世界各地传播。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中的社会关系、组织制度、剥削压迫、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并形成自己的理论过程中,是基于对全球范围内传统社会的特点,包括各个民族的特点。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的各种关系时,不仅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横断面,也纵向地从各个国家的历史去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他触及到的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组织制度、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也延伸到对各个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社会的历史分析,这在他的各种经济学研究手稿和著作中都可以看到。

纵观马克思经典作家社会学思想,他们着眼于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度分析,这个深度表现在他们揭示资本背后的社会关系。为了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他们以大历史观的视角分析整个人类的历史,包括从传统的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社会的转型,以及与这些社会形态相适应的包括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制度特征。

(三)空间大转换:从传统共同体到日趋连接的全球社会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氏族、国家、市民社会等概念时常被提及,成为其社会学思想的重要内容。1884 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成的各社会阶级的冲突而被炸毁;代之而起的是组成为国家的新社会,而国家的基层单位已经不是血族团体,而是地区团体了。在这种社会中,家庭制度受所有制的支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从此自由开展起来,这种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构成了直到今日的全部成文史的内容。”[23]这里的“地区团体”带有马克思、恩格斯经常提及的共同体的涵义。地区是民族和国家的地域基础,没有地区,就无法讨论民族和国家。自从民族国家产生以来,共同体建设成为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文化和价值纽带。1649 年建立的英联邦被视为民族国家的最早尝试,也有人认为,法国大革命(1789—1799)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实行公民身份制度,公民通过社会化过程接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和共同文化;公民身份是一种超过群体和族群归属感的国家组织形态。国家作为独立的群体,使其成员逐步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族群作为社会成员融入主权国家的社会;辖区内部的各个民族互相融合、相互团结,对国家忠诚,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国家内的民族多样性和宗教多样性造成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家治理多样性,形成了多样性的国家治理体系;这样的国家治理体系建立在同化、排斥和适应等文化价值基础之上。十九世纪以来,民族国家把政治限定在了国家范围之内,使国家范围内的政治、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多民族统一国家一般都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同时各个民族的自我意识拥有深厚的历史。在民族国家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之间的适应和同化最为普遍,但排斥难以避免,冲突时有发生。这种情形在各个国家的相同阶段上都曾经历过。例如中国,如费孝通在20 世纪40 年代描述处在乡土社会阶段上中国时说道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24]费孝通在这里讲的是中国的乡土社会,他只讲了乡土社会中因人口扩张带来的血缘关系在空间上的变化。到晚年,他在探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开启整体社会研究时,先把国家与民族区分开来,接着就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区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25]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形成过程印证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阐述的民族国家思想,提供了认识整体社会的范例。

马克思经典作家生活在传统共同体向日趋连接的全球社会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在他们的社会学思想中反映出来。从地理大发现以至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欧洲向全球扩张,德国历史学家沃尔夫冈·赖因哈德(Wolfgang Reinhard)在其书中写道:“欧洲过去一直在扩张,绝非只限于越出自己的疆域满世界伸手的15 世纪至20 世纪。”[26]“欧洲扩张基本上集中表现为海外帝国主义和海外殖民主义,亦即怀着强烈的欲望,成功地占领、统治和掠夺美洲、亚洲和非洲殖民地。”[27]对此,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在其《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中说过,到17、18 世纪,英国已经有条件把自己的贸易发展到超常的程度,“此外它于1780-1815 年成功建立了与欠发达海外地区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是在向国际真空地带拓展。”[28]应该说人类开启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著名历史学家、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曾经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的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McNeill)把遥远的西方对世界的挑战定于1500-1700 年,而1850 年到1950 年则是全球范围内的世界主义兴起。[29]英国的曼彻斯特开始向法国、德国延伸传播,后来到了美国。19 世纪2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开启,美国的资本技术向西海岸延伸,形成了美国西海岸经济带。从大历史观看,全球化实际上是分成几个阶段的,或者说在不同的阶段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基础是资本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与同时代的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发展的探索,是那个时代思想家们对千年社会大转型起始点上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的反思。这个转型在各个国家并非同步,一些后发国家后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理论,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建构自己的理论。在过去的100 多年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代又一代社会学家基于自己所处时代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对千年变迁转型后社会发展的思考。中国在1979年恢复重建社会学所借鉴的先行国家的社会学思想是发达国家基于本国的历史和现实对自己社会的认识。现在看来,在借鉴过程中,有些还是忽视了先行国家社会学家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制度环境,出现了水土不服和缺乏解释力等问题。由此可以理解社会学恢复重建初期,费孝通为什么主张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重建社会学,他称之为“迈向中国人民的社会学”“迈向中国人民的人类学”。在这个意义上,重温马克思社会学经典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人类社会新近经历的百年大变局,对当前更好认识中国社会的阶段性特征非常重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学离不开回顾和研究这两大段历史。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应当从哪里开始。

