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燕 谭 力 白文娟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0;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论断并将其写入“党章”,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共同”的主张,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意义和要求,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党和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尤权同志在阐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到要全面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1]目前,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此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经历了一个演进过程。 20 世纪80年代以来, 该表述零星地出现在一些研究中,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其进行了重要论述,学界随后开展了全面细致的研究。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既有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分类研究。 横向解析出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等多个维度。 二是采取历时梳理的纵向分析。 这类研究的重点是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过程,以时间和空间为参照点,纵向整理和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渐进过程。 三是聚焦特定群体和具体场域的研究。 如: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民族地区如何在高校、社区等多个具体场域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
基于前人研究,本文认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六个维度展开: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和国家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民族国家共同体,对应的是民族国家,它既是政治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 更是中华民族面向世界文化归属感的重要载体。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二个必须”,对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刻阐述[2],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三是对伟大祖国、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3]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四是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是一条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如果离开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但会失去航向, 也会变为一种空洞的说教, 从而失去实际意义。 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表现包括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 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4]六是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力量。 权威是任何一个共同体存在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心骨,中华民族共同体只有在党的领导下, 才能不断巩固壮大。
虽然民族地区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还存在短板弱项。 只有清醒认识到不足,才能有效避免盲目性,克服心浮气躁, 摒弃毕其功于一役的短期行为,从日常工作抓起,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剥离物质基础和人民群众切实感受,不但根基不牢,同时也会演化为一种抽象的理念,虚无缥缈,不切实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需要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我国民族地区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质量不高,因此,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还薄弱。 以某民族地区为例,2022年该地GDP 为5069.57 亿元,同比增4%,但在全国31 个省份中排名第29位,[5]存在着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不足等问题。
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个重大的转型, 二者的着力点有所不同。前者的着力点主要侧重于党的民族工作领域,后者则扩展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个方面,聚焦于“五位一体”建设。 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二者在着力点的异同、边界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定位还不够准确清晰,工作重心还无法统一到凝心聚力、促发展保民生上来。 在认识层面,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增进共同性,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还有差距。 在实践层面,一些地方尝试建立的工作办法和方案普遍延续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框架和思路,存在“新瓶装旧酒”现象。 如:在民族地区的一些基层工作中,一些民族干部依然存在一些重形式、 轻内容的问题。 调研发现,某民族地区目前的基层单位需要参与党组织星级评定、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点创建、精神文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评比活动。 基层普遍反映这些活动互相堆叠,评估交叉重复,造成会议多、考核多、检查多、重复建设多的问题。 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往往把同一套材料分别“包装”起来应对各项检查,导致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出现形式主义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消极影响。 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政治意识、 国家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缺少发展战略,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创新不足,研究质量偏低,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 三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政治素质、学术素养、作风建设、规矩意识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例如: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侧重于研究学科知识本身,不注重与其他学科体系的互学互鉴, 如何将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存在一些差距。 四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在思想认识上还不统一,存在意识形态风险和国家缺位现象,不能及时回应时代之问,廓清思想迷雾,引领社会变革。 五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点不能及时总结提炼,指导实践。
目前已形成的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民族地区应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新挑战时还缺乏及时的改革创新。 党员干部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社区、农村、非公企业中的群众性教育存在盲区,而且目前基本没有统一的宣传教育读本、校本教材、乡土教材,缺教员、缺权威教材的情况普遍存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地区近年来逐步开始重视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高质量、高水平编纂各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信息化发展, 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上网、搜网、看网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日常生活、思想交流等更多采取网络形式。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领域,主流媒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内容宣传方式单一,新闻产品创新不足,宣传报道无法贴近群众生活, 而且缺乏具有综合素质的网络宣传人才,影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度和深度。
民族地区在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 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纠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误解是把它单纯看成是一项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了其丰富的内涵。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6]在政治层面,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在社会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7]从总书记的上述论述可以明显看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涵盖经济、政治(法治)、社会、文化等要素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单纯看成是一种宣传教育和文化认同,而忽视其综合性、系统性,忽视经济(利益)、政治(权利等)因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实践中也是有害的,需要在工作中深化认识,不断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范围,夯实思想根基。
