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路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99)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8月31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8/31/c_1129834700.htm,2023年11月3日。。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关键词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精准提炼和系统总结,这五个特性折射出中华文明的五个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8月31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8/31/c_1129834700.htm,2023年11月3日。。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证实,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而未断绝的文明,“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至今仍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三大轴心文明之一的中国先秦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书写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一章。随后的秦汉文明、魏晋南北朝文明、隋唐文明,直至明清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方阵的前列;革命文化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色革命精神,是伟大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其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钢筋铁骨,所形成的信仰力量成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创新的历史辉煌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源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种进行时的、创造性的文化。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滋养中发展,并吸收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文化精华,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和开放包容性。连续的、稳定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基因又不断丰富发展,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文化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推动了古代中国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世界近代化的进程,也对当今世界产生深刻影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中华文明内含创新发展的基因,正是一代代不断创新发展赋予中华文明新的生命力,也将勇于创新的精神印刻在国人的血脉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8月31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8/31/c_1129834700.htm,2023年11月3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精神土壤,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突出优势。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加持新媒体传播渠道和现代化,激活其生命力。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通过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形成了水乳交融的统一文化空间,各民族文化相互嵌入、融为一体,其重要基础就是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8月31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8/31/c_1129834700.htm,2023年11月3日。。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曾历经磨难而不倒,靠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的高度文化认同,靠的是中华文明具有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②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8月31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08/31/c_1129834700.htm,2023年11月3日。,守护好、继承好、使用好中华文化这一宝贵文化资源,既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凝聚人心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化优势。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③《礼记·中庸》,王国轩译注,上海:中华书局,2016年,第139页。,中华文明何以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有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中华文明既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形成包容的多元统一体。中国文化秉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理念,接受和吸收多民族文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不仅基于本国多元文化的互相影响,也源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交往、交融。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明不以其先进之处而傲慢地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不因其不足之处而自卑怯懦甘居他国文明之下,而是表现出海纳百川的共生逻辑,吸纳人类文明中的先进因素,也将自身独特的文明火种传播到其他国家。这种文明共生的逻辑在当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世界意义。
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中华文化倡导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各国文明相互学习、相互尊重,都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追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境界。“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⑤[英]伯特兰·罗素:《中国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第2版。。基于宏阔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我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仅“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还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于2021年、2022年、2023年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有力彰显了中华文明鲜明的自主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精神底色,反映了新时代中国鲜明的全球治理观和美美与共的政治逻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也呈现出东升西降、此消彼长的态势。这不仅是国家硬实力竞争的结果,更是软实力交锋的体现。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偏弱,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面临多重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社会多元化发展使人们思想多元化、复杂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黑天鹅” “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价值多元与意识形态斗争加剧。与此同时,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深度普及,我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较2022年12月提升0.8个百分点。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3年8月28日,https://www.cnnic.net.cn/6/index.html,2023年11月19日。网民规模庞大且增速飞快,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且网络中各种意识形态的交锋愈加频繁和隐蔽,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为遏制我国发展,明确将“互联网自由” “新媒体”纳入和平演变策略,在我国物色骨干和代理人,栽培个别所谓“公知”“大V”,并积极收买网络水军,夸大或炒作民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扭曲历史、诋毁英烈、否定文化,攻击党和政府、攻击社会主义。面对诸多严峻挑战,亟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应和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基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智慧结晶,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能映射和指引社会发展实践。我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经过40多年的改革实践创造了西方工业化国家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形成了很多独特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和方法。但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滞后于改革发展实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化、学理化、实践化方面效果不够明显,存在零碎松散、概括不全、转化低效的尴尬局面。