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角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思考及启示

2023-04-17 19:56李利仙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唯物史观生产力

李利仙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唯物史观强调社会领域的物质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塑造改变着社会存在,同时社会意识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兴衰。在社会发展的领域,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无论谁超前或者是滞后都会阻碍或延迟整个社会的进程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同时也遭受着巨大的挫折。这些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提供遵循与参考。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思考

建国初期,战争结束,国家恢复重建,只能以苏联为鉴,国家的建设基本上靠自己摸索。在当时的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的劳动模范,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骨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崇拜的偶像,激起全国人民建设的热情,为国家建设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这些成就的取得也使一大批人迷失了自我,使国家在后期的建设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失调

保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处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之所以历经曲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两者的辩证关系失调,唯物史观的科学原理和指导思想没能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得以贯彻,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巨大挫折。

首先,对经济基础认识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对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评价,过高地估计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过高地估计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过高地估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

其次,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同化。这种认识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放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认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构建合理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只要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足够优越,就能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样的认识逻辑导致党和国家把重点放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构建上,而非生产力的发展上,这种做法给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再次,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认知的教条化。从国内情况看,年轻的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必要的经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有限,只能在曲折的探索中艰难前进。从内因上看: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从国际环境看,只有苏联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这样一来,很容易出现背离国情将苏联模式机械化照抄照搬的做法。教条式地将社会主义等同于“公有制、集体化、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等,错误地认为,这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文章做得越足,就越接近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中的社会主义。

(二)重社会存在,轻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若能如实反映社会存在的客观状况,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则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动力,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只能阻碍社会的发展。任何超越或者落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都是与社会发展相脱轨是一种脱离实际不切实际的意识,他们都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最后都会被时代所抛弃。

首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将中心任务放在社会主义发展上来,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程。“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2]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形态上,体制环境更为宽松,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严密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非公经济成分开始崭露头角,利益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集体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共产主义理想受到严重冲击,人们思想得到解放,伴随着思想大解放,个人价值的价值追求和利益诉求从法理上得到认可,人们把经济效益作为奋斗的核心目标,这些价值观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高效、活力和动力。同时,整个社会重经济发展,轻上层建筑的发展状态,也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步。

其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被淡化,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狭隘、庸俗的“唯经济论”大行其道,金钱观、价值观被扭曲。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等现象严重。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存在,由此带来的失业潮、贫富差距拉大、环境破坏、经济粗放增长、社会保障缺失、教育医疗市场化等弊端制约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偏差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充分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人的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整个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人认识的偏差则会造成错误的社会意识,从而阻碍、延缓社会发展进步。

首先,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偏差导致的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不仅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且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反作用。但若将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无限放大,就会偏离社会存在,甚至划向历史唯心主义的误区。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群众摆脱了剥削和压迫获得了自由和解放,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空前提高,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积极性。刚从战火中走出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极度贫弱,国家和人民迫切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社会主义,以至于把短期建成社会主义的意识狂热化,造成了盲动主义的错误倾向。之所以造成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错误认知,就是因为无限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人们违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则,错误估计了我国当时的客观实际、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错误地将人的主观意志夸大为世界的本源。

其次,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偏差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中国的整个社会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的发展让人民得以享受安逸的生活,加之宽松的社会环境、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西化”思潮的影响,使得不少人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渐行渐远,甚至迫切要求为历史“翻案”,与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历史一刀两断,彻底否定1978年之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企图绕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从事经济发展,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离开经济基础谈上层建筑、离开生产力谈生产关系,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误解,也违背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要面临损失。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必须协调发展,“一切为经济让路”的发理念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会造成上层建筑建设的滞后,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偏离正确的方向。

(一)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引领社会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搞好物质生产这个基础,人们生活才能有更坚实的物质保障。“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发展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

首先,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4]必须重视生产力的基础作用。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能够彻底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需要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离不开其物质生长点,历史有前车之鉴,那种把苏联的覆灭仅仅归结为受“西化”作用的观点是非常不客观的,因为一个由共产党执政70 余年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不可能仅仅因西方几次意识形态的分化就将其瓦解,其根本原因应归功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根本恶化,从而使苏联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大厦因丧失基础而轰然倒塌。

再次,中国的和平统一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才是硬道理。”[5]两岸和平统一的决定因素一定是两岸之间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经济社会高度的融合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单纯依靠意识形态的斗争来实现两岸的统一,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不可能实现,经济可以让台湾民众用脚投票,经济会告诉他们往哪里走。

最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依托强大的物质基础。十八大过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强大的国力使得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爱国爱党情怀得到空前提振。事实说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离不开其物质生长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最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之成果,充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唤起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在时代变革中引领社会意识形态建设

唯物史观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让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需要我们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6]

首先,意识形态工作要体现时代要求。当前中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处在时代的交叉点上,一方面,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旧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要么被冲淡,要么遭到瓦解;另一方面,新的社会价值体系还没有完整建构起来,国民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处在社会变革造成的破旧立新交替的真空之中,尚处于漂浮不定的状态。

其次,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这对于党和国家来讲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若能抓住机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社会主义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我们还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导向,在实践中将社会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做牢做实,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生长点。

再次,纵观历史发展大势,意识形态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中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以来功利主义价值观及其价值多元化的一次修复。”[7]苏联解体就是社会意识形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人们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的结果,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后导致意识形态的混乱,国家政权的瓦解。有着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的指导,能够指引我们树立起积极的个人远大理想信念,这样的理想信念能够促使我们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迎接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式及挑战。

(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

坚持唯物史观的正确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好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克服,“改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8]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革除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首先,改革创新是国际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发端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美国抓住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机遇,赶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创新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敢于破除陈规甚至是常规,开创新的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其次,改革创新是中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抓住发展机遇,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经济总量大而不强、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总体水平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凸显,使我们意识到中国未来能否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四)以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

“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9]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全面小康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充分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的参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真正向前发展。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任何美好蓝图的创建都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创作,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离不开广大的人民群众。毛泽东表示要想掌握中国当时实际发展状况,就需要深入群众内部展开调查,基于此制定合理的斗争策略,所制定的策略需要在群众斗争中能承受住实际经验的严格检验。必须时刻保持与群众密切的联系,深入基层,才能洞察出社会所发生的许多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每一个群众的共同参。习近平指出:“一个政党,一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10]

其次,群众路线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我们党之所以历经千辛而不衰,经历磨难而更强的重要原因就是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结合党本身的实际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脱离群众会使我们走上唯心史观的境地,忽视群众会使我们的工作陷入艰难的境遇。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深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民心,体察民情,善解民意,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唯物史观生产力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должны продолжить упрочи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фундамент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论马克思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辩证解释及文化空间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