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业财融合视角下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策略

2023-04-17 18:33杜冬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业财监控国有企业

杜冬玲

(南宁威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 530000)

1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业财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为国有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业财融合通过将财务管理与业务运作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支持企业决策和管理。特别是在预算管理领域,这种融合不仅提高了预算的精确性和实时性,而且有助于更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内部管理挑战。然而,在实施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以解决。由此,本文从业财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

2 业财融合对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影响

2.1 提升预算制定的精度

业财融合对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一个显著影响是有效提升了预算制定的精度。过去,国有企业的预算制定往往依赖于历史数据和直觉判断,缺乏实时的业务数据支持,导致预算与实际运营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财务数据与业务运营数据的紧密结合使得预算制定更加精确。实时的业务数据提供了更准确的市场需求和成本变化信息,使得预算更加符合当前的市场和运营状况[1]。例如,通过分析实时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企业能够更精确地预测未来的收入和成本,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预算。此外,业财融合使得预算制定过程更加透明和可追踪,有助于提高整个预算管理流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2.2 实现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

业财融合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实现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这一影响主要源于业财数据整合带来的信息流通和处理能力的提升。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财务数据与业务运营数据的结合,使得预算管理从传统的周期性检查转变为持续的、动态的监控过程。业财融合使得预算管理系统能够接入更广泛、更深入的业务运营数据,这意味着预算执行情况可以即时反映出业务活动的变化,如销售收入、成本开支等实时数据的变动。这种实时数据的融入,使得预算执行的监控变得更加精确和及时。例如,如果某个部门的实际支出超出了预算,系统可以立即标识出来,通知管理层迅速采取措施,调整相关的财务规划或业务策略。此外,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业财融合进一步提升了预算执行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识别数据中的异常模式,预测潜在的风险,并为管理者提供基于数据的洞察,以支持更加精准的决策。

3 业财融合视角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数据整合难度大

数据整合是业财融合的核心,涉及将财务数据与业务运营数据有效结合。然而,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在这一环节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首先,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在性质、格式和更新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财务数据通常是结构化的,如财务报表,而业务数据则是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如市场反馈或客户互动记录。这种本质上的差异导致两类数据的整合过程复杂且易出错。同时,两类数据的更新频率不同,财务数据往往是周期性更新,而业务数据需要实时或近实时处理,这进一步增加了整合的难度[2]。其次,国有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往往是分散且相对滞后的,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系统收集和处理数据,这些系统间的兼容性差,导致数据整合过程中出现信息丢失或错误问题。此外,一些系统已经过时,无法有效支持现代数据处理需求,如大数据分析和实时数据处理。再次,数据质量和准确性问题是国有企业在数据整合中面临的挑战。由于数据录入错误、历史数据的遗漏或不完整、数据维护不当等,导致整合后的数据质量不高,影响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数据整合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问题不容忽视。在整合财务和业务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或非法访问。同时,要考虑涉及个人和敏感信息的数据隐私保护,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3.2 预算编制与执行脱节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一个显著问题是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脱节。首先,企业在预算编制时缺乏对实际运营数据的充分考虑。在许多国有企业中,预算制定过程依赖于历史数据和定性判断,而不是基于当前的运营状况或市场趋势,这导致编制的预算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环境,结果是预算与实际业务运作存在偏差。其次,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机制不完善。在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中,一旦预算确定,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往往需要烦琐的审批流程。这种缺乏灵活性的体系导致预算执行时难以适应市场和业务的快速变化,从而导致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产生脱节问题。最后,预算编制和执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通常情况下,制定预算的财务部门与执行预算的业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财务部门没有及时接收业务部门的最新运营数据和市场信息,而业务部门也不理解财务部门在预算制定中的考虑和约束,这种沟通障碍加剧了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脱节问题。

3.3 从业人员能力不强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面临的一个显著问题是从业人员能力不强。首先,从业人员对于业财融合的概念和实践的理解不足。由于业财融合是相对较新的管理理念,很多员工尤其是传统部门的员工对其不够熟悉,他们不理解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融合的重要性,也不熟悉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实践业财融合。这种理解上的缺失导致员工在预算管理中难以有效利用业财融合带来的优势[3]。其次,从业人员在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业财融合要求员工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财务和业务数据,从而作出精准的预算决策。然而,很多员工尤其是非财务背景的员工在数据分析技能方面有所欠缺,无法有效地处理和解读这些数据,这直接影响了预算制定和执行的质量。最后,适应新技术和新工具的能力不足是一个关键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预算管理越来越依赖先进的软件和工具,然而,一些员工对这些新技术的掌握不足,无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来优化预算管理工作。

