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显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

2023-04-17 20:44:20牛汝极
新疆社科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润疆中华文化共同体

牛汝极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讲话时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需要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感、国家意识,促进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增强国家向心力、凝聚力,不断提升战斗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是新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石,是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的利剑,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盾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四大关系:一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是大方向,也是大趋势,“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此外,尊重差异,不等于保护落后。二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④三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⑤各民族间的共同性是主要的,差异性是次要的,共同性是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根本。四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⑥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概念;面对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1939年2月,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学术文章,论证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同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中华民族”进行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和确立;1962年,新中国考古学家夏鼐在《新中国的考古学》一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1989年夏,费孝通先生赴香港中文大学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学术演讲。之后,关于“中华民族”的表述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关制度设计和理论建设中有所缺失。直到2014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正式进入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采用和发展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创性论断。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润疆的关系

文化润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润疆工作,其核心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润疆工作的内涵和目标一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文化润疆作为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落实文化润疆重点任务,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文化润疆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3年4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自治区文化润疆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全区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增进认同为目标,紧紧围绕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问题,扎实推动文化润疆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⑦“文化润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持续发力。稳,就是要系统谋划、掌握步调、稳扎稳打,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进,就是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核心问题聚力突破,真正做到有形有感有效。”⑧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工作,要落实在积极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要针对突出问题寻求破解之道。

笔者认为,文化润疆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三层次一目标”上,其中,“三层次”中的第一层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层次是革命文化,第三层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目标”是,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润疆是增进新疆各族人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是应对新疆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职责使命的必由之路。

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扎实推进文化润疆,要坚持“三个面向”,一是坚持中华民族的历史面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⑩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二是坚持中华文化的精神面向,就是要铸牢中国心、中华魂。三是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当代面向,就是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关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润疆是就全疆范围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面向全国范围要求的,其核心就是一个,即,以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为目标。为此,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深层次问题:一是要着重解决民众内心向东看还是向西看的问题;二是要着重解决重民族宗教身份轻公民身份的问题;三是要着重解决以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为导向的问题。

当前,扎实推进文化润疆,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开展“五个认同”教育,使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对其入脑入心,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问题。二是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文化形象不仅是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文化价值的全方位展示,也是文化领域自视与他视的辩证统一,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扩大“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存量,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一方面,要在各地打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元素的地标性建筑;另一方面,在学校、社区和街道建设中华文化体验场馆。三是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工作中,处理民族宗教事务,既不能过分强调民族差异性,也不能过分渲染宗教氛围。四是依法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逐步提高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五是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要加强青少年现代文明教育、科普教育、无神论教育,使其积极融入现代文明生活。六是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通过“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守正创新,挖潜赋能,“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力推出时代需要、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创精品,营造良好的中华文化氛围。七是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八是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发展。要坚持兵地一盘棋,继续深化兵地融合,扩大兵团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

二、突显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学是真正的未来学,历史如何书写,关系未来的发展方向;历史观如何塑造,关系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书写缺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观视角。一方面,中国历史书写体系总把民族史单列一类,从司马迁写《史记》开始,基本上采用了以“列传”体例将民族史写入中国历史的方式,固化了“汉族—少数民族”的结构意识。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民族学和民族史学以“一族一史”的书写方式完成了55个少数民族的历史编纂。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原则,为了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的目标,开展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历史、语言、社会、文化大调查,这种“分族写史”的书写方式基本完成了“中国各少数民族史”的书写任务,但没有完成“中华民族历史”的书写。

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笔者以为,树立大历史、大时代观,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求我们把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要准确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准确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审视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中梳理、总结中华民族历史,从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挑战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而促进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中华儿女大团结。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这“四个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四根支柱,不断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建设、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原则,也是当前民族工作的重要方向。这“四个共同”是中华民族历史观的主线,突显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换言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我们的历史书写和文物保护必须坚持这个大原则。

三、中华文明的智慧与中华民族的重要元素

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中华文明诞育了两个重要基因:第一是“民本”或“人本”,以民/人为本;第二是“贵生”,珍惜生命。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用8个字阐释其本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用6个字解析其真义:“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向他请教“智”的含义,孔子回答说,“智”就是把功夫都下在人和老百姓的事务上,不要在鬼神那里耽误工夫。对鬼和神,第一要敬畏,第二要远离。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围绕人,而不是鬼神展开的。北方的黄河流域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安命的儒家文化,南方的长江流域培育了思辨型、辩证型的老庄道家文化,两者相互交流、影响,成为中国早期思想的核心,后来又吸收了周边诸夷文化,不断壮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这种华夏版的“人本主义”或“民本主义”,是儒家道家学派对中华文明形成所做的最大贡献之一,可称之为“人的文明”,而不像有的文化是“空心”的,只见鬼神,不见人,因此是“稻草文化”。文明里有“人”,才有生命力。中华文化自西周以来就奠定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和品格,而西方直到16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才提出人本主义,呼吁不要做神的奴隶,做人自己。

