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23-04-17 14:40钱仕英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发展

钱仕英

(西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①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年,第17页。,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了出来。随着共同富裕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出新理论、作出新论断,深入回答了“为什么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等问题”②逄锦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共同富裕百年奋斗的理论与实践》,《经济学动态》2021年第5期,第8—16页。,同时在实践上力度空前,许多领域改革成效显著。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乘势而上,在现有基础上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实现共同富裕放到更重要更突出的位置进行总体谋划、顶层设计,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将共同富裕作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途径,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并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划定了时间表路线图。

(一)共同富裕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途径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共同富裕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主要方面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其中有生产力的不平衡不充分,也有生产关系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分配关系的不平衡、不合理,生产资料、财富占有的不均衡。”①王伟光:《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红旗文稿》2012年第1期,第4—7页。这种不均衡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处理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②顾海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红旗文稿》2021年第20期,第4—11页。解决分配领域的不平衡,是关键中的关键,是人们最关注最迫切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总体呈扩大趋势”③罗楚亮、李实、岳希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2013—2018)》,《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第33—54页。,这种状况得不到有效解决会造成一些群体的获得感不强、社会活力不足,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将共同富裕作为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途径。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第一次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向世界宣告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党的重大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5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提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⑤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第66页。,这既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成功经验,更是未来破解发展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新发展阶段,只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解决人们长期关心的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使全体人民更加普及普惠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让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发展程度的整体跃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0页。。在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规划中,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就是说,共同富裕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和重要指标提出的,共同富裕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⑦张雷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伟大创新》,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年第5期,第39—45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主要特征,没有共同富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①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年,第17页。,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个意义上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将共同富裕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是对马克思设想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第200页。的积极回应。

中国式现代化同时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能物质繁荣、精神空虚,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要在发展中学会驾驭资本,避免陷入资本逻辑的困境、资本驱动下的物质主义泛滥、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和现代化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兼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实现“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协调统一③薛丁辉、刘靖北:《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华日报》2021年3月23日,第11版。,而不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扭曲。这是中国共产党开辟出来的通往现代化的新道路,“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邃认识和准确把握”④谢伏瞻:《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理论导报》2021年第10期,第41—42页。。

(三)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

共同富裕的实质是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只有共享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前四个理念集中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最后都归结到共享,回答发展起来后成果分配的问题以及发展与人民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和原则,强调建设一个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共富型社会。“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思想的实践,是真正体现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执政理念。

从内涵上,共享发展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多个层面,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的问题。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离开生产,孤立地谈论分配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在生产中谈分配,既解决生产力问题又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发展。

(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战略安排,擘画了共同富裕“三步走”的战略蓝图。

第一步,“十四五”时期共同富裕方面的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第二步,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这个时候居民收入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国家规划的要求“进入了较为富裕国家的行列,伴随着贫富差距继续缩小,这个时期我国的共同富裕程度将比现在有显著提高”①辛向阳:《习近平的共同富裕观》,《新疆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第1—7页。。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基尼系数降低到合理范围。

实现共同富裕是重要的时代课题,但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充分估计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短中长期规划,时间节点明确、目标清晰、路径可行,既有定性的标准又有定量的指标,并充分考虑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正确处理人民的期待和发展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主动谋划,在目标、进度、速度和可承受度上作出适当的安排,区分具体目标和总目标、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积小胜为大胜,一茬接着一茬干。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有力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分配秩序,选取浙江试点先行探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富裕取得积极进展。

(一)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既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工程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②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2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作为着力点,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2021年4月6日,http://www.scio.gov.cn/gxzt/dtzt/2021/rljpdzgsjbps/zw_20426/202208/t20220802_290519.html,2022年12月10日。。2013年以来,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兜底保障、靶向施策精准扶贫,使现行标准下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5万个贫困村出列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2021年4月6日,http://www.scio.gov.cn/gxzt/dtzt/2021/rljpdzgsjbps/zw_20426/202208/t20220802_290519.html,2022年12月10日。,区域性整体性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胜利。近亿人口实现“吃不愁、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攻坚战的打赢标志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极大夯实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中最薄弱的一环,填补了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使全国共同富裕水平大大提升,中华民族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从此,“党和国家的战略重心由实现全面小康走向促进共同富裕”⑤厉以宁、黄奇帆等:《共同富裕: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第367页。。