3.4 风险识别不足

在业财融合视角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风险识别不足的问题。首先,对于财务和业务风险的综合识别能力不足。在业财融合的环境中,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风险的管理,还包括与业务操作相关的风险。由于缺乏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有效结合的能力,国有企业在识别潜在风险时往往只关注单一方面,忽视了二者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复合风险。例如,企业仅从财务角度评估投资风险,而未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其次,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对适应性风险识别不足。随着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新的风险因素不断出现,但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往往缺乏快速响应机制,无法及时更新和调整风险评估模型,这导致企业在面对市场波动或竞争态势变化时,无法及时识别和应对新出现的风险。最后,风险识别过程中存在数据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虽然业财融合提供了大量数据,但如果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技能和工具,这些数据就无法转化为有价值的风险识别信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数据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企业即使拥有丰富的数据,也不能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

4 业财融合视角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策略

4.1 优化数据管理系统

针对业财融合视角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的数据整合难题,优化数据管理系统是一项关键策略。首先,建立和升级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应投资构建一个集中的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整合来自不同部门和不同业务流程的数据。这个平台应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来源,同时,提供强大的数据清洗、整理和存储功能。通过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预算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其次,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和处理。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国有企业应采用自动化工具来收集和处理数据。这包括使用先进的数据抓取技术从外部自动获取数据,以及利用内部系统间的API 接口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通过自动化方式减少人工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并减少错误[4]。再次,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是强化数据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数据质量标准,并实施定期的数据审查和流程清理。这包括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所有用于预算管理的数据都是可靠和最新的。最后,确保数据安全和合规是优化数据管理系统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愈发重要。企业需要实施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包括加密存储、访问控制和定期的安全审计。同时,确保所有的数据处理活动都符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规避法律风险。

4.2 加强预算执行监控

为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国有企业需要实施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措施,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和管理。首先,建立动态预算调整机制是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的重要手段。这意味着预算管理不应该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调整的过程。管理者应定期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最新的业务状况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预算。为此,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预算审查团队,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并提出调整建议。其次,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是确保预算执行监控有效的重要环节。企业需要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对预算目标和限制有清晰的了解。为此,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讨论预算执行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做法。这类会议不仅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还可以帮助识别和解决跨部门协作中的问题。最后,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审计和评估十分必要。这包括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检查预算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和预期。同时,可以引入外部审计机构,开展独立的预算执行评估,确保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3 提升从业人员能力

为了在业财融合视角下提升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效果,重要的一步是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首先,组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是提升员工能力的关键。这包括针对预算管理、财务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最新的预算管理理论、工具和技术,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此外,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外部培训和研讨会,以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视角。其次,实施跨部门培训和工作轮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员工不仅能学习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还能加深对业务和财务数据整合的理解。例如,让财务部门的员工在业务部门短期工作,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业务操作对预算管理的影响,反之亦然[5]。再次,实施激励和奖励机制是提升员工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设立绩效目标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可以鼓励员工提升个人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些激励措施可以是金钱奖励、晋升机会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认可。最后,鼓励员工进行自我学习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如在线课程、专业书籍和学习小组,这可以帮助他们自主学习最新的预算管理知识和技能。通过建立一种持续学习的文化,可以确保员工的能力持续提升,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4.4 强化风险管理机制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国有企业优化预算管理的一个关键策略是强化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建立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至关重要。这需要国有企业建立一个跨部门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识别和评估各种潜在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操作风险等。该团队应定期收集和分析内部、外部的数据,利用先进的分析工具,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和评估风险。其次,实施动态风险监控系统是提升风险管理效果的关键。国有企业应采用实时监控技术,对关键业务流程和财务操作实施持续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这些系统能够自动报告潜在风险,以及触发风险响应机制。再次,制定和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和计划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为不同类型的风险设计具体的应对措施,如市场下滑时的成本控制计划,或财务风险发生时的紧急资金调度方案。此外,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风险应对演练,确保在真实风险发生时,各部门能够迅速、有效地执行预定计划。最后,建立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对于强化风险管理机制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持续投资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以支持高效的风险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同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风险管理决策基于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分析了业财融合视角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各方面的具体策略和实践。通过优化数据管理系统、加强预算执行监控、提升从业人员能力及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国有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应对预算管理的挑战,实现财务和业务的高度整合。这些策略的实施对于提升国有企业在动态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其他企业在预算管理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猜你喜欢
业财监控国有企业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