三、马克思经典社会学的理论逻辑

(一)以人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作为社会研究起点的人及其社会生活

技术进步和工业革命促进了人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的本质特征和社会的形成出发分析社会,展示自己的社会学思想脉络。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马克思把社会解释为类存在物,“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的个体生活和类生活不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体生活的存在方式是——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是较为特殊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30]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进一步阐述道:“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这是对《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个体”思想的深化,关于人的本质阐释。“人”这个“个体”通过社会关系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个体实际上就是具备整体社会特征的个人,因为个体在自己的身上包含了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社会关系、社会规范、价值观念。马克思关于就其本质来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这个“人”是马克思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在这个起点,从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延伸出关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的动力等。这里的“有生命的个人”“个体生活”可以解释为人们的“私人生活”,而“类生活”则是社群生活、公共生活,后者在人类学意义上可以视为“部落”“氏族”“民族”“国家”“群族性”等;在社会学意义上可以引申出“初级社会群体”“正式群体”“集体”等;在现实生活意义上可以视为家庭、生产组织等。“个体生活”“类生活”还可以延伸至私人空间、私人财产、私人关系和公共空间、公共财产、公共关系等领域,构成理解社会和构建社会学理论的基础。在知识生产上,马克思构建社会学基础理论的方法与构建《资本论》的理论体系的方式如出一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2]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人类历史的社会性,全部人类历史是群体活动的历史。后来的一系列著述中,他们都从生活入手分析人类的互动关系,解释人的社会化形成。

2.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结构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家认识社会的基本理论。大部分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过程、社会结构变动以及影响社会结构变动的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则不同,作为对资本主义制度有深刻理解的经济学家,基于对社会的界定和社会变迁的理解,他们深刻阐述了社会的结构特征:“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33]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基于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结成的社会关系,组成初级群体、高级群体等社会组织形式,但在各类关系中,人们首先需要联合起来满足自己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需求,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人们用以自己生产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34]社会关系发生在个体满足自己的私人生活过程中,私人生活通过社会生产活动得到满足,个体通过生产活动建立起社会关系,构成社会。1847 年,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阐述道:“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35]

3.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从个体的本质规定演绎出类生活,进而在类生活基础上演化出人类社会的其他活动,包括精神生活。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6]1846 年,马克思在写给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的信中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commerce)。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37]对马克思的这个发现,1883 年,恩格斯给予高度评价:“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38]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概括了马克思的两大贡献: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揭示了剩余价值学说,二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表述为当代话语体系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就会发生必然的变革,进而带来社会制度深刻变化,实现社会变迁。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100 多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其社会变迁理论的真理性:技术变革不断带来产业革命,人类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人类正在经历着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 世纪70 年代,电子技术应用带来工业生产自动化[39],眼下许多现代化国家正在这个阶段上崛起。未来一个时期,被人们称之为“工业4.0”的时代将通过数据链接,把生产商、供应商和客户链接起来,“创造出可以跨组织、跨领域共同利用的数据、信息、知识的循环,”[40]进而实现智慧工厂建设目标,将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推向新境界。

