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精神”的多维赓续及其当代价值

2023-04-17 14:40余梦成李直飞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历史精神

余梦成,李直飞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书写了教育传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革命性、爱国性、先进性,并形成了包括爱国主义、民主革命、科学教育、学术自由等内涵独特的“西南联大精神”,这种精神无疑对当下依然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科技发展和现代生活的转向,“西南联大精神”在更具观赏性、可视性的影视文学、歌舞乐曲和文化建筑等形式上得到延续和发展,更直观地引起人们对西南联大历史文化的关注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这对赓续西南联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学作品:在回忆与虚构之间演绎联大

在人类文明史上,在历史发展的演绎、时代文化的变迁中,书籍都是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作为抗战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西南联大在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一直是文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在数十年的历史传承中,出现了丰富多样的承载着先辈们革命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文学书籍,它们试图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让文字带着“联大人”的“历史生命”,从书页的缝隙中将深厚的“联大精神”传递下来,在追思中丰富当下人们的生命体验,找寻意义旨归。

当代书写“西南联大”的文学书籍丰富多样,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研究专著等多种文学形式。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联大人”亲历后的回忆性书写。汪曾祺的《在西南联大》,以日记体形式记录着关于西南联大的点点滴滴,从吃、喝、玩、学、乐等多个方面建构了其在昆明时的文化与生活,让“味道”“声音”“茶馆” “课堂” “警报”等成为记忆的载体,消解战争的压抑氛围,将独特的“联大文化”“联大精神”契合于当下人们的审美感知的形式传递下来,在生动丰富的文学传述中,将“个人回忆对象变为纪念机制里的集体记忆对象”①赵坤:《交往记忆、文体演进与功能转型——回忆性文本序列中的〈回忆鲁迅先生〉》,《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5期,第107—112页。,以个体的文化身份承载集体的历史记忆,在纪念中传承历史精神。许渊冲的《永远的西南联大》,以“追忆逝水年华”的文化心境,“重拾”学生身份,从远行前的“源头活水”讲到联大时期“往事如烟忆”,追忆着“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鲁迅的学生魏建功讲《狂人日记》,还有罗常培、唐兰等教授也都各展所长”②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第42页。,在寻常的历史叙事中,找寻抗战的青春记忆和灵魂,彰显着丰富的西南联大的文化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师生们坚守文化阵地,传递文明火种,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回忆的目的并不在于记忆本身,而是“将私人情感的回忆文本,变为回忆序列中的关键文本,将个体的、具有时间框架的交往记忆推向集体的、更久远的民族文化记忆”③赵坤:《交往记忆、文体演进与功能转型——回忆性文本序列中的〈回忆鲁迅先生〉》,《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5期,第107—112页。,进而以更好的文化姿态走向美好的“明天”。

另一类是“现代人”的虚构性书写,即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发散。岳南的《南渡北归》以线性的时间叙事,记述了抗战时期艰苦卓绝的文化历程,塑造了一群勇毅的知识分子在烽火中越挫越勇,积极以文化抗战,“以传道授业保存了文化血脉,用学术活动期许了民族生存姿态”④杜颖莹:《聚散与沉潜:知识分子的生存变迁之路——以〈南渡北归〉〈夹边沟记事〉〈中国在梁庄〉为例》,《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第8—15页。。承担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良心,在战火中谱写慷慨悲歌,表现他们风骨与气质的同时,更彰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宗璞的《野葫芦引》以西南联大为背景,以孟家的变故为叙事脉络,刻画了一群知识分子在民族存亡之际,勇于担当、忘我奋斗的心路历程,他们肩上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复兴富强的重任,身上维系的是中华民族刚毅的斗争精神,表现了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民族大义与文化正义。杨杨的文化散文《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和云南地域为背景,讲述了罗常培、闻一多、费孝通、沈从文、邢公畹、曾昭抡等人的行旅经历和文化生活,记录他们在云南所进行的一系列考察,从“战前的彩云之南”讲到“战火中的‘文化之都’”,再到对“云南乡村的伟大发现”,最后回归到西南联大这座“闪烁在高原上的‘大学之光’”⑤杨杨:《大学之光——行走在云南深处的西南联大》,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3页。,将视角下沉至知识分子寻常而富有生趣的生活经历,解构历史的硝烟与压迫,展现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积极的文化心态和充满希望的民族国家情感;在“发现云南”的同时,展示了云南独特的风景体验,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与积极作为。杨潇的《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以丰富的历史意识和生命关怀,重走在七十年前的路上,站在亲身体验的叙事视点上,以“路”为精神纽带,开启两个世纪的文化沟通和意义传承。