中华文明认为,所有的变化都是关系的变化,都是人、心、环境及其关系的变化。人有三种关系需要处理,即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恰恰是儒释道要突出表达的,可用九个字说明儒释道:儒明伦、佛见性、道保命。你会发现,儒家讲人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家讲内观,是研究与自己内心的关系;道家讲外观,是研究与自然的关系。所有的变化都是这三种关系的变化。把人放大就是家庭、社会或国家,不管用什么理论和方法来说明或解释人、家庭、社会或国家在这个世界存活的道理或规律,其实都是这三种关系及其变化。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深层次揭示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

一是“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大同理想深深刻印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二是“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重民本、重政德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一直被倡导并践行。三是“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大一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传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关键所在。四是“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脉络。五是“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磨砺刚强勇毅的进取精神、知重负重的担当精神。六是“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经济”一词本意就是经世济民。七是“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八是“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知在行中求、人在事上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好学力行,反对空谈,主张实干。九是“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两个字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意蕴。十是“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搞清楚这些重要元素的内涵,能更好地确立我们的身份和位置,从而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可以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理论界和学术界提出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亟待破题和深入开展研究。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五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政治层面的中华文明“大一统”政治传统是如何形成的?二是血缘层面的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如何完成的?三是文化层面的中华文化“大交汇”是如何展开的?四是经济层面的中华民族“大交流”是如何演进的?五是语言层面的通用语文“大普及”是如何推进的?历史研究就要全面、深入地回答、回应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下面对这五个问题做初步的梳理和归纳。

(一)政治层面的中华文明“大一统”政治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春秋》“大一统”思想虽由《春秋公羊传》最早提出,但这种思想却产生很早。在孔子心目中,理想的帝王就应握有一统天下的权威,此即所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派思想都有大一统的影子。这不仅是由于《春秋公羊传》所阐发的是孔子的思想学说,更重要的是它深深扎根于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的历史实际。“大一统”思想的精髓在于尊重文化,尊崇发展水平更高的文明。《春秋》“大一统”之“大”,尊也,重也。其所尊所重者,就是“王”和“道”,就是尊王道。“大一统”之“一”,一体也,整体也,这也是“惟精惟一”之“一”。“大一统”之“统”,正统也,大同也,步调统一也。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必须考虑政治管理的合法性。秦始皇奉行的“天下一统”,是司马迁总结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历史趋势。从秦汉到明清,大一统思想文化是建立在大一统国家形态结构之上的,它反过来又加强和巩固了大一统的社会存在。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政治理念不仅是汉族建立的政权追求,也被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传承。统一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的总趋势,原因有三:一是国家治理层面的一元化“中央——郡县制”;二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历代中央王朝都把统一作为当时政治成就的最高目标;三是以统一的文字为基础,包括“大一统”思想和具有“大中华文化”意识的文化传统,在根本上是维护统一的。“大一统”思想,实质就是以天下为内在结构的国家,是关于合法政治秩序的学说。

(二)血缘层面的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如何完成的?

中国各民族自身发展与彼此关系的日趋密切,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密切相关。随着不同民族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局面的形成,才有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及其彼此感情的交流、沟通,才可能有更为广泛的民族融合。一般而言,汉族及其先民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崛起于中原大地,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向四方迁徙,波浪式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与周围各民族接触。少数民族很早就进出中原,如春秋战国时期,东方九夷、南方苗蛮、西方氐羌、北方戎狄及东北肃慎等群体,竞相登上历史舞台,与汉族交往交流频繁。从民族历史发展的纵向上看,商周开拓边地,秦汉移民戍边,东晋五胡问鼎中原,南北朝隋唐民族大融合,五代之后,契丹、女真南下,蒙古、满入主中原,以及因战争和各种社会、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各民族间汇聚、分化、融合频繁发生。正是因为这种动态的民族进出,总是不断冲破地区界线,打破民族间的隔绝状态,为各民族经济深层次交往、文化交流融合创造条件,加快民族融合进程。

(三)文化层面的中华文化“大交汇”是如何展开的?