从全球范围内看,十八世纪开启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依然在世界范围蔓延。当前,有一个因素正在对这个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那就是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大工业带来的规模经济模式;快递业务迅速发展,人们可以有效配置资源和获得服务,人类满足自己需求的社会关系因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复杂,甚至出现了现实与虚拟相互融合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阐释的关于社会本质属性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对当前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从类生活这个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出发,演绎出了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动力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和社会的基本观点,是其社会学思想的核心和要义。在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初期,社会学家费孝通主张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恢复和重建中国社会学,他强调:“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做好社会学研究最根本的条件。”[41]从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历史看,20世纪80年代,一些大学的社会学系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二)共同体思想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在时空结构中的进一步拓展。人类在其各自生活的地域中(后来的社会学家称之为人文区位)形成各自的族群。在近代,很多族群构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1843 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说道:“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42]共同体向上构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向下延伸到家庭、社区。《德意志意识形态》从人的自由解放视角区分了原始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三种类型,想以此勾画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唯物史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追溯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式的各社会阶级的冲突而被炸毁;代之而起的是组成为国家的新社会,而国家的基层单位已经不是血族团体,而是地区团体了。”[43]在这本书中,恩格斯将群婚制度中的性关系称为“性共同体”——早期人类的一种社会生活型态。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共同体的思想要点是人类在其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尤其是发展初期,由于生活和生产需要共同组成家庭、部落,并以血缘、语言、习惯等为基础,共同满足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产品交换发生在不同家庭、氏族公社相互接触的地方,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刻分析基础上,他们将共产主义视为一种理想类型的共同体:只有在这种共同体中,人类才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这种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通过人的自由联合实现的。在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中,共同体不仅具有滕尼斯阐述的“共同体”的涵义,即人们的各种组织形式和生活型态——历史的和现实的,它同时又是一种社会理想。滕尼斯在其《共同体与社会》第二卷中探讨了意志的内涵及其形式。马克思早于滕尼斯阐述了这个问题,指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然建立起意志的关系,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意识只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 年手稿)》中比滕尼斯更早阐述了“共同体”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看来,共同性(Gemeinschaft)只是劳动的共同性(Gemeinschaft)以及由共同的资本——作为普遍的资本家的共同体(Gemeinschaft)——所支付的工资的平等的共同性(Gemeinschaft)。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被提高到想象的普遍性:劳动是为每个人设定的天职,而资本是共同体(Gemeinschaft)公认的普遍性和力量。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个人作为共同体成员,遵循共同体基本规范。理解了这点,便可以推断为什么滕尼斯在写《共同体与社会》之前认真阅读马克思的著作了。马克思从对经济现象的抽象中分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强调了经济力量这种带有普遍性意义因素的作用,滕尼斯则关注那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工人们的居住和日常生活型态。[44]在形成共同体思想过程中,马克思吸收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思想精华。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的时代,这使他们有条件观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暴露出来的问题,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以及围绕着资本论一系列的手稿、通信中。1843 年,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在资本和土地反对劳动的斗争中,前两个要素比劳动还有一个特殊的优越条件,那就是科学的帮助,因为在目前情况下连科学也是用来反对劳动的。”[45]在《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一文中,恩格斯基于英国工人阶级18 世纪以来在工业革命中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工业革命对他们生活的深刻影响。这是一部典型的工人生活有血有肉的素描,也是一部分析深刻的理论著作。通过有血有肉的素描,这本书描述了由于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引发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进而把问题深入社会关系深层,是一本典型的社会学实证研究著作,对理解十九世纪的社会状况、工人阶级生活方式、收入、就业、家庭关系都具有重要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把自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局限于经济学,而是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视野中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制度特征,构建了马克思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资本运行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贫困人口与富裕人口之间的矛盾等,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结构特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46]1848 年,《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特有矛盾进行了全面剖析,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财富日益增长和大部分人日益贫困问题等,深刻揭示“不管资本主义生产者自己握有的或分给别人的剩余价值的比例如何,他总是先占有剩余价值。因此,我们在叙述积累时假定的情况,也就是积累进行中实际发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的分割和流通中的中介运动模糊了积累过程的简单的基本形式。”[47]《资本论》则揭示既要根据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方式,又要根据它的运行方式来说明资本主要制度的变迁,资本主义是逐利的,利润至上,像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价值是可以衡量的。基于一系列分析,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48]展示了马克思经典社会学的革命性特征。