不可否认,民族问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 我们必须要完整准确理解民族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发生在民族交往联系之中。[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共有55 个少数民族, 民族问题实际上就发生于56 个民族的社会交往和生产活动中。尽管民族问题产生于民族之间,但客观上讲,不同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侧重点与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因而需要把握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针对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宪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的事业,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义务。
民族地区的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和各级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局)是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承担着民族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许多方面, 已经远远超越了民族统战部门工作的范围,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推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9]这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事关宪法、党章权威,事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因此,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各地区各民族在历史征程中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0]秉持这种历史观有助于我们廓清认识迷雾,纠正错误认知,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为历史空间,以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为时序,构建中华民族的历史观。 中华民族历史观要求我们不能把中华文化当做汉族文化,把少数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不能把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予以美化, 固化历史记忆,造成思想混乱。 必须立足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时空,通过对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的新阐释,系统书写各民族在不同时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正确把握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个谈的就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11]共同性和差异性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没有差异性,也就无所谓共同性。 正可谓:有同无异,没必要强调共同性,有异无同,形成不了共同性。 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只要共同性, 不要差异性或最终要消除差异性。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以共同性为主导和方向的前提下,保护差异是必要的,正是因为差异性,才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为共同性注入活力。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差异性来源于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的多样性,对丰富人类社会生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差异性也是一个多样化的存在,从价值层面分析,差异性既有与现代价值相一致的东西, 也往往包含有各民族文化中一些与时代不符的落后元素,需要不断加以改变,不能因为包容差异而固化差异性中落后的因素, 影响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如何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既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以更高的视野、更远的目标,不断探索,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持续推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坚不可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做保障, 针对民族地区发展不足的实际,发展质量偏低难题, 创新能力亟需提升等问题,夯实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十分重要。 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某民族地区为例,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该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务院支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方案,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不断巩固和维护脱贫攻坚成果和长效机制,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内生性追求。 二是不断解放思想,强化创新驱动。继续深化各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科技合作,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立足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如:民族地区积极主动学习和汲取全国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经验和实际做法,召开专家座谈会,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管理者、参与者对各地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进行借鉴、消化、吸收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 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12]对“多元”与“一体”、差异性与共同性之间辩证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我们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重要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 一要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需要认识到,在民族工作中,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需要弄清楚哪些方面必须“同”,哪些方面可以“异”,要在推动各民族坚定“五个认同”“四个与共”“三个意识”的同时,尊重各民族在具体生活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二要以共同性为方向和前提。 要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理论逻辑, 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上,明确其“根本”和“方向”是“一体”,重点是增进共同性,实质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家庭论”“石榴论”,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法治轨道上治理民族事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和法治尊严,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3]要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打牢法治基础。 一是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塑造法治思维, 科学稳妥调整相关政策。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适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如: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贯彻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 科学合理地制定、调整和实施相关政策。 根据民族地区实际,通过人大立法制定出台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的条例,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法理上的有机衔接和升华。 建立民族地区涉及民族因素的事件和案件应急处理预案,重点排查和防范民族地区各个领域的风险隐患和各种挑战,建立责任机制和工作专班,制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扩大参与范围,将民族地区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具体举措,适时转化为民族政策和法规规章。 同时,认真落实民族政策法规的合法性审查,必须符合宪法规定和中央决策部署。 二要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在立法实践中, 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力度,防止政策与法律、政策与政策之间产生冲突。 完善涉及民族事务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相一致的政策规范体系,使得地方法规、规章、政策性文件的规定更加符合宪法、法律精神,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意识观念的主要承载者,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建立并完善理论体系、研究体系和实践体系,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其中的理论导向作用。 首先是科学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 没有规划,就没有发展。 立足社会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需求,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在国家主流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上,突出引领性;二是在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上,突出协调性;三是在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的关系上,突出世俗性;四是在特色学科与基础学科关系上,突出整体性;五是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与自然科学管理关系上,突出差异性。 其次是把握好重大历史问题研究的原则。 推进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在重大历史问题上的认知和研究中需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 二是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三是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增强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安全利益。
