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新
现代化是人类摆脱野蛮而达到文明进步状态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追求进步、跨越农耕文明而建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是发生在生产方式、制度体系、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社会层面全面的、深层次的、整体性的变革。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规定性的政治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和文化社会形态。作为与生产力在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的社会形态,是社会技术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诸多方面的统一体,包括技术形态、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等。其中技术形态主要表征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形态主要表征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形态主要表征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文化形态主要表征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这四大社会形态制约和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样貌及未来走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本文旨在深入这些特征的背后,从社会形态层面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构支撑、深层机理及整体性关联,尝试回答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如此以及向何而行的问题。
在中华民族追求现代文明进步的进程中,1840年是一个重大转折,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卷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并开始探寻自己的现代化之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现代化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关头,指明了中国现代化的前途方向。“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将自己头上的封建的压迫和官僚资本(即中国的垄断资本)的压迫一起掀掉,并由此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2]。毛泽东明确了中国的前途在于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价值期望之所在、民族生存发展之所向,与人民主体、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旨归高度契合。社会主义,设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取向,设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也设定了中国式现代政治制度体系以及基本价值取向。
制度体系及其环境中的政策,都承载着特定的价值。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也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和创造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受益者和享有者。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同富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是要使中国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摆脱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这种价值观念指导下,中国的政治制度安排最突出的特征和基本的标志,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其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最大限度地团结、动员和凝聚中国社会的各种力量,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社会形态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民主协商,发挥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政治制度安排上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文明价值。党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政府工作体系,说到底都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政治制度体系从顶层设计、分层实施、基层落实等方面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现代化模式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3]。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史,就是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政治制度上解决了依附他国推进现代化的根本问题。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为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积累了经验和理论。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生产力,融入全球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起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形态,中国的发展迈上前所未有的新台阶。中国共产党奋斗100 多年,新中国成立70 多年,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进入新时代十余年,艰辛探索,矢志不渝,一棒接一棒,汇聚成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彰显着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光辉,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成果。
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化通常是指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其变革的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一般认为,迄今为止的现代化进程分两个阶段:一是18 世纪开始的,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理性化等为主要特点的第一次现代化;二是20世纪中叶以来,以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个性化、生态化、信息化等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处在第一次现代化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正处于两次现代化的叠加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4]。中国的国情以及世界的技术进步大势,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推动农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实现“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仅体现为技术社会形态的数字化转型,而且在更深层意义上,体现为人们的生存方式,包括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以及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变革。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要走一条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的新道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以新思维引导现代化,以新发展格局推动现代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是领跑技术、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协调发展是要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就会加深矛盾,最终掣肘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不仅制约着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开放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更为紧迫,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向世界,互利共赢,优进优出,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共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新思维引领新发展。新时代新发展要有新思维,新思维来源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规定性,顺时应变,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决定着社会其他矛盾,包括矛盾的存在、矛盾的性质以及矛盾的发展走向等,从而规定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当长的时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必须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抓手、为依托。构建发展新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坚持发展新理念、贯彻发展新思维的重大战略安排。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能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问题,必须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新发展格局,以实现国民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完整性为目标,突出重点,打通堵点,实现供求动态平衡。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在技术社会形态上打破了现代化的线性逻辑,从实践上证明“并联式”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在时空压缩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叠加发展,从而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对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追赶生产力先进水平这一世界难题作出的出色回答,也是对人类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创新,就在于它回答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问题。在人类发展史上,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具有高度通约性。马克思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5]“‘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6]西方现代化是从“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进入“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过程,以现代资产阶级生产为标识。西方现代化的标志即是以资本为主导的生产方式的确立。
资本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资本是生产的,也就是说,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的关系”[7],资本扩张增加了社会产品,创造了社会就业,促进了市场竞争,优化了资源配置,一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突出表现为资本活力的高低。资本的发展,又不断打破人的血缘共同体的限制,推动人从狭小范围和孤立地域不断解放,“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8],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被唤醒,被激发。但是另一方面,资本具有增值性、竞争性、野蛮性与反人性,资本的无序扩张将引起社会对立乃至对抗。在资本主义文明中,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以及人的类本质发生全面异化,成为自己劳动产品、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的奴隶。“我们自己的产品顽强地不服从我们自己,它似乎是我们的财产,但事实上我们是它的财产。”[9]所以“这个建立在劳动奴役制上的罪恶的文明”[10],一极是财富和文明的积累,创造了工业城市、世界城市,开辟了世界市场,开创了世界历史;另一极则是人屈从于资本,以及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积累。资本成为一种使人非人化的社会力量,一种统治人的权力。恩格斯说:“文明每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随着文明而产生的社会为自己所建立的一切机构,都转变为它们原来的目的的反面。”[11]