除上述列举外,还有诸多关于西南联大的文学记事和文化书写,如蒋梦麟的《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梅贻琦的《西南往事:梅贻琦西南联大时期日记》、赵瑞蕻的《离乱弦歌忆旧游:西南联大求学记》、冯友兰的《我与西南联大》、马识途的《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郑天挺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董易的《流星群》、海男的《梦书:西南联大》、鹿桥的《未央歌》、王蓝的《长夜》、张曼菱的《西南联大行思录》、岚枫的《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等等。它们多是从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展开描写,以生活化的诗意叙事解构抗战纷乱的时代环境,深入书写个体复杂的生命体验,“在视野深处迸射着理想主义的微光”①李海鹏:《代路而言(序一)》,杨潇著《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第1页。。阅读这些文学书籍的过程,就是体悟历史文化的过程,也是丰富自我生命体验的过程,更是传承时代精神文明的过程。

二、视听艺术:返回“历史现场”的当代文化空间

随着科技的变迁,在“现代性”的动力驱使下,现代技术发展衍生出多种艺术形式以承载丰富的文化精神。其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易于被接受的莫过于“视听艺术”,包括影视、音乐、戏剧等。不同于传统纸质阅读的枯燥感和间接性,“视听艺术”能最大限度地给人以直观思维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艺术的历史建构和审美开创,实现传统与现代跨世纪的文化空间的同频共振,进而引发现代人的精神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心绪体验,从而而实现对文化精神的艺术赓续。

(一)影视文学

“影视文学”基于真实的文本改编,使艺术在现代化的审美空间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部分影视文化落于流俗的窠臼,更好地发挥技术的作用,推动视听艺术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建党精神、家国情怀、尊师重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等内容相融合”②杨畅:《论红色音乐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湖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第150—158页。,更好地传承文化精神。

当代不乏对西南联大进行视觉地历史建构的影视艺术,其中以西南联大博物馆联合其他影视文化公司推出的专题纪录片《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启示录》《西南联大八年记》最具影响力。

2003年,由张曼菱编导的《西南联大启示录》作为新世纪第一部关于西南联大的历史纪录片,讲述了一代人“被迫南迁”,以天地为课堂,在战火中“弹雨弦歌”的历史故事,张扬的是时代虽远但“红烛不灭”的“西南联大精神”。

接着2005年,由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西南联大八年记》,通过采访数十位联大亲历者,以跨世纪的人物口述回忆方式,用七集系列片展现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成立与发展的过程,记录了中国知识分子在艰难的时代环境中,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怀热忱、作贡献的心路历程,深刻表现了一代国人在战争中的“艰苦岁月”,在硝烟中不绝的“薪火相传”,以及他们“弦歌不绝”的文化传统和心灵史。