从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出发,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常态化机制。 一是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常态化学习和教育机制。 通过书记带头讲、 班子成员轮流讲,重点人群、机构和领域系统讲,基层党组织全面铺开讲等具体形式,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教育学习周、教育学习月活动,扩大教育宣讲场次和受众人次。 比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每年集体学习研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内容,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到民族地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范围,纳入“学习强国”平台,“共产党员”等教育平台,融入党员日常生活和党员服务之中, 落实到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年终考核工作之中,把关定向、督导落实,重视计划、建设、检查相结合。 二是纳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校园文化、社会国民教育常态化宣传机制。 在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方面,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贯穿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抓好民族地区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 分学段编写课程教材和辅导读本。 全覆盖、常态化地构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和内容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针对不同时期的教育对象,民族地区可以分阶段、分层次的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比如,在小学阶段,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重大纪念日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具体的感受和初步的认知; 在中学阶段,教育引导中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在高等教育阶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体、课堂教育和课外涵育共同配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夯实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五观”。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内容以可观、 可感的具体形式向不同商圈、特色街道街区、家庭和网络平台延伸,拓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有效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三是纳入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常态化话语表达机制。 在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下成立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中心,在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研究课题、社科规划课题、 党委统战部调研课题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作为专项研究工程, 高度重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着力扶持和打造专业性强、研究水平高、影响力大、人员团队齐备的研究队伍。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写审读、 监督检查相关的宣传教育读物、乡土教材以及宣传设施、内容,统一宣传教育口径。 同时,加大社科理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投入和研究力度, 以社科项目为抓手,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建模式,发挥网络公众号、视频号、官方网站的舆论引导作用,提升网络正能量,凝聚人心,进一步打造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空间。 一是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根据某民族地区政府的数字规划行动方案,2023年全面升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5G 向重点园区、重点场所、行政村等区域延伸覆盖,新建5G 基站2000 座,累计达到1.2 万座,加快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发展,新建5 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增加标准机架11 万架,总量达到15 万架,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125 万台。[14]互联网使用和服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此,加快建设、发展和创新“互联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和平台,特别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建设工作在民族地区的开展,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网页等方式帮助各族群众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二是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依法管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平台。 坚持塑造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国际互联网大会上指出,“坚持依法治网、 依法办网、依法上网”。 要倡导建设积极向上的文化,遏制低俗不良现象,打击和惩戒不法行为,完善涉及民族因素网络舆情联合引导管控机制,依法强化民族事务网格化管理水平,定期排查互联网中影响民族关系的不稳定因素,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涉及民族因素的纠纷、矛盾和不利因素在萌芽状态得到有效处理。 三是把握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契机, 拓展宣传教育新媒体传播平台。 适当运用智慧教育数字化平台,开发一批适合民族地区特殊实际需求的资源,如有利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合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体育、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地方资源等。 建立民族团结政务媒体矩阵, 创新短视频、 微电影、VR 主题展馆等多种新媒体形式阐释解读中华文化符号,拓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工作格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民族地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方面面, 其站位乃“国之大者”,因此要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规划、优化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机制。 一是出台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尝试把民族地区基层的各类评比考核检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点创建、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统摄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当中,统筹考量各类考核评比的基本要求和侧重内容,合并同类项,找出最大公约数,建立一个统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估指标体系,形成统一领导、统一行动的工作格局。 在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纵向上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横向上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工作无缝对接“零距离”的问题。 二是建立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综合评估考核机制。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减轻基层负担,降低建设成本,各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和协调,评估检查时既各司其职,注重各部门的检查评估考核内容,又互观互学,综合评估考核单位的总体建设情况,形成更加有效实用的综合评估考核机制。 三是建立第三方综合测评指导长效工作机制。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全面性与代表性、稳定性与动态性、引领示范与普遍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以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估专家、社会大众等为评价主体,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以创建单位为对象的第三方评估体系。 通过综合测评指导,形成正面引导、以评促建的长效工作机制。 比如,民族地区可以结合自身实际,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邀请专家组成第三方评估考核小组,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形成民族地区内部评价与第三方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评估考核结果纳入民族地区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的年度工作成效考核,形成奖惩激励机制,通过综合测评指导,形成正面引导、以评促建的长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