我国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的,措施是根本性的,对中国农村的改变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跃升,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最重要的是使人民群众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大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针对之策,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推进协调发展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统一有效的国内大市场的要求,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八大后,全国乡村在摆脱贫困的基础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盘活农村资源,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和“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让6亿多农民分享土地红利,用制度保障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2014年以来,全国农村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连续7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至2021年,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高1.7个百分点①《居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生活质量取得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九》,https://www.stats.gov.cn/zt_18555/zthd/lhfw/2023/fjxsd/202302/t20230227_1918904.html。“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0年的3.2倍下降到2021年的2.5倍”②马建堂:《稳步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求是》2022年第10期,第24—29页。,为多年来最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水平发展速度高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关系朝着更加合理方向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广大农民更加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

为解决区域发展差距过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倾斜,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发挥先富示范作用的同时,更强调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尤其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脱贫地区,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推动东部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实施“携手奔小康”“百县千乡万村”“万企帮万村”等对口帮扶行动,重点实施了备受瞩目的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多项举措之下,我国区域贫富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布局持续优化。“2011—2020年,收入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逐年下降,收入比由2011年的4.62(上海与西藏居民收入之比)降低到2020年的3.55(上海与甘肃居民收入之比),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③宁吉喆:《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就〈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有关情况答记者问》,2021年9月28日,http://www.chinanews.com.cn/shipin/spfts/20210927/3634.htmshtml,2022年12月8日。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乡、地区差距总体上呈缩小趋势,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更加科学,分配更加合理,中西部地区发展后劲更足,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

(三)大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有序。新时代,党中央更加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按照“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5日,https://www.gov.cn/zhengce/2013-11/15/content_5407874.htm,2022年2月18日。的指导思想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其中最突出的举措就是“提低”和“调高”。

一方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施,增强农村内生动力是最有力的“提低”;另一方面,加大资本监管力度进行“调高”。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消除分配不公。要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⑤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第4—9页。围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2021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挂牌成立国家反垄断局,加大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一些典型企业因此被相关部门约谈或罚款。诸多措施层层推进,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持续繁荣。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更为平等的发展空间,更好回应民生关切、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果彰显。与此同时,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对娱乐明星、网络主播等高收入群体的税收监管和行为规范力度空前,有效发挥了警示教育作用;积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加大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管理;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遏制权钱交易。通过大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劳动者勤劳守法致富的积极性,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创富,缩小收入差距,形成更合理更均衡的收入分配格局,让更多人体会到公平正义,进一步完善了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四)试点先行为共同富裕探索经验

党中央选取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稳步推进全国共同富裕。浙江省在长期的改革过程中,进行了“八八战略”“千万工程”“最多跑一次”等有效探索,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成效显著。借助这些有利条件,中央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利于通过实践进一步丰富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有利于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有利于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人民日报》2021年6月11日,第1版。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浙江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浙江先行探索,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探路。

支持浙江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打造“数字浙江”,打响“浙江制造”品牌,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在全国率先大力打击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在规范网络电商平台、数字经济领域作出示范;铁腕惩治贪污腐败,遏制权钱交易,取缔非法收入,构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营造良好社会舆论,发挥浙江企业众多的优势,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继续发挥浙江乡村经济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探索土地确权改革;依托“美丽乡村”和“千万工程”建设基础,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新时代的宜居宜业“富春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强省。浙江发挥宏观政策支持与人民创造性结合优势,“不断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分梯次推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贡献”②徐晓明:《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日报》2021年6月23日,第5版。。近年来,浙江高质量发展特征愈发凸显,共同富裕物质基础日臻厚实,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共同富裕制度机制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作出了表率,正在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中央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在量上扩大供给,大幅度增加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党的十九大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兜住一头一尾底线,精准补齐民生短板。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免费就近入学,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点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分布,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改革,整治教育领域多年来存在的“内卷化”积弊,回归教育的公平公益性;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高压态势稳房价,各地陆续出台包括公租房、廉租房、长租房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住房供给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从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角度来重视生态环境,以史上最严格标准保护生态。二是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优化和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着重提高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公共服务配置效率,使全体社会成员公平享有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其中在教育领域支出占GDP比重从2012年以来一直超过4%①叶雨婷:《4%:这个数字,守望教育公平与质量》,《中国青年报》2022年5月18日,第3版。,并且教育经费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基本公共服务是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民生事业,是人民获得感与幸福感最直接、最现实的来源。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全体人民享有获得公共服务的机会公平与结果相对均等,使人民群众普及普惠享受社会发展红利,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的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差距,为人民消除后顾之忧,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刻践行。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方法论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方面重大关系,坚持短中长期目标相贯通,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贯穿着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实事求是的方法、以辩证法为基础的矛盾分析方法、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群众路线方法、以大历史观为基础的胸怀天下的方法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自觉和政治智慧,为推进共同富裕事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一)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实事求是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页。,在实现共同富裕伟大战略上同样需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中国共产党在共同富裕的目标预设上科学务实,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分阶段地渐进富裕,既要照顾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期盼,又要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我们既不能不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也不能复制“福利国家”模式,超出政府实力搞高福利,既给国家造成很大压力,又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生产积极性,最终造成社会发展停滞。在节奏规划上科学、理性,将长远目标划分为“十四五”、2035年、本世纪中叶,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向前迈进,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在路径上,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举措,提出科学可行的方案、意见和考核评估办法。最重要的是在基础前提上,正确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把共同富裕建立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在对共同富裕事业的谋划布局上,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各方关系,既不超前也不落后,实事求是、稳扎稳打。