四、马克思经典社会学的知识生产逻辑

(一)理顺历史和逻辑之间的关系

社会思想知识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留下的重要财富,是认识社会,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学思想发展的基本途径。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历史、社会发展现实探索社会学思想发展的逻辑。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49]恩格斯这里说的“历史”既是指人类过往的重大事件,包括影响国家或组织事件的时间记录及成因,也包括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事实。《资本论》从商品作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交换物入手,进而对交换过程中形成的货币资本等展开层层递进的剖析,深刻揭示了资本的运行规律,提供了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基本方法。如马克思在《资本论(1863—1865 年手稿)》中指出的:“商品,作为资产阶级财富的元素形式,曾经是我们的出发点,是资本产生的前提。另一方面,商品现在表现为资本的产物。我们叙述这种顺序,是同资本的历史发展相一致;对于这种历史发展来说,商品交换,商品贸易是产生条件之一,而这个产生条件本身又是在这样一些不同的生产阶段的基础上形成的。”[50]《共产党宣言》基于社会事实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进行深刻剖析,《英国状况 十八世纪》是当时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有血有肉的切片素描。在1847 年《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讲道:“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同他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他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51]马克思、恩格斯知识社会学的基本思想就是,遵循历史逻辑,坚持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遵循人类历史发展,探索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和坚持一切真理、知识,最终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提出从现实出发,从问题出发,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出发认识社会,构建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在他们看来,一切知识,包括社会学理论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方能确认是否具有真理性。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3]基于马克思经典知识社会学思想审视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必须秉承实践的宗旨,立足社会发展实际构建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学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人类思想随着历史和现实发展不断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研究现实,开展实践探索,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伟大实践中,他立足中国实际,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现中国革命实践的真谛,他在1937 年写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54]毛泽东是运用马克思知识生产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发展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典范。

(二)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知识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包括东西方在内的各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海量文献,构建成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经典社会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通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文献发现,从1837 年马克思研究黑格尔开始,到1895 年恩格斯审订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劳·拉法格的《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直至189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在近60年的学术和革命生涯中,两位思想家的研究涉及诸多领域,他们关注哲学社会科学,思考数学自然科学,潜心历史文献梳理,关注现实发展,不仅关心欧洲社会,也对包括东方社会在内的其他社会倾注巨大精力,对中国、印度、波斯、俄国等国家的社会结构、历史阶段、发展特点进行深刻研究。马克思在1848 年到1859 年间研究东方社会,写下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俄国的对华贸易》《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鸦片贸易史》《英中条约》《中国和英国的条约》《新的对华战争》《对华贸易》《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著述,恩格斯写下了《俄国在远东的成功》等著作。[55]1859 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56]尽管人们对马克思说的“亚细亚的”的内涵有不同理解,甚至存在争锋相对的观点,但有一点大家是认同的,那就是马克思自19世纪50年代后在高度关注欧洲经济社会及其历史的同时,逐步把视野拓宽到东方社会,开启其“东西方”全面认识,拓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视野。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在一般意义上关注东方社会,也在国别层面上深入分析西方之外的各国社会状况。从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马克思、恩格斯把视野从欧洲拓展到了世界各地。1853 年,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文章中分析了殖民主义对印度影响的双重性,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57]马克思研究蒙古历史和社会,他在1870年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写道:“公社所有制起源于蒙古的说法是一个历史谎言。”[58]1974 年至1875 年,恩格斯在《流亡者文献》中指出:“土地公社所有制这种制度,我们在从印度到爱尔兰的一切印度日耳曼语系各民族的低级发展阶段上,甚至在那些发展中曾受到印度影响的马来人中间,例如爪哇,都可以见到。”[59]1894年,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分析了俄国的公社制度:“俄国的公社存在了几百年,在它内部从来没有出现过要把它自己发展成高级的公有制形式的促进因素,情况恰如德意志人的马尔克制度、凯尔特人的克兰、印度人的和其他们民族的实行原始共产主义制度的公社一样。”[60]马克思、恩格斯对发生在十八世纪的中国问题、中国与英国、俄国的贸易以及后来的中英鸦片战争等给予高度关注。1894 年,恩格斯在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的信中说道:“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这样一来,旧有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户也制造自己使用的工业品),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的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61]这些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学思想,使其更具发展的普遍性和适应性,更加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此,恩格斯在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总结道:“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历史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从后者平行而进。”[62]正是基于对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乃至全球主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诸多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研究,才成就他们为人类历史上伟大思想家,科学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对资本主义社会作出科学全面深刻的剖析。