在中华各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上的交流交融从来没有停止过。先秦时期,中华文明不断辐射、传播,吸收新鲜血液,为秦汉“天下为一,万里同风”的大一统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自汉以后,儒、释、道相互融合,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或半游牧部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的“汉”文化激荡交汇,在交流、冲突中走向融合。隋唐时期,中央王朝统治者提倡“华夷如一”,摒弃“华夷有别”,为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宽松、融洽的气氛。五代宋辽夏金元时期,中华文化在跌宕起伏的历史巨变中,经受了进一步锻造。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系统内再次出现中华文化交流融合的高潮。就这样,经过悠悠数千年的不断碰撞、交融,形成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格局。在这个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大一统思想成为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和精神是民族融合的基础,中原文化与“四夷”文化的交融,是实现民族融合的途径。人类向高度文明靠拢,是对文明与进步的追求。

(四)经济层面的中华民族“大交流”是如何演进的?

经济关系是民族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传统经济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农耕、畜牧、渔猎等经济区,加上海洋、西域和青藏高原等地理区域。从南北方向看,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水田农业发展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地区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旱地农业发展带,而秦长城以北是北方游牧部族为主体经营的草原游牧经济带和东北森林地区渔猎经济带。从经济区来说,西部和西北部游牧与农耕民族活动的中心是传统的畜牧和绿洲经济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农耕和海洋经济区。不同的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农耕民族以种植业为主,兼养家畜,经济稳定,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游牧部族放牧牛羊,以畜群为主要生产资料,产品相对单一,需要与农耕民族进行频繁的交换,以补充生活之需。森林渔猎部族过着定居生活,为渔猎经济,尤其善于围猎,兼以蓄养采集。海洋经济以捕鱼为主,兼具开放性和冒险性。在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发达的农耕经济,一直对周边地区各民族起着凝聚的核心作用,产生出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这种农业文明蕴藏的力量,使许多进入农业社会的民族,不同程度融入华夏民族之中。这是汉族与各民族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族际间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重要经济基础。

(五)语言层面的通用语文“大普及”是如何推进的?

国家推行通用语言或标准语,在中国不同时代分别称为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等,已有几千年的传统。夏、商、周的标准语是洛阳雅言。春秋时期,孔子就是用洛阳雅言讲学的。秦始皇倡导“书同文”,统一六国文字,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文字基础。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国语被称为“通语”“洛语”。隋唐时期的国语被称为“汉音”或“秦音”,吴音也是一种通行语。北宋人以洛阳方言为标准语,南宋确定吴语为标准语。元代除蒙古语成为通行语,汉语通行语继承了宋代的南方雅言。明代南京话从吴语转变为江淮官话,后来明朝迁都北京,北京话成为通行语。清代初期,仍以南京官话为正统,雍正六年(1728年),清廷设立正音馆,确立了北京官话的地位。民国时期,北京官话被定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为表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尊重,避免“国语”这个名称可能引起的误解,国家决定将规范的现代汉语定名为“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产物。普通话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北京地理位置处于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带,有800多年的建都史。其中,契丹人建立的辽,女真人建立的金,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出现了以大都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元大都话成为近代普通话开始形成的原始基础;明朝延续270多年,使用的中原官话已经接近普通话;清朝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设立“正音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开始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先后两次派人到河北滦平县金沟屯村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当地人口六成以上是满族。普通话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说明,普通话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

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召开,标志着文字改革工作全面实施,为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奠定了基础。1956年2月6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0〕30号)正式发布,该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达到85%”的主要目标,并把“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首要任务,“牢固确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并提出“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任务,包括“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推行三科统编教材并达到全覆盖,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提高民族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的普通话应用水平”等,是当前我国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与国旗、国徽和国歌一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新疆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普及。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依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现全覆盖。

总之,突显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并将之贯穿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加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

注 释:

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60页。

据初步研究,黑头病是病害、营养(缺钙)等综合因素引起的。感病初期表现为果尖部出现黑点,逐步增多,之后连片。黑斑下果肉表现正常。严重影响果实外观质量,果实在贮藏中易从病斑处变软。

②《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N],《人民日报》2023年8月27日,第1版。

⑦⑧《马兴瑞在自治区文化润疆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紧密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增进认同为目标推动文化润疆不断取得积极成效》[EB/OL],http://www.xinjiang.gov.cn/xinjiang/xjyw/202304/c54427abd9d94599b85cce206367a6f8.shtml?eqid=b8ff961e01195670000000036432bb5b.

3.htm.

猜你喜欢
润疆中华文化共同体
文化润疆内涵要义研究综述*
实事求是(2023年4期)2024-01-09 23:15:54
乌鲁木齐文化润疆出版物的调查研究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爱的共同体
推进全民阅读 助力文化润疆
新阅读(2022年4期)2022-04-25 22:29:26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基于当前环境对文化润疆工程的几点思考
时代人物(2020年35期)2020-12-08 23:05:59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