2018年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中央新影集团联合打造的《西南联大》,是符合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文化书写,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的艺术表现,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因素,表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纪录片从宏观上全面讲述了西南联大的发展史,是那一代学人深厚的历史记忆和家国情怀的艺术表征,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讲好西南联大故事、传播西南联大声音、赓续西南联大精神”④王德强、保跃平:《论西南联大红色资源的当代转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第96—105页。具有重要的意义。2021年,作为《西南联大》姊妹篇的影片《九零后》拔地而起,这是一部较为独特的影片,它没有沿用“分集纪录片”的形式,而是以“电影纪录片”的方式,让许渊冲、杨振宁、杨苡、马识途、巫宁坤等十六位年近百岁的世纪老人联袂出演、亲口讲述,打开一扇扇历史窗口,跨越时空距离,将七十多年前的文化记忆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的完美交融,同时具有清新玩味的谐趣和古朴沉重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与文化内涵,体现出文化意义上更为深刻的人类学价值。”①李政:《从〈西南联大〉到〈九零后〉——试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表达与精神传承》,《电视研究》2021年第9期,第49—51页。电影《无问西东》也涉及对西南联大的历史追忆。即将上映的由高翊浚和王鹏执导的《我们的西南联大》以电视剧的形式,讲述了特殊时期一群文化青年的铮铮铁骨和赤诚之心,深刻演绎了他们的成长过程,故事更加紧凑,更具可视性。

这些纪录片作为记录历史、铭记历史的重要媒介,承担着讲述历史、传递精神、观照现实的文化责任。同样的历史题材,不同的艺术处理,它们共同传达的都是那一时代的历史文化记忆中,彰显联大知识分子们的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在传递“西南联大精神”,重拾当下现代人正在失去或已经失去的勇气和毅力。

(二)音乐演唱

音乐不仅是一种声音艺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也发挥着特殊的艺术功能为社会现实服务。音乐由于其自身的鼓动性和传唱性,在抗战时期也是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39年,为了响应全国“音乐抗战运动”,西南联大一些进步学生成立“群社”,以演讲、辩论、文艺讲习、音乐演唱等方式介绍革命理论、传播进步思想。在之后的文艺活动中,群社积极组织同学们演唱和教授抗日救亡歌曲,给联大师生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的心绪,积极鼓舞着师生们向着光明前进。可见,音乐作为声音艺术,在抗战时期就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代替的巨大作用。在当代,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南联大精神”赓续的艺术途径。

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由王晓玲等知名作曲家联合云南本土曲词作家联袂谱写的《西南联大组歌——天降大任》,这是云南师范大学为迎接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80周年校庆活动打造的大型交响合唱声乐套曲,“由15首(包括《满江红》 《南渡,南渡》 《联大花开》 《停课赏雨》《跑警报》《泡茶馆》《爱情故事》《得胜糕》《印在心上》《大师们》《新诗社》《野人山——森林之魅》《最后的演进》《天降大任》《我长大、你不老》)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但又具有相似思想主题的歌曲及情景讲述组成,其中涵盖了独唱、合唱、对唱、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②王俊健:《〈西南联大组歌——天降大任〉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2021年,第8—13页。从整体上看,歌曲按“南渡北归”的叙事脉络,讲述了抗战时期联大的成立发展史,颂扬了在困窘环境中联大师生的理想与追求,彰显了不屈不挠、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除此之外,歌曲《西南联大》《迢迢长路,联合大学》等,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西南联大学人们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

(三)戏剧活动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包括话剧、歌舞剧、音乐剧等多种类型。中国戏剧“从一开始就在‘为艺术’、‘做工具’和‘迎合观众’三重悖论中步履蹒跚地前行”③陈珂:《欧阳予倩与文明戏——兼论文明戏时代的观众及戏剧文化环境》,《戏剧艺术》2006年第4期,第74—81页。。第一层是其本体的艺术追求,第二层是社会环境赋予的,第三层则是寻求发展进步的路径。因此,戏剧活动不仅表现了人民多姿的生活样貌,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就西南联大而言,抗战时期就已经成立戏剧社团,开展丰富的戏剧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话剧团”和“西南联大剧艺社”。这两大剧社除了“艺术戏剧”的演出外,还积极以戏剧活动参与社会政治,将艺术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反映社会实貌,激发民众参战抗战。当代戏剧活动除了沿着先辈们开辟的文化道路进行艺术的自觉创造和创新外,还追求戏剧的“工具性”,以剧目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时代精神。