如何突破资本的逻辑限制,既发挥资本的积极经济作用,又能够限制资本的罪恶性?人类的经济实践表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关键。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决定了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去向。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中国式现代化以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通过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的方式,使经济增长成果为全民所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不是为了谋取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为全体人民谋取共同利益。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世界现代化新模式、新途径,新就新在摆正了资本的位置,既发挥资本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规制资本的消极影响。就像公共交通中的红绿灯,一方面为资本的发展、为资本的增值大开绿灯,畅通渠道;另一方面又以红灯限制其无序野蛮扩张。马克思指出,在人们从事的各种物质生产劳动中,一种主要的生产主导着其他一切次要的生产,并从根本上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种一定的生产是“普照之光”[1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普照之光”。它规定社会其他一切生产,规定资本的性质。在“普照之光”照耀下,曾经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因其所有制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其作用力方向和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道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奥秘所在,道出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奥秘所在——充分发挥市场、资本对现代化的积极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制度上赋予资本发展更大的灵活性和空间;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宏观调控为资本的无序扩张纠偏规制。“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相得益彰,相向而行,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共同发力。由此我们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同时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现代化。人民成为现代化的主人,为了自身的幸福生活和子孙后代的美好未来而迸发出巨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生态危机本质上不是自然本身的危机,而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危机,本质上是经济活动、人的行为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资本置于社会制度的规范之下,有效破解了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的无序发展以及由此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要解决人与人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对自然的压榨和对人的统治,在私有制条件下无法从根本上消除[1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不可能重走西方现代化进程中资本野蛮扩张增值,甚至悍然侵略掠夺他国的老路,不搞零和博弈和霸权主义,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走一条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创造面向未来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以其独特的政治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和经济社会形态为支撑,而深层的支撑,即基底,则是文化社会形态,是中华民族在古代、近代以及现代化追求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社会形态的本体性规定。中华民族的先民聚居于黄河流域,之后不断向外扩散,孕育形成特有的民风民俗习惯信仰,形成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农民战争和民族冲突,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元朝取代宋朝、满族入主中原等,每一次冲突带来的是烽火遍地、生灵涂炭,但每一次冲突过后,是中华文化的重生。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十个王朝,纵使王朝更迭交替,也始终保持文明性格的一贯性,始终保持文明主体的稳定性。中华五千年文明内在地从本体论上规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社会形态。如“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最基本的哲学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母题。“天人合一”是宇宙本体论,是世界观,统摄着中国人的伦理观、道德观、生态观、国家治理观等。又如“天下大同”,是古代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理想,财产公有,天下一家,有衣同穿,有饭同食,合理分工,选贤与能,安祥和谐……大同世界的理念穿风越雨,成为中国人心中不变的追求,直至今天。“民为邦本”“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知行合一”等理念、主张深入人心,沉淀并构筑国家的制度体系,成为稳定社会、校正社会、建构社会,使古代中国得以延续数千年的根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面对的社会矛盾不同,发展的社会条件不同,担负的历史任务不同,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4]从“民贵君轻、政在养民”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我们今天讲的中国特色,是以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的。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旗帜下,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思想价值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焕发了新的生命。在民族危难之际,在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诸如修齐治平、以天下为己任等价值追求瞬间被激活,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为救世济民的使命担当,转化为革命年代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伟大的中华文化重放异彩、再造辉煌。可以说,一方面,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基因为现代化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激活了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基因,使其现代价值得以彰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实践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社会形态的本质性规定。1840年以来,中华文明遭遇西方文明的挑战。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美好的社会蓝图吸引了中国知识分子与劳苦大众,为整合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帝国文明崩溃后中国的碎片化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古老中国走向光明开启了希望之门。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根本途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锻造并铸就中国式现代化与时俱进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及时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树立起中华民族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精神主心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回答并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由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现代化新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与时代精神、西方现代文明精华交相辉映、相互成就,在人类现代化、全球化场景中获得时代性与空间性规定。当中国人迈开走向现代化的脚步时,整个世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时间上,人类已经开启了自己的近代史进程,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在空间上,全球化像一个不速之客,不容分说地将各个国家和地区连接起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5]时空意义在文化上的沉淀,唤醒中华民族自己打破已经体制化、模式化的儒教体系,寻求来自外部世界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新理念,尝试本土文化的转化与新生。就像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的那一幕,古老东方文明与年轻的西方现代文明发生遭遇和接触,不仅没有崩溃,没有被取代,而是汲取了营养,焕发了活力,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激发了新的创造力。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华文明在面向世界、解决自身问题过程中新的文化创造。
放眼五洲四海,整个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大变革、大调整、大转折,人类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这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作为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从更宏大的视野来看,则是人类文明、文化的体系性变动、系统性转折。中华民族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汲取了营养、焕发了活力,在与世界的会通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创造力。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既重视学习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始终强调要“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16],倡导“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7],“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18]。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宝库添加新的资源成果,给人类价值格局打上鲜明的中国烙印。
由上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在漫长历史的文化对话中,不断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回应人类实践的大逻辑,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把握时代和塑造时代注入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构又是在问题导向的研究、论辩和概括提炼中,关切并回答时代课题,不断提升解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传承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在古今中外的历史大融合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自然观、和平观与方法论,正在开辟与展现一个人类文明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