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川
百年前的古城摄影
提及以摄影方式关注老北京城市建筑特色的人是100年前驻京的一些外国人,代表者有英国人查理德(被誉为19世纪拍摄北京历史建筑最为优秀的一位摄影师)、日本人山本赞七郎(清末在北京开设照相馆)、俄国人伊万诺维奇。三位外国摄影师用照相机记录的建筑主题主要是老北京城内外皇家建筑、城楼建筑、城内外寺庙建筑。民国年间以摄影方式关注北京城建筑的外国人是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德米特里·凯塞尔,拍摄了1946年抗战胜利后北京城里人们生活的祥和状态,包括北京城内的建筑。目前还发现一套100年前拍摄的《北京城内外胜景写真帖》,作者佚名。该摄影写真帖共两册,分为:城内景色(十四幅)和城内外名所(十三幅),城内外名所主要拍摄的是各类寺庙、城内商业街牌楼、城楼等建筑。
梁思成曾说:“北京市的发展是要在历史形成的基础上发展,一定要保存历史形成的美丽城市的风格。”1949年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使得古建筑都得以保存。然后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北京城市的改造,许多城楼、城墙及城内一些牌楼等古建筑被拆除,这几位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北京城建筑照片就成为了解这些建筑艺术特点的直观资料。但是根据上述摄影师拍摄留存的照片及编辑的摄影册,不难发现基本缺乏对于北京城内各城区胡同民居建筑的关注,其拍摄的照片中几乎没有针对四合院内建筑及四合院门楼建筑题材。其实,老北京城在清末民国年间不仅留存有雄伟的城墙、城楼及皇家建筑,城内还有大片的胡同,胡同里主要由四合院等民居院落建筑构成,不同胡同地区还有道观寺庙等建筑,其建筑艺术价值是十分独特的。
因胡同結缘的两位老人
这里就需提及日本老人岩本公夫。他1995年退休后自费来北京语言大学留学,在此期间走遍了北京的大小胡同,搜集数十尊散佚在各处的门墩石雕建筑构件,并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门墩拍摄成集,出版了《北京门墩》一书。离开中国前他将近40尊各种样子的门墩无偿捐给了母校,形成了至今仍是北京语言大学一景的“枕石园”。到上世纪90年代除此关于北京门墩摄影集出版外,无其他关于胡同门墩建筑的摄影集。
这里自然需要就家父李明德先生(以下称“家父”)在胡同门楼建筑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作介绍了。家父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生长在东城区南锣鼓巷前圆恩寺胡同及安内大街方家胡同。看到九十年代开始有胡同被拆迁,他意识到胡同四合院门楼建筑艺术独具特色,如果用胶片照相机拍摄不同类型门楼建筑,并关注门楼建筑中的门墩、砖雕等部分建筑构件,进行分类,结合胡同文化及四合院建筑文献图书查阅,形成图文研究编辑出版,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于是,他开始从东城区、西城区(当时还有崇文区、宣武区,后两区并入东、西城区) 各条胡同里保存尚好的门楼建筑拍摄入手,用田野调研方式走访,和当地居民交流其居住的四合院前世今生,做笔录,回家整理,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有分类的胡同四合院门楼建筑艺术的摄影作品,形成相关文字介绍资料。
为便于进一步对门楼建筑实地调研以充实图文资料,他走访岩本公夫先生请教门墩知识,增进了对门墩这类建筑构件蕴含的艺术文化价值的了解。上世纪末编辑出版了《北京胡同门楼艺术》一书。该书以黑白摄影形式呈现了王府门楼 、广亮门楼及蛮子门、如意门等多种民居院落门楼,还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为依据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门楼砖雕艺术作品,并对方门墩、抱鼓石门墩摄影图片以不同造型及其吉祥图案进行分类呈现。难得的是书中还呈现了大门上不同书体内容的对联及不同造型的门钹,配以文字介绍涉及门楼不同建筑部分的造型、材质、建筑工艺、图案寓意及有关人文历史内容。
但是在该著作中收集的摄影图片还不够丰富,作者只走访旧城区60%的胡同,其中还有少数已走访的胡同由其朋友协助拍摄,一些走访的胡同门楼未拍摄,或者因为受到使用的摄影设备及摄影技术局限,被拍摄的胡同门楼建筑局部如砖雕、门墩图案未被清晰记录下来。总之此著作缺乏更为详尽的胡同门楼建筑摄影艺术资料,对相关领域摄影内容的文字介绍资源有待丰富。由于是中英文版内容,便于国外读者阅读了解北京胡同门楼建筑艺术特色,这是一大亮点。
胡同摄影的传承
此后,家父鼓励我参与到新版北京胡同门楼建筑艺术摄影集编写工作中。他为我配备了旧城区地图,在其鼓励下,我开始了东西、南城区的胡同走访,配备更专业的胶片相机拍摄胡同中的门楼建筑艺术,对于门头砖雕与戗檐砖雕图案及门墩不同角度图案做详尽拍摄,追求更清晰效果,记录真实的文物遗存资料,大约拍摄彩色摄影作品胶卷40个,洗出照片后作分类,分别为不同类胡同门楼建筑整体照片,有石狮及无石狮造型的方、圆门墩照片,门头砖雕及戗檐砖雕不同图案内容照片、门钹及带书法对联大门照片、影壁及瓦当、垂花门及其局部结构照片等。照片分类后家父又参考其他文献,感到撰写的文字内容还比较贫乏。于是他主要采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式,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及建筑专家作访谈记录,结合自己对门墩、砖雕图案的观察解读,增加了不少新的文字内容。其实,回顾自己走过的胡同,只是对80%的胡同地区开展了门楼主题摄影拍摄,毕竟一人拍摄身单力薄。
2003年《胡同门楼建筑艺术》摄影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的摄影图片比之前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胡同门楼建筑艺术》一书的图片更丰富,增加了由我手绘的各类胡同门楼结构图并标注门楼各部分建筑名称,中英文文字介绍更翔实。家父在2003年至2014年继续对胡同门楼建筑进行关注,拍摄了更多的照片。2015年在出版社编辑支持下该书第二版(增订版)出版,图文页码由之前的117页增加到189页。其版式设计作了新的调整,显得更为适合对胡同图片资料的视觉呈现。如将广亮大门照片以整页呈现,便于读者对该类大门的观察了解。再如增加了名人故居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像随墙门、蛮子门、近代西洋式民居门楼结构图进行放大,以整页形式呈现显得更为直观清晰。
随着胡同的消失,现在保存得比较好的值得摄影的老门楼非常难寻了。有些民居院落门前的门墩图案各异,还保存一些,如果能够做进一步拍摄的话,就会积累更为丰富图案的门墩建筑构件摄影资料。期望未来,该书如能再次出版的话就可以补充在门墩章节中,配以针对门墩图案的文字介绍,将会进一步丰富该摄影集的珍贵内容。