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与实践路径

2023-04-17 13:19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林 赛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这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提出的科学论断,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方向。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立足大学生这一主体,探索高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路径,对进一步深化“五个认同”教育,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2]。

一、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

(一)坚定理想信念,促进全面发展

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于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理解党的民族政策,自觉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自觉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首先,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基本国情,不断凝聚国家认同。积极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自觉投身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自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其次,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主观上降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助力民族振兴方面的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引领大学生自觉了解中华文化历史,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演进历程,深刻感受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可以使其深刻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义务,使其个人政治素养得到提升,在处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时,也能够使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个人、社会、民族、国家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长期以来,境外反华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过对我国境内人员开展意识形态“攻心战”,企图利用青年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的特点,煽动蛊惑其破坏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高校大学生处于国家安全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易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易被境外敌对势力诱导利用。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增进大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同感,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境外渗透行为的鉴别以及防范能力,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除此之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也能更好理解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文化基因。包容性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大特点,能够引导各民族学生在交流交往中坚持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3],从而避免出现“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错误思想。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在青年大学生面对危害民族团结的敌对势力时,助力其自觉与之抗衡,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助力经济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需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需要各族人民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日趋复杂,威胁国内经济社会稳定的因素逐渐增多。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接续力量,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指引广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脚踏实地落实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每年大量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偏远山区和民族地区去就业创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投身服务民族地区工作的实效性,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生动力,形成推动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程度不高,学习自觉性不强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一定的认识,初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其缺乏基本了解。部分学生未能较好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有些同学对历史知识、时政新闻等不感兴趣,因此对有关理论及政策发展的了解缺乏主动性;有些同学尽管有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的兴趣,但又觉得课堂讲授和阅读教材比较枯燥,在老师的随堂讲授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未能吸收和掌握课堂内容。在不同原因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未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足够清晰的认知。

(二)不同民族间学生交流交往程度不深,存在心理界限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不同民族在传统风俗、饮食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使部分学生容易在思想上形成认知偏差,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距离感甚至排斥感,并可能由此引发交往行为上的矛盾冲突,进而形成不同民族学生间交流交往与团结互助障碍,不利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部分学生在族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界限,已然成为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心理界限直接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的同学交往时意愿不足,而饮食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交流交往也产生了一定阻碍。

(三)课堂教学体系缺少协同性

大部分高校能够通过课程教学开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但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备的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教材中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范围较大、分布较散、深度不够。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只涵盖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受教育者缺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动力。第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大部分课程教学沿袭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采用讲座、座谈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不太符合青年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方式收效甚微。第三,课程思政协同教育效果薄弱。非思政科目教师在探索本专业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内容、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方面的能力有限,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的有机融合还不到位,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四)校园文化活动单一,实践教育实效性不强

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有利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数量不多,无法满足族际互动要求;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价值导向作用不明显[5];网络文化育人环境建设不完善,无法与课程教学这种显性教育充分结合,这些都会导致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性不强。从实践情况看,虽然在教育过程中,大部分高校能够认识实践教育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端正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具有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与计划,但是因相关配套措施不足、教师重视程度不高等原因而未能充分落实,致使整个过程滞留于理论层面而失去了实践支撑。

三、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提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激发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内生动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第一,通过创设情境和制造氛围,增强大学生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知,强化时代新人、国家公民认识。身份象征是个人内驱力形成的出发点,当代青年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增强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可以从根本上强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从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其保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强烈责任感。第二,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为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同,激发其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向情感

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促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向情感的生成,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畅通校园内不同民族学生交往途径,推动各族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区共管和自治;充分发挥学生团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作用,从内里打通不同民族学生交流交往的堵点;采用结对子、分小组等形式,加强不同民族间学生的交流,推动同一大学、同一学生社区的学生共同融入校园学习生活。二是定期开展民族文化展示活动。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交流、民族传统历史等内容的交流会、座谈会、讲座或者是民族节日共庆等活动,让不同民族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做到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三是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学生真实生活之中。集中开展民族地区走访、民族文化学习、研讨等可以深入各民族实际生活、文化环境的实践活动,真正鼓励各民族学生利用自身资源投入到民族融合的发展中去,在生活中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三)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增强维护好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的意志

课堂教育承担着大学生在校教育的主要职责,占据着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第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主渠道的重要地位,完善教材内容体系。深入挖掘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资源、本土资源和网络资源,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开展常态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理论上进一步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民族观。要坚持自教与他教相统一规律,引导大学生在正确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民族观的基础上开展自我教育。第三,要从教师自身出发,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改变传统以灌输、宣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民族、年龄阶段、不同生源等多种要素,多方位全视角调整教学模式。通过使用互动、案例、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吸引力,从而将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有机融入到思政课课堂的各个角落。第四,要发掘不同学科和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水平。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发掘专业课程、发展历程、历史沿袭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基于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点进行教育,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自觉

校园文化活动是新时代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充分发扬民族特色,吸引学生自发参与了解。开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传统节日、风俗习惯、风味美食等校园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各民族学生之间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良好平台,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互动。二是创建互嵌式学习生活环境,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空间。定期开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互帮、互助、互学、互用活动,逐步增强大学生在民族融合方面的意识和认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三是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空间建设,注重使用“互联网+民族共同体”提升活动感染力和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充分利用校院两级官方网站、公众号,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页面,积极传递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制作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小视频、海报,通过校园广播电台、公共区域大屏幕等载体播放,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参与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