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炼和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③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9日,第2版。,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④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9日,第2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⑤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第2版。。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软实力”里的“文化”应是广义的,既指文化资源意义上的“文化”,同时还包含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①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08页。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据全球品牌估值咨询公司BrandFinance,就11个软实力指数排名的影响因素进行的排名②软实力指数排名的11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熟悉度、影响、声誉、商业与贸易、治理、国际关系、文化与遗产、媒体与传播、教育与科学、人与价值观以及Covid-19响应。,中国软实力综合排名第4,上升8个名次,但从得分上看,中国的分值是64.2,与第一名美国70.7的分值还存在不小差距③数据来源:BrandFinance:《GlobalSofePowerIndex2022》,London,2023.。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截至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虽然我国软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论在体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还不匹配,“软实力”支撑“硬实力”方面相对不足。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更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当前,我国面临的意识形态较量和国际舆论斗争更趋激烈。西方政党不断攻讦我国的民主和民族等问题,西方媒体也持续对我国进行抹黑、扭曲、污蔑。因历史原因,中国的国家话语权建设滞后于中国发展的速度,整体国际话语权偏弱,在国际舆论中处于被动地位,很多国外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仅是通过本国的媒体和社交平台信息,很多人被不实信息误导产生负面刻板印象,有的甚至盲目厌恶、抵触一切与中国相关的事物,使得我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愈发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④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22页。。2023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实施,这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首次被写入国家法律,也意味着我国开启了“国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世界更好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2023年6月29日,https://www.gov.cn/govweb/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8929.htm,2023年10月29日。的新征程,对于扭转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将我国的发展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化为话语权和话语力,形成与国家体量相符的国家音量。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要以实践为指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守护好、继承好、使用好中华文化资源,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这既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不断探索文化强国之路的价值意蕴。
建设文化强国,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本、以中华文化为根,确定本和根,就有了“定海神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一个结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实践中的问题;“第二个结合”植根中国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土壤,实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是将两种思想和文化体系进行简单组合、生硬拼接,更不是此消彼长、谁取代谁,而是双向汲取、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既让马克思主义根深叶茂、历久弥新,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在世界文化激荡的时代大潮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①林海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浙江日报》2023年2月27日,第7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形成本国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占据这个时代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底蕴深厚,可以从“道”与“术”的维度思考和认识中华文化。“道”究其本质而言是“无所不包、无所遗漏的”,是事物宏观的、根本的规律,它是精练的高维度的思想结晶;“术”从其本意而言是技艺,“方术”“术数”“技术”等充分体现了文化外化形式问题,它是文明发展的具象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内在的神,轻视外在的形,“重道轻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明发展的速度。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常青的光荣与梦想,是新时代中国思想、文化及艺术创新弥足珍贵的财富与资源。当前互联网娱乐产业越来越发达,人们逐渐沉迷于短、平、快的刺激,在算法的配合下,信息茧房效应更加凸显,娱乐至死成为社会顽疾,使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每进一步都很艰难,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精神力量,清醒的理性思考和判断,以及清晰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知。产业重利,文化重道,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重并强调中华文化的“道”与“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迎合、满足人民的需要,更要引领人民的文化需求往更高的方向走,从思想层面引导人民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文化认知架构,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强健人民精神世界,呼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征程中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增强斗志。要以历史的视角,审视、厘清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的结构和脉络,对中华文化进行深入思考、概括和提炼;以现代的视角,分析和把握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思考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是注意挖掘凝结在中国文化基因里的独特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力量源泉,传承和丰盈中华民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使民族和国家魂有定所、行有依归,形成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到仁孝礼义、尊师重教、犯者必诛,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到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熔铸出既有筋骨又有韧劲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文化自信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
立足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鲜活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话语表达,增强中国话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引领媒体融合发展新作为》,《人民日报》2019年1月27日,第1版。。相较于正式媒介机构,西方短视频社交媒体政治色彩和管制相对弱化,这是我们打通跨文化传播渠道,有效传播中华文明,进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有利“窗口”。短视频社交平台也是西方青年一代活跃的集中地,是迭代观念、重塑形象的重要战略据点。在国际交流交往中,只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潜移默化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我们要借力数字化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优势,延伸触角、精准传递,努力建构起完整高效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特别注重借助国际短视频社交平台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内扩散、内外联通的四个渠道,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传播中华文明:一是通过官方外宣社交平台推进自上而下的宣传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二是借助短视频社交媒体推动自下而上的民间交流,以客观事实消解西方媒体对我国的扭曲、抹黑;三是注重发挥海外留学生群体由内扩散的传播优势,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中华文明;四是强化华侨华人、海外团体内外联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密切海内外情感交流。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展现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以及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