这里谈的马克思关于社会领域知识生产的过程,既包括了知识社会学的一些内容,也包括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的生产。马克思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就在于他谈古论今,纵观世界,从纵深的历史视野和宏大的全球视野分析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形成了他的理论,使他的知识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所以本文认为,包括东方社会的分析,特别是对东方社会的所有制和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对形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背后的社会关系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奠定了他对资本主义分析的历史基础。另外一个意义还在于,在当代,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需要有马克思经典作家那样的境界、视野认识中国的实际,能够比较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使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能够建立在雄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全球视野基础上,从而具有更大的理解力和解释力。

马克思、恩格斯是展望千年历史,预测未来的社会学家,其社会学思想博大精深,必须全面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著作,不断对其经典社会学思想进行深度挖掘,在博大精深的思想库中寻找精神财富,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

五、结论与讨论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已一个多世纪。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包括社会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写成了大量著述。例如,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埃米尔·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对社会劳动分工、社会学和社会主义开展研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对社会学综合研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对历史社会学、人类条件的矛盾以及经济与社会进行研究等,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研究社会距离、社会变迁、社会秩序、社会角色等问题,以及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对知识社会学、马克思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计划重建理论的研究,皮季里姆·亚历山德罗维奇(Pitirim Alexandrovitch Sorokin)对社会文化、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研究,等等。有关结构功能主义、巨型理论、日常生活理论、整合性理论、女权主义理论,以及后现代巨型理论等也相继出现。20 世纪著名的社会研究著述,包括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健全的社会》、查尔斯·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社会学的想象力》、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恩(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新工业国》等。21 世纪初,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21 世纪资本论》“回顾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收入及财富分配的历史,利用20 多个国家众多研究人员精心收集的最新数据,尝试梳理出一部关于财富及其分配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矛盾的历史,一部鲜活生动的人类历史。”[63]这本书主要基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尤其以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五国的经验为基础,把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延伸到了21世纪。这些著述告诉我们,围绕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社会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深度剖析,追踪了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立场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当前,在关注这些学说和理论时必须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制度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借鉴国际上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成果及其经验,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于幅员辽阔和发展不平衡,中国内部既留有传统社会的某些特征,传统技术、传统产业,也发展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商业模式。这正是这个东方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呈现的新特征,要在此基础上发展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学。中国社会学既要跳出传统概念、学术、规范体系,也要跳出西方和其他国家社会学概念体系、学术体系、规范体系,领悟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提炼新概念、学术、规范。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调查研究,写出了《资本论》,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灭亡的规律,但他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研究,就落到了我们身上。至少在中国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发生、发展,将来如何进入共产主义,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是责无旁贷的。”[64]