以西南联大为主题的戏剧活动类型多样且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在表现思想性的同时坚持艺术性。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推出的舞台剧《到大西南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联大》,以抗战时期三校南迁为主线,采用“历史”和“现代”交错展开的表演形式,以“梦回西南联大”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小川、顾必德、林袖春、赵寒征、刘知悔五位知识分子为保存文化薪火,辗转寻找西南联大的过程,以及他们的奋起抗争史,展示了西南联大师生恪守“刚毅坚卓”的校训,共济时艰、传播薪火的精神①新华网:《原创舞台剧〈我的青春在西南联大〉在京上演》,2018年11月30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546089439028881&wfr=spider&for=pc,2022年12月19日。。周龙导演的《联大往事》在追忆中展现了联大时期师生们特殊的文化生活,“求学之争”“跑警报”“投身军队”等片段彰显的是西南联大学人们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以及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趣味。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有幽微的细节表现,在高低起伏的情绪渲染中指涉诗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赓续。此外,还有《我的闻先生》,反映知识分子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我的西南联大》重现历史传奇,以“一所学校肩负起民族兴亡、一段史诗铸造民族灵魂”②南开大学新闻网:《现实主义经典话剧〈我的西南联大〉南开上演》,2009年4月26日,http://news.nankai.edu.cn/zhxw/system/2009/04/26/000023266.shtml,2022年12月9日。,讲述了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们“文化长征”的抗争往事;也有《奋不顾身的爱情》缓缓诉说着联大学人们战争时期坚韧的爱情,在爱情中汲取力量,满怀国家想象和社会期待。

综上所论,当代“西南联大精神”的赓续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书籍、演讲等形式。“影视文学”“音乐演唱”“戏剧活动”也成为“联大精神”的载体,在多元复杂的社会中,积极发挥艺术的“工具”作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三、文化建筑:物质与精神结合的西南联大传承

“去往当年的现场,看看那里的草木山川和历史遗存,借助这些,你得以重新想象一段历史。”③易社强:《一次神游(序二)》,杨潇著《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第6页。从古至今,建筑从来都不仅是物质性的存在,也包含着精神性的因素,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说,“建筑是世界上包含文化内容最多、涵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一种文明产物。它不仅涉及科学技术、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方面,而且涉及社会政治、哲学思想、宗教意识、民俗民风等精神文化的内容。它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全部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个时代的全部历史都可以从建筑上看到,而且比文字历史中所看到的更加直观、更真实”④柳肃:《营造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绪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页。。借助于建筑的印记和散发的气息,可以抵达历史记忆的深处,感悟时代的文明和文化。

2020年1月20日,正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西南联大博物馆参观调研时强调:“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深刻启示我们,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①新华网:《习近平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2020年1月21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6305543231192557&wfr=spider&for=pc,2022年12月9日。这一指示精神,高屋建瓴地阐释了“西南联大精神”的价值及其当代意义。正是因为对这些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才能让当代人有机会触摸历史的面孔,切身感受那一代知识分子艰辛的成长历程和卓绝的斗争精神,让建筑承载历史、承载文化,在雨打风吹的激流环境中,传递着刚毅不屈、昂扬向上时代精神。

以云南为例,当代以赓续“西南联大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建筑丰富多样,主要以昆明和蒙自两地为代表。昆明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西南联大博物馆”“闻一多纪念馆”等多个文化建筑,它们共同谱写了西南联大历史记忆、传承西南联大文化精神。“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校内有“‘12·1’纪念广场”,该建筑采用浮雕技术修复历史的面孔,纪念在“‘一二·一’运动”中为反内战奋起发声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弘扬他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校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记述着西南联大的建校史和校风校典,表现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艰难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使命和文化担当。还有“三校亭”“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校训‘刚毅坚卓’碑”“国立西南联大教授名录”“民主草坪”“校长雕塑”,以及多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等历史文化建筑,它们是“西南联大精神”的载体,具有传承性和时代价值。