(二)以辩证法为基础的矛盾分析方法

党中央在诸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在诸多问题中抓住薄弱环节,从薄弱环节着手牵住“牛鼻子”,有效推进共同富裕问题的解决。党中央敏锐抓住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重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区域间、阶层间的不平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会演变成政治问题,成为不稳定、不和谐的诱因。党中央从薄弱环节着手,政策更加注重向西部、农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工作重点,聚焦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把着力点放在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关系民生、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上,推动“七有”持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在管党治党中,以反腐败为切入口,整治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腐败问题不仅仅涉及党的形象问题,更关乎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关乎党的凝聚力领导力。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力度和深度全面从严治党,抓住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进行了制度建设,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开公平,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公信力空前提高。

党中央在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同时,兼顾全局,统筹协调,把握平衡,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系统而不是零散、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解决问题。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妥善处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多环节关系,科学运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处理东、中、西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理顺农业、工业、国防、教育等各领域关系,既有重点又兼顾两点,既有所侧重,又不偏废一隅,全面整体关照改革进程,这是对唯物辩证法的生动实践。

(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群众路线方法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建设共同富裕社会全过程。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人民是这一伟大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富裕全过程都贯穿着高度的“人民性”。新时代的富裕,是全民富裕,是不落下一个地区、不落下一个民族、不落下一人的富裕。中国共产党提出共同富裕的初衷是为了人民,为满足全体中国人民建设更加公平富足社会的诉求。共同富裕一头连着人民一头连着党,这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夙愿,是激励人民的美好愿景,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的体现。共同富裕依靠的力量是人民,中国共产党坚持“共建共享”,依靠全体人民做大蛋糕。党始终强调这一伟大征程需要靠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贡献智慧才能实现。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一直是一条基本原则,既强调顶层设计,也强调各项政策都要靠群众来落实。幸福生活是人民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永远是人民群众,要靠提高人民自觉性、受教育程度、组织程度、增强发展能力、致富本领,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发展环境,高度重视人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的力量绘就宏伟蓝图。

(四)以大历史观为基础的胸怀天下的历史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人类胸怀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认识和处理“两个大局”之间的关系,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世界人民。共同富裕实践使近亿中国人摆脱绝对贫困,是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减贫事业、人类发展、共同进步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启示。中国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发展了自己,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秩序的重要力量。今天世界各地依然面临普遍的贫困、两极分化、中产陷落、发展停滞等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撕裂、世界动荡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难题都需要全人类作出解答。

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共同富裕实践的实质是发展,关键在共同,不是只要自身发展不要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天下胸怀。为人类求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自觉,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发展“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 “现代化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发展起来的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后发国家,将全世界共同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进步性,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新的模式和路径,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对世界性课题的历史主动和历史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①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学习出版社,2022年,第28页。,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实现路径上,进一步明确,当今世界要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解决“时代之问”“历史之问”,必须促进国与国之间共建共享、共同繁荣,必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同富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共同富裕所包含的发展、公平、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和普遍关切,因而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这一理念和实践引领人类进步潮流,推动世界实现共同、共享的富,全面、均衡的强,向包容、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是解决全人类共同问题之钥,为各国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中所蕴含的胸怀天下的方法论原则,实现了历史使命与时代主题的统一、民族精神与国际主义的统一、中国行动与世界发展的统一,是中国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发展
共同富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