从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人的本质、社会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资本主义制度背后的社会关系、共同体、社会知识生产等思想可以引申出一系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理论和学术启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65]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学术体系的创造是特定社会和历史环境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学思想的产生过程说明了这一点。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同样离不开中国的历史、文化、现实。费孝通曾经基于乡土中国社会提炼出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用以解释中国的乡土社会。在当代,要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现实,解释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整个历史过程中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行为,提炼出概念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要通盘考虑这个过程中的理论建构和价值建构的有机结合。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对现实问题作出历史文化价值解释。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和复杂社会结构形成的中华民族巨型共同体:规模巨大、人口众多、文化多元、结构复杂,需要社会学创新创造。中国社会学知识创新的基础是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但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既有中国自己的特点,也有人类的共同性,中国社会学者要像马克思那样对东西方社会和全球社会开展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能够反映人类发展规律的一般社会学理论,形成中国社会学自己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学术体系。百年来,中国社会学经历了学习借鉴、实地探索、理论建构等一系列过程,眼下需要对这个过程进行梳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学的进一步完善。具体如下。

第一,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必须揭示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在现代网络环境下,人们通过互联网建立起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商业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包括网络环境下的新社会形态。中国虽然不是互联网基础理论、底层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但互联网技术应用人数在全球各国中最多、开发方式最为丰富,接近11亿人口使用移动互联,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社群、商业模式,推动了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创造了中国经验,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中国目前形成的网络社会,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的巨大实验场。对于这些经验进行历史和现实性总结,从中发现有规律、有价值的东西,提升到理论层面,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

第二,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必须探索基于历史底蕴和现实生活的共同体建设。建党一百多年来的经验表明,必须夯实社会建设的底层逻辑,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处理好人们在日常相处中产生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基层社会建设的底层逻辑就把握住了。当代基层社会,既包括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庭、社区、邻里,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面对面交往交流交融,也包括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公共活动、社会活动,它们构成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体。与此同时,身处互联网时代,个体与绝大多数居民一道成为互联网平台终端,形成了扁平化、网状化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是新形势下基层社会的新特点新趋势,虚拟化的基层社会与现实生活中的家庭、社区、邻里等实体社会交织,构成当代基层社会的发展趋势。“如果良好的教育政策能帮助公民做好迎接数字化的准备,并在变革过程中通过社会政策为公民提供支持,那么数字化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成功。”[66]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理论、政策、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会成为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趋势、要求和特征。

第三,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必须把建设整体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社会整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学科分野,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落在民族学和人类学上,目前看这样的学科分野不足以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不断反思民族存亡和国家前途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民族共同体凝聚力是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共同体意识是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拥有坚实、稳固的价值基础,共同体才能够有强大凝聚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各民族在共同体意识基础上相互认同、交流融合需要社会整合理论。在对复杂多民族国家社会的现实问题研究和历史经验总结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巨型社会理论,必须秉承恩格斯在1876 年至1878 年间写的《反杜林论》要求的:“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67]

第四,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必须发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历史与逻辑之间的关系和坚持实践的标准,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意义重大,社会学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总结中国人民在建设现代化中取得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丰富经验。从社会公平正义等视角认识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现代化的目标,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理论和方法,探寻资本的本质和规律,要特别注意“私人资本的积累和分配过程就具有使财富集中且往往过度集中的强大推动力”[68]这一问题。要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建设的规律、范畴,进而提炼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在更高的层次上演化和抽象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第五,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必须在历史和全球视野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社会的高度关注,从全球视野看东方社会和全人类发展,进而将东方社会模式进行研究,这对当前从历史视角和东方社会的特点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启示。扎根现实实践、把握历史底蕴、宽阔国际视野、全面理论创新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基本选择,是马克思经典社会学思想对当今时代的重要启迪。

猜你喜欢
社会学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