“西南联大博物馆”是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的基础上建成的,它的存在,不仅是为保存西南联大历史,而且还是传承文化精神,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具有特殊的价值,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②新华网:《习近平向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致贺信》,2016年11月10日,https://news.12371.cn/2016/11/10/VIDE1478779203268114.shtml,2022年12月19日。“西南联大博物馆”内设2个展厅——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馆”和“‘一二·一’运动纪念馆”,3个基本展览—— “西南联大历史展”“‘一二·一’运动历史展”“李公朴和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展”,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梅园”等多个文化建筑,对赓续西南联大精神、传播西南联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③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2020年6月29日,https://bwg.ynnu.edu.cn/bwggk/bwgjj.htm,2022年12月19日。“闻一多纪念馆”位于昆明市盘龙区,坐落于“闻一多公园”内,纪念馆“以‘烛’为意,以意找形”,整体框架采用“烛”字的篆书演化设计而成,深度展现了诗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④闻一多:《红烛》,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6页。的“红烛精神”,具有厚重的文化气息和时代内涵。

在蒙自,以“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这一红色文化建筑为代表。1938年4月,因昆明校舍不足,西南联大决定将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合并为“文法学院”,以陈寅恪、刘文典、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等教师带领200多名学生前往蒙自开设分校教学。同年9月,因国民政府航空学校由桂林迁往蒙自,在此办学培养航空人才,联大师生主动将校舍让出,而后迁回昆明。西南联大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一个学期,但却为蒙自的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支持帮助地方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广泛传播爱国主义、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对蒙自近现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⑤姚玲:《边陲小城蒙自与西南联大》,《档案春秋》2019年第1期,第59—61页。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是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分校旧址”的基础上,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关怀下建成的。“2010年5月31日,李克强副总理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参观考察时,充分肯定了爱国、民主、独立的精神,要求云南各级政府保护好西南联大在蒙自的这段珍贵历史资源,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建成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①张婷婷、杨绍军:《西南联大教育遗产保护与体系构建》,《学术探索》2021年第12期,第112—121页。纪念馆分为“联大历史记”“蒙自分校记”“联大人才记”“联大精神记”4个部分,一共8个展厅,从多维度详述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成立史、发展史;有“三校墙” “联大教授墙”“联大校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 “教室旧址” “联大师生生活展览区”等多个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可视、可触的西南联大分校文化史。

可见,这些文化建筑从来就不具备“使用的工具性”,而是以“纪念的工具性”“文化的工具性”存在,我们需要在情感维度的价值取向中,去体悟、感受它的意义。除云南外,其他地方也有诸多和西南联大相关的文化建筑,如北大、清华和南开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等,它们共同谱写了西南联大的华丽乐章。在追忆中,传承西南联大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基因,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结语

“文学书籍”作为古老的文化传承方式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价值,它能更客观、多侧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文明发展与文化进步。但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以更丰富的形式去反映时代面貌,“视听艺术”将现代技术应用到文化传播中,能返回“历史现场”、倾听历史心声、洞悉历史真相,而“文化建筑”则能将“建筑本体转化为充满诗意的和具备认知功能的构造能力”②[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筑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6页。,把时代的历史文化精神通过建筑构型传递给我们。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产生发展史与中华民族的抗敌复兴史同步亦趋,讲好联大故事、赓续联大精神与讲好中国故事、张扬时代精神同频共振。因此,如李克强总理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所指示的:“西南联大在国家危亡之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和最宝贵的品格,要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③中国政府网:《李克强“回”到西南联大: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2017年1月25日,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5/content_5163482.htm,2022年12月19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将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文化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勇于担当精神传递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现实使命。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历史精神
西南联大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拿出精神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